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年,夏季,中午的太阳晒的人睁不开眼,树上的蝉鸣叫的人昏昏欲睡。
豫西南一个小山村,村中大部分人都在家里睡午觉,农村人中午一般吃过午饭都要睡一会,下地都要三四点以后,那时太阳温度会下去点,干活也凉快点。
村西头有三间红砖盖的房子,不过房顶不是瓦,而是茅草,但这条件也是在村里数的着的好房子,因为大部分村民还是土房子,上面都是清一色的茅草顶。
屋内接生婆张桂兰坐在木椅子,对一个六十的岁的老太太说:“嫂子,这马上该生了,这大山还没回来”,老太太忙说“这孩子从县城到家有六十里路,估计现在应该走路一大半了”,“这老大也应该快回来了吧”,老太太一边在嘴里嘟嚷着,一边对门口站着的大孙女说“春妮,你领着弟弟去村口看看恁爹回来没”,这种时候了也应该快回来了。
春妮一把拉着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对老太太说:奶奶,那我和弟弟也接俺爹了,你和张奶奶一定要照顾好俺妈”。说完便拉着弟弟走出了家门。
“姐,你说这次咱妈生的是小弟弟还是小妹妹,”春妮一边拉着弟弟,一边用手搭在眉毛上,遮住中午刺眼的阳光,对着小男孩说:“春生,你想要个弟弟,还是妹妹啊?”。
春生边走边擦着脸上的微汗,抬头看看姐姐春妮一眼,“我想咱妈给我生个弟弟”,
“为啥不想要个妹妹,想要个弟弟”?
春妮拉着春生走到一棵大槐树下,树枝浓密,阳光透过树叶在地方留下斑斑白点,树下一片阴凉。
“姐,村里的小军,大海都是兄弟俩,二狗兄弟仨,有时候他们老是欺负我一个人”。
春生一屁股坐在树下的一块大石头上,抬头望着树下通往村口的大路。大路上一个人影都没有。
农村的孩子在七八十年代都是一家有三四个,多的有七八个,那时还没有现在的计划生育,孩子多的在村里都会很有势力,打架是常有的事,不过今天打,明天又玩到一起去了。春生只有一个,姐姐春妮是个女孩,和他们男孩子玩不到一起,不过闹大了,也会帮春生去讨个公道。
俩个人在树下等着父亲王大山,边等边望着村口的大路。王大山在公社的托拉机站工作,每次回来都会给姐弟俩带很多好吃的,在那个年代开托拉机是个好工作,很多人还是用牛犁地。
正当姐弟俩在村口等父亲时,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边跑边喊,“春妮快点回来,你妈生了”
春妮一把拉起春生,向着家中跑去,跑到姑娘身边问:三姑,我妈生了,
三姑王小华边擦汗边说“生了个小弟弟,快点回去吧,不等你爹了”。
等三人跑到家中,只见屋里站着几个囚十多岁的女人,都是周围的邻居,那时女人生孩子都是在家找接生婆,很少去卫生院接生的。
春妮掀开门帘进入屋内,只见母亲身边一个用粗布包着的小人,母亲看见春妮进来了,问道:你弟呢?
春妮看着出生的小弟弟,一边忙找一个毛巾,用脸盆里热水浸泡一下,给母亲脸上擦擦,
春生在院子里呢
春妮回道
“春妮,柜子里面有二斤白糖,你在拿五块钱给你张奶奶,”春妮妈嘱咐着说。
春妮从柜子里取出二斤白糖和五块钱出了里屋,走到张桂兰每边:“张奶奶,这是我妈谢你的。张桂兰接过东西,笑着对春妮说:“春妮啊,赶快给你妈做点饭,多放几个鸡蛋”,然后又对春妮奶说:“老嫂子,我也该回去了,家里还等着我做饭呢。
春妮奶一边送张桂兰,一边对春妮说“锅里先烧水,我回来给你妈做饭。
春妮忙跑到厨房去烧水去了
等春妮烧开了水也没见奶奶和三姑回来,春妮没办法只好跑到屋里,屋里只剩下邻居张婶和刘婶俩人,张婶问春妮:“你奶把饭做好了”?
春妮急得快哭了,“我奶奶和三姑送张奶奶到现在也没回来,我也不会做月子里的饭”
“这老婆子跟本指望不上,”张婶对刘婶说,春妮你家面放哪里了,抓紧拿出来,再拿几个鸡蛋和白糖。说完走进厨房。
春妮马上跑到面袋里用碗弄了几把白面,然后跑到鸡窝找了三个鸡蛋,刘婶把面弄成面糊也去了厨房,不大一会俩人用碗盛出,春妮端着碗小心地走进里屋。
“妈,你吃饭吧,俺爹应该快到家了”春妮把饭放在床头的桌子上,把另外一个被子叠好让母亲靠着坐起了身子。
这时张婶和刘婶走了进来,看了看躺着的春妮妈说“春妮妈,我们也该回去的,大山等一会应该也到家了,该做中午饭了”,春妮妈忙对春妮你:快去送送你俩婶子,刘婶忙对春妮说“别出来了,你快吃饭吧,一定得好好休息”
这时只听得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一米六七的男人走了进来,春妮忙出来一看“爹,你可回来了,小弟弟都生了,”王大山看到春妮,把东西放到桌子上,这时刘婶和张婶出来了,“大山,不是嫂子说你,你早该回来了,你妈来了一会就走了,太不像话了,留俩孩子会干什么?
”
王大山讪讪一笑,红着脸说“这事多谢二位了,站里有台机器坏了,修好机器忙赶回来,可还是回来晚了,我等会去我妈那说一下。”
张婶和刘婶走后,王大山走进里屋,看见春妮妈说:“辛苦你了,是个小子,”春妮妈看了一下王大山,“大山给儿子起个名字吧”王大山看了看小儿子,沉思了一会说:“希望小儿以后的日子过得好,就叫小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