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是在次日早上停的。雨停了,山还没开,课依然上不了。
李星火这两天忽然喜欢上了高尔基的《海燕》。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积着乌云。有一只海燕,如同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李星火喜欢高尔基笔下不惧风雨的海燕。
雨停后的第二天,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日光照耀着山的各个角落,一片暖洋洋的。
李星火在职工宿舍的院里晒被子,好让自己也沐浴在这温暖里。
她细细的感受,雨后的空气多了土壤的味道,有点草腥,又有点甘甜。
卓老师去探路回来了,就对李星火说:“这路,我看泥土干得差不多了。今天再晒一晒,明天山路就能开,可以上学了。”
卓老师边说边让李星火看她鞋面,的确不再是水汪汪的一脚泥了。
李星火又开心了起来。
卓老师是个经验非常丰富的乡村教师,次日她们走山路时,的确如她所说,没有多少泥巴了。
今天去学校目的是看看有多少学生在,如果缺席的厉害就挨家挨户的通知一下。
再让学生们左右互相告知,提高效率,冯校长的意思就是老师辛苦一下,争取一天内全部通知到位,第二天直接正常上课。
而冯校长和小学的路老师是唯二两个男的,主动承担起了搬去墙根地基放置的砖块的任务。
剩余几位女老师通知学生。
这一切开学前的准备工作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然而等到了第二天真正上课时,李星火吃了一惊。
课座下,一,二,三,四,五……是一双手都数得过来的人数。
李星火就去告诉班主任于梅,只听于梅说:“正常,暴雨刚过去,有些孩子可能在帮家里干活,有些可能出不来,这都是常有的事。你看看明天怎么样就知道了。”
李星火到底是没再说什么,心知事情需要慢慢来。
学生们的的确确如于梅所说,陆陆续续来上学了。
李星火依然热情的教授大家知识。
这天下课,李星火回去的早,她去了县上的图书馆,想要办一个借书证。
大山县的图书馆并不大,店面很窄,里面是老旧的木头架子。
李星火进去后发现空无一人,她就示意性的敲了敲门。
这时旧木架子后就晃晃悠悠走出一个拿蒲扇的老头,背着手,有些佝偻慢慢走过来。
“买书自己去挑。”老头说。
李星火就说:“办借书证的。”
那老头觑了一眼李星火,又拿起笔在一个小方本子上记录李星火的信息,最后交了三元的押金,又收了两毛的卡费。
卡就是一个小本子,上面盖红头大章。就在李星火仔细翻看图书,决定借哪一本时,门哗哗又开了。
不同于先前的冷淡,李星火就站在右边的木架子那,听老头很熟稔的打招呼。
她没在意,翻来翻去看到一本鲁迅先生的书籍,正好是她想看的,于是拿出去登记完,随口说了句谢谢。
也是这声谢谢,右前方窄道里的人忽然转过身来。
李星火却没注意到这些,只见她余光微挑,透过木门的玻璃窗正看到有个公车正徐徐过来。她赶忙拿起书飞奔去追公车。
只留门上那只风铃响动的厉害。
却见方才那转身的人去问老头:“张爷,方才跑出去的人买的是什么书?”
“不是买,是借的。好像是鲁迅的《呐喊》。”张爷说。
……
这天上完第一节课,李星火苦大仇深的走进办公室,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怎么了,李老师愁眉苦脸的?”
问的人是梁萍萍,李星火收了收桌子上的书本,复又拿着到课表说:“今天班上又一个学生没来。”
梁萍萍闻言哦了一声,便宽慰道:“没事,你教你的,这又不影响,别的班上又不是没有这种情况。”
李星火听梁萍萍话里话外劝慰自己的意思跟于梅差不多,无非是让自己等几天,别多想什么的。
她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从暴雨结束以来,班上总有几个人时不时的缺课。
今天更是变本加厉,竟然有四个没来,李星火跟班主任于梅反映过,也跟冯校长反映过,两人都是持一副宽慰自己的态度。
说是大雨过后这都是常事,要包容农村家长的实际情况,毕竟大雨后,种植的秧苗大部分受了影响,家里劳动力不够的,就会拿小孩充数。
李星火只好持沉默态度。
她也深知有些学生的家庭情况实在不容乐观。
还记得刚来时,林老师说她们班上有个男孩,父亲有一年在邻县的矿区干活时被砸死了,他妈妈又有点智力残疾。
矿区就下发了八千元的抚恤金,也算是给她们孤儿寡母的一点生活费。
但钱还没等落在手里就被他奶奶领去了,不仅如此,奶奶爷爷还要赶走他妈,说他妈妈是傻子,不让她住,男孩死活不答应,闹了几次自杀,爷爷奶奶这才没赶走媳妇。
林老师就偷偷跟李星火说,这个男孩八成是会退学。
李星火半信半疑。
不过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林老师的学生没有退学,自己的学生家长已经上了门。
是于梅老师接待的两位家长。
两个围着头巾的妇女,脸颊上泛着两团黑红。
李星火好像有点印象,应该是上次家访过的。
“你是于老师吧?”
