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400000061

骑卷江山点评:鲜卑之慕容氏姓氏意义考证

骑卷江山点评:鲜卑之慕容氏姓氏意义考证

大家好,我是骑卷江山

今天我要为大家说的是慕容鲜卑的姓氏含义,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慕容氏!

慕容氏作为鲜卑三大部落中的一支,先后建立了:

前燕(337年—370年)

西燕(383年—394年)

后燕(384年—407年)

南燕(398年—410年)

北燕(407年—436年)

大家可以从中看出,慕容氏是中国历史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而关于他们的史料也是庞杂而混乱的,而我们要对他们有所了解,就有必要先对他们的起源做一番探讨了。

但其实慕容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姓氏那么简单,因为在更久远的时代这个名字有着同样不容小觑的历史意义!

那么慕容这个姓氏的起源到底有几种说法呢?

一.《晋书》的记载是鲜卑的一支人马,他们的首领莫护跋在进入辽西地区以后,见到当地居民喜欢而且流行戴步摇冠,他也立即喜欢上了,然后就抛弃了鲜卑人的传统发式,戴起了步摇冠,也因此他所带领的部落被讥讽为“步摇”,后人不解其意,因为当时发音的雷同,所以讹传为“慕容”,而莫护跋的部落就将错就错,也就用慕容作为部落的称号了!

普通金步摇

花树状金步摇

花蔓状金步摇

这些是在辽宁省北票市西官营子的北燕冯素弗的墓中发现的。

大家可以看到,步摇的确很漂亮,尤其是花树状的,这设计真心不错,当然考古发现的步摇还有很多种样式,我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到这里似乎的确有了答案了,因为从西方人的看法来看,有了考古的实物的佐证,就是有了证据,就可以了,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想不是,因为如果当时北方汉族,或者其他北方民族真的流行这种步摇冠,慕容部也不可能直到进入辽西地区才接触到这种步摇冠,因为在贸易交流下,好的物品的流动是很快的,步摇作为首饰,也不是违禁品,不会受到什么限制。

而这种步摇冠的发源地,也是在考古证明下,其发源地却是西亚和中亚一带!是后来才传入中国的,所以,如果真的要说当地居民为什么流行步摇冠,倒不如说是因为东迁的慕容部,把这种步摇冠自西向东传播了过来。

那么对步摇一说的真假,历史上有人质疑过吗?有的,而且很多,我指出其中一个,大家看下:

胡三省的《通鉴》上对(晋纪武帝太康二年,慕容部)的内容中提到的步摇批注说:余谓步摇之说或荒诞,慕容氏既得中国,其臣子从而为之辞。”

就是说胡三省说步摇说法很荒谬,不可信!胡三省是谁,大家可以百度一下,我就不啰嗦了。

然后,大家请注意一下,我这里说到了一个自西向东传播的关键词,我的意思很明确,我们一直认为游牧民族是愚昧的,但我们忽略了一点,就是贸易,贸易而对于物资非常匮乏的游牧民族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正是因为贸易,东西方的交流才一直没有间断过!

对于自西向东的流动我举几个列子:

1.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剑,那么剑这个词是怎么发明的?我们看看北方的游牧民族又是怎么说宝刀的?“径路”是北方游牧民族对宝刀的称呼,其中原译音就是“剑”。也就是说中国的剑最早就是从游牧民族传入的,这个词据考证可能来自伊朗语系或突厥语系。说的再近代一点,就是汉武帝从大月氏(阿富汗地区)那里得到的“精钢”,著名科技史学家冯家升的著作指出:“汉晋以来,中国所说之镔铁即精钢,亦即来自西域之印度钢。

2.

佛学入东土 这个我就不多说了,点一下,大家应该都明白。

二.第二种说法,是说慕容部的鲜卑人“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遂以慕容薇氏”,二仪就是两仪,指阴与阳,三光就是日月星辰之三光,这个明显是要有很高汉文学修养的,而且单从慕容的汉语意思来看也是不通的,而且鲜卑是一个胡人部落,所以这显然是假的,是当时的人为了拍慕容马屁的说法。

那么我们来看看刚开始慕容部的文化到底是什么,在莫护跋死后,他的儿子木延成为慕容部的首领,号称左贤王,明显的,他们采用了匈奴人的官号,可见慕容部早期更多地是接受了匈奴文化的影响而不是汉文化,他们的祖先也是和匈奴人杂居的,直到木延之子涉归担任慕容部首领时,他们才受封为鲜卑单于,他去世后,慕容廆接任。

大家注意一下,我说的这些慕容部的首领,只有慕容廆一个人用了慕容姓氏,这里是点一下,后面我会提到这其中的理由。

三.第三种说法,就是鲜卑大可汗檀石槐分鲜卑为三部,而慕容就是中部大人的官名,那么是不是中部的慕容大联盟向东移动了呢?那么如果真的是慕容大联盟向东移动,为什么在公元260年左右的时候,慕容部却是最弱小的一支鲜卑呢?

