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MT》看后的思索
和《十万个冷笑话》相比,《我叫MT》的笑点并没有那么集中和强烈,事实上,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催情的气氛,这和《冷笑话》的区别太大了。
好吧,捡重点讲。
《我叫MT》,我看来,算是一种网游小说的动漫式呈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故事结构以及组成要素,都是依据游戏模式而来的,这和网游小说有着极大的相似点。
然而影视就是影视,动漫就是动漫,他的直观和明显是远超文字描述的。MT和傻嫚、小的、劣人,四个人的形象一看明了,无需猜测。然而仔细想一想,这似乎不是重点。如果把MT的形象换成小的或者劣人,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或者说闭上眼睛,只是靠听,这四个人也有分别。再进一步消去音色的存在,傻嫚和MT,也依然很是分明。
然而四个人终究泾渭分明,容不得丝毫的含混,为什么?似乎关键是语言和行动。劣人的标志性特点是范二,他犯二的特点是不可复制的,比如他的“语言”和“动作”带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哎呀,亲爱的”、“我们家亲爱的”之类的词,以及他的坐骑,这些东西始终围绕着他,即便他等级升高,但是仍未丢掉。尤其是奸商的“银鳞胸甲”,依照后来小的的强力和身价,完全没有再用“银鳞胸甲”谋生了,但是这个段子却仍旧重复出现,这是个很让人深思的东西。
当年记得文学理论的时候,有说现实主义小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塑造人物讲究“典型“,个人以为很有道理。然而杂取百家,合成一个之后,往往会造出”高大全“的含混的人物英雄,这是失败的做法。好像把孙猴子写成哪吒,是很失败的。
仔细想想,记得曾近有位前辈在谈及如何让小说作品的人物有”特点“,容易记住的时候,就说道要”加口头禅“的意思。按照文学理论而言,我学的,人物的语言行为设计应当是合乎人物性格心理以及身份的。简而言之,人物是复杂的,标签是不可以乱加的。
额,说劣人,劣人的脑袋不好用,但是其中也有过催情的一段内容。如果没有这段内容,劣人就是彻底的二,无可救药。但是加入之后,又觉得,还是二的很有智慧。他是个会长,这样的会长存在,使得公会里似乎不存在争名夺利的事情,最起码,没有利益纠葛,也没有”兔死狗烹“的悲剧。这个不可能当会长的人当会长,实在是很精确的设定,近乎于传说中的”乌托邦“。
感情是脆弱的,尤其是在利益面前,感情尤其的脆弱。没有利益的存在,才有感情的融洽。这,究竟说不上是不是悲剧。然而,感情,似乎还是输给了利益。若是看到这一点,笑点再多,究竟还是一种悲剧。这种悲剧和我们的现实相对照,自然呈现。
额,又讲远了。
回来吧,特点,似乎来自于夸张和不协调。MT对金钱和装备的那种”控“,是一种夸张;猎人的”二“,小的的”银鳞胸甲“也是,大概所有的人都在这款动漫里的性格或缺陷的某一方面都被夸大了。简而言之,对于一个人传神的描写,似乎不是来自公正,而是偏激。哎,还是老师讲的对,偏激使人深刻,就如鲁迅一般,中国社会是”吃人“的,偏激,但是也的确深刻。这么想来,阿Q似乎也是,他的头上的癞子和忌讳,对于一个没有什么身份的人来讲,他丫的又不是皇帝,到底是忌讳的过界了。
这么说来,在描绘某个人物的时候,在思考人物或者说人性的复杂性的同时,将他的某一面进行夸大,使人物变得暂时性单一,也是个不错的法子。最起码,似乎可以深刻起来。我想,我的小说就没有这个特点,这是我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