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200000290

第二百八十章 诏狱问心(一)

关押萧五的监狱是锦衣卫诏狱。

大明朝的监狱分三种。第一种监狱是京城三大监,大理寺监、刑部监和都察院监。分别由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这三大法司掌管。三大法司各在其自己的监狱关押案件嫌犯。第二种是全国十八省的地方监狱和兵部监狱。最后一种就是大名鼎鼎的厂卫狱,也称为“锦衣卫诏狱”。是东、西两厂和锦衣卫衙门所附属的监狱。东西两厂和锦衣卫作为皇帝的内腹密探,专司侦察、缉捕、审判、处罚官宦和世族的大案。他们所抓的罪犯就羁押在锦衣卫诏狱。

锦衣卫是皇帝的心腹私军。历代大明皇帝都是“专倚宦官,立东厂于东安门北,令嬖昵者提督之,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是皇帝专门压制内阁大臣、门阀世家进行集权统治的重要手段。因此监狱最黑暗,刑罚最“刚猛”。锦衣卫办案审案的过程也很严酷,可以进行法外缉捕非常审讯。所以诏狱往往是“幽絷惨酷,加酷烈焉”,进狱者十死无生。

锦衣卫诏狱坐落在京城北郊,占地千亩,面积广阔,戒备很森严。除了房屋殿落外,囚牢半砌在地下,高墙高耸难越。守卫更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到处都是披挂重甲和持火枪的锦衣卫。如果要犯被囚在此,就等于进了阴曹地府,绝无逃脱的机会。这一次,北疆前线抓获的鞑靼国南院大王李崇光,就关押在锦衣卫诏狱。

这人在北疆被捕后,没有透露出一丝风声,就秘密得押解进京了。也没有通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瞒过了皇上、董太后及内阁大臣们,悄无声息得直接押进了崔悯所控制的厂卫狱。还是由锦衣卫指挥使亲自操作处置的。就知道这人多么重要了。

明前的父亲范勉是前内阁辅相,多经朝政,学识渊博。她的眼界和政局观也远胜常人。立刻想明白了。这恐怕也是混乱局势里的一种自保和中立。这重要的犯人掌握在谁手里,谁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崔悯想要的是“真相和公平”。所以他亲自抓捕嫌犯,费劲心机得隐瞒消息,抵挡住三法司、内阁和皇上董太后的插手,把嫌犯弄进了厂卫狱,要亲自审问出“真相和公平”了。此时,鞑靼国南院大王的被俘反倒没有“范勉被拐/幼/女”的奇案更重要了。

现在,锦衣卫指挥使亲自带领着众官员和明前雨前等人进了锦衣卫监狱。人们默默地走进诏狱大门,过厅、出入狱拦、检查、登记,最后进了大狱。

诏狱为四道门三重墙,围墙高筑,边角设有箭台,各重要的殿落间互不相联,以防攻击。首间大殿门头高挂着绘有虎兽狸汗的牌匾,又被称为“狮虎狱”。除了三重大殿外,还有数排巨形青石砌成的牢房,墙壁由铁汗浇灌,固若金汤。外面兵卒林立守备森严。另外,监狱还专门设了兵营、刀箭武械库、防冲马道、食屋马厩等附属设施。以独立于郊外。诏狱里房舍很密集,甬道狭长深森,三重大殿后的地下一层就是关押最重要的死囚的地牢。更是阴森恐怖。仿佛连外面正午的阳光晒入了诏狱也会变得昏暗阴冷。人们一走进大狱,就不由自主得压低了声音,绷紧了面容,感觉很压抑。

今日来了很多官员。所有当事人都来了。皇上、董太后各派了心腹官员和宦官来等候或“监视”着结果。小梁王朱原显亲自来了,他和凤景仪打量着这座森严难攻的诏狱,面色诡秘莫名;以张老丞相为首的清流大臣们来了;两位东察公主带着东察汗国的使节们也来看热闹了;益阳公主也来了,她有点心事重重的;雨前也极力学着明前做出了一幅镇定的模样。

