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好多人都去深塘钓鱼,可是能钓上来的寥寥无几。免不了有人在背后说酸话,是因为宋辞把鱼王钓走了,所以他们才钓不到鱼。宋辞没理会,现在地里的活少了,宋辞大部分时间都在书房抄书,他上次从书铺接了两本话本还没抄完。
楚歌一直在研究打络子和手绳,他希望有珠子可以串起来,可惜家里没有,外面买很贵,不划算。宋大江听了之后就说他来试着做做。
这天梅氏带着菊花来了,一来就转着弯问刘氏鱼卖了多少钱。刘氏不应,梅氏就更是觉得他挣了大钱,说当初他们出事宋大河是怎么帮他们的,现在他们有钱了却不拉拔兄弟,更是说这次税收增加了这么多,他们家底都没了。
刘氏只能安慰道:“三弟妹说的是,我们三郎好不容易想到钓鱼这个法子,第二天就交了二郎和四郎,这好容易钓了一条大鱼,卖了几个银钱,还要还债,交税,我和他爹身体不好,时不时的就要吃药,眼看着银钱就没剩多少了,这钓鱼的法子一下子全村人都学了去,我们三郎就只能躲屋里抄书去了。”说着叹了口气:“也怪我和他爹不争气,这几年老是拖累他,不然三郎也不至于不能科考,我和他爹想着,这次债还清了,接下来存些银子,大哥和三弟帮这些,是不是能让他去考试。”刘氏说着微红着眼眶看着梅氏:“三郎这么聪明,肯定能考上的,只是还是要大哥和三弟帮着才行,我和当家的这身体,也是有心无力。”
梅氏:“……”。谁要帮你了,科考不要银子。
楚歌在门外坐着打络子,听的津津有味。菊花也在,小姑娘估计是听到梅氏的话,羞红了。楚歌盯着一张黑乎乎的脸,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菊花腼腆的样子,可稀奇了,梅氏这样的性子,怎么养出一个这么腼腆内向的女儿。
菊花见楚歌盯着他:“三嫂,你编的手绳真好看。”
楚歌:“……”。
楚歌发现打络子和编手绳会留下很多线断,所以他就把那些线断剪成一样长,两头用火烫一下粘一起,做成一个圆,编程了手绳。
楚河把做法跟菊花说了,菊花看着楚歌夸道:“三嫂,你真是太聪明了。这样就不会浪费绳子了。”楚歌笑眯眯的说:“那当然,我最聪明了。”
菊花:“……”这个嫂子…真自信。
楚歌有教了她几个络子的打法,梅氏和刘氏的较量终于已梅氏气冲冲的回家告一段落。
离中秋还有三天的时候,县衙的衙差来了宋家村,村长前一天收到了消息,所以一大早大家就把自家要缴纳的税粮准备好,大家统一把粮食搬到村长家,村长一个一个的叫人,根据自家的土地多少,缴纳多少来税收。
交税时,却让大家更加的心寒,百姓大多用的铜板,一两银子等于一千铜,有时一两银子能兑换一千二百铜。百姓都是有绳子一百一百的窜起来,这次的文书却说银钱少了,一个两个少了就算了,十个人去都说少了,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了。
有人忍不住上去辩解,却被拉住了,衙差虽然不多,但都带着刀,这个文书一看就是故意的,真闹起来得不了好处,大家可能还的交更多,众人只能咬牙忍了。
文书见大家敢怒不敢言的样子,不屑的笑了笑。
宋辞交完税,面色更沉重了。这些人简直是贪得无厌。可惜他人微言轻,根本做不了什么。叹了口气,想着往后怕是更艰难了。
在众人的骂声中,中秋到了,大家都收拾了心情准备过节。中秋前一天,大家都去了县城,再穷,也会买点肉,不然就买两跟骨头或者猪下水回去。宽裕的人家就会买月饼,宋大江和刘氏都没去县城,宋辞和楚歌去了,刘氏看着楚歌兴奋的眼神,一次次叮嘱他不能乱花钱。楚歌一直在点头,刘氏一看就知道他没有听进去。
宋辞说道:“娘放心,我会看着他的。”刘氏叹口气,说道:“一会儿记得把络子拿去绣坊换钱,不要傻傻的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要记得抬价。”
楚歌:“…我记住了。”她看着有这么傻吗?
走到村口,村里很多人也都三三两两的结伴而行,他们也遇到了小罗氏和荷花还有梅氏带着的菊花。,荷花和菊花看到楚歌,都笑得很开心,莲花十三岁,菊花十二。他们这几天跟着楚歌学了好几种络子和手绳,两人都很喜欢楚歌,虽然有时候楚歌有点自恋。
比如现在,楚歌用头绳和一根发带绑了一个螺髻,这是已成婚的女子装束。荷花和菊花从来没见过,梅氏他们很多时候都是直接把头发挽到脑后,用束带绑着。荷花和菊花这般少女也是绑几根麻花辫,极少见到如楚歌这般好看的发髻。
荷花说道:“三嫂今天真好看。”
菊花在一旁也点头说道:“三嫂,你这个头发是怎么盘的,可真漂亮。”
楚歌听了点点头:“这是成了亲的人才会这样盘发,你们不成,再说,我本就好看,这发髻是锦上添花罢了。”
荷花、菊花:“……”。三嫂夸起自己来从来都不带犹豫的。
两人看着楚歌黑乎乎的脸,发现三嫂也不难看,就是黑了点,楚歌长了一张鹅蛋脸,鹅蛋脸本就偏圆,而楚歌才十五六岁,脸上还有婴儿肥,一双杏眸更是圆润,年龄一下子就小了很多,显得更加的稚气。
宋辞在一旁听见他们三人的话,失笑出声:“是,楚楚最好看。”
楚歌:“……”。前几天,宋辞在屋里抄话本,楚歌想起初见那天,在破庙看的话本,便去找宋辞要了看,宋辞当然不给,里面有些桥段根本不适合姑娘家看,楚歌便威胁他不给就告诉宋大江和刘氏,他其实假借抄书之名看一些淫词艳曲。
宋辞只好妥协,楚歌看了几页就觉得这个写书的人有什么大病,书中写的是一个书生进京赶考,路遇大雨,在破庙休息,晚上却来了一个长发飘飘的女子,书生和女子相见恨晚,干柴烈火,还相约每晚三更相会。
楚歌:“……‘’。雨停了难道不走吗?不用赶路去考试了吗?
