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座巨大海滨城市与机场的连接区有一片叫做毛茔子的村庄。和所有上个世纪作为垃圾填埋场的乡村一样。这里的空气有点臭,这里的污水有点色,这里的野狗排成队,这里,也是我即将战斗的地方!虽然手里只有一张薄薄的纸,不过,我知道,未来这里将是什么样子,我也知道,这里有着怎样巨大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未来。
在没有开始这个伟大帝国修建之前,我想,你应该也必须和我了解一下这个未来帝国的疆域:这是一片有着3600亩已经被污染的土地,一个有着将近700年左右历史的土地,一个目前50年时长之内属于我的土地,也是一个填埋了超过100万吨城市各类垃圾的荒芜之地。在了解了未来帝国疆域之后,你一定也好奇我的身份吧,没错,毕业于国内985大学的本科生,虽然不是什么沿海地区的一流大学,不过在东南亚学过膜技术,也在鹅场历练过编程的有志青年,还是有信心改变这片大地的。对了,顺便科普一下,我不是什么有痔青年,身体健康,未婚。仅此而已。
从一路冒着黑烟的五菱专车上跳下来那一刻,我就有了站在火山口的感受。是的,百闻不如一见。今天是东南风,站在这片属于我的土地上,虽然暂时闻不到任何不适的味道,不过只要蹲下身子,就可以看到不远处影影绰绰的冒着烟。我掏出和村里签的纸版合同,随手抽出一张,是盖了公章的最后一页,当然,后面的200张附件不算。我慢慢的卷成烟筒状,然后凑近了那阳光下已经近似无色的地方,雪白的纸瞬间变黑,然后冒出了青烟。我知道,晚饭的热源有了。不用说,未来我可能都会在这里支锅做饭。这里填埋的垃圾无疑在秋天里正在飞快的变成甲烷或者其他类似煤气的气体。我又迅速的跳上车,把这辆唯一来自现代社会的交通工具向更安全的地方挪了挪。毕竟我可不希望几分钟以后,价值100元的四个橡胶车胎变成了哪吒脚上的风火轮。
当然, 和写网络小说不一样,我决定先不对这片土地写下大纲,而是要先实地考察一下。我回到车上,这一唯一的安全区,从后面的箱子里取出来带着*****的无人机。在这片未知大陆单靠自己的一双脚恐怕是不能活着走回来吧。当把无人机和手机对接好并换上了可以随时切换的热成像镜头之后,我把无人机设置成了巡回模式。第一次试飞我选择了3米左右的地面距离,并且开启了无线电成像。不过其中忘记开启的一项勘察也让我在后续开发中吃了不少苦头,当然,这个问题回头再说。
无人机实时发回的大片有可以参加摄影展的,也有让我触目惊心的。先说坏的吧,在夕阳下,从3米高的位置依旧可以看着带着泡沫的暗黄色污水从地下“泉眼”里不断冒出,随着这污水一并涌出的竟然还有蓝色的幽光。当然,热成像告诉我那同样是地下甲烷自燃后的效果。让人无法忘记的美好,则是一个调整了镜头方位的截图上,远处的海浪翻飞,白色的海鸥在自由的滑翔。虽然我从未见过信天翁,但那一刻我却仿佛忘记了这是一片人类遗弃的垃圾沙漠,而有了一种在蔚蓝大海倾听海风的错觉。当然,这片“焦土”的未来已经会更加美好。
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在荒草间到处是幽蓝的色彩。我能够想象着偶尔小小的爆炸声,那是这片当垃圾里的微型火山。有时候这些爆炸的位置又会被污水一下子淹没,变成了小小的堰塞湖,等待废气或者废水着积少成多的下一次爆炸。
时不待我,无人机收回的数据很快就录入了地理定位系统,不过这只是疆域最表面的一层。也许,我还要按照中国人最传统的方式,对这个帝国的疆域进行逐步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