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初三,是传说中的鬼节,在民间流行。传说每年这个时候,鬼门大开,阴阳两界可以互通,在阴司,阴市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大街小巷挤满了鬼魂。因此,在这天晚上,人的魂魄经受不了阴间的诱惑,便会自觉魂魄离体,去往鬼市。有的游荡在阴间勾栏院看鬼戏;有的在酒楼茶馆听曲儿;有的则会趁机去看望逝去的亲人。
等到雄鸡报晓之时,鬼市收市,大多数来自阳间的鬼魂心满意足的回到各自的躯体,但也有少数的鬼魂乐而忘返,留在了阴间。翌日,阳间便会传来一片哭声,要请道士为那些魂魄离体的亲人招魂。亲人的呼喊声哭声和道士的经文符咒能找回一些贪玩的游魂。也有一些留恋阴司,过往前世的魂魄不愿回到阳间,他们的肉身便会在七天后腐烂,常离人间回不来了。
因此,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间恐怖不安的日子,被称为“鬼节”。在这天,人们都会与庙里烧香磕头,祈求神灵保佑。在家里,人们还会用青蒿磨成面做成粑粑吃,据说这是有一天一位神灵托梦给一个老奶奶,给了老奶奶一株仙草,说是做成粑粑吃完,可保平安度过鬼节。老奶奶梦醒之后手里果然拿着一株仙草,仔细一看,和地里的青蒿长得一模一样。她把这件事告诉了乡亲,大家都去地里采摘青蒿,做粑粑吃。说来也怪,凡是在三月初三吃了青蒿粑粑的人,都平安度过了鬼节,于是在每年三月初三前夕,妇女们都会去山间地里采摘青蒿做粑粑。也就成了一个习俗。
梁州陆河县,一个小山村,正值三月初三鬼节,家家户户按照习俗在屋里鸣放鞭炮来吓鬼,驱鬼。荒凉的路上微微亮着些许的火光,火光旁是村子里的人在火盆里烧纸钱,纸钱要烧两扎,一扎烧给祖先祭祖,一扎烧给过路的亡魂野鬼,用来行个方便不为难本家人。夜幕降临,家家大门紧闭,早早熄了灯。路上早已经没有了其他行人。在进村的路上,一个男人神色匆匆的在路上赶路,手里的老式手电筒也快没电了,灯光一闪一闪的,给这幽森的深夜更添上了几分诡异的气氛。
村子名叫崔家村,男人是本地人,本来今天他也像往年一样,烧完纸钱大门一关早早休息了,可是就在他准备休息时,他的五岁的儿子却不省人事了,面色发青,嘴唇发紫,请了当地的赤脚医生来看也是没有头绪。孩子的奶奶对鬼神比较敬奉,觉得可能是冲撞了什么东西,就用当地的土办法,一只碗装满水,碗上横着放两根筷子,再在筷子中间竖着插一根筷子,然后嘴里念念有词:“过路的哪位,孩子不懂事哪里有冒犯你的不要介意,给您烧些纸钱撒些白面您收着路上用。上路吧……”
再叫孩子他爸找来一块有年头的青砖,青砖上再盖上孩子的贴身衣物,上面扣上一片青瓦,用擀面杖用力砸碎就可,可是砸了几下却不见青瓦碎,屋子里的人都吃惊的合不上嘴。按理说这么一小片瓦,别说大人了,就是小孩子随便使点力气也能砸碎。孩子的奶奶也慌了,看来这是个不好惹的主。于是叫孩子的爸爸去镇子的后山找老陈头,这老陈头年纪将近要七十了,在当地经常做一些驱邪镇宅的法师,有时候也帮人看看风水。也不收多少钱,就是要点村里人种的烟叶什么的就行了。逢年过节挨的近的还会给送去些酒肉的聊表心意。在村民的眼中,这老陈头是有点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