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赞曰:明自正统以来,国势浸弱。毅皇手除逆瑾,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然耽乐嬉游,暱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犹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钧诸臣补苴匡救,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假使承孝宗之遗泽,制节谨度,有中主之操,则国泰而名完,岂至重后人之訾议哉!
——————————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 - 1521),在位16年(公元1506-1521)。武宗一生,贪杯、好色、尚兵、无赖,所行之事多荒谬不经,为世人所诟病;可武宗又刚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应州大败小王子。崇八虎,修豹房,有皇位不要,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此期更名为朱寿),有皇宫不住,住自己修的镇国府。有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也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是极具个性色彩的皇帝。死后葬于“康陵”,庙号“武宗”,谥号“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
明武宗朱厚照,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是颇为熟悉的。此人在明朝诸多皇帝中的知名度恐怕只在朱元璋之下,即便与朱棣、朱由检相较也难分高下。一提起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都会想到李凤姐、想到“游龙戏凤”这一典故,想到他的不堪与昏庸,而他在影视剧中的艺术形象也几乎没什么正面的。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从某些角度来看,这个吊儿郎当的皇帝颇有其自己的优点和独到之处。他处事刚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乱,应州大败小王子部,精通佛学,会梵文,还能礼贤下士,亲自到大臣家中探望病情,甚至痴情于艺妓,亲自接见第一位来华的葡萄牙使者皮莱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武宗,却很难看到一个完整的武宗。
武宗一生所为之事,最让我称赞的,当属他在军事上的作为。武宗虽有着放荡不羁的本性,但他在内心里一直盼望着能够像太祖、成祖那样立下显赫的边功。他之所以听信江彬的鼓动游幸宣府,与这种想法实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德十二年十月,武宗终于盼到了一显身手的机会。在得知蒙古小王子部寇关来袭,武宗亲自布置,希望同小王子大战一场,即“应州之战”。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明军一度被蒙古军分割包围。武宗见状亲自率领一军援救,才使得明军解围。双方大小百余战,期间武宗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最后,小王子自度难以取胜,引兵西去,明军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史称“应州大捷”。
自古君王凡能征战者大多是开国之君,而明朝至朱厚照时已是十世,但此君仍有亲历沙场之勇、前线指挥之智、誓死杀敌之气节,我以为这已是殊为不易!并且,明朝两百余年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却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武宗朱厚照立下的这场边功不正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极佳代表吗?!如此看来,这明武宗还不算昏庸之至哩!
——————————
写本书前,我曾经多次思考过武宗的定位。若是太昏,写了有何用,还不如不写;若是太慧,则离史实太远,我亦不愿。后来,我思索良久,终于决定从朱厚照此人的好色而痴情、贪功而有术、沉迷享乐而心存社稷入手,塑造出一个我心目中理想的朱厚照来,至于是否成功、读者是否喜欢,却不是我今日可以预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