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93900000092

祸国殃民枉为臣

孩提时期,常与同龄伙伴去附近一家砖瓦厂玩"多米诺骨牌",那种在我们眼里,壮观到无以复加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由于玩后没有及时"打扫战场",砖瓦厂终于向我们下了不准入内的禁令。

既然玩不了,我们就老拿"多米诺骨牌"说事:有的说砖块是关键,没砖不行;有的说间距是关键,摆放很要紧;有的说第一块砖是关键,它若不倒,后砖也就傲立。反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坚持认为关键在第一块砖,理由是:只有它打破平衡,才会启动后面的连锁反应。

最近读到一篇题为"蜀汉因何成为'多米诺骨牌'"的文章,作者给出三个原因:一是刘禅的治国施政能力太过羸弱;二是蜀汉多年北伐导致国力衰竭;三是宦官擅政造成君臣离心离德。

这就有违"多米诺骨牌"的原理了,"一砖开头"变成"三砖同开",行吗?好在有个前车之鉴一一史学界将东汉走向覆灭的原因,归于"十常侍擅政"。参照此说,那么导致蜀汉亡国的"第一块砖",也就与宦官有关了。借用搜自"百度"的一个说法:"如果不是黄皓的专权乱政迷惑刘禅,估计蜀国还能再撑几十年。"

黄皓,出生年不详,籍贯不详。如此身份不明者,放到现在,别说难以爬上领导岗位,就是去银行存点钱、取点现、贷点款都难。如此,黄皓充其量只是一条沉于社会底层、掀不起大浪的"泥鳅"而已。

有据可查的是,黄皓的飞黄腾达,始于蜀汉良臣董允逝世之后。此前,黄皓仅系众多宦官之一,不为人注意。不过话又说回来,别人不注意无关紧要,要紧的是刘禅注意了他。相信黄皓定是一个生性机灵之人,面对刘禅对他的关注,立马装猴顺杆就爬。

不料黄皓的阿谀奉迎,遭遇了克星。这个克星不是别人,而是蜀汉重臣董允。董允是个是非分明、正直清廉之臣,很招诸葛亮欣赏。蜀汉士民将其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称"四英"。董允以国家社谡为重,敢于正颜厉色匡谏刘禅,并严苛谗言者,包括黄皓。因此黄皓十分惧怕董允,从来不敢逾越雷池。董允在世期间,黄皓官职一直停滞于黄门丞。可惜如此一个忠臣,竟然逝于公元246年。

董允死后,陈祗顶替其侍中之职。陈祗为人做事远逊董允,不仅如此,他还与黄皓互为表里,一唱一和,这为黄皓参政施权创造了条件。如此到了公元258年,已是镇军将军的陈祗病死,黄皓正式开始专秉朝政。

刘禅异母之子刘永,向来不待见黄皓。黄皓就向刘禅 谗言,说刘永仗着其母、其舅早在蜀地的势力,不把刘禅放在眼里。刘禅便疏远刘永,以至刘永多年难见刘禅一面。朝中大臣惧于黄皓拔扈,多予依附。大臣罗宪洁身自好,黄皓就将其贬往自己所培植的大将军阎宇手下,明里当个副手,实则罩压罗宪。

姜维为了完成诸葛亮的遗志,苦撑蜀国不受外敌欺侮,忙于征伐魏国,故而少有时间与黄皓"沟通",黄皓便想方设法排挤姜维。姜维一怒之下,上书刘禅:"皓奸巧专恣,将败国家,请杀之。"

但刘禅却把姜维此奏流露给黄皓,嘱咐黄皓去向姜维谢罪,再续"将相和"的佳话。闻知刘禅如此做法,姜维哪敢领受黄皓"谢罪",要求前往沓中屯田,以图自保。直至蜀汉灭亡,姜维再也没敢跨入成都半步。

也许有人奇怪,一个被去了命根的非男非女之人,怎么会成为中常侍、奉车都尉?这当然与机遇有关。黄皓天天待在刘禅身边,获得宠信,属于正常。不正常的是,黄皓将刘禅对他的宠信,卖弄于大臣跷将面前,如此"小人",不致祸国殃民才怪。