檀石槐死后或者死前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突变?那么慕容大联盟东迁时,东部最强的鲜卑大人是谁?当然是宇文大联盟!或者说东部联盟的各位大人们会怎么对待慕容大联盟呢?他们会怎样争斗怎样厮杀起来?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慕容部不得不大转移了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那么慕容部到底是不是中部大人慕容大联盟的后裔呢?!而慕容部又到底是不是继承了中部大人慕容的名号呢?

这所有的疑问,接下来,我会慢慢讨论!

第四种说法,这是一种令我很惊奇的说法,也是史学界的一桩曾经迷惑大家很久的奇案。

而我也将为大家用自己的思考来解开这个谜底,现在大家先看一下:

自慕容部的首领涉归在生养了两个儿子(慕容廆和吐谷浑)后,就用他周边的两条河分别为他的两个儿子起了名字,那么这两条是什么河流呢?

一条是今天的西拉木伦河,一条是老哈河也就是土河,而这两条河就是西辽河的南北两支。

辽河主流上游老哈河汇合西拉木伦河后,称西辽河。西辽河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台河口分为南北二支。

而这个辽河流域也就是慕容部早期的活动地区。

那么我们来看看,蒙古语中对这两条河,是怎么称呼的?

西拉木伦河在当时被称为饶乐水,与蒙古语黄水或者潢水发音相近。

老哈河在当时被称为乌候秦水,与蒙古语土河的发音相近。

而我们早期的学者大部分是以蒙语或者女真语来判断史书的,因为蒙古语的确继承了一部分东胡语系的成分,但是毕竟不是正宗的鲜卑语,而语言的变迁在我国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个我们先不讨论,我们先看下去

饶乐水的发音就是慕容廆,蒙古语名字称为 若洛廆,与绕乐为同音异译,而吐谷浑,吐护真,托纥臣,则都是乌候秦水的同音异译。

那么史书上到底怎么记载的呢?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看下当时对西拉木伦河和土河的记载,当时分别叫它们为什么?

西拉木伦的河的称谓,顺便说一下,因为史记内容过于繁杂,我这里就直接告诉大家当时这些书籍对西拉木伦的叫法了,如果有人需要详细的内容,可以课后私下找我,都是有确切史料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魏志.鲜卑传》引《魏书.鲜卑疆土》云:鲜卑其地东接辽水,西当西域,尝以季春,大会于作乐水上。这里是叫作乐水。

《后汉书.鲜卑传》的记载是:饶乐水。

《方舆纪要》 中把西拉木伦河称为:弱落水,浇弱水,浇水

而西拉木伦又是什么意思呢?

西拉 蒙古语 sira

或者 Sara 黄或者潢

木伦 蒙古语 muren 河

那么弱落水当时的发音是什么 sara-kha或者 Sira-muren

土河当时的叫法

《魏志.鲜卑传》引《魏书.鲜卑疆土》云: 乌秦候水

《隋书》 :托纥臣水 Toghosun

《唐书》 :土护真水 Toghosun

乌秦候水蒙古语的发音也是 Toghosun

也就是说,按照蒙古语

慕容廆就是sira-kha

吐谷浑就是Toghosun

而这些发音和当时的鲜卑语是不是相同的呢?为什么这里指出的蒙古语和弱落水的发音如此相同呢?难道蒙古语完全继承了鲜卑语?

慕容廆是不是sira-kha或者 Sira-muren?

吐谷浑是不是Toghosun?

吐谷浑我们今天就不去考证了,以后说吐谷浑的时候再说吧。

我想我们先不要马上下结论 我们再来看一段史料:

《晋书.慕容氏载记.慕容廆传》云:慕容廆字弈洛瑰!

