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600000417

第98章 主使之人

洛阳里虽然一下子增加了好几万人,但大多数都是读书的文人和嗅觉敏锐的商贾,但也有不少携带兵刃的武士。读书人和商贾虽然给京城的治安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却不会造成现实威胁,禁军真正关注和警惕的是那些携带兵刃的武士。

因为今年科举制度的新变化,参加科举的武生们并不用来到京城,而是直接进入各郡的军营,京城中原本不应该出现这么多武士。不过,刘子秋采取的相对自由和开放的国策,并不阻止人员的流动,只要他们能够提供合法的身份证明即可。

无论是哪一朝哪一代,朝廷对户籍管理都十分重视,刘子秋也不例外,而且他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引进了身份证明制度。全国朝野上下,每个人都有唯一的身份证明文书。所谓的身份方书,就是在工部新研制出来的一种纸张上注明持有者的姓名、籍贯、出生年月,同时画上画像,类似于后世的身份证。只是受这个年代技术水平的限制,证明文书不可能做得那么精巧,每一张都比后世的十六开纸还要大一些。画像也很粗糙,只能大致辨别出持有者的相貌。好在用来书写身份证明的纸张比较特殊,而且留有暗记,外人很难仿冒。

根据身份证明显示,来到京城的这些武士有相当一部分是各大世家的家奴。

在第一届科举考试中,由于受到了半数以上世家的抵制,许多寒门学子得以脱颖而出。但随着世家纷纷宣布参加第二届科举,从郡县考试当中突围的考生,世家子弟居然占到了七成以上。这倒不是说各郡县的官员徇私舞弊,而是这些世家底蕴丰厚,子弟们自幼读书,又可以延请名师,无论是文才还是见识,自然要远胜那些寒门学子。

对于这一点,刘子秋也早有预料,并没有刻意去限制世家子弟的名额,以图搞一些平衡。科举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国家选拔人才,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学子,只要有能力,都应当为国家所用。当然,刘子秋也不担心世家子弟会在朝廷中占据多大的份量。他已经从国库拨出了大笔专款,用于各郡县兴建学堂,按照当地的人口数量划定招生比例。凡是进入学堂读书的学生,全部实行住宿制,所有的费用也都由国家负担。除了少数目光长远的世家,一般世家是不会让自己的子弟住到学堂去的,因此学堂招收的大多数都是那些出身寒门的孩子。这些孩子虽然基础不如世家子弟,年纪也还幼小,但毕竟基数庞大,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经过十年八年,必然可以涌现出大量优秀人才,从而在未来的科举中占据绝对优势。

世家当中人才济济,并不是没有人明白这个情况。只是世家历来高高在上,不肯纡尊降贵罢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世家子弟们也习惯了大讲排场,每次出行必是前呼后拥。即便是来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或者没能通过郡县初试,只是来观摩而已,照样是奴仆成群、护卫如云。

因为刘子秋出身平民,这些世家当初对他多少有些不屑甚至敌视。京城中多了这么多来自各大世家的家奴,自然也引起了刘子秋的重视。调往城中的禁军却有一大部分精力就是为了盯住这些人,以防他们从中捣乱。事实上,经过几年的发展,大汉的局势已经趋于平静,各大世家也不得不接受眼前的事实,很难掀起什么波澜,刘子秋加强对他们的注意也只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然而,除了这些家奴,京城中还出现了一些来历不明的武士。这些人都持有相应的身份证明文书,从文书看,他们来自天南地北,身份也各不相同。但他们再有什么合法身份做掩护,却也瞒不过禁军探子的目光。能够成为禁军当中的探子,除了武艺精熟、纪律严明、忠诚可靠之外,还必须经过一些特殊的训练,化装侦察便是其中必修的一项。这些禁军探子撒进城里,有的扮着货郞,有的投身客栈当起了小二,在极短的时间内就遍布京城的角角落落,很快就发现了这些人的可疑之处。

第一个可疑之处,这些人都暗藏着兵刃。

大汉王朝如今疆域辽阔,西起西域,北至大漠,都属于大汉的版图,包含着汉、羌、突厥、室韦、契丹等多个民族。但从本质上来说,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仍然是以农耕为主的汉人。农耕民族的特性,决定了汉人在和游牧民族的多年争战中,经常会处于劣势。为了培养汉人的尚武精神,刘子秋并不禁止百姓拥有兵器,而且各郡县还会定期举行一些比武大会,优胜者会获得朝廷的嘉奖。因为刘子秋知道,如果像秦始皇那样收天下之兵铸几个铜人,虽然可以维持短暂的安宁,却会磨灭国人的斗志,养成的只是奴性。长此以往,内患能不能消除还说不定,但外忧肯定会越发严重。

