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700000248

第247章 可怕的人

第247章 可怕的人。

凶手不是王麻。

如果凶手不是王麻,那谁会去杀大宝和虎子?

而这个时候,花郎和包拯他们必须重新考虑这件事情了。

王麻不是凶手,那么杀死大宝和虎子的动机也就不可能是为了给小千报仇了,那么小千的死和大宝、虎子的死是不是有联系的呢,凶手是不是同一个人?

如果凶手是一个人,那他为何要用各种奇异的方法将他们三人都杀死呢?

他会不会继续对小龙动手?

这个大家都不可而知,因为现如今他们只知道凶手杀了三个孩子,而对于凶手的样貌动机什么的,他们一点都不知道。

在加派人手对小龙进行保护之后,花郎和阴无错他们又去了城郊的小溪流,他们按照小龙所叙述的情况,找到了小千溺水的地方。

乘坐小船,他们在那个地方仔细探查了一番,因为花郎觉得这有些不可思议,如果小千敢跳下水,那就说明他会水性的,那么他为何会突然在这个地方溺水而亡呢,凶手到底是用了怎样的方法,让小千溺水而亡的?

在那个地方,花郎探测了一下水的深度,一根大约几丈长的木棍,到了顶,那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不会水的人到了这个地方,淹死的可能性很大,可若是一个会水的人,淹死的可能行却是很小。

那么小千怎么会在这个地方淹死呢?

在花郎他们几人,阴无错的水性是最好的了,生在江南,若是连游泳都不会,那可真是太说不通了,而花郎会不会水,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不过二十一世纪的他,却是不会的。

为此,阴无错涉险跳下了水,他一个猛子扎了进来,便不见了踪影,大家见水面渐渐平静下来,都有些担心,可这个时候,他们喊也没用,毕竟阴无错在水下无法回答。

大家就这样等了大概半柱香的时间,就在他们再也等不下去的时候,阴无错突然从水中飞身而出来到了船上,他的衣服以及湿淋淋的了,不过他却全然不在乎,而且有些兴奋的说道:“看我找到了什么?”

那是一张渔网,一张很是普通的渔网,只是在这个地方发现,就显得有些不普通了。

阴无错将渔网打开,道:“渔网是被人用棍子钉在了水中泥沙里的,只要小千游到这个地方碰到这张网,他就会慢慢的下沉,一直到淹死为止,现在看来,他的确是被人给谋杀的。”

这点他们早已经知道,而这张渔网,给了他们佐证。

从这点可以看出,凶手想要杀的是小千这几个孩子,可他为何要杀这几个孩子,仇恨吗?几个孩子能又是很忙仇恨,而且如此精密的谋杀,这凶手要多么聪明才能够想到呢?

凶手可真是一个可怕的人。

从城郊回去的时候,阴无错打了几个喷嚏,花婉儿见此,连忙说道:“回去之后,我给你抓几服药喝吧。”

感冒对阴无错这样的江湖人并不算什么,兴许睡一觉就好了,只不过花婉儿要给自己抓药,那他说什么也是要喝下去的,所以他连连点头:“好啊,多谢!”

平淡的语调,却是暖暖的幸福。

回到侦探社之后,花婉儿真的给阴无错开了药,并且亲自为他熬了,阴无错望着花婉儿俊俏的背影,淡淡的笑了。

黄昏来临的时候,花郎去了一趟县衙,保护小龙的衙役来消息,说并未发现任何可疑的事情,包拯和花郎他们坐在客厅,一时间心中很是不安,对于凶手他们知道的太少,而就是这种太少,让他们感觉的害怕,让他们不知道凶手接下来会怎么对付小龙。

鸟儿已经回窝,晚霞很美,江南的春天,总是很怡人的。

花郎有一口没一口的品尝着茶水,眼神有些空洞的望着远处的天空,天空中的云变幻出各种形态,让人琢磨不透。

就在这个时候,花郎突然放下手中的茶杯,道:“我明白了。”

包拯和公孙策见此,连忙问道:“明白什么了?”

花郎淡淡一笑:“自然是凶手如何杀人的了!”

大家望着花郎,一副愿闻其详的表情。

花郎望了一眼众人,道:“大家还记得吧,小千之所以会跳进水里,是因为水里有一个头饰纱巾,而那头饰纱巾是王大炮婆娘的,凶手将王大炮婆娘的头饰纱巾偷了出来,然后放在小千他们经常去的那个小溪边,引诱小千跳进水里,进而落入凶手制作的陷阱;大宝呢,他胆子小,经不起吓,于是,凶手就偷了小千的衣服半夜扮鬼去吓大宝,让大宝受不了刺激而死;而虎子呢,他喜欢逞强,胆子也大,打架什么的从来都不怕,凶手知道他跟街头上的混混有仇,于是在那些混混的匕首上做手脚。”

花郎说完,包拯和公孙策都微微点头,只是虽然点头,却有些不解,道:“这些我们都知道啊,花兄弟到底想说什么呢?”

“凶手对大宝他们几人很了解,知道他们的习惯,甚至知道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凶手就是根据这些去情况,去设计陷阱,去陷害大宝他们几人的。”

“如果是这样,我们该如何抓住凶手呢?”

