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步入人生
一九七六
虽然从此之后,苏离和梦凝的关系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实现了升华,但是似乎生活并没有太多的改变,该实习的实习,该上课的上课,周末晚来无事便尽量约在校园里散一会步,咖啡店里聊着聊着便“针锋相对。 ”体验着爱情的美味。
今朝醉,万年长,未喝完的酒,未说出的爱,未竟的理想,都不小心被毕业这两个字搁浅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那曾经都不能再留恋了,流光各自顾,未来犹可期。
在毕业的前后,我一心想进入《法制日报》的编辑部工作实习,因为年轻,所以敢打敢拼,虽不算高新,但在多年的体制内单位倒也还是能学到不一样的思想,扩展一下业务能力和范围,百利而无一害。
特别是时局敏感,想着眼光能长远些
但梦凝却有些顾虑了,她希望能和她一样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前途好,还能做“同一个圈子的人。无论是作为情侣亦或是同僚都能相互照顾着。
那段时间,苏离和梦凝因为一些细碎的分歧而未能达成一致,联系也变少了。而我们三个人里的的陈季,因为成绩优秀,加之背景尚可,顺利进入到了市中级法院作法官助理。前途一片光明
天高云淡,晴空日好。像极了四年之前的某一个的早晨活午后,一转眼,白云苍狗,我们都毕业了。而梦凝,却特意来送我,希望能再一起,走一走这斑驳的校道,感受曾经还互不认识却又青涩的我们。
可那一天,我却让梦凝等了许久,因为一件事,而差点错负了她的一番好意。
是的。 我去咖啡馆拿回信去了。是那位特约评论员的回信。
这个世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思想的魅力冥冥之中就会把有缘人紧紧的吸引在一起。分也分不开。
或梦凝等了许久,便走进宿舍的门口来寻我,男生宿舍最早已经空空如也,就剩下我的行李没有搬走了,若即若无亦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走入我们已经搬空的宿舍,屋内,就只剩下,我打包好的行李
以及
一张干净而又整洁的头版头条
和著满笔记的薄子
头版头条是
《关于一九九几年秦江市法辩热门观点解析以及冠军猜想>>.....
这一切的前奏,不自然间让她发现
三个月后,经过了努力和协调,通过实习期的我顺利成为《法制日报》编辑部的一名正式员工,将开始新的在法治宣传战线上的征途,那一天,是被正式录取的满心欢喜,夜晚,街上华灯不绝,人影绰绰,灵魂就是那么“俗气“。星星之火,就能被希望点燃。
用哲学的话来说,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皆大欢喜了。
就让美丽的花儿从此盛开
不再让遗憾沉寂。
好好呵护
血色褪去后的白月光。
从此就是脚踏大地
也要,
不负众望。
这是苏离在自己的笔记本写下的一段随即心绪,因为从明天开始,他就要接受新的使命了。
几个月后,苏离接到了评论员的来信,说她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调来秦江工作,有机会的话希望能赏面见上一番,也算是加深了解,从做笔友到做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那时云姑的老爷,已经在工作上有所起色,并且通过考试和引荐,进入市检察院工作。但在偌大的领域里,却仍是涉猎甚少,人脉根基不稳。能够交到一二知己,确是不错。
在那段时间里,苏离初出茅庐,算是开始接手了几个案子,不过毕竟是一个新人,案子不大,都以积累经验为主,偶尔碰到一些风俗人情特别是故乡的一些数据和不甚了解的领域,都会写信给小志,也就是他们的村委书记请求给予指导和沟通交流。
空暇的时光里,她都会陪着梦凝,陪着这位在他意气风发的阶段里出现的初恋,他很爱他,简单而纯粹,是从来未曾有过的骨子里对一个人的如此羁绊。
共度良辰美景之时,触目山河,秋风落叶,皆是情意绵绵的写照。待到各自奔忙,总要有人“送君千里,不致不辞而别,略感惋惜。
无论如何,坠入爱河的两个人,连走过的空气都是甜的
元旦前夕,那位所谓苏离眼中,思想丰满,独特,严谨的评论员终于调任至秦江。
他们期盼已久的见面,已是,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