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章:
偶遇
题记——白落梅说,今生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不知道前世的我们是如何走散的,我只知道今生有幸,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不经意的眼眸,让我在茫茫人海,在人潮涌动的路口,再一次遇见了久别重逢的你,一眼千年,从此,孤独的旅程,因遇见而平添了一份安暖,寂寂寒夜,因遇见而更多了一份知足。
二十多岁是一个尴尬的年纪,无论你曾经多么憧憬,有过多少梦想,总经不起现实这柄铁锤的不断重击。如果你因为留恋路途的风景而做过多的停留,但这时的世界不会因你而停止步伐,人总要往前走,在原地的你将会变得怎样?
子谦现在在一家科研单位工作,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刚毕业时,接到被航天404所招聘录取的通知,言子谦内心还是很激动的,好似有那么一闪的激动,也许是一份忐忑,毕竟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又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可以让自己稍稍放下心中的芥蒂回京。当然导师的推荐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是否回北京工作,他一直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而工作是自己回京的一个借口吧。
他大学所学的专业并不是信息而是数学,毕业时,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上海复旦信息学院的数据通信与网络专业研究生。他同学说他是个天才,可他只想嗤之以鼻。他对天才这个词有说不出的厌恶,就像他永远无法适应重辣重麻的火锅,反而觉得那种微辣才是人生的真味。
难道二本里都是笨蛋吗?
就算他智商高,哪能代表什么?代表不用努力,代表可以肆意挥霍吗?
天才是努力的贬义同名吗?
他只希望每个人都能把他看做普通学生的一员,不需要额外的来自对天才的关注、赞誉和期盼,因天才而承受的关爱所给他带来的压力,导致了他备受剥削和压迫的童年,至少当时的他是这么认为的。为了反抗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然收获很大,刻骨铭心,一所二本院校的高考通知书就是其一。
他考信息学研究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启蒙也许是因为爱玩游戏的原因吧。其实说到游戏,在初中高中父母严加看管之下,斗智斗勇的玩,玩到到了大学没人管了反而玩的心却淡了!对父母要求学习的以前反感的反而能看进去了!于是有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这所放羊式管理的二本院校,他竟然成了一个爱好学习的好孩子,但他的课内成绩却也一般,于是实锤了北京孩子果然学习不行的论断。
对于流言,他也许听到了不在意,也许根本没有人跟他说,毕竟一个学校里就只有他一个北京生员,还是人大附中来的学生。四年他把自己隐藏在一个角落,到毕业时竟然有同学不记得跟他说过话。
直到读了研究生,他的世界才慢慢向外界开了一扇小门。这一算,经过了整整七年,他才又一次回到北京。而七年真的能改变太多太多。
在回到北京的十天里,他走在曾经熟悉的北京的大街小巷看红砖绿瓦,于胡同院落看物是人非。看晨光熹微,旭日初升,国歌雄壮,红旗展展;看薄暮余晖,夜色阑珊,倦鸟归巢,行色匆匆。试图寻找什么,又试图想摆脱什么。所有的记忆,都仿佛一段存档,恍如一道流光。曾是以往不经意的一瞥,却是现在思念里点缀的珍珠。人是最善忘的,走着走着,就忘了后面的路。却又是最难忘情而又极于情的。于是在这十天里,他游荡着,放任着让记忆的浪花泛起海底的沉渣,或沉醉,或心碎,或是麻木的无味。
听着街头巷尾播放的音乐,尤其是早晨黄昏那广场舞神曲,仿佛一切恍然如梦。也只是流去的年华,仿佛歌里唱的,唱着唱着火辣的摇滚就变成了烟嗓里忧伤的民谣,唱着唱着,便再也回不去了……
回到北京后,他在单位附近的海淀黄庄地铁站附近租了一套八十平的二居室,小区周边环境普通,但相对比较安静,交通倒是非常便利,更况且这里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当中介说这一户的户主希望能签长约时,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因为附近是有名的海淀学区,租房都是3-6年为一个周期,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6年长约,房租压三付一,月租金1万。