哦,原来慕容廆的字才叫弈洛瑰,字是不可能的,大家都明白,小名才是真的,而弈洛瑰就是弱落水的谐音,也就是说如果慕容廆当时还没有被冠以慕容这个族长名号时,他就是廆,跟他的父亲涉归,祖父莫护跋一样,游牧民族是没有姓的,廆才是他的名,那么加上的小名,弈洛瑰,也就是弱落水,我们完全可以叫他为弱落廆,

那么这种奇怪的语法,有没有现代的近似语法,我本来是把这段删掉的,因为太过复杂,也很容易被攻击,但是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是可以一起讨论的

譬如 河南人,大家知道燕在河南有很多政权,很多人就留了下来,而根据考证和我亲身的体验

我发现

如果你娶了河南人的女儿

她的名字或者小名叫兰兰的话

那么他们称呼你就是

兰兰女婿

你的老丈人跟别人介绍你的时候,就是兰兰女婿

而不会说 我的女婿

或者我女儿的丈夫

久而久之,我们甚至以为弱落廆就是慕容廆的发音了,这种谬误这大概就是一直困扰我们所有史学家的痛苦之处。这是我的独家之言。

也就是说,一旦当时16岁左右的弱落廆继承了涉归的位置,成为慕容部的首领,那么大家要怎么称呼他?应该就是慕容廆吧,而不会是慕容的廆?或者慕容的弱落的廆,然后再加上慕容内部人的叫法和外族对慕容首领廆的叫法,让这一个弱落廆和慕容廆就从此混淆在了一起,久而久之,以讹传讹,反而倒成了许多历史学家之间争论的鸿沟了。

而蒙古也就是室韦,公元311年时称为失韦,《魏书》上有记载,我就不复述了,他们都是东胡语系,也就是说,蒙语和鲜卑语是很相似的,鲜卑也是从大兴安岭那边慢慢迁移过来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用蒙古语,通古斯语,土耳其语来作证,土耳其语被许多史学家引用来和古代匈奴的语言做对比。

然而学者们对于用现代满语,蒙古语去判别附会古代的语言,很多时候是有不合理的,因为语言的变迁甚至语系的变化都会产生误解,那么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的对不同时代的史书进行对比,然后根据当时的语言和留存下来的其他语言综合来做判断,接下来的考证我会使用到。

那么既然大家翻译的时候针对性发生了错误,全集中到翻译慕容廆小名弱落水上去了,那么当时的慕容二字的发音到底是什么呢?

近代学者们(大致是清宣统年间,法国,德国,日本,中国,俄罗斯)按照晋代的古音对《魏志》,《后汉书》,《东夷传》上面的记载进行考证,结果发现了一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就是根据这些书,他们把朝鲜半岛的一些国家称之为:辰韩,马韩

而《宋书.倭国传》 中记载倭王 武 自称“倭,百济,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七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这些记录中,发现了当时的慕韩就是马韩,只是因为时代的不同和民族融合的进展,发音也有了一些变化。

然后根据严格的语言文字的考古,《宋书》时的慕字应该读 ba 或者 ma

然后学者们又在《魏书.官氏志》的记载上发现了“莫舆氏改舆氏”

接着学者们又看到陈毅的《魏书.官氏志.疏证》上说道:莫当为慕,声之误也!

史炤的《资治通鉴释文》云:慕舆代北地复姓,本慕容氏,音讹为慕舆。

也就是说莫舆就是慕容的发音讹传。

那么后世为什么确实有慕容和慕舆这两个不同的姓氏存在并且各自分家呢?

而其实这种情况在十六国时期是很普遍的,也就是嫡出和庶出之分,譬如拓跋和秃发,拔拔,大夏的赫连氏和铁伐氏,都是王室是拓跋,支系为拔拔,王室为赫连,支系为铁伐,王室为慕容,支系为慕舆,而拓跋与秃发之间的关联就更神秘了,而这些姓氏之间的隐秘,不是今天慕容氏姓氏考证的内容,我就先不说了。

我们继续说下去

也是因为这个发现,学者们考定了晋代的莫应该读 bak 或者 mak 而古音里,K其实发音很轻微的,几乎听不见,而这样的古音也不少,我以后会在说拓跋氏提起另外几个古音,譬如H这个转音和 g这个轻唇音,

而ma ba 和 mak bak 根据考证,发音相通。

那么既然之前提到了马韩,那么晋代的马字古音是什么? 就是ma 或者 ba

可见慕字和马字同音

容字没有什么异议 考订为 yung

也就是说慕容的晋代古音应该是 ma-yung 或者 ba-yung

而步摇恒古至今的发音都差不多是 po-yu 可见步摇与慕容发音雷同一说不攻自破,理由不成立。

那么慕容的 ba-yung 在更古的时候的另外一个发音是什么呢? Ba-yan

也就是慕容真正的原名是 富 和 古代北方民族之君长的意思

长城附近和黑龙江附近蒙古语曰富 ba-yan

通古斯语曰富 ba-yan

土耳其语曰富 ba-yan

那么史书上有没有对ba-yan的记载?

