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7300000001

楔子 张真人斩妖招祸端 众散星复道入凡尘

话说大商朝帝乙年间,距朝歌城外南处十五里之地,有一青翠高山。山上有一真人在此修炼,只道其姓张氏。这一日,张真人闲来无事,逐拜别其余仙友,下山来游玩。来至一树林,只听前面似有物在叫唤,往前行至一段。只见地上竟趴着一金色凤凰,真人上前仔细一看,只见神鸟左翅有两个硕大伤口,往外淌着黑血。真人叹道:“不知有甚罪过,竟受此苦难。”言毕,伸出手来置于神鸟翅上,口中念念有词,待起开手时,神鸟左翅恢复如此。只见那神鸟化作一团金光,竟变作一绝美女仙。那女仙见了真人俯身拜道:“多谢真人搭救之恩。”真人含笑搀起问曰:“汝本为祥瑞神鸟,怎的无端遭此苦劫?”那女仙道:“我本隐居此山林间修行,不料不知从何处窜来一条遍体通黑之巨蛇,我与其匹敌,却被其咬伤,虽拼死逃脱,然却毒性大发,正性命垂危,恰好幸遇真人搭救。”真人听罢,道:“这孽畜是一大毒害,若任留其所存,只怕还要祸害生灵,吾今日定斩此害物。”说罢,直朝山林深处行去,女仙于后跟着。

二人走不多久。忽地阴风阵阵,地上落叶沙沙作响,地上白骨森森,既有牲骨,又有人骸。真人观此,心中又惊又怒。只听得一侧动静传过,一条水缸一般粗的黑蛇蹿出来,头大可吞牛。那女仙见状忙退后一步,道:“此便是那条黑蛇。”真人听罢,拔剑直朝其行去。对那东西道:“汝此畜生,若不除之,日后还不知祸害多少生灵,今吾定将其诛之。”只见那蛇朝前猛的一伸,真人不慌忙,一闪身躲过,顺势挥出一剑砍伤大蛇。大蛇吃痛,嘶吼一声,把身子盘起来,围住真人。巨口一张,吐出一团黑烟,真人把剑一指,黑烟近身不得。真人口中念念有词,把剑往地上一划,竟腾空冒出火来。烧着大蛇盘着的身子,大蛇赶忙冲树林里游去。真人飞跃几步,跳到大蛇背上,双手握剑朝蛇头猛地一插,那大蛇翻了几下身子就没了动静。真人拔出剑来,只见那黑蛇的身子一动不动,真人正于视之,却见那黑蛇猛的而起,由真人侧处而过。真人忙一闪躲,那妖蛇直饶至真人身后,真人调转仙身,那黑蟒直扑来,却见一旁金光闪过,那黑蟒哀嚎不止,只见其左目插一剑,正为女仙助之。真人趁此上前一剑落斩,断其蛇头,只见那黑蟒化作一团黑烟消散于天地。那女仙欢喜地上前对真人笑道:“万谢真人灭此一大害。”真人回笑道:“仙友无须致谢,此地非修行好地,不妨随在下同去一处,一同修行如何?”那女仙听罢,垂下娇眉,含笑不语,跟在真人身后去了。回至山上,真人将其引见给诸位仙友,内中又有几名女仙,乐着凑上来问东问西,真人叫摆出瓜果、美酒相待。自此,二人在山间其乐融融,好不快活。

