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是满族人建立。满族人相比汉民族是妥妥的少数民族。满族进关建立大清王朝后,嘴上说满汉一家,实际上从心底里防备汉民族。
就像清王朝的康熙皇帝,他应该说从心里并不排斥西方的先进东西,当初和沙俄进行战争,能取得胜利,除却清军英勇作战,当地老百姓大力支持外,威力大的火炮——红衣大炮也居功甚伟。虽然清军使用的是被西方淘汰的火炮,但当时沙俄也没向西方开放,也就是说被俄罗斯尊为彼得大帝的那位彼得还没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呢。
康熙皇帝应该清楚,红衣大炮就是从西方引进的。所以他能向西方学习。可他的学习,仅限于他自己学习。为什么不推广呢?
推测应该是康熙帝虽然知道西方有些东西先进,可他心里惧怕。他不是惧怕西方,而是惧怕汉民族。
满族进关在建立清王朝过程中,由于汉民族的抵抗,清朝廷曾大开杀戒,可以用疯狂屠杀形容也不过分。
清朝建立,但汉民族的反抗从未停止。特别是民间有各种会门组织,从事反清各种活动。
这些对清王朝的统治者留下很大的心里阴影。
从维护统治出发,清廷嘴上强调满汉一家。可是从具体措施上就实行夹心饼干——两张皮的政策。朝廷上大多数时间里满族、汉族的大臣们从来就没一家过。皇帝最信任的人还是满族大臣。
康熙皇帝为什么不推广向西方学习,引进包括西方先进的武器在内的东西呢?其中之一应该就是惧怕汉民族的民众百姓得到先进的武器从事反清活动,威胁清廷的统治。
康熙皇帝都这样,那他之后的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一众皇帝,应该都是遵从这一思想。即使后来的同治、光绪皇帝进行所谓的洋务运动,变法自强,也只限于清朝廷掌握的军队购买使用西方的武器。即使那样,清王朝最后的灭亡还是由使用西方武器的军队起义引发的。不知道后来的满族人反思原因了没有?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说,清王朝从来没有解决好民族问题,这应该说是深刻的历史教训和历史经验。当然清王朝灭亡的教训是多方面的,那是历史学家研究的课题,在此不做过多的表述。
英国侵略者试探性投书北京,进行威胁、讹诈,就这么一个现在看起来是笑话的动作,为什么就能让清朝廷张煌无措,慌乱不堪呢?
就是清朝廷里的投降派兴风作浪所致。
当时大清朝廷里的这些投降派、也就是禁止鸦片走私的反对派,以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为首的包括琦善、耆英、伊里布等满洲贵族们,他们本身就是鸦片走私的受益者,是鸦片贩子在清王朝朝廷里的代言人。
他们作为清王朝统治阶层的利益受益者,却不维护表朝廷利益,也就是统治阶级利益,还能维护大众百姓利益?更何能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他们是鸦片走私贩子的代言人,这样一帮祸国殃民的败类煌煌乎立于朝堂之上,掌握了清朝廷的话语权、决策权,清朝廷能好的了?清朝治下的中国还能怎么样吗?
这些投降派们好多本身就是大烟鬼,凭借自己的显赫身份、地位和职权,敲诈勒索,收受鸦片贩子贿赂,大发横财,甚至直接参与走私鸦片。这些个丧心病狂的家伙们心上从来没有国家,民族,他们考虑的只是他们自己的私利。如果真的实行禁烟,那就断了他们的财路。它们能赞成禁烟?
大清朝廷的当家人道光皇帝本身就信任投降派,再说自己也受到鸦片走私的好处,为什么呢?因为鸦片贩子每年都送很多西洋玩意,如钟表、香水、葡萄酒等及其他物品。不过,这些东西的价值相较于鸦片贩子及英国的获利,可以说是九牛一毛。还有一点就是皇帝的皇宫内府可以收入一笔不小的银子。因此就在禁烟与不禁之间摇摆,只是在鸦片走私威胁他到统治时才决定禁烟。
道光皇帝下决心禁烟,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时,这些投降派才暂时安静下来。不过他们是蛰伏待机,密切地注视着形势的发展,时刻准备反扑。大清朝廷上净是这样一群卖国贼,那还好的了吗?
所以当这英国侵略军奓着胆子投了一张恐吓书后,大清朝廷一下子好比土地爷家里响地雷——炸了庙了。这帮投降派立马反扑。穆彰阿这一伙卖国贼狠狠地跳出来,污蔑林则徐“禁烟过激”以致招致战祸,要抵抗派承担战争责任。
这穆彰阿刚说完,卖国贼琦善一边假装张皇失措,一边造谣说英人船坚炮利难以抵挡,一边替侵略者鸣冤叫屈,说都是因为林则徐使英国人受了委屈,英国人这才跑到天津诉冤,只要惩办林则徐则战争自消,否则就有亡国危险。
看看吧。这一众汉奸卖国贼们一没见到英国侵略者什么样,二没到过过前方,三不知道两国情况,更遑论世界大势?就匆忙下结论,维护侵略者的利益。这样的清朝廷的统治还能长?中华民族不受欺凌才怪?
这道光皇帝原先就摇摆不定,现在又被英国人一吓,投降派再一进谗言忽悠,立马派琦善前往大沽口同英军交涉。
英军本来孤军深入大沽口,没有后援也是整日提心吊胆。奓着胆子投了一封书进行威胁讹诈,心里也没底。要是清军像林则徐那样严密准备、邓廷桢那样激烈抵抗,有战斗力,这些天来个大军包围,那这点英军就被喂了鱼了。可是没想到,日子一天天过去,一个清军也没看到,侦查也没有大军调动迹象,英军正在狐疑不定的时候,卖国贼琦善来了。
这琦善当时也是大清朝的直隶总督。在大清十八省所有的总督中,位置是第一总督,位高权重。可这位高权重的大清王朝第一总督见了英军,立马一副奴才嘴脸。居然卑躬屈膝的承认英国侵略军在广东受到虐待,大清皇帝要替英国伸冤,惩办林则徐,只要你们南撤广州谈判,定有满意结果。
这叫什么玩意儿?
这英国侵略军本来就兵力单薄、孤军深入、势单力孤,整日提心吊胆。此时至深秋,北方冰封在即。英军来中国时,正值夏天,天气炎热,英军都是夏装。沿中国海岸线一路北上,直抵大沽,在此停军不动,不是英国侵略军发了善心,而是英军不得不停。
英国侵略军为何不得不停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