有的,《史记.匈奴传》有白羊王,亦ba-yan 发音的音译 这是ba-yan一词最早见于史书的的地方。

基本上我们已经清楚了,慕容的意思就是君长的意思,而可汗之音的记载却是始于吐谷浑的,这个就不多说了,以后讲吐谷浑起源的时候我们再一起讨论。

而突厥阙,特勤等碑文上对君主的说法是 Kagan 也就是可汗,可寒的原始发音,可见慕容的君长应该是一种区别于可汗的尊称,但又是只有德高望重的首领级别的人才可以使用的尊称。

所以ba-yan一词,也就是慕容一词最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富有的君主

也就是说慕容一词本来是鲜卑的一个首领因为非常富有而被冠以了慕容的美称,然后随着时间的发展,他的后代都认为这是骄傲的事,就以这个慕容为部落之名了。由此也可见,当时的中部慕容,应该是非常强大和富有的。

那么之前说到的第三种说法,中部大人的说法怎么看呢?

从《魏志.鲜卑传》引《魏书.鲜卑疆土》上也看到,其中部首领大人叫柯最,阙居,慕容等(殿本为寺)为大帅,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中部大人不止慕容一个部落。

至于殿本为寺是什么意思我没搞懂,但是百度竟然罔顾史记内容说中部大人是,其中部首领大人叫柯最阙,居慕容寺,这是什么狗屁不通,害人匪浅!草原上什么时候建慕容寺了?胡扯啊!这让那些百度学者们情何以堪?

而宋元之际的胡三省也认为这个在檀石槐时期自称慕容的部落,就是魏晋时代的慕容氏。

那么中部是指哪里? 就是檀石槐划分的自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而魏晋时期的慕容氏居住在东部,也就是自右北平以东接扶余,邑娄,这些地方为东部,

那么到底这支慕容是不是中部大人的后裔,还或是涉归到达西辽河流域后,发财了,等到他儿子慕容廆时更强大了,就使用了中部大人的名号---慕容呢?

史料没有详细说,也就是说没有文献可以参考其中的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檀石槐死后肯定发生了什么,我会在以后的鲜卑之檀石槐上仔细说的,也会说清楚他死后发生了一些什么重大的事件,而我的推论结果也会在下期慕容族的起源上给出答案。

或者,大家可以读我的小说《五胡明月》来参考,百度一下就能看见,其中有详细的解说,剧情也很精彩!

但可以肯定的是魏晋时期的慕容廆是辽地慕容的始祖,而慕容的意义也很清晰了,就是富有的君主,君长。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了,谢谢大家,再见。

同类推荐
  • 明末霸主

    明末霸主

    本书以明末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一个霸主崛起的故事,追求强大的实力和摧枯拉朽般的胜利,这里没有诡秘的庙堂争斗,只有宏大的战略、灵活的战术和气吞山河的气势。
  • 我是赵子龙

    我是赵子龙

    由于此书创作之时断断续续,有很多漏洞以及,文笔也有待提高,所以我决定进行修改,可能会在别处出现修改后的版本,但是内容大致相同,大家可以视这一版本为大纲。
  • 隋唐大主宰

    隋唐大主宰

    超越时代的思想,绽放无与伦比的辉煌,世家大族顶礼膜拜!顽强不屈的意志,成就朝堂上屹立不倒的神话!坚韧倔强的性格,一次次升华血与火洗礼中的品格!大气洒脱的作风,让异族与另类甘愿匍匐在脚下!几百年后的史书记载了这样一段话:”李向,生于乱世,少慧,思敏,善断,黄口立德,弱冠立功,而立立言,以一己之能强军,以一家之势强国。盛世第一,当之无愧。“李向:”挥一挥衣袖,告诉他们我就是李向!“本书已上无线,和阅读、中国联通沃阅读,感谢读者支持!
  • 带着仓库去大秦