时至殷商末年,商纣王帝辛残暴无道,宠爱那妖狐所化之苏妲己,屈杀东、南二伯侯,下禁西伯侯姬昌。造劳民费财之鹿台,制炮烙,挖毒蛇虿盆。听信那奸臣谗言蛊惑,害死姜皇后,杀害忠臣贤士,听奸趋忠。直惹得天怒人怨,各路诸侯纷纷造反。此日,那张真人同一最要好之仙友道:“如今天下已纷乱四起,我这些日子愈感不安,只怕吾等也会被殃及池鱼。”他那仙友笑道:“吾等久居此地,与凡世隔绝,会有何祸害降临于此?”张真人叹道:“世事多变,诸事难料,若祸劫而至,更不知届时怎般料理。”正说着,只见那女仙赶来道:“山下忽有一伙士兵而来,正砍枝运木,吾不便伤其,望真人劳行一番。”真人随即起身而行,女仙同那仙友亦于后随之。三人至山下,果见数十来士兵毁木伤灵。真人上前先行过礼,道:“诸位因何至此。”一大将之样者上前道:“吾等乃奉商王之尊令,来此取木为筑鹿台。”真人道:“当今凡之乱也,尊王身处一国之主,当思民之劳苦,国之气运,如此费折之事,黎庶心怒言怨。此般所为不可为一王之行也。”那将军听闻怒道:“好个辱君败言之辈,吾若将此言传之,汝等定遭身害。俺朝中如你这般言语之人,为汝之样。”言毕,转身见一众士兵以木载满车,逐呼其尽退。三人观两侧仙灵植木尽为其害,心下好不叹息。女仙见他等一行已远,转对真人道:“此伙军将蛮横之甚,皆朝中奸邪蛊君之为。今吾等修仙之所在,又因其奸言两语落得如此,恩公如之奈何。”真人道:“那朝中之君既昏痴无理,天下诸民焉有不起反之理,纵有忠直之士,也不过为奸邪所阻害也。”一旁仙友道:“只惜此处蕴仙植木尽为其费也。”真人笑道:“无需心惜,吾自有处办之理。”话说那一众军将运得数车植木,直奔朝歌城而回。那将军道:“行得这许多路,吾身甚乏,且止行暂歇于此。”众兵心下巴不得如此,皆应之,于车旁落座歇足。

此时张真人同着仙友、女仙两个乘云而至,于空下俯之。随后真人口中念得两言,手中仙剑一指,只见日隐阴涌。那将军道:“此似落雨之势,好生邪性,方落座不曾歇够,便来这般,好似与俺对头。”忙起身来招呼众军速速赶路,仅行数步,只见烈风而至,扬沙遮目,众军两目难睁。过得片刻,风息日现,众军方得开目,只才挣得眼来,口中直叫奇来,那数车植木好似生翅长腿逃了一般。那将军惊道:“此事甚奇,叫俺怎般同大王跟前说。想此定为那几个仙者模样之人作祟,只可暂回禀过大王。”众军只可一路直赴朝歌城,待入城内,一臣见之,道:“大王令汝等伐运植木,怎将空车而回?”将军道:“休要提,本装得数车上等之木,途中遇着风沙迷目,待睁眼时一车木尽都不知何处去也,汝观奇否?”说罢,离了那大臣,直往殿上而去。纣王正同妖后饮酒言乐,闻其欲见,逐招其觐见。那将军进身来,拜过纣王同妖后,将所遇一事一一叙来。纣王听罢亦称奇不已,只听妖后笑道:“大王之福至也。”纣王不解而问:“御妻此言甚意?何为福至也。”妖后道:“先前得一异士姜尚者,怎奈其出言忤君,又逃得宫去。今闻此将军所言,此异定为那些个仙者模样所为,若以良言教之,岂不亦可为江山社稷出其一力。”纣王听罢大喜,又道:“御妻言之甚是,只他等逍遥之身,怎可弃静入俗。”妖后道:“他等所居之所,亦为大王社稷一处,受主之恩沐,居主之山土。如若大王亲动圣躯,玉音所劝,何惧不成。”纣王喜之不绝,遂命人速备车轿、护军等,由那将军引之,同妖后同往。

那张真人一伙复回山下,却见两仙于山下处,一仙上前道:“可恨那伙军将竟毁吾处之山土,汝等又赴何处?”张真人便将方才等事道出,又道:“仙友无需怨恼,汝且观之。”言毕,转向一处,口中复念略词,以剑远指,只见那植木等物各现其处,真人又取水一碗,于空落洒。只见植木仍复原样,枝归叶回。众仙看罢连口赞之,张真人同他等一道回至山上。不多时分,却见一仙满面惊容前来,道:“诸位听者,现一不利事而至。吾方才乘云而回,却见下一伙军士赶着车轿,直往此处来也。”女仙道:“莫非先前那伙军将转禀纣王,逐命他等复来?”一仙道:“他等若欲以粗蛮行之,吾等丝惧无之,只此杀戒难破也。”真人道:“吾现正有一计,管叫其惊而回退。”逐把众仙聚于一处,交代一番。