其中一妇女主动问,于梅张罗着两人坐下,端来水,就回答:“没错,是我,我是于梅。”
“您应该是罗富成阿妈,您是丁小平的阿妈,对吧?”于梅仔细辨认说
“是,罗富成是我儿子,老师认得我就好办了。水不喝了,地上活一大堆,这次雨太大了,西红柿苗子都坏了。我这退完学费就得回去,富成和他阿爸还在地上嘞!”
“可不是,今年可马虎不得,眼看地里不行了,我家那口子想去城里工地上看要不要人了。”
于梅听着她们俩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地里的事,只好略表同情。
“那李老师,你去帮我找一下校长,把情况转达一下,说人家就在办公室呢,尽快给个回复。” 于梅说。
李星火被点到,顿了顿便也起身去了。
她看于梅驾轻熟路的样子,心知这恐怕不是第一次了。
但想刚才那番对话,李星火知道,这是连肚子都填不饱的时候,她又有什么立场去说教呢?
这样一想,心情未免有些沉重。
她去找了冯校长,简单的说了情况,期望着冯校长或许会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
谁知冯校长只是点了点头,然后从上锁的柜子里数了几张钱,叫李星火送去。
“你先去送钱,有什么事私下再说。” 冯校长说。
他好似一眼看出了李星火的犹疑。
李星火只好将钱又送了回去,目送于梅将两位家长打发走。
于梅送走了人,拍了拍她的肩膀,说:“行了,还在奇怪呢?习惯就行了,这里人就是这样。”
“他们啊还在温饱线上徘徊,哪会想让孩子上学这么奢侈的事。你刚刚也都听到了,人家的确有自己的难处。”
于梅说完,李星火却没有更轻松,反而在心底蔓延出了恐慌和无力。
她沉默的离开办公室,也没有去找冯校长,自己走到了一个小山坡上呆了半下午。
就在李星火沉默的思索这一切时,接踵而来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缺课的孩子。
李星火再也坐不住了,她去找校长请假。
冯校长当时正在写月底总结汇报,听李星火振振有词的说自己要再去家访时,停下笔,拿过一张名单。
“上面是这几天各个班级里退费退学的学生名单,你先数一数,有多少人。”
李星火接过去,看这近小一半的人数,大吃一惊,却又问:“就没有什么办法吗?这些孩子还都小,不上学,怎么出得去?”
校长却顿了顿说:“这就是命……他们命里离不开这。”
李星火猛地站起来,她是最不信命的人了。
她疾步走出去,门外恰好是一位家长来退学费的。
“我来领一下之前我孙子交……”老婆婆走上前说。
“你别退了!我来出,你让孙子好好上,剩下的学费我出。”李星火打断了婆婆的话。
冯校长正要发作,却听后边另一位家长,似乎认识李星火,试探着说:“李老师?”
他听见了刚才李星火的话,厚着脸皮说道:“李老师这么乐意帮助人,就帮我家志成也交一下学费呗。”
冯校长此时呵斥道:“胡说什么呢!小李老师你先出去转转,等会再进来。退费的家长一律到我这来。”
李星火还要说什么,却被门口的于梅拉了出去。
“祖宗啊,你这是闹哪门子祸?你哪点工资,自己好好存起来攒嫁妆,将来嫁个好人家不好吗?”
李星火诚恳道:“我真没说笑,我说真的!我一个月省着点,花不了多少,可要是让她们继续念,这是一辈子的事!”
于梅知道她一向是个较真的人物,就说:“这世上这么多上不起学的,你管的过来?咱们又不是万元户,想救济这个救济这个,想救济哪个救济哪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