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一个人的大学,尽管会结实新的朋友,上下课有人相陪,但内心的孤独不会因为这些而改变。
在没进入大学之前,也憧憬过大学生活是如何的多姿多彩,没有切身体会的人,应该不会明白这种生活是如何平淡吧。
并不比高中与中职,大学里,大多时候是自己一个人上课,我走的稍快一些,这是从初中就养成的习惯,改不掉,他们在我身后不远处走着,下课的时候则是一块去餐厅。
或许是在社会上自由惯了,难以收心,这些日子以来我并没觉得自己像一个大学生,也时常发呆。
宿舍在学校的最东边,整个学校也就我所在的这栋宿舍楼呈直角状了,刚好我的宿舍,一出门,趴在窗口就可以看到楼下的操场了,向北看去,可以看到鹿岛和图书馆。
转眼周末,今天天气还不错,没有灰色的天空,也没有吹起大风。
几个室友都在宿舍,我与李源早早起床,洗漱之后八点出门去,乘坐61路公交车,去了北大街。
北大街是安阳最热闹的步行街之一,著名的钟楼也在这里。
我和李源穿过一个个拥有着古韵的小巷,小巷里的人家,红灯笼挂在门外两侧,小院内美食飘香。
行过拥挤的人流,走到小院内,向着周围看去,食客众多,座无虚席,我们本想弄碗面吃,倒未曾想这场景多少有些夸张。
走出院内,在小巷内穿行着,狭窄的小巷里摆放着小推车,小推车上各种美食,令人眼花缭乱。
穿越小巷,走到钟楼,两手依旧空空,未提半点东西。
钟楼这条街比较宽敞一些,两边的摊位也比小巷里大了许多,摊位后面是店面。
卖衣服的、卖美食的、卖新鲜小玩意儿的、卖珠宝首饰的……各式各样的东西,没个时间还真转不完,摊位后面的店面,一家挨着一家,进进出出的年轻男女络绎不绝。
周末的时候,这条步行街的人流量还是很大的,安阳的几所大学相距都不是很远,来这里玩的大多是学生。
李源带我看了许多美食摊位,最后只买了几个虾球,我没什么想吃的,就没买,他分了我几个。
竹签扎着虾球,刚入口,差点没让我吐出来。
“我靠,太烫了。”虾球含在我口中,说话有些模糊。
最后还是强忍着,囫囵吞枣似得咬破,咽下腹中。
“去那里转转吧,这个小巷还没去过。”我向着面前的小巷一挥手,对着李源说道。
“走。”李源用竹签扎着虾球,边吃边回应。
顺着钟楼向东走,这条小巷,灰色的砖头筑起的房子里,许多家都门窗紧闭,只有少数几家开门做生意。
路过一个巷子口时,遇到一个胖胖的中年大叔在巷口摊煎饼,老板看起来有些油腻,胖胖的双手看起来也油腻腻的,我和李源早上没吃饭,说不饿那是假的。
刚才那小院内的座无虚席的情景历历在目,李源对着老板开口:“来个煎饼吧,多少钱一个?”
老板把烟熄灭,看向我们:“5块一个。”
肥厚的手掌,拿起长长的铜勺,这种铜勺一般都有些年头了,伸进装满面糊的桶内,舀了一勺丢在铁板上,然后用木板刮着粘稠的面糊,直至平整,再把剩下粘稠的面糊甩进桶内,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
等煎饼做好了,老板又拿起料汁儿在煎饼上刷了刷,放几片青菜叶子,又放了一块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小饼,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识到煎饼是如何做成的。
也就是因为亲眼见到这制作的方法,着实让我一激灵,看着老板那肥硕的手掌上油腻腻,且手指上有些发黑的指甲时,我都怀疑他有没有洗手。
无奈钱我也付过去了,只好拿饼走人,这让本就不富裕的生活又多了笔开支。
我和李源慢慢悠悠地走着,准备再找找看有没有其他吃的。
刚好停在垃圾桶旁边,我看着手中的煎饼,纠结起来,丢了嫌可惜,不丢,脑子里总是忍不住想起刚才的画面,心里又做出了挣扎。最后心中默念,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心一横,牙一咬,张开大口,一口咬下,嫌弃的嚼了嚼,也没尝出来是何味道,就咽了下去。