话说纣王一行走得多里路程,见其前头一杂林现出。那将军道:“臣禀过大王,过得此林,便为那山。”纣王大喜,催众连连速赶。众人入得林中,行不多时,众伙出得林来。只见眼前一片荒静,莫说甚么高山,便是土丘也未曾见着。众人又惊又惧,有那伐植木之兵道:“吾等先前还曾见过,怎现无也?”忙去禀过纣王,纣王闻之甚疑。纣王道:“孤原有几分难信,目下这般,更难信也,莫不是那将欺孤?”又令士卒寻问此为那处。那士卒四下寻视一番,见一旁一破旧房屋,逐上前。至屋前,内出一樵者,士卒问之。樵者道:“此处为朝歌城北一处地方,距城四十里,少有人至。”那士卒忙去禀过纣王,纣王同妖后一并大惊,纣王道:“明明由城南处而行,怎至北处?想来定为那仙者一伙不欲面孤入尘,罢也罢也。”只可率众军而返,纣王回至殿内,仍日日同妖后饮酒言笑不题。

话说那樵者观纣王一行远去,笑得几声,摇身竟化作一仙,乘云直入天。片刻间回至山上,张真人上前笑道:“仙友办之如何?”那仙一一讲来,众仙尽皆笑之。

且言一西伯侯者,姬昌也。有一子名唤姬发,即周武王。因其父夜做一梦,见虎生两翼,后渭水河遇姜子牙,得其辅佐,共伐朝歌。这姜子牙乃是玉虚宫元始天尊座下弟子。因周室当兴,成汤气数将尽,奉师尊之命,下山辅佐明君,起兵伐纣,代理封神。东征伐商,后又与截教一众门人斗之。

殷商太师者闻仲也,乃截教金灵圣母之徒,因不敌子牙等人,逐请来各处截教师兄弟对抗子牙。子牙不敌,昆仑阐教十二金仙前来相助,众多截教之人均被斩杀魂归封神台。后广成子打死截教多宝道人之徒弟火灵圣母,往碧游宫归还其法宝金霞冠。龟灵圣母等门人怎可忍其之衅,将广成子阻拦下来。广成子祭出一法宝唤作番天印,将龟灵圣母打回原型,多宝道人向其师尊通天教主献言挑唆。通天教主名其拿着广成子阻拦下来。广成子祭出一法宝番天印,将龟灵圣母打回原型,多宝道人向其师尊通天教主献言挑唆。通天教主名其拿 着“诛”“戮”“陷”“绝”四口神剑并诛仙阵图,在界牌关设下诛仙剑阵。老君前来劝阻通天,那通天怨心难解叫嚣不断,老君使出一气化三清之术将通天打了两三扁拐。多宝道人仗剑直取老子,被老君以风火蒲团收得。后老君与元始天尊并西方接引准提二圣,破得此阵,收得四剑。

那通天教主心有不甘,随后摆下万仙阵,集结截教所有门人,阵中有阵,变幻莫测,更甚于诛仙阵。通天教主又对金灵圣母道:“吾如今摆下此等大阵,同那阐教门下一绝高低,最需宫内之徒尽出,汝速将四处门下之徒尽皆唤来。”圣母领命而去。不多时,万徒而至。通天四下寻觅一番,道:“想紫芝崖处一黑蟒,素日听吾论道说法,亦炼得一身修为,将成人身,定可出一大力,怎不见其同来。”金灵道:“弟子赴其处觅之,不见其踪,想定为别处而去。”无当圣母道:“闻其最喜以人为食,既不于其处,必又赴何处害生也。”通天听闻复对金灵道:“汝且复去以踪而觅,现正为要紧之际,怎可缺之。”金灵圣母遵师旨而去,不题。

且说这金灵圣母寻迹一路而行,至一林中,圣母观地上之迹,又掐指算得一番,心下忽觉甚为不妙。行至一座高山前,山脚下一条小路直通上山,又抬头来望那山,只见:

威莪云翠,宛如泰山之势。仙木秒果,散吐仙灵之气。彩蝶双飞百花中,仙灵乐得逍遥在。蜿蜒盘龙,争芳斗艳,奇花飘然满风香。欲直冲宵外,山崖绣锦,蕴培奇灵,直有赛超云天势。真乃文墨之客赏游之佳,亦为避世之仙静修之甚。

那圣母看罢,念道:此好一座山,亦为一修行之佳处,吾不妨应当上去走一遭,说不准会有仙法高超之士,也可看那孽畜于否。”言罢,便上了山去。圣母行至山上,寻了一番,未见到有甚仙者踪迹,亦不曾见着那黑蟒。”正欲下山。忽见一男一女两位仙者走来,二人谈笑风生。圣母迎上前去,二人见状忙施了礼,又问:敢问仙友从何处而来,途径此处,不知有何贵干?”圣母看那位真人,身着黑白两色长袍,几缕长须,过肩乌发,一派道骨仙风之范。又看一旁那女仙:亭亭玉立,两道细眉,樱红唇,桃花眼,肤如洁玉。好似出水青莲一般。

