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000000775

第七七五章 制度(下)

而高原所设计的内阁制度,从理论上说,确实是解决君相之争的最好办法,一来是明确划分了君相的权力,各付其责,各司其权,互不干涉;二来取消了国相开府治事的权力,以内阁取代了国相府,但内阁是直接对国君付责,内阁首相仅仅只是內阁的最高官员,并不能決定內阁官员,或六部官员的任免权,从而也就无法控制內阁和六部,失去了掌控朝中大权的机会,但国相仍然有独立处理军国大事,并监督官员们实施的权力,可以说行政权力并沒有被削弱,当然那些一心想独掌大权的野心家是除外的;三来国君用不着过多的干涉国相行政,只要控制好了最后的行政批阅权和人事任免权,就能够牢牢的控制权力,不必担心被权臣架空。因此可以说是各得其所。

尽管淳于博和张良都知道,不存在绝对完美的制度,因为再好的制度也是有空子可钻,同时也需要由人来执行,如果执行不到位,再好的制度也没有用。

但从制度上来说,高原制定的这一套內阁制度,确实是相对最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那怕是一个才智平庸的君主,只要不是完全弱智,依照着这一套制度进行实施下去,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如果是遇到有为之君,则可以充份的发挥这一套制度的优势,充份放权,到是能够有一番大做为。

虽然淳于博和张良都是见多识广的人,但对这样的一套制度,两人也找不出一点问题来。因此淳于博点了点头,道:“武安君,我看这内阁制度完全可行。”

张良也道:“是啊,想不到主公竟然能够想出这样一套制度来,实在是令人佩服。”

高原笑了一笑,內阁制度可是中国古代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并且不断的完善才制定出来的行政管理制度,从明初就开始,到明中期基本完善,然后一直运行到淸末,又不断的修补完善,前后接近五百年,是中国古代持续最长的政治官职制度,而明淸两代,都没有出现过能够架空皇帝,撑控朝中大权的权臣存在,无论是明朝的严嵩、张居政,还是淸朝的和坤,都没能够真正的架空皇帝,撑控住实权,实行了内阁制度,自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而在这个时代,內阁制度虽然是一个极为先进的政治制度,不过仍然在这个时代的社会发展范围以內。

不过实行內阁制度,仅仅只是高原制定的新的官职制度的一部份,还有其他的很多内容,

在内阁以外,设置御史台,付责监督、监查文武官员的行为、施政,御史台的官员由君主直接任免,并只对君主负责,设御史大夫一名,为御史台的最高官员;下设巡察御史,每郡设一名巡察御史,主要付责主管巡察地方政务,官员行为;另设御史若干。

设立监察机构,是每个国家都会做的,因此高原设立这样一个机构,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另外高原还设立了一些其他机构,做为对六部工能不足的补充,分别是太仆,掌管宗庙祭祀;宗正,掌管王室宗族事务;内府,掌管王宫的财政;大鸿胪,掌管外交事务;大理寺,掌管审问官员的刑审;中郎将,付责王宫、王城的警卫;卫尉,付责各部、司官署守卫。锦衣卫,付责情报收集。

这些机构有些是现在各国己有,有些则是新设立,未必都要马上建立起来,高原只是将机构的名称和职能先确定下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逐步建立。六部加上这些机构,基本可以覆盖一个国家的所有事务。

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将官职分为职、阶、爵三种。

“职”也就是官员俱体付责的事务,掌握的实际权力,向内阁、六部、其他机构,均属于“职” 的范围。

“阶” 则是表示官员的等级高低,也就是衡量官员大小的标准和俸碌高底,但并无俱实职责。在这里高原引入了九品官阶制度,将官员的等级分为九品,而毎品又分正从两级,每级又分上下两等,因此实际是将官员的等级扩大为三十六级,而每一级都还有相应的官阶名称,并分为文阶官和武阶官。

