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仇钺(1466-1522)字廷威,甘肃镇原人。初为宁夏总兵府佣兵。后总兵府都指挥佥事仇理卒,无子嗣,遂令钺袭其爵位。后以破贼之功升都指挥佥事。正德二年(1507)擢为宁夏游击将军。正德五年,安化王朱寘鐇、都指挥何锦、周昂,指挥丁广等叛乱,时钺驻城外玉泉营,就带兵入城。解甲拜见朱寘鐇,佯作归顺,并将兵分隶到置镭的各个军营,钺则卧家称病不出,取得朱寘鐇等信任。而暗中派人潜出城外密约守备保勋里应外合,诱杀周昂,生擒朱寘鐇,18天平息叛乱。论功升都督佥事、宁夏总兵官,封咸宁伯。正德七年二月拜平贼将军,偕都御吏彭泽征讨河南刘惠、赵鐩叛乱,论功封世侯。正德十年冬,以疾解甲。未上卒,年五十七。谥武襄。
子昌以病废,孙鸾嗣侯。
2.徐爱(1487年~1518年)明代哲学家、官员,字曰仁,号横山,浙江省余姚马堰人,为王守仁最早的入室弟子之一,据说也是王守仁的妹夫(一说娶其妹王守让)。明朝正德三年(1508),进士及第。曾任祁州知州,南京兵部员外郎,南京工部郎中等职务。正德十一年(1516),回家乡省亲,不料第二年5月17日就在家乡去世了,终年三十一岁。
3.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1521),在位16年(公元1506-1521)。死后葬于“康陵”, 庙号“武宗”,谥号“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武宗一生,贪杯、好色、尚兵、无赖,所行之事多荒谬不经,为世人所诟病;可武宗又刚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应州大败小王子。有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也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是极具个性色彩的皇帝。
4.朱祐杬(yuán)(1476年7月22日成化十二年七月初二日-1519年7月13日),明宪宗第四子,明世宗之父,明孝宗异母弟。母亲是邵宸妃,妻为蒋氏。追上尊谥为: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487年7月30日)受封兴王,弘治七年九月十八日(1494年10月16日),到封地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就藩。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1519年7月13日)逝世,明武宗朱厚照赐谥“献”,正德十五年四月初三日(1520年4月19日)葬于松林山之原。作有《恩纪诗》。
5.刘瑾(1451—1510年),陕西兴平人,本姓谈,明武宗时的太监,从正德元年到五年,操纵朝政,是明代严重的权宦之一,当时有“立地皇帝”之称。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孝宗时,犯死罪,得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 他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合成“八虎”,正德五年(1510年)被凌迟处死。
6.张永(1465年—1529年),河北保定人;明武宗时的宦官,八虎之一,与刘瑾有怨怼,刘瑾打算将之黜发南京,于是两人在皇帝面前对质——张永动手痛殴刘瑾,武宗令谷大用等置酒劝和。安化王朱寘鐇反叛,明武宗派杨一清总督宁夏、延绥,张永任杨一清监军,不久朱寘鐇被杨一清俘获,张永、杨一清二人密议为国锄奸,张永趁献俘时向武宗告发刘瑾罪状,明武宗命令张永带领禁军捉拿刘瑾,最后刘瑾被凌迟处死。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谋反,明武宗亲征,命张永率边兵两千人为前锋,王守仁将朱宸濠俘虏,交付张永,江彬欲诬王守仁谋反,被张永救解得免。明世宗即位后,八虎受到打击,御史萧淮弹劾谷大用、丘聚等人蛊惑先帝,并牵连张永;世宗下诏命张永闲住;萧淮又弹劾张永在江西有违法事,贬为奉御,前往孝陵主持香光;关键时刻,已任大学士的杨一清挺身而出,奏报张永在诛灭刘瑾时有大功,明世宗遂起用掌管御用监,提督团营后不久便病逝。
7.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汉族,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8.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号邃庵,别号石淙,汉族,南直隶镇江府丹徒(今属江苏)人,祖籍云南安宁。成化八年进士,曾任陕西按察副使兼督学。弘治十五年以南京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头衔出任督理陕西马政。后又三任三边总制。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为官五十余年,官至内阁首辅,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才华堪与唐代名相姚崇媲美。
9.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10.焦芳(公元1434~1517年),字孟阳,明代泌阳人(今河南驻马店地区泌阳县城南草店人),明天顺八年进士。弘治初年移霍州知府,擢四川提学副使,调湖广。不久,又迁南京右通政,后又迁礼部右侍郎。正德元年十月迁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武英吏部左侍郎大学士。正德四年晋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焦芳以阁臣之首辅佐朝纲,明太祖之后不设丞相,大学士地位相当于丞相。正德五年五月致仕(退休)。终年83岁,是明代一位权倾朝野的高官。
11.朱寘鐇(?-1511年),甘肃省庆阳人,其祖为朱秩炵,靖王庶第三子,封安化王,后因叛乱被杀削爵。
12.朱宸濠(1479-1521),明代藩王,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宁康王的庶子。初封上高王。因宁康王没有嫡子,他于弘治十二年(1499年)袭封宁王。正德十四年(1519),朱宸濠借口明武宗荒淫无道,集兵号十万造反,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率舟师下江,攻安庆。四十三天之后,朱宸濠大败,与诸子、兄弟一起为王守仁所俘,押送北京,废为庶人,伏诛,除其封国。
13.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人,生于明宪宗成化8年(1472年10月31日),卒于明世宗嘉靖7年(1529年1月9日)。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14.李廷相(1485~1544)字梦弼。山东濮州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康海榜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世传李廷相是宋朝文状元李迪的后人。正德年间,宦官刘瑾专权。李廷相被改为兵部主事。直到刘瑾被诛才官复原职,升任春坊中允,充经筵讲官。武宗称赞他为真学士。历官南京吏部侍郎,与父亲李瓒同朝为官,人皆以为荣。官至户部尚书。李廷相字梦弼,明濮阳开州人。弘治进士。官南京户部尚书。好藏书,卒谥文敏。著有《南铨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