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们各奔东西,慢慢稀散开来,江渔毕竟是个孩童,紧跟着一些人漫无目的的走着,不知走了多久,天色渐渐深黑了下来,江渔随着他们露宿在路旁。清晨醒来,一位老伯见他可怜,掰开一半馒头分给了他,江渔早已饥肠辘辘,几口吞下,和众人继续前行,又赶了几个时辰的路,进入一个小镇,远处的嘈杂声越来越清晰的传进大家的耳里。
“这位老爷,先给我吧,我都饿的不行了!”
“大叔,再给我两个馒头吧,俺娘在那边呢!”
“不要挤,大家不要挤!这是我们枕老庄主乐善好施,闻得临县闹洪灾,特在此施舍路过难民之粥饭,暂解肚腹之饥,大家排好队,都有份的!”一中年管家模样的人在路边喊道。
聚集过来的百姓逐渐平静了下来,江渔他们一行人也凑到了跟前,排好了队。
那位老伯刚排到前面,接过两个馒头,一碗粥,后面一腌臜汉子晃着身体挤了过来,蒲扇般大手在笸箩里抓起三个馒头揣进怀里。
“哎,你怎么抢上了,去排队,都有份的!”管家说道。
汉子恍若未听见管家的话,双手又捏起几个馒头转身就走,他这一猛回头,撞得老伯一趔趄,馒头撒了手,粥碗也摔在地上。“哎,哎!站住!你这人怎么回事啊!”管家旁边几个家丁喝道,要去追赶汉子。管家伸手阻止,摇了摇头:“唉,算了算了!”
江渔在后面扶稳老伯,弯下腰捡起馒头,吹了吹上面粘着的浮土,见吹不掉,他轻轻地把馒头的外皮剥落。
“脏了就别要了。”
江渔闻声抬头看一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拿了两个馒头走了过来。
“给你。”少年伸出了手。
“这一样能吃的。”江渔说着拿起手中馒头咬了几大口。
“哦,嘿嘿,你饿了吧?”少年看着江渔的样子笑了起来。
“嗯嗯!”江渔答应着打量起少年,见他面容圆润,梳个鹁角(古代儿童的一种发型),衣着光鲜,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孩子,江渔才注意到他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女孩,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正盯着他看。
“你家大人呢?”少年问道。
“我,我和婶娘她们走失了。”
“你婶娘?那你的爹爹和娘亲呢?”
“我爹爹,我娘……”江渔痛上心来,哽咽着不知如何回答。
“大哥,他怎么哭了?”小女孩摇着少年的手问道。
少年也感觉有些不对,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江渔抬手拭了拭脸上的泪珠,小嘴微微噘起,“我叫秦江渔。”
“哦,那,那你要去哪里啊?”
“我…”江渔这一路也未见婶娘她们踪影,忽然记起保正叔有一亲弟在镇江府居住,婶娘她们或许会投奔那里。看着老伯他们喝完粥,吃完馒头已继续赶路了,他也动起身来,向少年别道:“我走了,我要去镇江府。”
“你要去镇江府?镇江府在那边啊!”少年指了指江渔来时的路。
“什么?”江渔止住了脚步,回头遥望。
“这里是句容县,镇江府在南边,我跟爹爹去过几次。”少年看着江渔楞在那里接着道:“你就是现在走,估计也得几天才能到达,你自己晚上住哪啊?”
“我?”江渔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这样吧,你去我家陪我玩几天,我让爹爹派人送你到镇江府。”也许是缘分,或者是孩童之间的一种心态,少年不知怎么,打他刚看到江渔,就觉得和他特别投机,不想让他离开。
“我不去,我要去找婶娘。”
“你自己怎么去找啊?”少年上前拽住江渔的手,“走吧,我家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领你去看看!”
江渔正在犹豫之间,管家在那边喊道:“少庄主,咱们该回去了!”只见家丁们正收拾着方桌笸箩,粥桶木碗,装到马车上,一顶轿子抬了过来,少年直接把江渔拉到轿中,小女孩也跟着上来,少年说道:“你就跟我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