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生
在河南淮阳有位姓叶的书生,叫啥名我给忘了,就叫他叶书生吧。
这位写文章、作诗词,那是样样接通,在当地是首屈一指的大才子。只可惜时运不济,考试总是不得中。
后来从关东地区调来了一位名叫丁乘鹤的,来此担任县令一职。听说了这位叶书生,便找来他的文章看了看,感觉写的那是超级棒,文采出众、非比寻常。于是差人把叶书生请到了府上,聊了聊天,发现此人的确是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丁大人十分高兴,摆下酒宴招待叶书生,并请他就留在府上专心读书,其他一切都不必操心。吃喝拉撒还有他家中的大小事宜,用钱的用人的,丁大人就全都包揽了下来。
这里咱们得说一个题外话,就是科举考试的流程。第一关是童试,相当于现在的区县一级的考试。这关过了就叫做童生,才可以参加下一级的考试。第二关是院试,就相当于现在市一级的考试,过了这关就是秀才了。第三关是乡试,这就到了省一级了。这关考过就是举人。而且就具备做官的资格了,不过不会有较高的官阶。第四关是会试,这是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这关过了就是进士了,那就能做更大一些的官了。最后一关是殿试,这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殿试前三甲便是:状元、榜眼、探花。这就是全国最优秀的人才了。不仅能当大官,而且还有可能被招做驸马,成为皇帝的女婿。
转眼这就到了考试年。院试前夕,这位丁大人在学政(相当于当地的教育局局长)面前夸赞了一番叶书生。他是淮阳的知县,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市长,那说话肯定管用啊。再加上叶书生本身也是有一定的才学,毫无意外弄了个第一名。
接下来就是乡试了,那是省里的考试,这位市长可就用不上劲了。等叶书生考试归来,丁大人让他把自己的答卷重写了一份拿来看看。写的确实是非常不错,令人赞叹。只可惜,那个年代,不是有才华就能得中的,暗地里的道道太多了。等到放榜之时,不出意外,这位又落榜了。
叶书生非常郁闷,垂头丧气的,感觉对不起丁大人这些年的照顾。心中烦闷,自然茶不思饭不想,整个人都消瘦下来,精神头也不行了,经常两眼发直傻乎乎的发呆。丁大人听说他刺激成这个样子,赶紧把他叫到自己身边安慰他:“叶公子不比如此烦闷,考场失利那是正常事情,这次不行咱下次再考就是了。”叶公子也不答话,只是一个劲的哭泣。丁大人看他可怜成这幅样子,又说道:“叶公子,你稳定一下情绪。等我任期结束,回京之时,带你一同去吧。换个地方,换个环境,也好休养生息。”叶书生很感激丁大人的这份恩情,但心情始终还是没有恢复过来,草草的吃了几口东西,拜谢一番便告辞回家了。
回家之后这叶书生就闭门不出了,心中依然是愁闷无比,结果就此一病不起了。这当家的病倒了,家里的日子肯定就难过了。丁大人听说之后也时常派人过来探望,送些银两资助,也请了许多的医生来诊治。无奈是各味药材吃了不下百副,这叶书生就是不见好。
又过了些时候,丁大人不知怎么得罪了上司被罢了官,准备回转家乡了。但是又放心不下叶书生。就派人给叶书生带了个信,写道:“我这好几天前就被罢官免职了,准备回转家乡。但是因为担心你,所以一直在此耽搁还没有起程。你赶紧收拾好行囊过来,跟我一起回家乡去吧。”
叶书生看罢泪流满面,回书一封,写到:“我这病正厉害着,十天半月的是好不了了。大人不用等我,就请先回吧。”
丁乘鹤收到回信,看完之后还是不舍得就这么走了,决定再等等他。又过了几天,突然有家人来报告说叶先生来了。他一听就乐坏了,赶忙出来迎接。叶书生说道:“您看我这一病病了这么久,耽误了大人您的行程,实在是罪过。现在我这病好了,赶忙就跑来,可以跟随您回转家乡了。”于是一行人就此踏上了归程。
