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一首《春暮》道尽了江南无数美妙。
在温柔的江南,有一条小小的江,只有四百里长,比起那条把中原分为南北的大江,只能算是小河。江的名字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有一段叫飞云江,还有叫三叉溪的,有叫洪口溪的,有叫金潮河的,不一而足。江的支流更是数不胜数,哺育了一方水土。
有一条支流名三门溪,三门溪上游有个村子名曹村,曹村边上有座五灵寺。奇怪的是曹村并无一人姓曹。曹村原为曹家庄,曹姓人家曾在此地聚居多年,出了十余位进士,十分显赫。直到一位曹尚书获罪得宠宦官,皇帝听信谗言,将其斩首。
为免株连,曹家庄的人分散逃至各处,曹家庄遂改名曹村。曹尚书数年后沉冤得雪,皇帝赐金首级补全尸首。曹尚书再次入葬,陵墓却无人知晓,传闻山塌半边掩埋。
民间却另有说法。据说曹尚书参与谋反,起事前败露而被处斩。只是涉及帝皇家丑闻,才另安罪名,曹家子弟也免一死,只是自那之后曹家人再无一人中进士。
传言似乎更令人信服。否则,曹家人怎么就分散到各地,不敢回来居住?还有曹家破败的祖宅,那几年常有神秘的官府人士出没。寻常百姓只能远远看着,然后猜测宅地里藏着谋反用的稀世珍宝。
之后的一百余年里,官府的人不来了,却有江湖人听着传说来到这里,寻找富可敌国的美梦,最后都不了了之。老房子慢慢消失,成为当地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小孩子追根究底时,大人总是捏一下胡子说:“财宝早被山塌下来埋掉了。”
五灵寺在曹家庄的年代就已经在了,因有曹家的眷顾,香火鼎盛。曹家散了之后,虽有附近的百姓来进香,却免不了败落的迹象。最后只剩下师徒二人看守冷清的庙门,大和尚叫五灵,徒弟叫三门。
五灵寺不算大,却样样齐全,除了佛殿,两边有破旧的僧舍,有柴房,后面有个菜园子。整座寺庙都显破旧,唯有大殿中的佛像一直光彩熠熠。正中的大佛足有丈许高,通体金黄,垂眉善目,旁边的十八罗汉也是金黄,眼睛有红有绿,炯炯有神。
据说自五灵寺建立之初佛像便在,除了和尚们稍微清理,并无工匠重修过,百姓们因此更信五灵寺的灵验。
不知何时,多了个小和尚,据说是大和尚从飞云江边捡来的弃婴。惫懒的五灵和尚干脆给弟子起名飞云,和大徒弟一样,人从地名。
飞云是喝百家奶长大的。五灵和尚下山化缘时,就抱着飞云,碰到刚生过孩子的女子,飞云就喝几口。
一晃几年过去,飞云长大了一些,平日里帮着师兄扫地、种菜。闲暇时,他便坐在寺前的石阶上,看着三门溪流过。
洗衣裳的女子喜欢逗逗他,让他写字,他在沙子上写师父师兄和自己的名字;她们叫他念诗,飞云就摇头晃脑念几首师父教的古诗;她们叫他练武,飞云就有模有样地摆几个架势。
女子们看得开心,就说:“叫声妈来听听。你还喝过我的奶咧,不亏的。”飞云就严肃地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姨娘好。”女子们就笑得更大声了:“有没有看上哪家的姑娘?姨娘给你做媒。”小飞云吃不住了,红着脸跑回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