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春天,尤其是最南方的春天,不冷不热中还透着海风的轻柔与温暖。抬头环绕一圈看看,夜幕迟迟还未降临,黄昏也久久徘徊不去,紫罗兰色的晚霞,挂在一望无际的海边,鸣着响笛的航船上,随着响笛的声音渐行渐远,也变得越发暗淡。
一片又一片的高楼大厦临海而建,一栋比一栋高,一栋比一栋漂亮,墙面上的霓虹灯随着夜幕的降临也愈发闪亮。它们沐浴在这美好的黄昏光影中,虽然都是庞然大物,但是却和周围的自然景物看起来是那样的协调,相处得是那样自然。
在这临海的高楼大厦的临街铺面里,出出进进的人看着着实忙碌,他们早已经开始准备迎接天南地北的客人,毕竟这里是这个旅游小城临海而傍的景点之一。来来往往的人群,早已忘却生命中曾经的喜怒哀乐,而是将无限的热情来迎接当下的美食、美酒,还有这眼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美景。
就在这临街的铺面中,有一个铺面装修风格与其他家完全不同,没有绚丽的招牌在招摇,也没有不停闪烁的霓虹灯在招手,只是一个造型别致的梯形与半圆形组合的深棕色木板上,用流线型的字体书写的“35岁咖啡馆”。
“35岁咖啡馆”,谁会起这个一个名字呢?这个名字代表着什么?难道是老板是在35岁开的咖啡馆,还是专门服务35岁的人而开设的咖啡馆呢?还有有其他的意思呢?局外人自然不得而知,只有这家店的老板白诗画才能够清楚地解释这一切。
余晖的光照进咖啡馆,对着外面的大窗户挂着纯色的蕾丝窗帘,在白天窗帘并不会起到什么遮光作用,顶多是让进来的光线柔和一些。屋里所有的摆设都有古色古香的情调,他们还散发着有点年代感的清新的香气。
到底是哪里散发的香气呢?是白色蕾丝的窗帘,是优雅的桌椅木质的构造,是墙面上艺术的画作颜料,抑或是书架上有点磨损破旧的书,还是墙边摆设的一些物件呢。不是太确定,反正有着一种吸引人的清新味道,沁入心脾。
进到咖啡馆的人,总是喜欢围着咖啡馆的四面墙先观看一番,然后再坐下来品咖啡,当然这期间还是会管不住自己的眼睛,四处地去看整个的空间,他们的感觉大部分都是不仅品到了咖啡,更是在一个空间中让自己去回望过去,品味生活。
但是还有一些人则是欣赏不了35岁咖啡馆的装饰与装修,他们就成了这个咖啡馆擦肩而过的人,或许一辈子只走马观看看过它一次,然后就将它像其他任何不值得记忆的东西一样,扔到了忘记的大海里。
紧挨着大窗帘的算是第一面墙,这面墙上是由深棕色的装饰柜构成的,而装饰柜上面都是一个一个四方格子,下面则有1.5米左右的柜子。装饰柜有20个之多,每个格子都挤满了东西,比如说有的格子放着小沙包、小滚珠,还有有点破损拧成一团像个盛开着的花一样的绳子,剩余的一点空间则是放着连环画的。
看到这些你就会想到,这不就是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小时候玩的时候,用到的小玩具呀。算算到现在,他们也已30岁 ,40岁出头了。
有的格子放着老式的随身听,也有费翔的唱片碟子,小虎队的海报,海报的边缘的已经破损了,但是为了很好地保存着,老板已将它用崭新的相框给框了起来,海报的破损与崭新的边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虎队的三个成员灿烂的笑容好像在告诉相框:你并不与我们一个时代。
随着视线不断地移动,还能在格子里面看到小人书,铁皮小飞机、合金小汽车、积木玩具、圆形贴纸、弹子跳棋、老铁皮饼干桶,还有铁皮文具盒等等。尤其是那个铁皮玩具盒,呈现半开的状态,里面用到一半的黑色的橡皮擦,还有已经生锈的削笔刀和用得仅剩下笔头的2B铅笔。
这些老物件,总是会让人想起小时候,想到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想到和小朋友一起满个家乡跑捉迷藏的场景,也会想起来情窦初开的年纪,一起在心里默默追求的男孩或女孩,会让人觉得那时候尽管什么都没有,但是快乐是最多的,而现在什么都有了,但是快乐却是最难找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