人们默默地聚集在诏狱右侧的审讯大堂里。大堂上人头攒动,挤满了官员、狱卒、太监女官们。锦衣卫诏狱还从未像今天这么热闹过。人们好像认为今日一定能从战俘这儿问出真相,今天就是结局。所有人都心绪复杂得来围观了。

他们没有跟崔悯进入地下牢房。都留在审讯大堂里。崔悯已代皇上太后同意了明前和萧五单独见面。人们不能自毁诺言。有些人面露不悦,都知道这是个可钻的空子。这位明前姑娘肯定会抓住最后机会努力地“说服”萧五的,使他说出有利于她的证词。会审时她说得对,这案子要从本身破案,已走到了山穷水尽。只能靠半个证人萧五的最终证词了。如果最后问不出证词还会落到要靠皇上、太后和内阁的协商判案。那么各方面再混战一次也很难取得统一意见。相比之下,还是以“案件本身来判案”更简单明了些。

可是这个古怪精灵的明前会用各种手段说服萧五向着她的。这是个阳谋。这两天各派系的人马像走马灯似的来锦衣卫诏狱“威胁利诱哀求抱怨”过萧五了。都没诈出一个词。现在也只好轮到她来试试了。人们也得让她走个过场。人们心情复杂、目光霍霍得看着崔悯引导明前走进了地下一层的地牢。

* * *

明前穿着厚厚的浅青色衣裙,在太监女官们的陪伴下,默默地跟随崔悯等人走下了台阶。她神态安详,步履稳定,没说一句多余的话,从容得随着人们走着。

她身前就是锦衣卫指挥使崔悯。因为狱中昏暗,夹墙狭窄,她不得不紧紧地跟着他走路。少女的目光有时候会落到了男人背上,在这个昏暗肃穆的牢狱甬道,她居然有些走神了。前面的男人腰身挺拔,行动慎重,姿态平和地往前走着。旁边一群诏狱官员拿着灯笼,照亮了昏暗的夹道。他的雪色官袍在灯火下闪着微光,灯影恍恍锦衣泛波,人影忽闪忽现。明前望着他的背景心里涌满了苦涩。

崔悯体态很消瘦,披着厚织锦披风,穿着两三层官服和曳撒,也遮不住他纤瘦修长的体态。他轻飘飘地走着,全身像没有一点体重。他,这么拼命吗?他,还是受伤了?

她心里涌起了一股戚戚感。崔悯是耽误了很长时间才回到京城的,还有他那张苍白无血色的脸,像是遭受到了很大的磨难似的。回想起来,他能在短短两月的战后边境找到李崇光,抓住他,还“瞒天过海”得通过北疆带回京城。在满堂会审的最危急处亮出这个人,拿回了审案的主导权。这本身就是大奇迹了。

这其中……她不敢多想,怕想多了就会痛苦。也不敢多看他,怕看多了就会揪心得痛。

从两国大战结束,崔悯从北疆回京城,到“御前会审”,再来旧王府通知她,还有这次进诏狱,他们之间的最近距离就是这样子前后走路了。到处有一群人围着他们,人人都戴着面具,按照划定好的界线言谈举动……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近如咫尺又似乎远到了天边。这就是所谓的“咫尺天涯”吧?明前默默地走着想着,今日之后,恐怕更会远到了天涯海角,一切都被狂风暴雨打零散了。

崔悯的步伐忽然停住了,明前险些撞到了他的背。她及时地停下,崔悯转过身让开路,夹道尽头是一座最宽阔黝黑的大铁门。这是关押萧五的地下天字一号的大铁牢。他接过属下的烛台转手递给她:“这里就是,请进。”

明前看着铁牢门,又看看他。忽然诚恳地对他说:“多谢你了!”

