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乱世,前梁灭,今天下五分,燕、齐、百凌、陈、后梁,五国争霸,这天下到底花落谁家。
燕,天德三年,八月
已是晚夏,天气还是很热,太阳照着大地,没有风,使这天儿更闷热了。
太阳照在兵器上,闪烁着刀光。普乐谷,燕军阵北,齐军阵南,双方已各自准备好了这次决战。前年,齐军二十万压境,自打起来后,燕军连接败退,燕军前统帅——老将军韩笛战死沙场,换了统帅,新元帅林浩,字子敬,上任以来,大挫齐军,扭转了战局,把齐军打到了燕、齐边境——普乐谷。
这一站便是一场决战,一旦燕军得胜,便可长驱直入,打到齐国国都——康京。
齐军的主将咬牙切齿的瞪着对面的燕军,可齐军的士兵却无了气势,连败的事实,让齐军已无再打下去的气势了。
北边的燕军,从连败到现在的连胜,可谓是不易,气势足得很。燕军的元帅林浩,身穿光明铠,披着红色的披风,胯下银河驹,他十分的年轻,算上是英俊的面孔,只有十八岁的他,却已是这十五万大军的统帅。锋锐的眼神盯着对面的齐军。
这时,林浩旁边的杨校对着林浩说:“你这算是把他们逼到死胡同了,打吧,打完这一场可能安宁几年。”
林浩小声回到:“打完这场,我们就不进了,双方已无实力再打下去。”
杨校笑着说:“可他们认为我们有这个实力。”
林浩改了严肃的面容,也笑着说:“那就让他们认为去吧。”
这时,齐军主帅举起了手中的长枪,准备要带头想燕军冲杀,可又把长枪放下来了。
杨校见了好奇到:“这是?有计谋吗?”
林浩说:“那就再等一等。”
杨校再小声说道:“我还是那句话,你是主帅,就算是决战你也没必要冲锋的。有了闪失,得不偿失啊。”
“不得身先士卒嘛?”
“那也不能啊。”
“圣旨到!圣旨到!圣旨到!莫打!莫打!”这是从燕军后方传过来的。林浩等人听到就是一愣。
这个人一边喊,一边跑,跑到了林浩的马前气喘吁吁的说:“……大帅……圣旨……您……接旨吧。”说着把圣旨递给了林浩。林浩接过了圣旨,同时向其他将军摆了摆手,意思是你们不用下马接旨。
林浩是燕国皇帝的亲弟弟,兄弟俩关系十分亲密,林浩所以没有跪接圣旨,这也是皇上允许的。
在马上,林浩打开了圣旨,圣旨上写的内容就是让林浩撤军。
林浩疑惑的看着对面的齐军许久,最后笑着喊到:“传本帅帅令,全军后退十里,安营扎寨,严密布防!”说完,林浩把圣旨给了杨校,调转马头,撤马就走了。
齐军看到燕军后退了,齐军也后退了十里。
燕军后退十里,安了营,扎了寨,林浩和杨校走进了帅帐,各自坐了下来。
杨校是林浩的姐夫,杨校对着林浩说:“刚刚传来消息,齐军也后撤了十里,现在双方也都全面戒备着。”
林浩苦笑了一下,说:“咱是没实力打下去了,可这场仗没问题呀,只要这场仗我们赢了,齐军若想恢复元气,起码也得两三年。”
杨校说:“可为什么让我们撤军呢?难不成双方谈和了?可压根儿连谈判的消息都没有啊。”
林浩说:“你也看见圣旨了,上面只写让我们撤军,可为什么也没有说,搞不懂啊。”
第二天。
林浩一大早就起来了,在大帐中喊到:“来人!”一个兵卒听见了马上进了林浩的寝帐,向林浩行了个军礼,林浩说:“你问问哨兵,齐军有没有异动。”“是。”这个兵卒出了林浩的寝帐。
过了一会儿,这个兵卒进了军帐,手中端了一个盘子和一个碗,盘子里装着两个粗粮做的馒头,碗里盛了一碗汤,放到了林浩床前的桌子上说:“大帅,哨兵传来消息,齐军无异动。”说完便退出了军帐。
林浩躺在床上,看着这比粗粮还粗的馒头和淡其无味的汤,他在想为什么齐军没有异动。
上午,林浩进来帅帐,坐在了他元帅的位置上,向外边喊道:“让那十八个人过来议事!”帐外的士兵听见后,便跑去传人了。
过了一会儿,左翼军将军许鹤进了帅帐,银盔亮甲,黑袍罩身,威武霸气。
“元帅,这齐军也不动,咱们也不动,这是要干什么呀?总得给句话吧,从昨天到现在,我可一直懵着呢,手底下人一直问我,我都不知道怎么答。”
林浩说:“我也不知道,总之,我们现在要守。”
又过了一会儿,人全来了。
林浩对着这十八个人说:“我们现在,只守不攻,皇上下旨让我们不要打了,所以,从昨天开始我们就全军戒备了,盯住齐军,如果齐军有任何动向,必须上报给我。明白了吗?!”
众人齐声道:“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