煎饼刚好吃完,只见一家门外墙上挂着木牌,木牌上写着屋里所卖的餐食,其他的没注意到,我就只盯着热干面三个字。
走进屋内,二十几平的空间还被分割成了两半,厨房狭小,客厅摆放着几张桌椅,门后冰箱旁铁桶内的汤还冒着热气。
我对着厨房叫喊了一声:“老板,两碗热干面。”
“好的,两位请稍等,马上就好。”回应我的是一位妇女。
这样的回答让人觉得比较官方一些,比较舒服。
等面上来的时候,面的量还可以,比我那边贵了一块,尝到口中,却不如我那边的面好吃,或许是因为配料的问题,也可能是因为我口味的问题。
自打出了本市以后,就再也没有尝到与本市一样味道的热干面了。
我吃饭没有挑食的习惯,这是在广东养成的习惯,也或许是我本就不挑食,我不追求美味,能饱腹就成。
只叹刚才鲁莽草率,但凡再多向前行两步,也不至于吃那个煎饼了,最后还是得来碗面饱腹。
吃完面原路返回,路过巷口时,那个胖老板不见了,应该是回家吃饭了。
我看到摊饼的机器还在原地时,如遭雷击,胃里一阵翻滚,心中后悔不迭。
人都走了,也不把这摊煎饼的铁疙瘩收走,这巷口人来人往,又有车跑,灰尘暂且不说,若是有人在这上面干点啥,都没人会知道。
脑补了一阵,心中一阵恶寒,这时候干呕都来不及了,百般无奈。
来来回回又走到了钟楼,我以钟楼为背景,给李源拍了几张照片,个人觉得拍的不错,他也觉得不错。
我让他拿着我的手机给我也拍几张,两次下来拍的不尽人意,我也不好说什么,男生不会拍照,似乎也算正常,只是我把那两张照片给删了。
北大街已经转了两三遍,没了意思,此时也到了晌午,就想着去其他地方看看,我是一个走到哪里都喜欢去当地具有标志性的地方玩的人。
我和李源查了一下公交站的位置,略远,我俩步行而去,走到十二府。
古风古色的阁楼上挂着幕布,上面写着:十二府专场,中国好声音海选第一场。
在十二府前看了会儿热闹,会觉得应该不错,但结果有些失望。
大概是因为在露天的场外,而不是室内,他们的歌声并没有想象中的悦耳动听,氛围也不是很好,年龄也比我想象中的稍大一些,尽管这样,因为不知道去哪玩,我和李源硬是站在人群之中看了一个多小时。
没有期待的事物了,我陪着李源去旁边的超市买了他所需的祛痘洗面奶,随之乘坐公交车,去当地的文字图书馆。
我俩站在公交车内,我觉得路线不太对,看向手机地图,果然偏离了路线。
此次出来玩,完全是李源带路,我便跟着他随处走走,谁知道这家伙导航跟我一样不靠谱,最后也不知道到哪个站了,公交车停在路边,我拽着他下了车。
不远处,百步内是一个公园,公园旁边有一个地下入口,一眼看去让我误以为是地铁入口。
走近一看,是一个大型的地下超市,我和李源带着口罩测过体温,乘着电梯下去了,还别说,这一层在地下深处,占地面积还挺大,比之郑州二七广场的地下超市也不遑多让。
在里面转了一圈又一圈,也没发现啥新鲜小玩意儿,倒是酸奶打折,比外面便宜了几块钱。
无聊的时候,又没有喜欢的地方,我就会转一圈又一圈,看看这,看看那儿,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男生都这样,不过我是如此,就是这么的无聊与无趣。
半个小时后,我和李源从地下超市出来,之所以这么久出来,是因为在底下迷路了,无头苍蝇似得乱转找出口,耽误了一些时间。
李源买了些茶叶,茶叶被透明袋子封着,就这一小袋,几十块钱,出来的时候我直呼他有钱。
我依旧是两手空空,并非没钱买,而是没想要的东西。
坐上公交返回学校,刚进大门,就见两个女生提着装满水果零食饮料的大袋子,袋子大的离谱,里面被塞得满满的,生怕下一刻袋子因承受不了重量而破裂。
看着她们空着手出去,满载而归的情景,此时用心塞来形容自己,再合适不过了。
经此一事,对这两个去过的地方也没了半点期待,没有想吃的,也没有想要的,出去玩,完全就是因为无聊,怎么出去的,依旧是怎么回来,虽两手空空,但带了满身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