崔悯微微楞住。他立刻抬起脸,锐利的黑眼睛在烛火中直视着她的脸。他目光凝重,脸色深沉,牢牢得盯着她的脸。

谢?谢什么?谢他领她到了石牢前,还是谢他递给她一个烛台?是谢他坚守职责,继续在前线出生入死得抓住了萧五,还是谢他答应了她单独见萧五?是谢谢他与她一起同行,一起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地走完了北疆路。还是谢谢他不离不弃得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抓住了萧五带回京城?!他盯着她的脸,觉得自己分不清她的话意,也看不清她的面貌和心情了。

明前说出话也呆住了。很意外。

谢,她又谢他什么呢?谢他执著地抓住萧五,并在四方会审中冒着激怒皇上太后的危险说出来?还是谢他始终保持着初心,维护本心,要追求着一个真相和公平给她?是谢他这一路上满怀深情地屡次救她护她爱她?还是谢过他之后她就不必再牵挂往事,不必再心怀愧疚了……她自己也分不清这个谢字的含义了。

——谢好说,情难还。谢可以减轻愧疚之心,却不能回报情意。

更何况这里不是道谢、感激、怀疑、忧虑的地方。这里是掌握着她的身份,真假,未来的人生,甚至是生死攸关的地方。

这轻轻的一个“谢”与“不谢”都太轻薄轻慢了。

这个“谢”字说得太无用,无力,无谓,无聊了……

崔悯眼睛深沉地望着她,之后垂下眼光,面孔寂静,一语不发地欠欠身。退到了铁牢门旁。

明前心里长叹了口气,移开微红的眼睛。越过他,跨进了门口。

同类推荐
  • 那年桃夭

    那年桃夭

    定国公薛砚跟随太祖皇帝打天下,乃三朝元老,一生战功赫赫,赤胆忠心。定国公府少夫人临盆时难产,九死一生之际忽现满天祥云,乃是多年不见的大吉征兆,不久少夫人便平安诞下一个健康白嫩的女婴。定国公儿子多孙子也多,但这个姑娘竟是府里唯一一个女娃娃。定国公抱着小孙女止不住地笑,乐呵呵地跟晚辈说这姑娘肯定是人中龙凤。宫里头的皇帝听闻此事,亦是感叹此女不凡,当即下旨给太子和这位姑娘定了娃娃亲。一道明黄圣旨送入东宫,襁褓中的怀瑾就这样成了太子妃,开始她尊荣却孤独的一生。
  • 石心计之宣帝情缘

    石心计之宣帝情缘

    一场巫蛊之祸,让小皇孙沦落监狱。死里逃生后,在民间长达成人,与贫贱之女结为发妻。命运峰回路转,一朝成为大汉天子,却处处受权臣牵制,爱妻也被毒杀,甚至还要立仇家之女为皇后。是屈服,还是反抗?是爆发,还是隐忍?看当初监狱里的襁褓婴孩如何成长为一代明君,又与几位绝色女子有着什么样的绵绵情丝?
  • 法医V5:妖妃你轻点!

    法医V5:妖妃你轻点!

    本文:前期轻松 中期虐身,虐心 结局完美。不喜者请绕道。“你我曾经的那些缠绵情意,难道统统是假的么?你难道对我一点真爱也没有么?”魅倾城咬着唇,心底怀着最后的一点希望询问。太子冷冷的看了她一眼,眼眸中是满满的嫌恶和嘲讽。“来人,将太子妃关入天牢,明日午时火刑处死。”那决绝的话语和表情,犹如万年寒冰,彻底绝了魅倾城所有的希望,也让她的心碎落满地。。。魅倾城看着一群明显是皇宫禁卫乔装的杀手,泪水在腮边滑落:“为什么,为什么这样都不肯放过我?你不念旧情,难道也不顾念我肚子里的孩子么?那可是你的亲骨肉啊!”凄凉的喊声在群山间回荡。简介很无能,请点开前三章,如果不喜请关闭,如果亲感觉还能入眼,请点点收藏送朵小花,柔柔感激不尽!
  • 刁蛮王妃2

    刁蛮王妃2

    初春的夜晚,淡淡的月光笼罩大地,春风带着透心凉的寒意向我吹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抱臂紧了紧衣衫。“嘘!”在我身侧的乐乐向我做了一个噤声动作,我立刻捂住嘴点了点头。时已过三更,正是众人熟睡之际,我却与好友乐乐小心翼翼的猫着腰,穿过后花园,借着
  • 玦

