大娘很熟练的用大铁锅炒小公鸡,陈晓晓更是当时了烧火工,抓起身旁的干树枝和树叶,配合着大娘,让锅底的火持续旺盛着。
大爷开始收拾着碗筷,就剩下我这个闲人,站在那里不知道该干些什么,我不太好意思的双手垂在两侧,时不时的拽了拽自己的衣角。
“小伙子,你坐下等着吃就行,我和你大娘很快就做好了。”大爷和蔼的冲我一笑。
我赧颜一笑,只好听话的坐了下来。
差不多半个小时,四个菜摆在了桌子上,一大盘地道的炒小公鸡,一盘油炸花生米,一盘辣椒炒鸡蛋,一盘自制的咸豆子,大娘还熬了大米粥。
陈晓晓坐在我身旁,毫不客气的直接夹起一块鸡肉,往嘴里一塞,嘴被鸡肉撑得鼓鼓的,边吃边不停的夸赞着大娘的手艺。
看着陈晓晓吃得津津有味,自己的肚子也开始咕咕乱叫,索性放开了吃,大娘炒的鸡肉的确好吃,毕竟是自己养的鸡,又是地道的花生油,自己的大铁锅,做出来的鸡肉鲜美有嚼劲。
吃饭期间陈晓晓又问起了大棚最近的收入情况,一提到这个,大爷和大娘就笑的合不拢嘴,我看的出来,那是发自内心的高兴,陈晓晓看在眼里,眉眼弯弯。
一顿饭吃的轻轻松松,大爷大娘一个劲的让陈晓晓和我使劲吃菜,这顿饭我吃撑了,最后打了个饱嗝。
最后我和陈晓晓又拿走了大娘自制的咸豆子,不拿大娘拉着不让走,没办法,最后只好拿了一点,倒不是嫌弃大娘的手艺,而是无功不受禄。
从大爷家离开后,陈晓晓又带着我去附近的几家大棚转了转,每家的情况和之前大爷大娘家情况差不多,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每次谈到最近大棚收入的时候,他们都由衷的喜笑颜开,陈晓晓每次看到他们的笑脸,自己也是言笑晏晏。
回到陈晓晓的车里,我负责开车,陈晓晓坐在后排,不等我主动问,陈晓晓便竹筒倒豆子,一股脑都告诉了我。
“最早的采购都会从批发市场进货,更多的是有人直接送到超市,省时省力,可最后质量无法控制,而超市的利润也是微乎其微,大头都让采购塞进了自己口袋,这无可厚非,直到有一次我出差,偶然经过了这里的一个小集市,发现路边有很多大爷大娘在卖菜,每一家菜的数量都不多,卖相也是不好,可是我相信,这些菜都是他们自己亲手种的,无农药纯绿色食品。”
陈晓晓眼睛望向窗外的那一片片大棚,嘴角微微上扬,继续说道“后来发现他们大多都自力更生,儿女大多数都不在身边,不但如此,还要帮儿女照看孩子,最后选定了这一片地方,公司出资建了这些大棚,让这些大爷大娘自行管理,也就是承包给了他们,虽然他们也还是为公司打工,但属于承包制,自由,收入高,也不用再出去打工了。”
说完,陈晓晓转头看着我,笑了笑,说不出的温婉可人。
“这就是你的私心?”我开玩笑的看着陈晓晓“既然是公司出资建了这片大棚,那你干嘛还要瞒着采购?”
陈晓晓有些歉意,看着我说道“蔬菜这块业务,是被我硬生生抢来的,建大棚的那些钱,是挪用了采购蔬菜的钱,采购还不知道这是我从他手里截得胡,要是知道了,肯定恨我入骨。”
“就是看见卖菜的老人不容易,就生出了这么个曲线救国的办法?”
陈晓晓又是一个谎言被拆穿后的娇羞笑容“这就是我的私心了!”
陈晓晓看着车窗外,愣神了很久,最后很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很小的时候,我爷爷一直想摆摊卖小菜,可……最后也没能亲自摆摊卖菜,这就算是我替爷爷完成了一项心愿吧。”
我久久没再回话,我也想起了小时候,想起了爷爷。
“咱们去县城,我带你去吃最好吃的板面!”突然陈晓晓开口说道,把我吓了一跳,思绪被拉了回来。
我启动车子的同时不忘调侃道“我的大小姐姐,咱们可是刚刚从大爷家出来,四个菜,地道的炒小公鸡,你都吃的满嘴流油,饱嗝都是一个接一个,这会你要去吃板面?”我心中感叹陈晓晓的胃容量惊人。
“我又没说现在就吃!”
“一碗板面也能让你如此回味无穷,估计那家做的板面肯定是独一无二的吧!”
陈晓晓使劲点头,不置可否。
陈晓晓带着我在这个县城转了转,当然不是压马路,而是逛了这个县城中规模不大不小的超市,她想找找经验,在自己主管的超市里进行改革。
被陈晓晓拉着逛了不下小十家超市,逛的我腿肚子都跑偏了,不知不觉中,已经太阳落山,城市的夜生活慢慢拉开了序幕。
或许是没研究过超市的结构和布局,总之我数十家超市逛下来,我感觉大同小异,实在是分辨不出这其中的好与坏。
……
陈晓晓领着我去吃那一家板面,这不是藏在深巷小弄里的无名小店,不是小说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古老简陋小店,这是在一家超市五楼的餐厅里,听陈晓晓这么一说,我都怀疑她是怎么找到这里的,如果真的是狭窄小巷,我还真不会感到惊讶,因为口碑相传最后总能找到,像在超市里集体的就餐处,一般很少能有做的出众,而且让人记忆犹新的地方,我有些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