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38200000020

第二十章 盗贼来袭

中国最鼎盛的是什么朝代?

虽然世人都认为是唐代,但这都是因为对史实的不了解。

唐代最强盛的贞观之治,也仅仅是饿不死人而已。

真正商品经济发达的,却是宋朝。

宋朝因为经济繁荣,贸易频繁,所以使用铁钱交易就很不方便。

这样商人发明了纸币,叫做交子。

交子开始只是一种存款凭证,功能等同与存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子使用越来越广泛,逐渐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最终成为了“法定货币”。

大明开国后,朱元璋也效仿前朝,发行了纸币。

但只用了一百年不到,就消失了。

因为,大明的前朝,不是宋朝,而是元朝。

元朝才是效仿宋朝发行纸币的。

元初纸币发行受到严格控制,每年发行数量管控极严,而且通过税收可以回收一部分,因此是良性发展。

但各地抗元的起义不断,政局动荡,便开始失去了对纸币的控制,开始无节制的发行纸币。最终货币体系崩溃。

不幸的是,朱元璋本来就是元末义军的一员,也经历了元末纸币的滥发及崩溃过程,但明朝纸币发行却偏偏仿效了元末的这种发行方式。

开国时大量铸铜钱,但用铜钱交易不方便处不言而喻。

于是洪武七年,朱元璋设立宝钞提举司,开始印发纸币,以桑穗为材料,长六寸,宽一尺,印花精美,龙纹花栏中印着“大明通行宝钞”。

下书几行小字:

“中书省奉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十五两,仍给犯人财产,洪武几年几月几日。”

但朱元璋又下了一刀切的命令,百姓只许用宝钞交易,不能一再使用金银,违者严惩。

但致命的问题是,与交子不同,大明宝钞不能兑换金银,而且发行数量不限,只是确定了固定汇率:

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

长此以往,宝钞贬值严重,二十年后,宝钞一贯仅抵160文,于是民间抵制纸币。

但朱元璋确实比较头铁,依然下令:

宝钞一贯就是一千文,不准更改!

这下大家没人再听他的了,都开始使用金银交易。不再用宝钞,终于在使用一百年后,纸币彻底消失。

明正统年间,官府放松禁银令,银钱公开流通。但私钱庞杂,轻重不一,成色各异,导致交易中无所适从。

于是又出现了专营铜钱兑换的钱店,又叫钱庄。

到明朝末年,钱庄已经是一种成熟的金融组织,不仅经营兑换,也办放款,本来点对点的用以两地联号汇兑的会票,也成为了有钞票性质的信用流通工具。

朱阆深知,明朝的金融系统经历了一系列的崩溃与重建,已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体系,这批来自海盗的银子,必须要让它们走入流通系统,才能发挥作用,提振经济,支付军费开支。

一但海盗的四海劫掠的非法所得进入流通领域,也就成了合法财产,朱阆哭笑不得,想不到自己竟成了海盗洗钱的工具。

在与瞿式耜多次密谈后,对广州城内的钱庄进行了评估和考察,选择了四家历史悠久,信用良好的钱庄,决定将银子存入,并通过这几家钱庄进行采购等业务。

至今为止,只有几名权臣才知道这批银子的存在。

而其中只有瞿式耜和吕大器才知道银子的真实来历。

为安全起见,朱阆让吕大器仍是维持着都司署的正常守卫,在外面看来,都司署与唐王主政时并无太多区别。

但暗中,吕大器的暗卫,已在都司署内外布满了警戒,严加防卫。

瞿式耜不愧为经验丰富的老江湖,也是出于安全起见,通过教会从澳门又借得十名葡国士兵,暗暗布置在都司署内。

书房内。

与瞿式耜讨论过钱庄的事情,朱阆开始头疼另一件事情。

大明律法,藩王不掌兵。

隆武帝死时不过四十六岁,但一生中有一半时间,竟是在牢狱中渡过。

原因之一正是违反了此律。

崇祯九年,清王爷阿济格兵犯直隶,直逼北京。

朱聿键护主心切,不顾大明律法,招兵买马,上京勤王。

虽然动机纯粹,仍是违反了大明律法,于是被崇祯帝废为庶人,关入大牢。

如今京城已失,朱阆也是流亡南方,想振臂一呼,领导明军,想获得大明各处的军队与臣子的支持,仍是逃不开此律法,是以先称监国,使军权有法律基础。

但登基称帝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与朱聿鐭仓促行事不同,朱阆身边有瞿式耜这位经验丰富的老臣子,一切都策划周细,眼下唐王出走,大西军已平定内乱,李定国使者已在前来广州的路上,两广局势相对稳定,正是登基的绝佳时机。