即使朝廷并不禁止人们拥有兵器,而这些人却把兵刃蔵在暗处,自然就显得十分可疑了。

另一个可疑之处,这些人彼此之间却会经常联系。

按照身份证明文书所载,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在这个缺乏现代通讯条件的年代,不在同一个地域生活的人,基本很难有认识的机会。而这些原本应该素不相识的人,却经常保持联系,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他们的来历了。很显然,这些人要么原本就互相熟识,要么就受控于某个严密的组织。

最后一个可疑之处,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有行伍经历。这些人虽然刻意进行了伪装,但却瞒不过经过严格训练的禁军探子的眼睛。他们的坐姿、他们的步伐、他们的神态,都在不经意间出卖了他们。要知道,这些禁军探子本是禁军中的佼佼者,为了让他们更加精于伪装,训练课的第一项内容就是“纠正”他们的这些军伍习惯。

有了这三个可疑之处,这些人自然就成了禁军探子关注的重中之重,他们的每个举动都几乎难逃禁军探子的耳目。当禁军探子把这些人的活动轨迹梳理出来以后,可以很清晰地发现,这些人居然不是一伙,而可以分成了两拨。其中一拨人数量庞大,根据禁军的初略统计,大约在四千上下。另一拨人则少得多,只有不足两百人。不过,人数多的那一拨,虽然也生得孔武有力,但却不似人数少的那一拨,个个气息内敛,人人都是高手。

禁军探子得来的这个消息十分重要,自然马上引起了内阁的重视。魏征、李靖、赵凌等人经过商议之后,一起求见刘子秋。魏征拱手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当调集重兵,将此等人一举拿下,以绝后患!”

刘子秋皱眉问道:“不知这些人可有触犯律法之举?”

“这个……”魏征等人都是一愣。

李靖拱手道:“他们虽然行迹诡秘,却无不法之事。”

刘子秋一直强调律法面前人人平等,虽然在这样一个年代想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他也没有奢望凭借他自己的能力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只是想在人们心中埋下一粒种子而已。但在具体事务上,他却要尽量保持公平公正。如果这件,魏征他们不来向刘子秋请示,而是直接行使内阁权力,将这些人先行捉拿,再严加审讯。刘子秋事后知道了,也不会责怪他们,毕竟他们也是为了大汉王朝的安全,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既然他们来请示自己,刘子秋就要按照自己的原则行事。

他沉吟道:“既然他们没有不法之事,那么将其擒拿,便是于理不合了。”

赵凌却起身说道:“陛下,我大汉虽然四海晏平,但也难免有前朝余孽常怀不臣之心。以我大汉军力之盛,这些人若是光明正大的决战,自然可以于举手投足之间予以剿灭。但他们行踪鬼鬼祟祟,显然是欲趁科举之日为祸京师。臣以为,陛下不可掉以轻心,还当早作防备。”

刘子秋笑道:“朕不让诸卿动他们,并不代表要对他们放任自流。这些人不远千里来到京城,必有所图,其后亦必有主使之人。所谓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朕以为,还是先不要惊动他们,通过他们顺藤摸瓜,找出那幕后的主使之人,方可一劳永逸,却不必滥施杀戮。”

魏征是读书人出身,提倡施行仁政,听了刘子秋的话却是深以为然,不由长揖到地,大声说道:“陛下仁慈,实乃万民之福!”

赵凌形象猥琐,心胸也不宽广,他奉行的却是宁可杀错,不可放过,慌忙再劝道:“陛下说过,对敌人仁慈便是对自己残忍。这些人一旦作乱,恐会累及京中百姓,还望陛下三思!”

在内阁当中,李靖直接掌管禁军,探马的消息也最先传到他这里,他对这两伙人的情况也最为了解,不由迟疑道:“这些人逗留京城已经数月之久,其主使之人却从未现身。若主使之人并不曾来到京城,而是与这些人约定好于某月某日发动,又将奈何?”