公元263年,姜维获悉魏国名将钟会、邓艾在关中调兵频繁,即上书刘禅,提出早作军事准备,以抗击魏军。但笃信鬼神巫术的黄皓,硬说魏国不会攻蜀。受此影响,刘禅和其他臣将分析认为,蜀国地理险峻,魏军以往进攻,都止于"蜀道难",故尔无视姜维的提醒。不料这次钟会采取逐步推进战法,邓艾巧施轻骑剑走偏锋险招,结果导致蜀国汉中丢失、绵阳陷落、剑阁退兵,诸葛瞻等蜀将或战死或投降。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在闻知其父诸葛瞻殉国后,留下一句"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愤恨之语,慷慨战死。

刘禅投降。率军进入成都的邓艾,欲将蜀地正直人们痛恨的黄皓处死。黄皓见势不妙,重金贿赂邓艾左右。邓艾耳软,放过黄皓。

蜀汉全境归魏之后,司马昭下令将刘禅等押至洛阳监居。降臣们一到洛阳,司马昭就下令将黄皓凌迟处死。

基于当时以及后世多将蜀汉覆亡,归罪于宦官黄皓身上,因此有人指责诸葛亮,说作为一国丞相,能在《出师表》中提出震聋发馈的"远小人",为何没有将"小人"黄皓及时铲除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年龄问题。大家知道,诸葛亮病死于公元234年,而黄皓开始参政于公元246年,间隔12年,也就是说,诸葛亮在世时,黄皓很有可能还没进宫,或者进宫做了太监,由于新来乍到,属于无名之辈,因此诸葛亮根本就不认识他。

于是"诸葛亮为何不在死前除掉黄皓"的答案,也就明了:两人不在同一时期,几乎没有交集,这便是诸葛亮不可能除掉黄皓的原因。

说到铲除黄皓,我倒觉得司马昭的做法,有点让人莫名其妙一一假如没有黄皓把蜀汉搞得"一塌糊涂",魏国安会那么容易拿下蜀汉?

史载,被押送洛阳监视居住的原蜀汉高层官员,少说也有数百人。除了途中病死、不甘忍辱选择自尽者外,安全抵达洛阳的官员,惟有黄皓被处死,且用凌迟方式,这也间接说明,黄皓确实是导致蜀汉覆亡的"第一块砖"。

假如黄皓不是"第一块砖",轮得到他被凌迟吗?

同类推荐
  • 风语有经年

    风语有经年

    [风语有经年]是集散文、美文、短篇、诗词、短小说等为一体的抒怀作品,值得文学爱好者欣赏。
  • 少年小玖之烦恼

    少年小玖之烦恼

    弟弟很讨厌弱里弱气的哥哥,尤其是动不动就会哭鼻子的习惯。当然,也讨厌总是桀骜不驯的小弟,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跟谁学的呀~可是,在父母要外出工作大半年不回的情况下,三个人开始了不得不共处同一片屋檐下,并且互怼的生活。直到……
  • 糖屑

    糖屑

    给偶像讲的睡前故事,随便来点微甜~兔小灰和兔小白没羞没臊的日常~(如果有天我的故事烂了大街,那么随处可见都是我对你的思念~)适合拿去讲给女朋友~日常发糖,不坏牙哦~
  • 悬崖之下

    悬崖之下

    都市人的梦想始终围绕着财富和爱情,每一个人在努力攀登,无暇观赏沿途的风景,却忘记了每天的意义。我在,却似不在。我有却似贫穷……,不知道自己的阅历和思考是财富,不知道自己的城市和家人是财富……,直到站在悬崖之上,才知道攀登的目标并非为了登顶,而是寻找平凡的意义。
热门推荐
  • 末世与狗狗相依为命的日子