圣母看他二人如此,心中已有几分喜色。回道:吾乃碧游宫截教通天教主座下弟子金灵圣母,只因那玉虚宫欺辱我等,害我教门下手足,师尊圣怒难息,摆下万仙大阵,欲要与玉虚宫一决胜负,须得门徒尽出。因吾门下一徒不知何处而去,吾师逐命吾赴身寻之。目下行至此处,遇到二位,真乃缘分。不知此处仅汝二人否?”那张真人听罢,说:在下乃此山中修行之士,旁边这位乃是我仙友,与吾关系甚好,另有二十仙友。吾等亦久闻截教同阐教之大名,近闻别处仙友所言,仙友之截教同阐教门下起得争端,此缘由因那方而起?”圣母却道:“此非仙友之事,无必多问。只是可问仙友一番,汝等久于山内,可曾下得山来游赏,逢遇奇人异事否?”张真人逐将前些时日下山,逢女仙遭妖一害,斩一黑蟒一事道出。金灵听闻,心下暗道:“皆为汝这孽畜不于安处,胡乱而行,今番招至此祸,却叫吾怎般与师尊禀之?”开口言道:“仙友言那黑蟒,便是吾所寻之同门之徒,不意竟已受所害也。”二人听罢,心下俱一略惊,只听那女仙道:“仙友那徒先前常害得邻近村落,害伤生灵,此正为恶报也。”金灵怒道:“其犯甚事,亦应交于吾师所处。况其久听吾师论修说法,渐出修为,眼见将修得人形,汝等将其断之,欲以两言令吾轻退,焉有此理。”女仙道:“不知汝欲那般?”金灵便道出万仙阵一事,又道:“若汝等以此助之,便为以功消罪,觉之如何?”张真人道:“仙友于此候着,吾等同其商议一番。”说罢同女仙而离。

张真人唤来其余众仙友,将金灵圣母之言一一道出。其中一仙道:“今纣王弄的人神共愤,百姓不堪忍受而起兵伐之,顺应天数也。如今吾等若出手阻之,只怕是助纣为虐。”又有一仙道:“天下之乱,吾等最好勿要插手其中,免遭之祸。”真人道:“吾亦此般想,怎奈吾害杀他门下之徒,他等怎可轻放。”一仙道:“行逆者自寻灭之,吾等绝不可如此。”又有一仙道:“吾等一同而去,惧其怎的。”

片刻后,那真人领着二十位仙人前来,俱向金灵圣母施了礼。真人向金灵道:“仙友容禀,吾害其门徒一事万属无奈,因其新邪存恶,在下不得已而除之。仙友莫要怪下,邪逆者何来多存一理焉,同那纣君一理。亦劝仙友勿如其般。”言毕拂袖而去,余下仙者亦跟其回之。金灵心下如火,思道:“此事禀于师尊所置为好。”逐回。至通天处将此事叙来,通天怒道:“此伙仙者同阐教者一路之形。”只见一旁走来一者,乃申公豹,道:“师尊莫气,徒儿倒有一计,可如此如此……”通天听罢,道:“此可为也,汝速办之。”又令金灵圣母引之同去,二人领命而去。话言其乘云一路而行,不多时已至山处。见女仙正同另三女仙言笑,申公豹道:“此正妙也,过会仙友寻机而动。”说罢降身直下,他几人道:“汝为那路神仙?于此何干。”申公豹道:“汝等害吾手足,又以言辱之,岂可忍之。”说罢持剑就来,两女仙喝声大胆,亦持剑迎上。那神凤女仙欲回告张真人,却不意金灵圣母一法宝袭来,中伤倒地,金灵于空以指点之,一绳直出捆了神凤女仙来,另一女仙忙乘云上救,同金灵战至十合,只见其又出一法宝,将那女仙打落尘埃。申公豹正不敌那二女,忽见金灵得手,忙脱身而走,至金灵身旁。只听金灵道:“如欲救其,便明日赴潼关万仙阵。”言毕,霎时而去。那二女仙忙搀另一女,去见张真人禀过。张真人心怒道:“此等仙者恶之甚也,以此相逼,吾不可不顾神凤仙友,待明日吾亲去一遭,以寻救为首。”其余仙者亦道:“吾等亦愿同赴共助一力。”