文阶官

正一品上 太师

下 太博

从一品上 司徒

下 司空

正二品上 金紫光禄大夫 下 银青荣禄大夫

从二品上 光禄大夫

下 荣禄大夫

正三品上 资德大夫

下 资善大夫

从三品上 正奉大夫

下 通奉大夫

正四品上 正议大夫

下 通议大夫

从四品上 大中大夫

下 少中大夫

正五品上 中议大夫

下 中顺大夫

从五品上 朝请大夫

下 朝散大夫

正六品上 奉政大夫

下 奉议大夫

从六品上 奉直大夫

下 奉训大夫

正七品上 承德仕

下 承直仕

从七品上 承务仕

下 承务仕

正八品上 文林仕

下 翰林仕

从八品上 从事仕

下 承事仕

正九品上 授职仕

下 修职仕

从九品上 登佐仕

下 议佐仕

武散官

正一品上 龙虎卫上将军 下 金吾卫上将军

从一品上 奉国上将军

下 辅国上将军

正二品上 骠骑大将军

下 车骑大将军

从二品上 骁骑大将军

下 飞骑大将军

正三品上 征东将军

下 征西将军

从三品上 征南将军

下 征北将军

正四品上 卫国将军

下 安国将军

从四品上 镇国将军

下 定国将军

正五品上 广威将军

下 明威将军

从五品上 宣威将军

下 信威将军

正六品上 前将军

下 后将军

从六品上 左将军

下 右将军

正七品上 承信校尉

下 昭信校尉

从七品上 忠武校尉

下 忠显校尉

正八品上 忠勇校尉

下 忠翊校尉

从八品上 修武尉

下 敦武尉

正九品上 保义尉

下 进义尉

从九品上 进勇尉

下 进威尉

因此以后一般的官员通常都会有两个官名,一个职官,为官员的俱体职责;一个阶官,为官员的级别高低。官职和官阶都是不能世袭的

“爵” 则是一种荣誊称号,并无实权,但可以和官阶相对应,而爵位既可以授与官员,做为对官员额外的加封,当然也加一份俸碌,或者是在官员离休之后的恩赐封号;也可以授与普通百姓,商人,世族,以奖励他们对国家做出的贡献,相当于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地位,并享有一定的特权;而且爵位还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世袭,另一种是不能世袭的。

“爵” 分为五级,即:公候伯子男。而每级又毎为三等,其中候伯子男四爵,分为亭、乡、县三等,以候爵为例,即为分亭候、乡候、县候;而公爵则分为县、郡、国三等。共计是十五级爵位。最高的国公为正一品,最低的亭男为从五品下。

虽然爵位没有实权,也不算阶官,但由于公候伯子男这五爵的称号深入人心,因此还是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的。而这也是高原称王的好处,如果高原还是武安君,肯定不能使用“公候伯子男” 做为爵位的称号。

将官员的职、阶、爵分开,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一项重大进步,使官员的职权利更为完善和分明,要比以前的职、阶、爵一体要好的多,虽然在另一时空里,这一制度是到汉朝中期才完成,不过高原现在也毫不客气的先使用出来。

在地方上,仍然是主要釆用郡县制度,不过在一些重要的地区,还设立州一级,比郡小,比县大,但不直接管辖县。因此实际是分为郡、州、县三级,郡的最高官员为郡守,正三品;州的最高官员为太守,正四品;县的最高官员为县令,正五品。

各郡、州、县的官员付责各地区的军政财事务,本来高原也考虑过,把地方的军政财事务分开,削弱地方的权力,但现在并不是天下统一的太平时节,而是四足鼎立,因此为了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高原决定还是釆用军政财一体化的地方制度。

而相对于官职制度,军事方面的制度改变就要小得多,因为高原入主代郡以后,就建立了一套新的军事体系,这套体系到现在还基本能够使用,用不着做太大的改变,只要进行一些局部调整就可以了。主要的改变在两点,一是军队的编制进行重新代分;二是军队的官职級别要和新设立的官职级别相适应。

