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小店是家什么样的店:
郑玉娥,也就是老板娘开的这家运河小店在哪里呢?在现在的地理位置上,它位于徐州,在郑老板娘的那个年代也叫徐州,当然它还有个名字叫彭城,但徐州总是叫着更为顺口一些。运河串联了南北,是主要的交通运输要道,运河上船来船往繁华如织,有人的地方就有商业活动,依托运河这么繁华的运输和交通,运河两岸就形成了许多的店铺和生意经营场所,各色人等做着各色的声音,春有风月夏有凉风,秋有清茶冬有暖酒,店铺鳞次栉比的排列在运河两岸。郑玉娥的运河小店也是诸多运河店铺中的一个,徐州府历来是人来人往、船来船去的交通要地,运河两岸更是如此,因此,她的生意做的相当不错,因此这家店每年的收成也是极好。人来人往皆为利往,这句话体现在郑玉娥的身上最为恰当,她就是一个逐利的芸芸众生之一,但是谁又不是呢。
郑玉娥稳稳地坐在大厅大餐桌的首位,面朝已经关了的店门。“大勺,饭弄好了没有?饿死了”,这老板娘除了天天监督大家之外,也就只知道喊饿、睡觉和逛街了,但是她逛街从来不花钱,用周芸芸的话说她就是“穷逛”一族,她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其他逢集市的日子拉着周芸芸去逛街,从市集头逛到市集尾,再逛到市集头,再逛回去,但是从来没见她买过一根线和一根针,除了天天跟着要吃糖人意外,其他的她一概不买,周芸芸跟着她去了几次再也不去了,刚开始周芸芸以为跟着老板娘逛街怎么着也能沾点油水,谁知道老板娘比她还抠,还蹭了她好几次吃的油饼啊糖果啊之类的吃的,她再也不跟老板娘去逛街了。老板娘有的是办法,一招“不跟我逛街扣你这个月的零花钱”,周芸芸被打败了,只能继续跟着她去集市上受“折磨”。
“来个人帮我端菜啊,我是三头六臂的哪吒吗,那么多菜我端的过来吗”,大勺在后厨里喊道。“小刀,帮大勺去端菜,那个翰林也去”,翰林是谁,当然是王一北账房先生了,这外号明显就是对他的“激励或者鞭策”,哈哈,当然这只是大家这么开玩笑的。王一北哼一声扔下账本瞪了老板娘一眼快步往厨房走去,他也饿了啊,当然想早点去端菜出来吃饭。张小刀跟在关一北后面哈哈笑着也一同去端菜。
付天天被周芸芸扯着胳膊硬是摁到了餐桌前,这个付天天10岁左右的年纪,特别不让人省心,不是招猫就是斗狗,上周刚把右边邻家店铺的看门狗给砸瘸,这周就把左边邻家店铺家的小鸡仔给偷来玩,忘记喂食饿死了,人送外号:“天魔星”。
菜端上来,大家也都坐到餐桌前了,郑玉娥打开付天天伸出来拿馒头的手,清清嗓子说:“今天可是个好日子啊,我让大勺特地给大家加了几个硬菜,筒骨、牛肉、羊肉,咋样,够丰盛吧”。“老板娘你这脑袋是让门给挤了还是摔了,从来没见你给我们晚餐加过菜,这次一加还加好几个”,王一北终于找到“报复”老板娘刚才叫自己翰林的机会,抢白老板娘。
“翰林啊翰林,我看你是不想要工钱了,这个月工钱扣一半”,郑玉娥半真半假地开着玩笑。
“哈哈,让你嘚瑟,多嘴,看我多老实,一上桌就想着吃的,从来不说话”。吴大勺幸灾乐祸地指着王一北说到。
“你就知道吃,哪次不是我们还没吃饱呢,桌上的菜就被你抢光了”,周芸芸不客气地说。
“就是,我每天晚上都饿着肚子睡觉”,张小刀不失时机的补刀,补刀他可是专业的,要不然怎么叫小刀呢。
“好啦好啦,你们说完了吗,我都饿死了,不管你们了,我要吃了”,付天天这时忍不住饿了,手疾眼快的伸手拿了一个馒头夹着菜吃了起来,郑玉娥很疼她,从来不打不骂,看她饿的这么厉害,也就随她去了。
“好了好了,这是大家的工钱,芸芸给大家分了吧”,郑玉娥把钱袋递给周芸芸,周芸芸给大家分工钱,每当这个时候都是“打工人”最开心的时候,有工钱了啊,能买东西了啊,能去看大戏了啊,能买吃的了啊,所有人拿到工钱后即开始数钱。
“哎哎哎,不对啊,老板娘,我怎么少了50文呢?”,张小刀连着数了三遍自己手上那点可怜的工钱。
“怎么不对,就那几个铜板还要数三遍,你可真行”,郑玉娥嘲笑着张小刀。
“真的少了一文,不信你数数,我每个月应该是三钱银子,怎么少了50文”,张小刀急了,这50文可是够自己听好几场大戏了。
“谁让你这个月偷喝了两坛高粱烧,工钱里扣了,是不是看大戏看美了,一边看戏一边喝的”,郑玉娥说,:“看大戏你是花旦呢还是看青衣还是看小生?哼,没扣你一钱银子就不错了,只扣了你50文”,哎呀,这话里明显带着酸溜溜的醋味啊。
张小刀蔫了,自己的确是看大戏回来心潮澎湃无处释放,偷喝了两坛高粱烧酒。“这老板娘,抠搜的,喝坛酒还扣钱,以后啊,我自己去买”,张小刀嘴巴上不饶人的故意气郑玉娥。
其他人也都数完工资了,开始吃饭,吴大勺仍然是风卷残云一般的吃相,众人赶紧各自拿馒头夹菜舀汤,再晚几分钟就全让吴大勺子一个人吃完了!大家一边吃一边盘算着工资怎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