入职404所后,这里的工作,没有太多的新鲜感,这是一个纯粹的科研单位,大家都在赶课题,写论文,跑项目,参加各种会议。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他到了这里后,因为只是普通的硕士研究生,被安排分管协同办公系统。以此开启了自己在科研事业单位的从业生涯。
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他有更多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金老,金老从领导岗位退下了之后,担任了单位的首席专家,所里为此专门成立了首席办公室,金老就在这里继续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一次因解决协同办公系统的问题,因部门安排他去负责解决故而相识。金老的办公室堆满了书籍、刊物和各种纸质资料显得有些杂乱,各种资料铺满了办公桌,一块大大的书写板固定在一侧的墙壁上,上面写满了各种问题和算式,在显眼的位置打了几个大大的问号?在为金老解决办公系统问题,并讲解了一下操作之后,他不由多打量了书写板几眼,金老语气和蔼的感谢他,并问他是否对这些感兴趣?随着攀谈,竟然找到很多的共同语言。他也向金老请教了很多自己积累的疑问,感觉收获颇丰。
“现在的小伙子了不得啊,年纪轻轻就有这么深的功底?”金老显得对子谦颇为欣赏。
“金老,您过奖了,只不过是我自己感兴趣,所以平时多了解了一些。”
临别时金老还不忘叮嘱:“不要放弃学习,要继续发挥好自己数学底子好的优势,把基础打牢,同时,对自己有兴趣的研究方向要持之以恒,很多研究不是短期能见到成果的。现在一些应用类项目追求短平快的,要效益,要成果。但基础性研究才是我们国家最薄弱的环节,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靠你们年轻人。乱花迷眼要引以为戒。”
“是,我一定努力,争取不辜负您的期望。”
他性格沉稳,性情平和,所有人都对他印象非常好,这种稳重识大体而又不逾距的男孩子,天生有一股让人心生好感的气质,正是领导喜欢的类型,于是某位领导找他谈话,想调他到所办公室工作,其中不乏赏识之意。但他志不在此,也许是因为他还没有尝到过权利带来的隐性利益和甜头。
而周末的闲暇,则喜欢去到自己中意的餐厅,享受一次美味的犒赏,慰藉一下一周忙碌的胃肠。而在等位子的过程中,遇到了程弈。
“你好,很高兴认识一下。”
“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能帮个忙吗?”
“您说!”
“我们排队的号太靠后了,我已经观察您一会了,您一个人吧!一起拼个桌吧!我们两个美女陪你一个人吃饭,怎么样,要不把我闺蜜介绍给你认识。”
程奕觉得眼前的男孩有点奇怪,很安静,一直在看书,偶尔翻翻手机,还有点面善,她今天来跟闺蜜吃饭,忍不住就上前搭讪。
子谦因为住在附近,逛遍了周边,才发现这个去处,在这里,他发现自己可以感受到心灵静谧的舒爽放松,感受到这里服务员热情和笑脸洋溢出的幸福感,就连与众多年轻人一起排队,看着一对对的红男绿女肆无忌惮的撒狗粮,他也觉得是生活的一种小确幸。
看着眼前这个女孩,穿着洋气显白的清新绿的T恤,一个小v领,颈部的细项链坠着一个黑珍珠,这是一个让人看上去十分的舒适,感觉很温柔的妹子。再看看这位的闺蜜,倒显得矜持,大v领露着小性感的锁骨,白色条纹上衣,蓝色丝绒中裙,拿一个红色的手包。看到他的眼神露出笑容,标准的很,显得格外热情灿烂,子谦却是一看就有些别扭,这笑容……像经韩国修改后的瓜子脸,模板化的很。
他点点头算是应承下来,毕竟不熟悉,他也不太习惯和女孩子交流,依旧低头等着叫号,索性号码比较靠前,不一会就轮到他们了。
沙发双排靠窗的座位,他一边,两个女孩一边,他径自点了炸猪排套餐,就在旁边一边看书一边听她们点餐。
一个短发,一个丸子头两个靓丽的女孩头碰头的叽叽喳喳点餐,颇有些趣味,一个普通话很标准,带着北京特有的儿化音,一个带着好听的拖长的安安安,讨论的话题从桌子上花瓶里插着的简单花朵,小碎花麻布的餐具小包,招财猫式样的筷子架,还有木质厚重的托盘,到嫩滑蛋包饭套餐好吃还是牛油果三文鱼盖饭更健康适合减肥女孩食用,仿佛感觉到子谦的目光,一个无意的抬头回以一个爽朗的微笑,一个有点局促,总是用手指去梳理鬓间的发丝。等服务员为大家送上点好餐,大家默默开吃。
“你就是这么跟女孩子一起吃饭的吗?”程弈觉得很奇怪,终于开口小声细问。
“我们认识吗?”他颇为绅士但明显冷淡的回应,并没有抬头。
“两个美女坐你对面不想认识一下吗?”