一丝春风吹进了客厅,暖暖的,很是惬意,花郎起身伸了个懒腰,如何大步走出了县衙。

夜渐渐深了,小龙的羊癫疯又发作了一次,而且这次好像很厉害,他把放在嘴里的木棍几乎都快咬拦了,最后挺过来的时候,他感觉自己都快虚脱了。

家里的药吃完了,小龙的父亲急匆匆的去药店抓药,他的母亲一直握着他的手,眼睛里满是泪水,此时的她很是后悔,如果早一点阻止小龙和小千和大宝那几个孩子一起玩,不就没有这么多事情了呢,那个凶手,他为何要杀死大宝和小千他们呢,他会不会放过小龙?

想着想着,眼泪从小龙母亲的眼角流了出来,许久的许久,她才别过头去,不敢让自己的儿子看到她的伤心。

同类推荐
  • 晚明崛起

    晚明崛起

    清朝统治二百多年,将我们汉人的所有血性全部磨灭,换来的是一群毫无思想的奴才。中华文明从世界之巅一下子成为了东亚病夫。因此唯有血染战旗、重整河山才能重现我大汉民族的豪迈气节。
  • 梦醒三国

    梦醒三国

    稀里糊涂的穿越到了三国时代,是顺应天命还是开天辟地。在人如草芥的乱世,且看主角如何求生。梦醒时刻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命还是梦。面对众人赵飞得意洋洋的说:“想当年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云,是我磕头拜把的大哥。勇冠三军古之恶来典韦是我保镖。”“切!”众人纷纷竖起中指。新书,异界之逍遥圣尊已经发布,希望大家可以支持一下!群号211540841喜欢三国的朋友可以来坐坐大家一起探讨探讨0.0.特别强调一句,群里有美女哦!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 史上最强山大王

    史上最强山大王

    穿越北宋,混乱的年代,以武定天下,山贼起家,最终统一华夏。
  • 穿越之权御天下

    穿越之权御天下

    小说以穿越者的视觉,见证了一个类似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朝代,诸侯纷争,百家争鸣,法家一枝独秀。北朝国太子秦誉面对北朝国权臣当道、北朝君王懦弱无能。立志兴北朝、创立法之天下。并以自己的计谋智取,与此展开了跟北朝国将军、昌平君乱国一党的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最后实现施行新政,以法治国的故事。
  • 大唐之无敌熊孩子

    大唐之无敌熊孩子

    穿越到隋朝,成了程咬金小时候?气运系统,运气全开。从小爽到大,隋唐战天下!
热门推荐
  • 天局

    天局

    做局,骗术,古为千术,早已有之。群起行骗称为蜂,独来独往是马,以女色做饵称燕,买官敛财为雀,这便是蜂、马、燕、雀骗行四大门。民国初年,围绕着传世宝珠的流言,京畿动荡,内外交困。马门祁氏为完成出师的三关,远赴京城为局,却卷入重重迷雾。借花献佛局,九凤破门局,四大骗门乱世而谋,谋的又是怎样一个惊世之谜。
  • 魂变人生

    魂变人生

    魂变:取材《论语》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一句。意为转世重生。一次意外的机缘,让都市青年方浩楠找回了前两世的灵魂。一切皆始于一颗神秘的晶球。这一世,这个神秘的小东西究竟会带给他什么?前世的强盗,今世的警察。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强盗也好,警察也罢,权利,金钱,美女,又怎可一样或缺?可是这一切究竟要怎样来实现?看一个小人物如何展开拳脚,步步为营,开创一方势力的传奇经历。
  • 镇魂无双

    镇魂无双

    百级成神,五觉成圣,破一界练兵,踏万界成帝。我为天帝,当镇压世间一切敌!
  • 恐怖复苏:我成了校花右手

    恐怖复苏:我成了校花右手

    恐怖复苏的时代,纪云死后成了附身灵,变成了校花的右手……校花:救命,我的右手不对劲,会自己动!
  • 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作者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同时,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的版本众多、流传极广,书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的内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低调小马甲

    低调小马甲

    女主被亲生父亲送走,小三上位,母亲惨死,十九年后,哥哥找回女主,女主强势归来,重新上位,我才是那个真正的千金!
  • 杀戮剑魂

    杀戮剑魂

    剑之初,四方恩仇起风云。冰封剑魂已成过往之谜,四大禁地更是成为远古神话,究竟为何?是人心所向?还是造化弄人?环环相扣的因果宿命,在奇幻大陆上不停地演化!看看一个受尽凌辱的家族,如何屠满天下人,只为保护自己的女人!远古四大禁地!远古冰封剑魂!
  • 尊武执神

    尊武执神

    天道不公,悲惨的命运使得林天与混沌祖灵相遇,且看二者如何一起成长!
  • 时空无法改变的亲情

    时空无法改变的亲情

    为了洗清父亲的冤屈,主人公两次穿越回30年前的过去……过去的父亲是一名小山村里的现役警察,虽然平日里恪尽职守地维护着小山村的平安和秩序,但一起预谋已久的案件的发生,仍然时父亲蒙冤至今……第一次的穿越,非但未能阻止案件的发生,反而使主人公失去了更多的亲人……在与父亲联手查找真凶的过程中,主人公深刻体会到成长经历中未曾有过的人性之爱和家庭亲情……为了拯救父亲和一家人,他和凶手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殊死博弈……
  • 道起明堂

    道起明堂

    天地大变之际,明义于梦中获得一个木雕,存在于脑海记忆之中,为解开木雕之密,明义跃入人海,行于天地之间,接触历史,成为历史,最终,寻得天地之道,明悟心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