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与知府大人鲁兵带着刘墉的五位随从,还有一位新晋的主簿师爷刘兴,随着张大宝来到了家里。
张大宝对年老的母亲道:“娘刘大人来了。”
老夫人道:“什么刘大人真的来了?”
刘墉看到老夫人双眼失明上前道:“夫人本官就是大学士刘墉,夫人有何冤屈尽管说来。”
老夫人道:“刘大人休要怪老身啰嗦,世上同名同姓之多,我得看看是不是我要找的那个刘墉刘大人。”
刘墉道:“老夫人,你已看不见我怎么取信于你?”
老夫人道:“我自有办法。”
老夫人对大宝道:“儿子你给我描绘一下刘大人的形象。”
张大宝一看刘墉有点罗锅吞吞吐吐不敢言语。
刘墉道:“你但说无妨。”
大宝道:“娘,刘大人身材魁梧,就是后背像罗锅。”
老夫人心想:“没错早就听刘统勋说过刘墉小时候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喜欢弯着腰走路结果烙下了罗锅。”
老夫人笑道:“没错就是刘罗锅。”
这时张城道:“老夫人注意言辞。”
刘墉道:“不碍事。”
老夫人道:“请我再问最后一个问题?”
刘墉道:“请问。”
老夫人道:“刘大人先父可是军机大臣刘统勋?祖籍是否山东青州人士?”
刘墉道:“老夫人说的对,本官祖籍乃山东青州人士,先父正是刘统勋。”
老夫人道:“那错不了了。”
刘墉道:“既然夫人知道本官的身份有什么冤屈可以说了吧?”
老夫人道:“请大人并退左右。”
这是刘墉与鲁冰感到惊讶,刘墉道:“他们都是我的亲信,你但说无妨。”
老夫人道:“我仇深似海,冤有三江,请大人并退左右,连我儿大宝就得出去。”
刘墉无奈只好命五位随从退下,刘兴道:“老夫人我是主簿刘兴我是否可以留下?”
老夫人道:“你见多识广可以留下。”
刘兴道:“谢夫人,”
鲁冰道:“夫人本府是苏州知府是否可以留下?”
老夫人道:“久闻鲁大人为官清廉,尚且可以留下。”
鲁冰道:“谢夫人。”
只是刘墉道:“现在只剩下我们四个,你可以说了吧。”
这时老夫人顿时泪如雨下说道:“刘爱卿,你终于来了,本宫冤枉啊。”
这时惊呆了三位官爷。
刘墉道:“老夫人你为何用皇家名义称呼本官,要不是看在你一把年纪的份上早就把你依法处置了,你究竟是谁还不如实回答?”
老夫人笑道:“本宫原本就是皇室中人。”
刘墉道:“老夫人冒充皇室宗亲那可是要灭九族的,你可要想好了。”
老夫人道:“本宫原本确实皇室中人,如有作假本宫愿意承担一切。”
刘墉道:“既然如此我问你,你家住北京哪座王府?”
老夫人道:“皇宫内院。”
刘墉道:“紫禁城乃是皇帝以及后妃的住所,敢问夫人是那一宫的娘娘?”
老夫人道:“皇宫内院的景仁宫就是本宫的居住之所。”
刘墉惊道:“景仁宫乃先皇熹妃住所,莫非你是?”
老夫人道:“没错本宫就是景仁宫熹妃娘娘。”
刘墉道:“住口,当年熹妃娘娘得罪了先皇,才被雍正爷打入冷宫,如今那熹妃已经亡故四十几年你为何冒充于她。”
老夫人道:“估计宫里人大部分都知道我死了,可你知道背后的原因吗?你知道当年雍正爷为什么要把本宫打入冷宫吗?”
刘墉道:“据说是诅咒先皇,且慢你说你是当年景仁宫的熹妃娘娘可有凭证?”
熹妃道:“本宫出宫的时候,幸好没有弄丢,你可知是什么物证吗?”
刘墉道:“据说是一颗金丸,上面刻着宫名与名讳。”
熹妃道:“好,今天本宫就让你看看。”
老熹妃这时拿出了一个用黄布包裹着,她打开后,里面有一个金色的盒子,便交给了刘墉。刘墉打开盒子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只见上面刻着“景仁宫熹妃。”
刘墉仔细一看确实是雍正爷之物,也确实出自宫廷所制。这时刘墉准备用君臣大礼试探一下她。
只见刘墉双膝下跪道:“臣大学士刘墉叩见熹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这时熹妃笑道也知道刘墉试探她,他说道:“刘爱卿快快平身。”
刘墉见她懂得君臣大礼,又有雍正爷之物,可以确定他就是真的熹妃娘娘。
刘墉道:“启奏娘娘,这里说话不方便可否移驾知府衙门谈话。”
熹妃见刘墉依然用君臣之礼说话,她也不客气说道:“就依爱卿所言。”
刘墉道:“臣遵旨。”
这时知府大人跪道:“臣苏州知府鲁冰叩见熹妃娘娘,不知娘娘在我苏州避难还望娘娘恕罪。”
熹妃道:“鲁知府哪里话。”
刘墉命张城刘安,扶着老熹妃来到了知府衙门。
刘墉道:“娘娘四十年前宫里发生了什么事?”