    出于善心捡回家的小乞儿,谁知长大之后却成为害自己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家门惨遭不幸的她在外颠沛流离一段日子后,终于在未婚夫家中寻回了属于自己的温暖。可是,大婚在即,某日出门偶然行的善事,却让他人夺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幸福。看着身披大红嫁衣的女子与自己的心上人拜堂成婚,她被怒火烧红了眼。她决心报复,报复负心郎,报复毁了她的幸福的任何人和事。只是,在这个皇权最大夫权在上的社会里,靠一己之力,她又如何能惩戒他、他、或者他们?放眼天下,只有一个人,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达成自己的任何目的!可当她面对他的时候,却赫然发现,他,才是自己最该痛恨的那个人!他却满脸欣喜的对她说,他一直在等她,他希望,她能做他的妻。可笑!她怎么可能爱上自己的杀父仇人?!
热门推荐
  • 冒牌天师

    冒牌天师

    冒牌天师已签VIP,保证完本请放心阅读。书友群:14906013???????都市青年张乙,自幼父母双亡,独自浪迹在喧闹的大都市之中。原本有着美好前途的他,在一次意外事件之后,不仅丢了工作,而且成为了老板追杀的对象!但也是因为这次的意外,使他有幸窥得天机,学会了奥妙无穷正宗道法。正是~~阴阳顺逆妙难穷,二至还乡一九宫。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在一掌中。以上为奇门遁甲之《烟波钓叟歌》的首句。也能引导人们进入中华神秘文化的大门。
  • 梦境嫌疑人

    梦境嫌疑人

    林染琴,一名法医室的组长她恨了母亲二十多年。她怀疑闺蜜的死因。她笑着对她说:其实我七年前就认识你了,所以这次的邪教毒品案我会陪你走到最后
  • 我不是天师

    我不是天师

    一个关于平凡的捉鬼人之旅,一个不平凡的故事,主人公王狗蛋又会带来什么样的生离死别和爆笑故事呢?敬请期待
  • 茅山最后一位道祖

    茅山最后一位道祖

    相传盘古开天,将肉身化为十洲,以养天地之灵。这十洲之中有一洲最为特别,是盘古肚脐所化,乃世界之眼,为妖魔界轮回所在。上古时代,妖族祸乱天下,伏羲女娲怜惜苍生疾苦,合力将第十洲封印,沉入海底,剩余九洲大地,自此天下太平。日月交替,斗转星移,封印日渐衰竭,第十洲又一次重现人间,人妖大战一触即发。
  • 草根神话

    草根神话

    有事,近期内不会更新……
  • 顾先生心上尖

    顾先生心上尖

    姜延城与顾倾晚的别后重逢,是一开始的蓄谋已久,姜延城装可怜巴巴,贴在某人的肩上顾倾晚装傲娇公主,拥在某人怀里,不久两人又都沦陷了…
  • 追寻风的足迹的人

    追寻风的足迹的人

    这是一则小说,既是一场虚幻。它是混沌的产物,在嘈杂的环境中便注定了提,它的“格”。关于它的"名字"姑且是不清楚的,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为了有心人方便记忆,我便从平凡中捏起吧。想来很多的序是文章完成后写得的,但由于它还没个”名字“我且从权的写个假序。这是一则含"慌”“喜”“茫”......等复杂的情感的文本,主要书写主人公的主体经历既是主要从第一人称方面书写,可操控性较强,心理活动会较多,文字追求刚柔相济但是根据未来实际,不必刻意。文字既然是记录思想活动的,那么”名字“也便容易了。它的名字是“追寻风的足迹的人”
  • 农家小福宝

    农家小福宝

    长寿村的老乔家生了个福宝宝,不但长的水灵灵的,一看就不像村里人,而且还自带福运,这话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寿村。村尾寡妇家小儿子也听说了,不过对此不屑一顾。水灵?这村里的女娃能好看到哪里去。福运?不过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凑巧了罢。直到后来,“小雪儿,给,我特意给你留的糖。”“小雪儿,走,我带你去山上玩儿。”“……”“雪儿,嫁我可好?”【1v1,甜宠,团宠,青梅竹马】
  • 都市重生之神的复仇

    都市重生之神的复仇

    叶空苦练两千年重生归来,把当初不敢说的话,不敢做的事,找到害死他们一家的人,这一次他决定,没有任何人可以碰他的家人。
  • 团宠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