等到了家,丁乘鹤就让自己的儿子拜了叶书生为老师,并告诫他一定要朝夕相待,好好侍奉这位老师。这位公子名叫丁再昌,当时是十六岁,虽然是读过一点书,但是还不会做文章。不过这位丁公子十分的聪明,书看上两三遍就能背过。也就一年的时间,就能够下笔成文了。再加上叶书生的谆谆教导,轻轻松松就考了个秀才。叶书生又找来许多资料,主要是自己当年考举人时候写的那些文章给公子学习。结果这位叶书生还是个押题高手,乡试中的七个题目他都曾领着丁公子都温习过。这下还有的跑吗?考了个第二名。
这下这家人可都乐坏了。丁老先生摆下谢师宴,席间对叶书生说道:“先生您拿出自己学问的九牛一毛来教授小儿,让他轻轻松松就考上了举人。只可惜您这满腹经纶却只能埋没于尘世之内,真是无可奈何啊。”
叶书生回道:“这怕就是命中注定的吧,也没办法。这主要是令公子聪慧好学,况且应该感激的是我啊,托令公子的福,证明了我这半生屡考不中并不是因为才疏学浅,这样我就很知足了。而且人生在世最难的就是得一知己,我能结交丁老爷,可说是此生无憾了。何必非要去追求那个高官厚禄,那也不见得就是光宗耀祖了。”席间两人又聊了些家长里短的,也无需细表。
又过了些时日,眼看快要到大考的日子了。丁乘鹤就劝叶书生回乡报名,别误了考试。那时候是不能从外地报名参加考试的。但是叶书生却一脸烦闷,似乎不愿回乡。丁乘鹤也不远勉强他,不过却偷偷的嘱咐自己的儿子,让他进京去考试的时候,拿点钱去给老师捐个监生。
丁公子进京一考果然又得中进士,被封了个部中主政的官职,也顺便把老师送进了太学国子监。师徒两人朝夕相处,一同读书学习。就这样过了一年,叶书生又提起了再考一次的兴致,这次终于得中举人。
正好赶上丁公子被派往南河出差办公,便找到叶老师说道:“弟子这去处距离老师的家乡不太远,老师现在终于是考中了举人,这也是大喜事一件,何不跟弟子一同前往,顺路回家探望一下,跟家人分享分享这份喜悦之情呢?”
叶书生也是觉得离家已经这么久了,不知道老婆孩子日子过得咋样,中不中举的那还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也该回家看看了。于是就挑了个天晴日朗的好日子,两人便一同启程了。等到了淮阳的地界上,丁公子就派了两个家丁,跟随老师坐着马车回转家宅,自己则往南河方向去了。
等到了自己家门前,发现这房屋有些萧条破败了,心中不免一丝悲凉。慢慢踱步来到院中,正巧自己的妻子拿着个簸箕从屋里出来,看见他吓了一跳,哎呀一声扔了簸箕扭头就跑。跑两步又觉得不对,便远远的站在院子另一边回身看着他。
叶书生觉得很伤心,声音凄楚的说道:“我这才离家三四年而已,如今中了举人,回来跟你分享一下喜悦之情,没想到你却不认识我了。”
他妻子当然认出来他是谁了,但是还是没有靠近,远远的站在那边说道:“你都死了好几年了,去哪里考举人?你去屋里看看,你的棺材还在那停着呢。家里穷,孩子又小,没钱让你入土为安。现在孩子大些了,正准备找一块好墓地把你埋了呢。你倒好,装神弄鬼的跑出来吓唬人了。”
叶书生听妻子这么一说,似乎也是想到了一些什么事。慢慢的来到了屋里,一看果然有一具棺材停在屋子当中,头前还有一个桌案上面摆着香烛供品,一副牌位上书自己的姓名。这一下可不得了了,只见这叶书生一下自就消失不见了,只剩下自己穿的那身衣服鞋帽的落在地上。
他的妻子在他进屋之时也偷偷的跟着过来了,看到这一幕突然明白了大概是怎么回事,悲上心来,抱着地上那堆衣服就痛哭起来。这时候他的儿子正放学回来了,走到大门口发现有辆马车在这,就上前问车夫是怎么回事。车夫跟他说了个大概,他一听就急急忙忙的跑进屋想告诉他的母亲说父亲回来了。结果看见母亲抱着一堆衣服在这哭呢,忙问是怎么回事?他母亲就把刚才发生的那一幕跟他讲了讲。两人又来到大门口跟车上那两个家丁详细的聊了聊,才完整的了解了事情的始末。