不过首先设置的还是中央的军事管理机构,以前实际是由高原直接付责军务,而现在要设立一个正式的机构了。因此高原在朝中设置大将军府,级别与六部并列,平时归为内阁管理,和兵部一起管理军政军务,但在战争时期,大将军府则直接对高原付责,由经验丰富的老将出任大将军,平时付责选拔将领,考核训练军队,军队换防等事务;战时付责制定战术、调派兵力,征集编制军队等事务。

军队的编制仍然是以军团为主,但军团的名称不在使用地名,而是使用数字,而且每个军团下设军级编制,每个军团下辖五到七个军,每个军的人数在五千到八千人,以下再分为千长、五佰长、佰长、五什长,什长、伍长等。军团的最高官员称为主将,为正三品;军的最高官员为正将,为正四品;以下次依次类推。

以前编制的几个军团中,代郡军团将分拆为第一、二军团,驻守灵寿地区,保卫都城的安全,上谷军团改为第三军团,驻守东阳郡;雁门军团改为第四军团,驻守雁门、云中;云中军团改为第五军团,驻守渔阳、巨鹿,另外再扩编第六军团,驻守代郡。

平时各军团分别驻守各地,在战争时期则由几个军团联合组成军队,由大将军府派遣主帅统领。或是由一个军团为主,从其他军团中抽调部份军队。

另外在新都灵寿还设立禁卫军、护卫军、威宁军三军,禁卫军付责保卫王宫、王城的安全;护卫军付责保卫各部、司官署安全;威宁军付责灵寿城內的其他地区,以及周边的村镇安全。

整个官职制度,高原足足写了三大册,可以说基本包含了所有的方面,仅仅只是没有包括王宫里的制度,其实高原对王宫制度也有一些考虑,只是王宫制度不可能和外臣商议,因此高原才没有拿出来,等着回到后宅之后,再和妻妾们商议。

但就是这样,淳于博和张良还是足花了近半个时辰,才把所有的制度完全看完。而在看完之后,两人除了对高原设计的内阁制度十分佩服以后,而对其他的制度也都没有异议,也可以看得出来,高原确实是花了相当的心血,才制定了这样一套相对十分完善的官职制度。两人基本没有什么异议,认为完全可以施行。

同类推荐
  • 我回明朝做天子

    我回明朝做天子

    一朝风云变,惊梦两世人。历史浮沉里,似幻亦似真。明末气已尽,缘何天才生。化身崇祯帝,无限江山情。“朱天才,你有什么想说的?”~~~~~~“尔等,过眼烟云尔”
  • 三国之凉人崛起

    三国之凉人崛起

    汉失其鹿,谁人逐之。凉州大马,横行天下。霸西州虎视中原,凉人少年志问鼎。幽幽羌管,奏一曲豪杰勇士共谋江山。道一句:凉人悍勇,天下英雄谁人敌?——————————————————作者码字勤奋,请放心收藏养肥。感谢大家的陪伴,书友群:102341981连更天数的右边有个加入书架,大家顺手点一下,那个就是所谓的收藏。
  • 回到唐朝当首富

    回到唐朝当首富

    别人穿越都是条件倍好,而我却倒霉地穿到一个穷人身上。不过还好,我还有技术在手,这科技兴邦不算是件坏事吧。于是在全国上下的与时俱进风潮中,我如愿以偿地成了有钱人,而且是‘大唐福不死排行榜’上雄踞榜首多年的第一名,连皇帝老儿都要问我借钱花。我的大唐中央银行,拥有着四十七个大大小小国家的诸多债券,于是我也拥有着说不清的爵位头衔。我的名言就是:只做最富的,不做暴富的!签约作品,爆笑美文,请自备防雷用具进场,谢谢~!QQ群:14636329(由网友戀戰メ林友情提供)鱼的新书《江湖小姐惹人爱》已经开篇,希望各位继续支持~!2011年1月中旬即将开篇新书:《重生之纵横江湖》
  • 无敌之三军纵横