“您好!我是凯瑟琳!”
“您好,我是言自谦!”他机械的回应。
程奕听到这个名字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觉得眼前这个男孩面善了。这就是自己的小学同学,没想到偶尔到自己小学附近就餐就能碰到小学同学,更有意思的是对方还没有认出自己,再想到曾经发生过的趣事,差点忍不住就要笑出来。他看着眼前这个安静的男孩,想象着他曾经小时候的模样,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跟女孩说话都不抬头吗?”
“就餐盯着美女看不礼貌。”这个场景他在大学时候遇到过几次,并习惯性的带点冷清而不失礼貌的拒绝。
“唉,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看看我,有印象没?”
“嗯?”
“你给我写过情书,记得不?那可是我人生收到的第一份情书啊!”
“五年级,情窦初开的年纪啊。我初次感受到爱情的萌动,那种暧昧的温暖,收到情书的好奇感。”
他陡然抬起头,仔细审视着这个热情的凯瑟琳,从眼角眉梢渐渐发现一丝熟悉的影子,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程弈!怎么是你啊,女大十八变,真没认出来啊!你不是出国了吗?怎么,学成回国了。”
没来由,子谦平静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放下书认真的看着对方。“这是年龄大了,没嫁出去,来找我来了吗?”子谦忍不住的开玩笑。“你的青春已经淹没了曾经的童真,不过这抿嘴瞪眼的样子还是一如既往,哈哈。”
突然的热情和话语打破了刚刚就餐时彼此间的隔阂。
“唉唉,边上还有人呢!”
“介绍一下,这是我闺蜜陈怡可。”
“你们两个真早熟啊,小学就恋爱,两句话就旧情复燃吗?”陈怡可仿佛卸掉了一丝尴尬,不由打趣道:“后来呢,你俩?”还一边用葱白的手指做着动作,一边有些八卦的打趣,无意间在子谦面前晃动葱白的手指,猫眼的指甲,还有上面一闪闪的星钻。“青梅竹马的感情,听起来真美。”
程弈瞅一眼还在微笑望着自己的子谦,一边对闺蜜坦诚相待。“我好感动,好珍惜的。越是珍惜,越是要小心翼翼的对待。口中像含着一颗腌制的青梅,初时酸,后来尝到一股微甜,酸甜交错,便不舍得那么快把它吃完。”停了一下,“于是我把它吐出来,挖个坑收藏了。”
“切。”闺蜜又转过头问子谦:“你还在上学,怎么一直在看书。”
“工作了,一个人的时候,看看书,这里安静,每次来这里吃饭,带本书,等位子的时候可以看,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可以看,自得其乐吗。”他略显尴尬的回应。
“那不是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呢,不能总是一个人吃饭吧!”她狡黠的目光透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语气,看着他,盼着他出点丑的意味。
“说说这些年怎么过得啊,回来了忙什么呢。”他轻巧的转移了话题。
从聊天里,他知道了他这位同学小学毕业后随父母移民加拿大多伦多,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电子贸易与金融硕士,在中国安联投资做项目经理。她们知道了他在科研事业单位做着小职员。
服务员把空盘收走后,端来了三杯茶,说是今天的饭后例茶——茉莉清茶。杯子上的小猫娇气可爱。刚刚吃的有点急,啜了一口热茶竟瞬间气定神闲了下来。温度不冷不烫刚刚好,茉莉花香顿时溢满心间。他不禁长舒一口气,看着眼前的两个女孩。他眼里的程弈年轻,火辣,已不再是12岁时的女同学,那双眼睛,仿佛一团火,燃起他性格里天生就有的躁动,他有些被她吸引住了。而她那位闺蜜,一直很安静,一个甜美的四川妹子。
总之,这是一顿愉快的晚餐,旧友重逢,美人相伴,菜肴可口,环境怡人。他们谈了许多,基本上了解了彼此小学毕业以后的生活,最后,交换了彼此的联系方式,做了有空联系的保证,也进行了热情而不失礼貌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