同类推荐
  • 砸进纷乱中

    砸进纷乱中

    睡了一觉,莫名其妙的砸进了西晋“八王之乱”的混乱中,一个普普通通、没有金手指的现代人,要如何在纷乱中求生?小国焜昱国又如何在乱世中立足?求放我回去!求不被灭国!
  • 大唐之圣

    大唐之圣

    初出茅庐,便遇上突厥攻入渭水,两把大火,焚兵二十万……得遇李靖,咱来场真刀真枪的演习……公主垂青,抱歉,本将早已心有所属……娶了青楼花魁,真是被逼无奈……被剥夺了武将资格,没事,混个文官,文官照样带兵……长安多二世祖,敢惹本将,全都打残……梅天郎手中拿着血玉,仰望天空,“昨天晚上,在长安,玄武门事变吧……”他该如何抵挡这滚滚的历史洪流,成为名传后世的唐代之圣………推荐新书《 三国:开局系统逼我娶貂蝉 》 https://520yd.com/book/520yd.com
  • 忽悠盛唐

    忽悠盛唐

    从一无所有,到家财万贯,一张巧嘴走天下;从烂命一条,到威震番邦,新奇故事说不停;从人嫌狗憎,到独揽朝纲,忽悠盛唐显威名;从李二陛下,到则天女皇,看我成才咋忽悠。别问我谁是女主角,未必每个主角都要戏最多;别问我为啥老恶搞,每次恶搞的背后都有真实的故事。初中生穿越咋混啊?背诗?先想想李白跟杜甫;打仗?先掂量掂量自己那四两肉;问世间吹为何物,且看我天天忽悠!想听宅男说笑话聊天的加群:324806455
  • 大唐:一人灭一国

    大唐:一人灭一国

    刘枫穿越到平行世界的大唐贞观年间,当了太子卫的一名小队长,原本想喝酒吃肉逛窑子,了此一生,不料却被选中作为王玄策护卫出使西域。使团全部被灭,绑定霸主系统,一人灭一国?还不够,不服的必须全灭,霸主之路正式开启。犯我大唐者,随远必诛。
  • 唐朝三世祖

    唐朝三世祖

    贞观六年,郭善从后世的兰州城来到了兵祸的兰州城。这一年,距离玄武门之变仅六年之遥。这一年,千古仁君刚刚表现出了他的雄图大志。这一年,千古贤后仍然著作着她的女则。这一年太子只是个贪玩的少年,这一年李泰只是个懵懂无知的顽童,这一年武媚娘刚随赴任的父亲来到荆州。文成公主未嫁,四方蛮夷来朝。这是大唐最可歌的时代,也是大唐最可泣的时代。读者讨论群:435902151 欢迎加入
热门推荐
  • 神医佳婿

    神医佳婿

    宁彬自小身体孱弱,因救落水徐家小姐,而成徐家赘婿,但也因此被人轻视。一朝神医玄脉苏醒,宁彬发生脱胎换骨变化,从此医武双绝,走上逆袭之路。
  • 四圣之

    四圣之

    本书将带大家走进四圣兽的世界
  • 梦里的身影

    梦里的身影

    从那天起,和你重逢的场景只会出现在梦里,我不知道梦境能否实现,只知道在梦里,你的一切是那么的真实,让我不愿醒来.....
  • 碎叶城
  • 谪 客

    谪 客

    包装工龙回云的梦想在意外之间兑现。亲历的生活与场景,远比他心中的奢望更惬意、更畅快,但看似宁静如水、意念成真的人生之旅,却走得逾外曲折离奇、惊心动魄又惊艳连连……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修仙界的人情世故

    修仙界的人情世故

    本书详细推荐着装,举止,语言表述,以及人物关系性格分析,欢迎讨论人性奥秘。
  • 仙君哪里逃!

    仙君哪里逃!

    天元:什么是天命?我不服!我要你陪我永坠炼狱!不得安宁!元始:好——我陪你
  •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 【明】西湖渔隐主人
  •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刘元穿越三国,本以为蛰居小酒馆,签到满三年,就能回到曾经的繁华盛世。没想到却被刘备发现,能够听到这位绝世高人的心声。“刘元兄弟!跟我走吧!”听过抬棺打仗的,没听过带着酒馆打仗的。不去!我要做咸鱼。“刘元兄弟!知道白玉美人糜贞嘛?我亲自为你撮合!”“什么?糜贞!”刘备名下的女人,我真的能得到嘛?那岂不是说,貂蝉,大乔,小乔,孙尚香……我是那贪色忘义的人嘛!我是那见到美女走不动道的人嘛!我是那……好吧我是!什么时候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