两位家丁也知道了在院内发生的那一幕,赶忙跑去丁公子那边报告情况。公子听完深受感动、泪流满面。匆忙赶到叶先生家里祭拜,掏出钱来为老师修葺墓室,以举人的规格为其入藏。另外又掏出钱来给师母家里改善生活,还给他的儿子请了老师教他读书,还亲自把他推荐给学政。那这孩子的仕途可就容易多了,第二年就把秀才考出来了。
蒲老先生最后点评道:人的魂魄跟随好友而去,竟然都能把自己已经死掉这事都忘了?听过这故事的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但我却深信不疑。既然史上有为了爱情“倩女离魂”的故事,那必然也有为了友情追随好友的故事。作为一名读书人(当然是那个年代的读书人),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苦读诗书,不就是为了求取那一个功名么?遇到在这方面能够赏识自己的贵人,那必然是可为其披肝沥胆之人啊。只叹世态炎凉、命途多舛、时运不济。形单影只、无依无靠,却有一身傲骨,还可自我安慰。可惜家境寒酸,总招人鄙夷。“频居康了之中”,那些世俗之人就看不起他;“一落孙山之外”,他的文章也会被人贬的一文不值。空有一身才华,却无慧眼之人。一生过得如此悲惨,让人不禁伤心痛哭的,从古至今恐怕就只有“卞和”跟文中这位叶书生了。如今这世道是颠黑倒白,伯乐无处可寻。“抱刺于怀,三年灭字”。而放眼天之下,亦无一处容身之所。看来人生在世,还是把自己当个瞎子最好。一切就等着上天来安排,听天由命吧。天下像叶书生这样的空有一身抱负却屡屡不得志的不在少数,但是却再不会出现像“丁令威”这样让人心甘情愿的生死相随之人了,真是可悲可叹啊!
这段评语写的是非常的好,可以说是全书中的精彩段落之一,内中也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典故,这里来简单说一下吧。
首先是倩女离魂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出自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说是张倩女与王文举两家从小定下了娃娃亲,那个年代很流行这个。两人也是青梅竹马,一同长大,感情非常深厚。后来王文举要去考试了,途经张家,顺带来提亲。结果倩女的母亲嫌他还没功成名就,就毁了婚约。王文举无可奈何,只得独自上京应试。倩女忧思成疾,卧病在床,结果就灵魂出窍了。追上了王文举,王文举以为倩女是偷跑出来的,两人就一同进京,过起了夫妻生活。后来王文举不负众望,状元及第,衣锦还乡,携倩女回到张家拜会。老张一家很奇怪,因为自王文举走后,倩女就疯了,整天只是痴痴傻傻的待在床上,还在后悔当年毁了婚约。倩女魂魄便进屋与自己的病躯重合为一,一切就又恢复正常了。
“频居康了之中”,这是书中原文。出自宋代范正敏的《遯(dùn)斋闲览》,说是那年代有个秀才叫柳冕,特别忌讳这个落字。听到有人说这个字,就会非常生气,甚至去骂人家。要是自家的仆人说出这个字,那就更不客气,直接拿鞭子就抽。哪怕是遇到同音或近音字,他都不让说。比如“安乐”要说成“安康”。一次他考试落榜了,仆人看榜回来,又不敢说落字,苦想了半天告诉他:“秀才您康了。”后来就用“康了之中”来形容考试落榜。
另一句“一落孙山之外”,也是书中原文。出自宋·范公偁(chēng)的《过庭录》。说是当年有一位名叫孙山的才子,他和一个同乡一起去考举人。放榜的时候,孙山虽是榜上有名,却排在最后一位,他的同乡没考上。后来孙山先回到村里,碰到同乡的老爹问他自己儿子考上了没。孙山不好意思直说,但又不能隐瞒。于是现编了两句:“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这意思就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从此,落榜便被称为“名落孙山”了。
