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将王三斩首后,民心大振,各个都为刘墉的行为感到敬佩。?王巡抚亲自为刘墉祝贺,之后与刘墉一起发放粮食及银子,百姓们解除了燃眉之急。
夜深人静的晚上,知府衙门静得恐怖。刘知府正在熟睡,忽然一阵狂风吹过将知府卧室的窗户吹来了。刘知府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叫:“大人冤枉!大人冤枉!……。”
刘大人慢慢得起来随着声音而去,刘墉刘大人随着声音就一直走着,走着……不知道走了多久来到了一个院子,忽然这家宅院大门敞开。刘墉一看是张府,进了后花园,后花园有一口古井。这时忽然看到古井冒出了一股白烟,井口出现了一位三十多岁壮年。
这时吓得刘墉一跳,刘墉道:“你是鬼还是人?竟敢戏弄本府,你好大的胆子。”
壮年这时哭泣跪道:“大人,小的乃井中冤魂,特意来向大人诉冤啊。”
刘墉这时走进一看,此人一身书生打扮说道:“哦!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是谁害得你?把详细情况告诉本府。”
壮年立刻哭泣道:“大人!小的冤枉啊……。”
刘墉道:“莫要哭泣!慢慢得说来。”
壮年冤魂道:“是的大人,小的就住在这,姓张名顺,家父乃是太原府有名大善人。”
张顺渐渐的回忆了起来,原来张顺家是太原府的大户人家。其父是个善人,二十年前,去集市的路上遇见一乞讨儿童。这个儿童名叫小六。无父无母,张善人见他可怜便收他为义子。后来小六与张顺一起长大,张顺得中举人,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妻子。这时小六心生忌恨。
小六听说张顺得中举人,被皇上亲点状元。小六故意在御花园大摆宴席,在张顺回京的路上等着。一会儿看到张顺背着包袱走了过来。
小六道:“大哥!”
张顺:“二弟,你怎么来接我了?”
小六道:“是爹让我来接你的。”
二人好高高兴兴的回了家,见了父母。妻子李翠花道:“相公,回来了。”
这时张顺道:“娘子,最近可好!”
二人拥抱过后,晚上月亮特别明亮,小六把张顺叫到了御花园说道:“大哥,还记得这里吗?”
张顺道:“记得,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玩的地方吗?”
小六笑道:“没错!我们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捉迷藏。今日大哥得中进士,今天小弟特意为大哥接风。”
张顺道:“二弟客气了。”
两个人说着都坐在了宴席上,他们“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张顺喝得醉晕晕。小六这时头脑清醒得很,他来到井口一看说道:“哎呀大哥,你过来看井口下面条龙。”
张顺笑道:“你……胡说,你因为是井龙王呢?”
小六道:“大哥此言差矣!现在你金榜题名,前程似锦!如今井中有祥龙出现,大哥这是吉兆啊。”
张顺笑道:“哦!呵呵是吗!兄弟说的也是,让我去看看。”
张顺这时酒劲发作,一摇一摆的来到井边观看。张顺这时头往井口观望,这时小六用力一推,张顺顿时掉进了进里。
张顺死后,冤魂不散。晃晃悠悠在自家院子游荡,亲自看到小六的滔天罪行。
刘墉这时听到张顺冤魂的诉说后,勃然大怒说道:“世上还有如此忘恩负义之人,张顺你接着说!”
张顺哭泣道:“小六把我害死后,霸占我的妻子,毒死我的父母。大人,小人眼睁睁看着我的家人被人陷害,我缺无能为力,我死不瞑目。我去过阴曹地府,找阎罗王诉冤,可他告诉我再此等候大人。请刘大人为小的申冤啊!”
刘墉道:“张顺,你的遭遇本府为你同情,可是办案讲究真凭实据。本府问你你生前有没有遗物?或者人证?”
张顺道:“大人,我身上有官印,那是皇上所赐?幸亏小六没有把官印夺走,他只知道我中了进士,却不知道我乃是兴隆知县。”
刘墉大吃一惊道:“什么?你是兴隆七品知县?”
张顺道:“是的。”
张顺说着将七品官印交给了刘墉,刘墉接过道:“这下本府好办了。”
刘墉对张顺道:“张县令,你的案子本府接了,你暂且回去,等本府查明真相与你申冤报仇!”
张顺叩头谢恩道:“多谢刘大人,我送你回去。”
这时张顺用手一挥,一股白烟将刘墉刘大人送到了知府衙门。
第二天凌晨起来,刘墉醒来一看发现床有黄布包裹得东西。刘墉打开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刘墉仔细一看上刻“兴隆县令张顺。”
刘墉立刻叫管家刘兴:“刘兴……刘兴!”