    末世与狗狗相依为命的日子

    突如其来的一场生化雨,让原本和平美好的世界变成了僵尸的世界。正在带着自家狗狗外出打针的叶绒绒躲闪不及,面对一波又一波的僵尸潮以及末世中为生存不择手段的人们,叶绒绒与自家毛孩子如何在末世中求生?
  • 掌中神魔

    掌中神魔

    从古至今,这个世界都由灵气来支撑,当灵气枯竭时,世界将会面临崩塌,灵气作为修炼基础,夺大造化,逆阴阳,吾有一剑,可斩日月,逆乾坤,一念魔神。
  • 从来都是我

    从来都是我

    是我,在这营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我,儿时篱下,梨花带雨也是我,在你身旁,也必须是我……
  •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是一部言情小说,讲述的是女主角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遇见了男主,从一开始的懵懂无知,到后来的暗恋,从此开始了她漫长的暗恋之旅,本以为她的暗恋要不告而别,殊不知男主的心也渐渐给了她,二人兜兜转转,最终修成正果。
  • 重生娱乐圈:每天都在努力扮演傻白甜

    重生娱乐圈:每天都在努力扮演傻白甜

    当红女星苏染被自己至亲之人折磨的不成人样,最终含恨离世。老天大概是看到可怜她,使之灵魂重生到同名嫁入豪门的苏染身上。重活一世,这次她身上绑定着仇恨系统。当她站起身,苏染这个名字再一次响彻整个娱乐圈时。打算单枪匹马在娱乐圈中杀出一条血路时,大腿被人紧紧抱着。低头一看,是个奶了吧唧的小奶娃。凭着自己软糯的小奶音带着苏染成功进入娱乐圈。当她功成名就时,抱着怀里的奶娃站在领奖台上,被原本是授奖人的男人搂入怀中。晚会结束时,苏染被八卦记者采访是不是被对方所包养。女人风情万种的对着镜头,唇角微勾。“这点你们去问他。”当晚苏染的社交平台上晒出二人的结婚照。
  • 古镇老鹅

    古镇老鹅

    凡尘俗世,流传甚广无非两点,人间美食,风花雪月。古镇老鹅,讲美食老鹅的演变,述经营老鹅人的艰辛。大背景掩映人生起伏,小故事衬托生活兴衰,品味的是绵延百年的美味,品尝的是人情世故和人间冷暖。整篇故事时间跨度从1972年到2020年,以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变革为背景,讲述乡镇生意人对政策的领悟和积极置身其中努力奋斗的经历,以他们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向人们展现一道人间美食---老鹅。通篇故事将小说主人公的坎坷经历、命运兴衰和老鹅的形成、发展和走向巅峰、成为特产、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相连起来,增强着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有较强的区域文化、习俗代入感。整篇故事给人的感触是“岁月总是在过往与未来间穿梭,人生的最好状态是活在当下过好眼前。生,咱就努力地存在,活,咱就坚强地奋争,坚信每个人生活都是自有安排的,天意与努力各占半成……!”。
  • 走向高维

    走向高维

    希望读者大大们可以点看看
  • 夏季即心动浪漫

    夏季即心动浪漫

    回忆是无解的,夏迟,幸好走出来的不是我,要换做是你,我会心疼死的。
  • 和亲公主:我为暴君心尖宠

    和亲公主:我为暴君心尖宠

    【霸道残酷人间火葬场×温柔善良人间白月光】一场政治的联姻就此切断了她所有的美好,他是凶残成性的人间修罗,轻轻挥手便可掌上万人的生死。而她却只是个涉世未深的小公主,怀着一颗温柔的心,细心爱护着周围的一草一木。初见,他处处为难,步步紧逼,她一再让步,直到无路可退。然而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位嗜杀成性的陛下,也会有心软的一天。这一步棋,最后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 九厘米的雾

    九厘米的雾

    “江稚鱼?这名字有点意思”“喂!闷葫芦,你怎么不说话啊?”“闷葫芦,怎么老吃药,改叫你药罐子呗!”“阿鱼,相信我,我带你走。”“陈宴,你真的很吵。”“……”“不要你管!”“阿宴,要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