书中用大篇幅的华丽词藻写了书生和女子少儿不宜的画面,让人浮想联翩。书生还给女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念念。
楚歌:“这人莫不是有什么大病,荒郊野外的,还是一个破庙,别说貌美女子,连要饭的乞丐都没有吧!叫什么念念,咦好恶心。”楚歌说着嫌弃的丢开了书本,继续吐槽:“就这写作的逻辑,怪不得考不中,哼。”
宋辞:“……其实破庙没有念念不忘的貌美女子,但有楚楚动人的小乞丐啊。”
楚歌:“……”。我怀疑你再调戏我,我还有证据。
之后宋辞就总是叫他楚楚。
荷花和菊花听了宋辞的话,都羞红了脸,三哥和三嫂果真是一对,都是如此的厚脸皮。
到了县城,宋辞不放心楚歌,陪着他们一起去了绣坊。绣坊很大,有两层楼,一进门,楚歌就看到小二热情的招呼过来,说明了来意,小二把他们引到了右边的一个柜台,那里有几个提着篮子的妇人,想来是跟他们,接了店里的活计。楚歌打量了一下整个铺面,右边卖的都是棉麻一类的布料,颜色也少。左边是长一等,细棉布,细绸布,颜色也更多,有红色青色等;也有些上等的绸缎和锦布。看了楼上是招呼富贵人家的。
楚歌心中想到,这个老板倒是有意思,一个县城的绣坊都能考虑的这么细致,不过这也说明了这个朝代的阶级划分多么的严重。
来到柜台,结账的是个妇人,人称丽娘。前面几个妇人有打络子的,有编手绳的,有一个绣荷包的。
楚歌几人上前,小罗氏和梅氏也都是打络子,都是一些简单的如意结和棉袄扣,两个一文钱,小罗氏拿到了三十文,梅氏拿到了三十二文。
楚歌拿出自己做的,丽娘眼睛一亮。见楚歌梳着妇人头,笑着称呼道:“小娘子这络子和手绳到是少见,小娘子第一次来。”说着细细的打量她,楚歌微微低头,佯装羞涩,开口说:“是,我跟相公刚成亲不久,婆母身体不好,就让我来了。”
小罗氏也说道:“我这侄媳妇面皮薄,让您见笑了。”
丽娘见着小娘子黑乎乎的脸,脖子都是黑乎乎,穿着粗布做的衣衫,发髻到是好看。微低着头,只当她年轻,不好意思。笑道:“那我还没恭喜你呢,有个手巧的侄媳妇。”又说到,“这三个花样的络子可真好看,我们店里还没有呢,不过这样,小娘子刚刚嫁过来,我当讨个喜庆,就6文钱一个你看可好?这手绳花样都很别致,也跟络子一样的价格。”
楚歌心里直呼好家伙,果然商人都是嘴皮子利索的,小罗氏和梅氏却很满意,要知道荷花和菊花也是跟着编了不少的,六文已经不错了,鱼才8文一斤呢。
楚歌笑眯眯的说道:“姐姐说的自然极好,只是我这络子编法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都一样的价钱,我这心里过意不去,像这个十全结可费时间了,我也花了好多心思想的,还有这个手绳,这个皱菊我也花了很久的时间的,到是这个四海八方平安扣还有金刚绳,用时比较少,所以多遍了几个。”说着还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说:“不如姐姐按照时间算,这个雏菊手绳和十全结给我10文一个,其他的按照4文计算。”说着一双大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丽娘。
丽娘笑着看向楚歌,刚刚真是小看了这个小姑娘了,她这是在告诉她,我这都是废了心思做的,哪个都不容易。看着是把价格压下来了,细算一下可是多出了好几十文钱。丽娘看着楚歌,小姑娘虽然长得黑乎乎的,但是一双眼睛格外的灵动,看着无辜,说的话真是一点也不无辜。也罢,就当结个善缘了。
“小娘子可真会做生意,也罢,就当我给你贺喜了。以后如果有什么新鲜的花样子,可要记得拿过来,不过我也直说,只有这一次是这个价,下次来,一样的东西,价格就要降到三成了。”丽娘说道,这也是在明着告诉她,她知道她的小心思。
楚歌不傻,绣坊肯定有自己的师傅,只要花点时间,马上就能做出来,而这些小物件也就买一时的新鲜。她甜甜的笑道:“谢谢姐姐。”荷花和菊花也跟着道谢。心说三嫂真是厉害。
楚歌做了三种络子,两种手绳,结了有两百二十五文钱。楚歌觉得太不容易了。这年头手工真廉价。荷花和菊花两人也差不多,荷花有八十四文钱,菊花有一百零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