商议到深夜,朱阆已是倍感疲惫。

与崇祯帝的勤政相比,朱阆算是相当的轻松了。

崇祯当年,鸡鸣已上殿早朝,又批示公文到深夜,从鸡叫忙到鬼叫,事必躬亲,用力过猛,多疑任察,好刚尚气,在位十七年,换了五十个大学士,最后连个心腹都没有。

朱阆现在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几个核心权臣各司其职,他自己便不用事事亲力而为,从而可以从大局思考。

既然夜深,朱阆便令瞿式耜可散会休息,明日再议。

瞿式耜正向朱阆告辞请安,突然门外侍卫发出低呼,接着是身体软倒在地的轻响。

朱阆反应极快,立刻从案头抓起两柄短枪,全神戒备。

瞿式耜虽是年长,反应却也不输朱阆,立刻熄灭书房中的烛火,室内隐于黑暗。

黑暗中传来吕大器的声音:

“王爷!”

“发生了什么事?有刺客么?”朱阆压低声音问道。

“敌袭!似乎冲着库房中物事而来。”

果然来了!

朱阆深这次敌袭非同小可,虽然准备充分,但大将焦琏带领大军仍枕兵城外,目前都司署中只有一百多营兵和数十名锦衣卫的暗卫。

此时院内火光重重,人影闪动,不住有黑影从墙头跃下,卫兵奋起迎敌,与敌人战成一团。

朱阆隐藏身形,将窗子偷偷打一线,暗中观察。

来犯的敌人虽然一身黑衣,却露出头脸,显得十分的肆无忌惮。

为首的头目,却是一头金毛卷发,一双眼睛在黑夜中闪着蓝光。

“吕大器!”

“是!”

“去把那班葡国兵带去库房守卫!”

“王爷!此刻署中处处贼人,还是保护王爷重要!”吕大器职责所在,即使银子不保,也得护卫桂王周全。

“留几名锦衣卫在此即可,来袭的贼人不是普通角色,只有火枪才能对付!”朱阆急道。

吕大器见朱阆双手持枪,十分的悍勇,稍稍安心,仍是留下了十名锦衣卫,带领葡国兵往库房去了。

片刻,库房方向枪声大作。喊杀之声不绝于耳。

书房所在是个独立的院落。

吕大器留下的几名锦衣卫,均配备了制作精良的火器。

朱阆双手各持一把短枪,眼睛盯着院门处的照壁。

锦衣卫亦是手持长枪,护着朱阆。

“咯!”

院门突然发出一声轻响。

朱阆更不迟疑,双枪齐发,啪啪两响,打在照壁上。

锦衣卫紧张起来,起身向院门缓缓包抄过去。

门外传来一声轻笑:

“桂王久违了,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门外传来两声呼哨,散落都司署内的贼人各自飞身跃出墙外,有条不紊,丝毫不乱。

几名锦衣卫冲到院门,已是空无一人。

同类推荐
  • 大唐:开局捡个日记,李二人设崩没了

    大唐:开局捡个日记,李二人设崩没了

    流落边关私生子的李巍,捡到了皇帝李世民的《起居注》。他不仅可以追更获得金币兑换物品,更能了解皇帝的一举一动。恰逢渭水之盟,活不下去的李巍决定利用《起居注》为自己跟村民找到一条活下来的路,与皇帝偶遇相认!直到他发现《起居注》里有自己的戏份时,追更金币会超级加倍时,他决定化身恶毒男配,把皇帝李二当成了无情的工具人。斥责李巍逆子的李世民被众臣拉着去给李巍道歉。众臣:陛下,您就认个错吧!为了养猪技术能普及!李世民:要不是你能造福大唐,朕真看不起你这小人得志的嘴脸!
  • 大话列国志