刘兴听后连忙跑到知府卧室说:“老爷!你叫我什么事?”
刘墉道:“快把李华见到客厅会话!”
刘兴:“喳!”
客厅内,刘墉把七品县令的官印叫给了李华说道:“李华!你相信世界上有鬼吗?”
李华:“大人鬼神之说从古至今都是书中故事,现实中谁也没见过!卑职不敢妄下定论。”
刘墉:“说来也巧了,昨晚本府梦见兴隆县令张顺遭人陷害,梦中他说的有名有姓,如还将官印赐予本府,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本府也不会相信。”
李华这时恍然大悟说道:“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托梦。”
刘墉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一定是一桩杀人案。”
于是刘墉吃完早餐,命刘兴拿来了道袍,刘墉穿上道袍,戴上道帽。装扮成算话的先生,刘墉这身道袍是有来历的。
相传康熙五十九年,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北京的驴市胡同也就是刘统勋府邸,刘老夫人身怀六甲,即将临产。刘统勋及家人上下忙里忙外,准备迎接婴儿的降生。
刘老妇人疼的直叫唤,接生婆无能为力说道:“夫人,你坚持一下啊。”
刘统勋这时在院子外面急得走来走去,这时他跪在地上祈求道:“臣大清军机大臣刘统勋,恳求送子观音菩萨赐予老臣一个儿子吧。我刘家世代保家卫国,没有做过一件亏心事。”
刘统勋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这时惊动了上天正在打坐的太上老君,老君用慧眼观看三界,得知大清国虽然强盛,但贪官污吏欺诈百姓。这时老君没有怠慢,急忙来到了天宫面见穹高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见老君急忙来到了天庭说道:“老君,这么急着见朕有何要事?”
老君道:“启奏陛下,老臣正在观中打坐,突然觉得左眼皮值跳,于是臣就用慧眼观看。原来是下界动乱,刘统勋正在寻子,刘家保大清已有三代,如今清室虽然强盛但贪官污吏成群结队,刘统勋年事已高还望陛下派一文人下界保护大清及黎民百姓。”
帝曰:“下界东来神州,朝代更替已有千年历史,如今是清朝专政。方才朕算了一下,清朝虽然是少数民族所创,但他也有功也有失,大清如今是江山一统。百姓安居乐业,各如今大清缺乏人才位爱卿有何高见?”
老君:“依臣之间派文曲星君下凡。”
帝曰:“准揍。”
于是玉帝就派了文曲星下凡,此时刘墉降生了。
乾隆年间,刘墉任江苏学政时,夜深人静太上老君来到了刘墉面前将道袍赐予刘墉说道:“文曲星,这身道袍是你真破案件的法宝。记住只能在私访的时候穿,它可保你性命无忧。”说罢瞬间离去。
太原知府衙门内,刘墉身穿道袍,头戴道冠。手拿挂牌,带着刘兴走出了衙门去了兴隆县城。
刘兴路上赶着马车见刘墉一身算话打扮说道:“老爷!你这是什么意思?问案件干嘛扮成道士?”
刘墉道:“本府这是微服私访,好好的好好的赶你的车。”
刘兴疑惑的说道:“老爷当年老中堂怎么没穿过?”
刘墉道:“查出案件真相,可以用多重方式,我这属于亲临现场侦查,不懂就闭嘴。”
刘兴无奈只好赶车往直奔隆兴县,大概走了一晌午,来到了兴隆县城。刘墉让刘兴把马车安排好,独自来到了大街上。
大街上人来人往,刘墉根据梦中的场景来到了张府。刘墉一看跟梦中的场景一模一样,心中甚喜。
刘墉这时故意在张府门口吆喝:“算卦啦!算卦啦!一卦即灵。不灵分文不要,灵者只收十文。”
这时惊动了府中的女主人李翠花,她忙吩咐丫鬟道:“你去门外看看,是不是算话的。”
丫鬟出来一看,看到刘墉一身道士打扮问道:“哎,这位先生你是算卦的吗?”
刘墉笑道:“贫道正是算卦的,姑娘你是要算卦么?”
丫鬟道:“先生不是我是我家小姐你别走!我给我家小姐汇报一下。”
刘墉笑道:“好好!”
这丫鬟急急忙忙的来到了主人面前说道:“小姐是位算卦的老道。”
翠花道:“快把他请来。”
丫鬟道:“是。”
丫鬟来到了门外对刘墉道:“先生!我家小姐有请。”
刘墉道:“好嘞!姑娘头前带路。”
丫鬟把刘墉带到了小姐闺房,刘墉一见李翠花天生丽质,美貌如仙。温柔的问道:“敢问小姐,尊姓大名?”
李翠花道:“先生,奴家姓李名翠花。”
刘墉一听是李翠花心想:“没错本府找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