    无敌之三军纵横

    国际有名的,为多国联合通缉的神偷叶玄,在一次盗取绝密资料的时候,无意中穿越到了异时空,正值乱世,融合统一的时代,叶玄果断参军,将“偷”的精髓发挥到淋漓尽致,偷天换日,瞒天过海……以一人之力变大陆历史,创建以一敌十的变态特种部队、成立百步穿杨的绝世火枪队、首创空中神兵——空军、更是带着万千驱逐舰组成的海军争霸四方,角逐天下……美女,公主,才女,无一不有,无一有缺。乱世天下,群雄并起,江山美人,一人独享。美女相伴,俯瞰万里山河;江山一统,谱写万世英名!
  • 汉末帝国时代

    汉末帝国时代

    穿越是否还有市场?谁管他!穿都穿了,哪里还计较那么多?!福利是《帝国3》,二十岁前居然是成长期,还有个人线可以走!?势力线呢,又会有什么惊喜?!最初来投靠的居然是高顺……好吧,因为是一个村子的;张飞视我为奇货,打算投资我,刘备起家的五百士兵归我了!也不需要你直接给我募兵,给我物资让我募兵就可以了。当科技树出现分歧,文明的走向该何去何从?是修真文明,还是机械文明,又或者……吾乃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刘铭,心怀大汉者都来投靠我吧!记住了,认准宗族族谱,别相信大耳怪的话!
热门推荐
  • 重回18年的那个夏日

    重回18年的那个夏日

    殷洛水重生了,重生到她17岁的那年暑假。那时,她还没有高考,肆意的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圈,命运的齿轮才敢刚刚走到岔路口,她也还未被现实的风雨磨到面目全非。青春韶华绚烂易逝,再来一次,她定不会再负!
  • 风,说

    风,说

    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而又很相似的故事。风,却能见证每个故事,又是陪伴着没一个故事。听风,可以让我们每个拥有自己独特故事的人觉得安静,祥和。虽说人生百态,风又何尝不是万千模样。
  • 穿游不息欲见你

    穿游不息欲见你

    虽然,对于目前这样的身份,这样的结果,习川笑很有些勉为其难,不过为了最亲爱的雪微也只好将就了。既然做不成她的丈夫,那么就一定要当她掌心里的宝,理所当然理直气壮的争某人的宠,让苏晴天那厮忍无可忍也只能着陪笑忍。没办法,谁让自己这么聪明这么帅,身份又这么特殊呢……
  • 历史的记忆

    历史的记忆

    白云森万没想到,这头狡诈而凶猛的狮王在赴黄泉之路的时候,还会给新二十二军留下这么一道荒唐无耻的命令。他自己死了,不能统治新二十二军了,就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日本人……
  • 忏悔录与夜

    忏悔录与夜

    “鬼多不怕巷子深。”白落含蓄一笑,仿佛没看见面前小鬼恐怖的形象,不慌不忙地翻动书页,放出几十只散发恐怖气息的厉鬼。“别哭别哭,我们不欺负你。”白落笑嘻嘻地摸了摸小鬼鲜血淋漓的头。少年带鬼穿过黎明前的黑暗,终将寻到真相!
  • 光逆迷途

    光逆迷途

    大学毕业,职场失意,梦中景,现实发。看萧光如何一步步走出自己的世界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许你浮生浅忆

    许你浮生浅忆

    所有相遇,都是恰逢其时。转角的遇见,是心动的开始。
  • 望己成龙

    望己成龙

    出生于1980年代末的刘宇轩,成长于华北地区偏远农村的”农二代“,依靠自己的生存哲学,从小学直到踏上社会,一步一步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父母望子成龙,他又何尝不“望己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