熹妃道:“那是雍正元年,新皇刚刚继位,可是那长宁宫刘妃刘玉在皇上面前弹劾本宫说雍正爷继位名不正言不顺,必遭天谴。”
于是熹妃回忆起了四十四年前,这一年正是雍正元年,宝亲王弘历才十二岁其母钮祜禄氏.婉婷册封熹妃,住在景仁宫。长宁宫刘妃刘玉一手遮天。将乌拉那拉氏皇后控住,在皇上举办寿宴时,刘妃早早的来到了养心殿,雍正爷这时正在批阅奏折。
刘妃跪道:“臣妾给皇上请安,祝贺万岁万寿无疆,江山永驻。”
帝笑道:“刘妃,平身吧。”
刘妃道:“谢皇上。”
帝曰:“刘妃,今天怎么来这么早给朕请安。”
刘妃道:“哎呀皇上,你难道忘了,今天是你的寿辰,皇后娘娘在坤宁宫大摆宴席正请皇上前去赴宴呀。”
于是帝随着刘妃来到了坤宁宫,皇后乌拉那拉氏以后宫嫔妃拜拜:“臣妾恭迎皇上。”
帝曰:“诸位起来吧!”
这时景仁宫熹妃带着年仅十二岁的弘历,来到了坤宁宫。
熹妃跪道:“臣妾给皇上请安。”
帝曰:“熹妃平身。”
熹妃道:“谢皇上。”
弘历上前跪道:“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祝皇阿玛长命百岁。”
皇后笑道:“哎呦这弘历真懂事,怪不得皇阿玛生前那么宠他。”
帝笑着对弘历道:“弘历,来来到阿玛怀里。”
年幼的弘历跑到了雍正爷身边,雍正爷喜欢的不得了又是给弘历加菜加肉的。这时坐在一旁的刘妃看在眼里嫉妒死了,因为雍正帝宠爱熹妃。将来熹妃肯定是皇后,弘历这么受雍正爱戴将来肯定是皇上,她一心想除掉心头之患。
宴席用完后,各妃都会到了各宫就寝,这时帝也跟着熹妃去了景仁宫。
长宁宫内,刘妃被气的转来转去她想:“这什么时候个头,我一定要除掉熹妃,不然我永无出头之日。”
这时刘妃叫来了亲信太监马琳。
马琳跪道:“奴才给娘娘请安。”
刘妃道:“小琳子,你说本宫何时才能当上皇后还有皇太后。”
马琳道:“娘娘,在宫里想做皇后必须除掉皇上的心腹,一乌拉那拉氏皇后二是景仁宫熹妃。”
刘妃道:“皇后娘娘用说,她已经服用我的****活不了多久,主要的就是熹妃。熹妃的儿子弘历这么受皇上喜欢他将来肯定是皇上,弘历也必须除掉,小琳子你去给我盯着熹妃去,有什么动静向我汇报。”
马琳道:“喳!”
这天晚上,景仁宫熹妃正在烧香拜佛,求皇上平安,万寿无疆。
这时被刘妃所知,她便借题发挥,向雍正帝说熹妃娘娘诅咒雍正爷江山不稳。雍正爷听后发怒,将熹妃娘娘打入了冷宫。
苏州知府衙门,刘墉听了熹妃娘娘说了一遍说道:“娘娘,当年雍正爷把你打入冷宫后,你是如何逃脱的?”
熹妃道:“本宫被打入冷宫之后,遭受挨饿受冻,一日本宫的亲信丫鬟彩云,带着儿子弘历拿着吃的来冷宫看我…………。”
熹妃娘娘想起了当时的场景,冷宫内寒风刺骨,黑暗潮湿。熹妃娘娘整日泪流满面的呼叫:“皇上臣妾冤枉啊!……臣妾冤枉……。”
这时刘妃进了冷宫笑道:“熹妃娘娘,这下尝到本宫的厉害了吧,当初你如果配合本宫也不会落到这般天地。”
熹妃一脸憎恨眼神说道:“妖妃,你不要太得意,你早晚会遭报应的。”
刘妃笑道:“哈哈哈,娘娘果然嘴硬,可是死人是不会说话的。这就去告诉皇上,你在这里不知悔过辱骂当今圣上,你很快就会找皇阿玛了,你到了皇阿玛那边替本宫向他老人家问个好。”
熹妃看着刘妃笑着离去。
这时丫鬟彩云带着弘历来到了冷宫哭着道:“娘娘,你受苦了。”
熹妃道:“彩云,此地不宜久留,你赶紧带着四阿哥走。”
弘历哭泣道:“额娘,我不走,我不走额娘。”
熹妃道:“儿子,你记住将来替额娘报仇所以你要活着走出皇宫。”
彩云哭泣道:“娘娘!皇上要赐死你咋办啊。”
熹妃哀求道:“彩云本宫求求你了赶紧带弘历出宫,只要弘历出宫后本宫死而无憾。”
彩云无奈只好带着弘历离开了冷宫,这时太监马琳宣读皇上的旨意:“皇上有旨,景仁宫熹妃大逆不道,妖言惑众,朕赐白绫一条命其悬梁自尽。钦此!”
马琳走后,熹妃这时痛恨皇上不问青红皂白,又恨刘妃奸诈狠毒。
这时熹妃刚要自尽忽然听到:“且慢!”
熹妃扭头一看原来是礼部尚书刘统勋以及庄亲王允禄。
熹妃跪下哭泣道:“王爷,本宫冤枉啊!”
庄亲王含泪道:“皇嫂,臣弟知道。皇上如今听信谗言,不听人劝,本王也无能为力啊。”
刘统勋道:“娘娘,臣与庄亲王都知道刘妃的阴谋诡计了,所以我们决定保你出宫。”
熹妃道:“那怎么行,如果皇上追究责任你们会死的。”
庄亲王道:“皇嫂,弘历你不要怕,弘历在我王府上。只要你出去了,将来才有报仇的一天啊。”
熹妃道:“万一皇上发现冷宫没有我尸首你们难逃责罚本宫怎么能连累你们?”
这时一太监道:“娘娘别怕奴才替你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