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远道:“弱点?我听到的全是他们如何强大,才三百年就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米尔达人真是不简单。”
“清清,你呢?你有什么想法?”
“他们的弱点,难道是他们太不禁打?我在训练中也发现了,没有一个对手能让我出尽全力。”
段明苦笑,对于这个女人,他有时候真是好奇,她脑子里除了进攻、突击、旋转机动、目标锁定、导弹发射之外还有没有别的词汇。他拿起一个水杯,在一台饮水机前按了一下,随着水流的注入,一股浓浓的茶香充满了房间。
“这是我在舰上种的茶叶,没想到地球上的茶树在太空中也能成长,而且别有一番滋味。要不要尝尝?”
莫远摇了摇头。
“差点忘记,你最爱喝的是鲜血。”半带着吊侃意味的口气让莫远发作不得。呷了口茶,段明接回正题:“给你们点提示,你们知道我们所在的这支舰队有多少人吗?”
莫远道:“总有几十万人吧?”
段明道:“米尔达西部行省总督的直属舰队共有五十八艘战舰,其中四艘星际母舰的定额船员是五万人每舰,二十四艘战列舰的定额船员是每舰一万人,三十艘巡洋舰每舰三千人,光船员这支舰队就有五十三万人。此外整支舰队搭载了一百多个飞行联队,十万多架战机,光飞行员就有二十万人。陆军方面,不算奴隶兵,这支舰队配属了十个米尔达正规军团,共五十余万人,另外还有一些技术兵种,整支舰队共有超过一百五十万米尔达正规军。”
“西部行省的十支机动舰队,总兵力在一千五百万人以上。而整个米尔达机动舰队的兵力则超过一亿人。”
莫远讶道:“这么多?”
段明微笑着接道:“这还只是小头。你想,三百个殖民星球,每个星球都要有直属的自卫部队,以应对可能的袭击。我看过内政部的资料,平均每个星球自卫队的兵力为十万人,这又是三千万军人。”
“大头之一是那两百个军事要塞星。要知道宇宙实在是太大了,虽然星际飞船具备了超光速曲线飞行技术,但反物质发动机的燃料是有限的。一般的飞船只具备几千光年的续航能力。要想从银河的一头到另一头,甚至飞向几十万光年万的河外星系,就必须借助虫洞。通过亚空间,飞船能实现能源的零消耗。因此,在虫洞的通道口修建要塞星球,或把已存在的星球改建成军事要塞,就成为了控制宇宙航路的关键。米尔达在每个要塞星上都派驻了重兵,平均超过一百万人,各要塞守备部队的总和超过两亿。”
“此外在能源星球上还要有一定的守备队,零零总总的加起来,米尔达正规军的总数超过了四亿。若算上维持治安的准军事部队和派往各殖民地的部队——比如地球上空的米尔达飞船,以及军方所属的研究机构,米尔达军队的总人数可能在八亿人左右。”
“你有什么想法吗?”
莫远结结巴巴道:“好......好庞大的力量,我们地球人真没有希望了?”
段明笑问:“难道,你就没有看到问题的另一面?”
“什么?”
何思清插口道:“你是不是想说,他们人数虽众,但战斗力低下,如果我们训练一支精兵,足可横扫银河。”
段明闻言,严肃的纠正何思清:“清清,首先,你不要拿你的标准来看待所有人,你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银河中可能都找不到你这样优秀的战士。第二,你记住,世上并没有所谓训练出的精兵,有的只是经验丰富的战士。任何人,只要他能活过一百场战斗,他必然能比任何一个整天埋头苦练的人更适应战争。而我们地球,目前有星战经验的人只有三个。”
莫远道:“那么,米尔达人还能有什么弱点?”
“有,他们的弱点就是——人口。”
“人口?”
“是的,人口。”段明喝了口茶,侃侃而谈:“米尔达人征服了广大的星域,而他们的人数只是地球的四倍。现在相对来说算是和平时期,他们的军队总数已经占到了人口的百分之四,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的动员潜力十分低下。当大规模战争爆发,他们很难持续扩充军队。”
“更糟糕的是他们的大部分军队都分散在漫长的宇宙中,机动兵力十分有限。你看,只是为了镇压一个小小的苏族叛乱,西部行省十分之一的机动兵力就被牵制了两个月,如果不是我制订的‘灭绝’计划,我估计这场战争要打上两年。”
“广大的疆域,众多的奴隶,这既是帝国强大的象征,也是隐藏的危机所在。帝国的广大决定了部队反应速度的降低和兵力集结的困难,而众多的奴隶完全可能成为帝国的掘墓人。只要形势有变,米尔达军队战无不胜的神话被打破,银河间将遍布奴隶起义的烽火!”
“试想,如果我们手里有一支舰队,直插米尔达的心脏地区,在最边缘的河外星系游弋的米尔达舰队要半年才能赶回来,而东西行省的支援部队也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集合完毕,等他们匆忙赶到战场,收获的只能是我们在虫洞出口的迎头痛击。”
“所以,米尔达帝国看似强大,实际只是一条虚弱的长蛇,只要我们捏住它的七寸,它就首尾不能相顾了!”
莫远听的心潮澎湃,在无比强大的敌人身上找出他的弱点,在绝境中指出希望,段明,了不起。头一次,他对地球的前途产生了信心。
何思清突然道:“米尔达人为什么不大规模使用机器人,或人工合成生命呢?”
段明拍手赞道:“清清终于能思考问题了。不过,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这一年来也经过了几十个星球,什么样的星球才大规模使用机器人和人造生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