却说第二日阐截齐聚万仙阵。各显神通,直打的昏天暗地,日月无光。张真人亦赶至,同众仙闯入阵去。直在阵内左寻右找,边战边行。直入阵深处,终逢神凤女仙,其身缠捆仙绳,真人念得真言,绳自而落。女仙复醒目,见真人来之,忙道:“恩公怎轻入此险阵。”张真人道:“吾焉有弃友一理,速出为好。”不意一旁金灵圣母望见,持剑来迎。真人同女仙同出而敌,战得二十合,只见金灵祭一玉如意,真人躲闪而过,顺势同女仙退之。金灵正待追赶,却见阐教三大士文殊,普贤、慈航各来战之,金灵持龙虎玉如意,飞金剑力斗三人,却不意燃灯道人祭定海珠打来,圣母不曾防范,吃他击中顶门而亡。张真人二人于阵中打出跳路来,会着众仙者,正待离阵而去,阐教几位门人放起前日收缴来的诛仙四剑来,在阵中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此伙仙者虽修为高厚,然怎当得此利物,须臾尽作作剑下之魂。叹云:

逢灵为友两踏尘,祛邪招逆池鱼祸。

此阵遂亦为破也,鸿钧老祖又前来,带走通天,截教由此解之。

后姜子牙直打朝歌城池,纣王于鹿台自焚而亡。子牙又处死了妲己等轩辕坟三妖。最终在封神台敕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因命中无缘,逐云游四海。

话说那二十余名仙人因见封神榜上并无自己名讳,元神聚于一处,其中有数个仙人叫唤道:“先前纣君一伙欲让吾等入尘出山,吾等思计退其,如此可倒好,又来一甚么截教,欲逼使俺们同其共行逆事,以至如此。那什么榜上又不曾有咱们之名,真可害苦了我等。”那张真人此刻纵有百十张口,也无言可辩,满面羞愧。只有那女仙在相劝众人。此刻有一仙出来道:“此刻说这些已无用了,应另寻一条出路。诸位且听,吾等虽不能被封神,那何不去天庭上求得个天兵天将之职,倒也不枉费了这百载修为,想那天庭也不会拒吾等之外。”又有一仙来说:“此计只怕取不得,那封神榜上之人,日后俱受天庭之管束,我等纵不能被封神,只是也不可让那天庭得了便宜。”女仙听后说:“敢问兄长有何良计。”那仙道:“依我之见,此下只有一条路可行,入凡轮回,再世为人才可。”张真人说:“事到如今,也只有此计可行,莫非吾等缘分已尽此了。”那仙人笑道:“也未必缘分已至,若是吾等藕断丝连,兴许不知那时便得相见也。”

于是众仙又都携手含泪叙了一时,纷纷洒泪而别,余下只剩张真人和那位女仙。张真人满目深情望其一眼道:“此次一别,不知还能否相见。”女仙说:“这有何妨 ,哪怕千年万年也足矣。”二人又谈了一回,含泪而别。有分教:

斩妖招邪屈为截,修为霎消无妄灾。

藕断连丝为前定,众星散落复得圆。

同类推荐
  • 海瑞传记

    海瑞传记

    海瑞的一生不贪财、不畏权贵、敢于直言,是明代第一清官。从海阎王到海青天都是他的真实写照,死后只有一箱打满补丁的破衣服,就连出殡的钱都是同事临时凑的。
  • 大唐:梦寻

    大唐:梦寻

    【系统 太子 争霸.】冷漠。新书,多多支持
  • 哎呀三国

    哎呀三国

    亚比士莎:“老铁,看过《三国志》吗?”老铁:“那玩意我可看不进去。”亚:“看过p过的《三国志》吗?”老铁:“p过的《三国志》是啥玩意??”亚:“《三国演义》啊~”老铁:“哦哦,这个可以有~”亚:“看过p过的《三国志演义》吗~?老铁:“啊?p过的《三国志演义》又是什么鬼??”亚:“《哎呀三国》啊!”
  • 砸开大明,挑骨头

    砸开大明,挑骨头

    明朝很有意思,二十五史,唯明史康熙三易其稿,幽默地说,明朝真史在日本,更不能理解为什么科技强大的明朝,会输给只会砍头的蛮清?古风习习中,力争还原那段隐情,这是本非求真不流连的书。《古调歌听雪》衣浆甲,鞋成裤,斜阳低诉,踏断来时路;纵是千里走丰都,十面埋伏,一杯浊酒住;野渡外,听雪处,不见黄河,梦惊夸父舞;敢问苍天何时老,睛空如扫,纵马追辛苦。调笑间借古人一用,写写人性,看看世界;以可见之笔,写不可见之事!为耐得寂寞的人,主要是不怕书无聊的人,写点寂寞。洞悉历史,梳理人生,构想社会。洞悉历史=砸开大明挑骨头声明一:本书所有人名全是化名,刚好同名者,纯属巧合。声明二:本书所有内容皆为虚构,如有雷同者,必为巧合!
  • 民国男女