再说“卞和”,这位也是名人,就是发现和氏璧的那位。出自《韩非子·和氏》。话说卞和在荆山找到一块玉璞。就是玉原石,在没有经验的人看来就是一块普通石头。这位可是高手,一看就是好东西,就拿着去献给楚厉王。厉王让宫里的玉匠鉴别,结果这位玉匠是个二五眼,竟然说:“这哪是玉?分明是块破石头!”楚厉王就认为卞和故意欺君骗主,命人把他左脚砍掉了。等到楚武王即位之后,卞和拄着拐杖又来献玉。武王使人鉴别,这位玉匠可能是上一位的后人,也是个二五眼,仍然说是石头,武王又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脚。你别说,这位虽然残疾了,但是命还挺长,又熬到了楚文王即位。不过这回他没脚了,走不动了,没法去献玉了,只能是抱着这块玉璞在荆山下痛哭流涕。那哭的一个天昏地暗啊,据说泪水都哭干了,哭成了血泪。结果终于惊动了文王,就派人去问他咋地了这是?让人砍没了脚也不至于伤心成这样啊。卞和说:“我不是因为我的脚才哭的,而是因为世人都不识货,这么好的玉非说是石头,这就跟忠贞之士被人污蔑一样,怎能不让人伤心啊!”于是文王令人剖开玉璞,发现果然是块天下难得的好玉。于是便把此玉命名为“和氏璧”。这位可是够惨的,有好东西人家不识货也就罢了,还把自己的两只脚也搭上了,成了残疾人。蒲老先生把这位的惨跟叶书生的惨画上了等号,同样也是借用来骂这些庸俗的世人不识真才子,愚蠢至极。
“抱刺于怀,三年灭字”,这也是书中的原句,出自《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说是建安初年,汉献帝接受曹操的建议,把都城迁到了许都(今许昌)。为了寻求发展机会,祢衡从就荆州来到许都。他还提前写好了一封自荐书,也就是求职简历。揣在口袋里,准备遇到贵人的时候随时掏出来给人看。结果这位眼光太高,很久都没找到能够看得上的人,以至于简历上的字迹都磨损得看不清楚了。这里就是用来形容怀才不遇的。
最后说说这个丁令威。在历史上丁令威确有其人,因为修仙学道,后来就成了道教神话一般的人物。据说他是汉代辽阳鹤野人,最喜欢养鹤。此人为政廉洁,爱民如子。任职辽阳刺史期间,适逢洪灾,人民四处逃荒,十室九空,哀鸿遍野。丁令威曾多次呈书京都,希望开仓济民,但音讯全无。丁令威不忍见百姓处于水火之中,就私自下令,打开官仓赈济灾民。在当时,私开官仓属于死罪。所以,丁令威也就被判了死刑了。
行刑那天,来到法场,丁令威要求再看一眼他养的鹤。监斩官便差人把他家的一只白鹤牵来了。此刻,白鹤见了主人竟然两眼垂泪,不住地对空长鸣。忽然半空中也传来一声鹤鸣,接着又有一只白鹤飞落下来。两只鹤像久别的好友重逢,互相吻颈叙谈。这是时辰已到,监斩官命令刀斧手行刑。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两只鹤冲向行刑台,展开了双翅交叉在一起,把丁令威稳稳地托在上面,腾空而去。据说是去往太平府灵虚山学道去了。
转眼千年之后,有一只雪白的仙鹤飞到辽阳,落在鼓楼东边的华表柱上,久久凝望着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城。有一位少年看见了,便弯弓搭箭,要射那鹤。这时,白鹤飞起,一边低飞盘旋,一边还唱上歌了,歌词是:“有鸟有鸟丁令威,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唱罢,冲天而去。
蒲老先生这里是用丁令威来比作文中的丁乘鹤,你看这名字都是有几分联系的。因为有另一传说是丁令威成仙之后,广传道家仙法,追随着很多,而且都和他一同得道成仙了。所以蒲老先生最后感叹,世上再无像丁令威这样的人了,能够值得世人如文中叶书生一般的生死相随,实在是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