    大话列国志

    生活艰苦,让我饱受折磨,但在一次台风中改变了这一切,而这一切到底是梦?还是说我从来就没醒过?
  • 穿越到贞观元年

    穿越到贞观元年

    王康意外穿越到了一个类似大唐的地方
  • 十六国第一猛男

    十六国第一猛男

    看了不少小说,觉得大部分都写得不好,自己写一下试试。
  • 白山黑水之天狼传奇

    白山黑水之天狼传奇

    喜欢山旅的哥俩穿越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东北,引领东北山林草莽野人的进步发展,勾连各个不同地域原始文明,重建华夏。见证世界同时期不同文明进展,考证那些传说。
热门推荐
  • 征帆天涯

    征帆天涯

    王厚,一个从山村中走出的青年,因奇遇获得“相通四式”,并以此征帆江湖,弘扬道义。本文又名《为郑和护航》,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为何中途折返,到底发生了什么?请跟随王厚了解整个过程。
  • 团宠女主
  • 她和她的的男孩
  • 序章修生传

    序章修生传

    浩瀚的宇宙中,众星临立,一次大爆炸中,位面相触,星球接轨,种族之战,看弱小的太阳系如何崛起响彻宇宙,若太阳没了,我愿化作太阳守护他们。
  • 初见君不识

    初见君不识

    权利之争的联姻,胞妹逃婚,无奈下他选择代替逃婚的胞妹前往皇宫,喜服之下步步生华,却无人知那喜服之下的却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大将军。皇宫中帝王的嫌弃、敌视令他疑惑,面对不断前来找茬的众位美女皇妃更是让他眉头深皱,于是一伸手毫不犹豫的将一位妃子丢入湖中。强强相遇是争锋相对,不死不休?还是心心相惜,你侬我侬?胞妹与帝王的意外相遇,少女之心意外的丢失在这邪魅帝王身上,他又该如何?
  • 钱小亮种田笔记

    钱小亮种田笔记

    钱小亮出身在一个叫钱家村的村子里,出身贫寒,原本钱小亮那可是都考上了大学了?无奈家里没有钱,所以,钱小亮那就直接回到家里,拿起锄头开始种地,我就不相信,自家承包地真的不能种出钞票来!好了,让我们接下来看一看钱小亮这个新一代的年轻人到底怎么去奋斗吧!
  • 蝶梦引

    蝶梦引

    时光纷杂,很多属于旧时的回忆已经渐行渐远,城市逐渐变得相同,相同的高楼,相识的街道,不具特色但依然自称特色小食的小吃街,发展意味着趋于相同,但城市真的再无特色了吗,或许不是,城市的魂依然隐藏在街头巷尾,隐藏在贩夫走卒的吆喝叫卖声中,隐藏在市井街头小摊主的交头接耳中,那些只存在于口耳相传的故事才是世界真正的魂,庄周梦蝶,不知蝶是我,亦或是我是蝶,时代发展,当记忆逐渐消退,这个问题就突然有了意思。。。。
  • 打虎记

    打虎记

    一个蛮荒一朵花,几只老虎真可怕。千难万劫成仙人,骑狼打虎就是他!
  • 粱楚笙歌

    粱楚笙歌

    苏州陈家少爷陈不归自幼向往江湖,可在父亲陈广德的监督下不得已读书学诗,陈不归私下和自己的义兄练习武功,也是生来天赋异禀,7岁便能吟诗作对,16岁考中秀才,且枪法出神入化,22岁中探花郎…皇称文武双绝…可入朝后却被奸相高恒陷害…
  • 小李天帝

    小李天帝

    大千世界,百族林立,火花不断为汹涌。帝星他域,诸圣争雄,鲜血凄迷染长空。李松怒吼,目蕴血泪,不甘与愤懑交织,他感天地,悟灵魂,印证己身;战古族,撼世家,无所畏惧。黄金大世现,战乱将起,李松横眉灭天骄,冷眼压初代,试问天下谁与争锋?金戈铁马,霍乱天下;哀鸿遍野,道义何家?头顶混沌飞刀,手舞则天剑,弹指碎星辰,覆手遮苍天!乱世将至,血染长空,且看小李后人如何扶摇直上,拳破沧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