    民国男女

    她到底是日本人,还是前清的格格,父亲花了十块大洋给我买了一个哑巴童养媳,一枚或许来自宫廷的玉佩,意味着她的身份特殊,我好心好意放她走,脑门上却挨了一石头,造成我头盖骨裂,昏睡了大半年,是她教会了我,怎样写自己的名字:倪丘,是我为她取了中文名字婉儿。日本入侵中华,与她走散,再次相遇时,早已是路人,她现在的身份是日本军国商人的女儿,而我只是在日占区内苟且偷生的流浪者,保家卫国使我失去了手脚,花园口黄泛区内埋葬着我的故人,黄色沼泽里竖立着反抗者的墓碑,留学归来的女人不再为了一纸船票,回到西方世界,她最爱的人和她最讨厌的人,结伴死在了抗日战争中,我草草下葬了那无力支撑的身体,本可以自杀落个清净,可她这时却回到了我的身边。一句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不是自由恋爱,可我们结伴走来。
热门推荐
  • 从面板开始

    从面板开始

    平淡的生活系修仙
  • 盛宠王妃不将就

    盛宠王妃不将就

    多年之后,她后悔了。惨绝人寰的屠城,堆尸如山,他脚踩千万杀戮,那双邪恶的眸子穿过人群:"凌剪瞳,躲够了吗?出来吧。"她低下头去,只听得他冷冽启音:"你们谁要敢藏着她,我便让谁陪她一起下地狱。"多年之前,她错过了。天灯下,她踮起脚尖,双手抱住他的脖子,下巴垫在他的肩头,交错而过的面容上,暖暖笑意。果然,他和他是不同的。"眸儿,我究竟该如何爱你?"她缓缓勾起菱唇,一颗心好像要跳出来"我们两个始终没有爱到一样深,慕惊鸿,答应我,等等我,这次换我来好好爱你。"多年的纠缠,她在他们兄弟之间兜兜转转,坠崖,失忆,毁容,小产,仇恨,分离……她疲惫不堪,回头,再次望过,那等着她的人,是否还在原处?她和他之间,遗落了太多的东西,当爱变成了陌生,凌剪瞳, 我愿陪你枯骨成双,作别这场曲散人凉。
  • 神战之后

    神战之后

    一战持续了千年的神战。各族精英死伤殆尽,许多数量较少的种族都彻底灭族了。最人灵羽三族以数十位至高战力的生命为代价,才将八大神族进行封印。至此神战结束。也或许这仅仅是神战的开始……
  • 溯行

    溯行

    原来,坚守的人离开的时候也很坚决。要是知道那是最后一次见你,我一定盛装出席…(溯行 仅以本书怀念那个无法再拥抱的人,我在你的周围漫步,看着你走过的风景,那里的一草一木,那个不变的公交站,常驻的奶茶店,都是回忆的见证,我走在我们热吻过的站台,若将时光倒流,我们错位之后就在一起。我追溯着你的脚步,想遇见后来的你,轻声说一句,“再见”,我以为,这样,我们就有好好的道过别。)
  • 破晓龙渊

    破晓龙渊

    龙,是这个世界最为尊贵的生物,他们君临天下,目空一切,弹指间,世间万物化为灰烬。星辰神龙是龙系一族中一个较为强大的分支,但是在上古时代,一场变动使得星辰神龙一族几乎灭绝于世,却留有一丝血脉留在凡间。几个世纪过后,废物凡人叶沐宸得到血脉,并起誓找寻当年的真相,一个机遇,改变了他的命运,逆天征程,由此开始。。。。。。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太玄之境

    太玄之境

    少年秉天地异象而生,身怀不世功法,从微末而起,历千难万险,终悟天地正道,成就太玄之境。
  • 橙忆

    橙忆

    小时候的游戏决定了长大后的命运,是你在等我,还是我在找你。上天总是这样公平,让你拥有幸福的同时又让你不幸着,但这些终究都会过去,变成回忆。
  • 洪荒:古世界

    洪荒:古世界

    洪荒古界,仙门禁地。大帝之姿,谁与争锋!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