    带着仓库去大秦

    带着军火库穿越到战国,收秦始皇为徒,率大秦铁骑东征西讨。冠礼护驾,灭嫪毐一战扬名。除吕不韦,从此再无掣肘。率大秦铁骑灭六国统中原,威名赫赫。“一统六国,朕便是这天下共主!太傅居功至伟,当与朕平起平坐!”征途远未结束,更大的天下,在等着李凌和他的百万大秦铁骑!
  • 回到大航海时代

    回到大航海时代

    航海,异域风光,海怪,海盗,海战
热门推荐
  • 食梦系列

    食梦系列

    在人类和其所知的动植物以外,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它们以梦为食,不为普通人类所知,极少数的现身事件,也被掩盖在浩如烟海的鬼怪神话故事里,经过漫长的隐秘共处,它们渐渐被叫做蛧。
  • 刘寡妇的传奇故事

    刘寡妇的传奇故事

    美丽性感的农村刘女士,新婚之夜,丈夫死亡,不幸变成了村里的寡妇,但是刘寡妇不同于其他女人,她性格刚烈,好强斗狠,刘寡妇准备独自一人去闯荡,接着就让作者带大家进入刘寡妇的世界,精彩而浪漫人生……
  • 北天冥

    北天冥

    风雪依旧,山依然,风吹雪,白了少年头。我不断的去努力去超越,每次当我到达终点时,我发现自己一直在终点,从来没有改变的。我的善,我的恶...
  • 无良校草:神秘女生惹不起

    无良校草:神秘女生惹不起

    七年的准备,只为了与他重逢。七年前的一场大雨,让一切变得截然不同;七年后的一场球赛,再一次把这些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以爱为名进行的游戏,玩的不仅仅是人,还有心。到底,在这场游戏里,谁会先胜,谁会先输。然而在这场错误的感情里,谁是谁的牵绊,谁又是谁的救赎。。[推荐文文《误入贼窝,贼公子,站住》,亲有兴趣的就去看看哇,轻松江湖文。]
  • 我是生意人

    我是生意人

    我是一个生意人,我做过很多种买卖,我做过房地产生意,我卖过车,我也摆过地摊,做了一辈子生意,自己的生机也快熬过头了,虽然享受着身为老年人的恬静与舒适,不过果然还是少了当年的那番热血啊。
  • 灵武大陆之修炼之路

    灵武大陆之修炼之路

    本书主角诸明在生命终结之际,意外穿越到神秘的灵武大陆。全系武者,一代奇才,生命难有第二次,既然来了,就要不虚此行,留下一世传奇。
  • 快穿之实现女配心愿

    快穿之实现女配心愿

    白璃发现男友劈腿,对象竟是闺蜜,被她发现后竟要杀人灭口,无意进入快穿系统,完成各项任务。各种类型的美男子都有,冷情的皇帝,可爱的青梅竹马,邪魅的总裁...白璃怎么感觉他们都是同一个人。
  • 早对你心动

    早对你心动

    唐铮铮在十三岁那年突然遇到了一个极其好看的男孩子,他不爱说话,冷淡阴郁,可唐铮铮想要接近他…在整个青春里,他们彼此都互相陪伴,莫名的悸动都深埋心底不敢说出口。这样平静的生活被一场意外彻底打乱,肖凉尘走了,一别就是五六年。再次重逢,唐铮铮视而不见,男人却紧紧拽住她。铮铮,我不想在离开你第二次了
  • 家神穆炎

    家神穆炎

    西汉七国之乱爆发前夕,蔡家独子蔡允被选入军中做某一藩王卧底,为保护蔡家唯一的后代,蔡家家神穆炎,一条2800年修为的蛇妖,化为人形,追随蔡允一同赴险。在藩王军内发生种种危机关头,在穆炎的帮助下皆化险为夷。然世事难料,两人同时爱上了藩王将军的二女儿,桓诺云。后,七国之乱爆发,丹徒一战致使三人分离。穆炎趁此机会带桓诺云回匈奴一带生活。而蔡允在战后回到皇太子身边。。。。,偏巧蔡允又遭奸人陷害,被打入天牢,秋后问斩。这一消息,最终传到穆炎耳中。作为蔡家家神的他,将如何抉择。三人的爱恨纠葛,又将如何收尾。
  • 乌云下的白月光

    乌云下的白月光

    久隆集团总裁李皓寒遭遇车祸身亡,现场疑点重重,同一时间省公安厅刑侦处在一次缉毒行动中,发现了有关久隆的牌照,以及幕后掌控人江宏恩,于是处长梁言毛遂自荐,决定亲自潜伏敌后查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