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真快,曾祖母跟我念叨时候她已经80几岁了。想着她姑娘时代已经过了六七十年,每次学校放学后我都要走乡下的那种小路走半个小时才能到家,四点半放学,再到学校门口小卖部买点一毛钱用纸包的向日葵瓜子。那时候的瓜子特别香一股奶香味。班里女同学们三五成群的一起买,一路嗑瓜到家。路上嘻嘻哈哈的好不开心。
到了家里第一件事要把书包扔了,然后去院子后面找曾祖母说故事。那天感悟意的,一边帮曾祖母烧火,大口的锅。她一直跟我说:饭是钢,只要她能吃她就会健康一直是她的人生哲理。
那天太阳公公下山了,她一下子想起了她的故乡双桂村那个点滴事情。她姐姐。 我天真的问她:啊姆,你姐姐后面嫁人了吗?你姐姐漂亮吗?她现在在哪里啊?你怎么不去看她。你们有来往吗?我感觉我自己好多问题想知道她姐姐她家里人下落。
曾祖母在我眼里我感觉她一直是没有伤痛的人,衣服永远没有褶皱,她有家人,我们一直觉得好奇她说的,她真的是有家人吗?说不定哪棵树蹦出来,或者她是仙女。小时候我总是有这个想法。她就只有和蔼的声音,我想她已经被她凄惨人生折磨的没有眼泪。在她的眼里没有看到痛苦看不懂她空洞的内心世界。
我只记得她和我重重叹了一口气欲言又止的样子。她说的是:她家人都死了很早时候,很早很早,包括她姐姐菊花。
那天太阳阴阴的,她姐菊花已经跟村里的男人订婚了,以前订婚的是大家都很穷更何况双桂这个地方特别闭塞地方。没有路可以通,都是靠几户村民和每天放羊放牛踩出来的路的痕迹。勉强称得上算阳间小路。菊花跟村里算老实的人陈时订婚了。订婚民国很简单,就是媒婆拿个八字撮合差不多年纪的男人搭配。那时候菊花才17岁。媒婆来曾祖母家时候,曾祖母依稀记得:媒婆说:茶花你这个疯丫头,大家都缠足,就你没缠脚以后谁敢要你,只怕你命不好不听老人的话。茶花爹你看你家茶花也14岁了可以物色物色提前。不像菊花有一双好看的小脚好嫁可以嫁给陈时的老实人。老实人疼妻子有埋头苦干的能力可以给你帮忙。你看你小儿子这么小是需要陈时这样好女婿。
媒婆这样的说着,曾祖母的爹还抽着那时候焊烟。听曾祖母说那时候他们村里有种类似于烟草植物自己可以晒了点,给她爹晒干了那种植物再用废的纸卷起来给她父亲抽。
就这样媒婆的不停的唠叨下。菊花爹问:菊花你是咋想的,陈时这样的男人你去不去。?
曾祖母说民国没有那么多钱,对于钱只有银圆之说。嫁人结婚也没那么多讲究钱。那时候她觉得陈时不怎么样。
曾祖母回忆自己那时候答她爹:爹,陈时哥那个样子叫老实,老实该不会是傻吧?
曾祖母的爹:茶花,语气严肃的呵斥曾祖母,不要没大没小的!你姐姐婚事。我问的是你姐姐菊花不是你茶花。你再这样真的是媒婆大婶说的真的嫁不出去以后真的要嫁远远的少操心!
曾祖母憋着嘴:我嫁的远你开心了,姐姐嫁的近我看你要不要操心,我看你到时候操心死。陈时哥有时候看着老实还真不知道他内心怎么想?一点都看不出来喜欢姐姐样子都是一个字不会说男人最可怕!
曾祖母爹气的不轻、叹着气:菊花她娘过来把茶花给我狠狠地教育一下真是无法无天了。曾祖母爹气的烟都呛咳的不行。
曾祖母爹:菊花,茶花,从古到今都是女娃听父母的话,媒妁之言,喜欢不喜欢不重要。什么叫喜欢,两个人在一起能过日子就好。反正女人一辈子都是这样的,你看你娘嫁给我。你问我们什么叫喜欢,我们也不知道。反正就是这样男的女的长十六岁,十七岁就可以结婚了两个人成亲了就是家人就是一个家庭。女儿迟早都要离开父母。没有谁家女儿可以养一辈子。你们记得到夫家开枝散叶。就可以了。反正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你们也是有这种的路。曾祖母只记得自己父亲一边说了这段话,一边叹气:茶花你还小才14岁,爹还可以养几年。你姐17岁了老姑娘了,乡下不比城里讲究,现在什么年头兵荒马乱的年头,能把你姐嫁了也好,咱们家又穷没什么收入只有你小弟一个才十岁,好的东西都要留给弟弟。养不活了,你爹。
曾祖母陷入了沉思。迷迷糊糊的她姐姐菊花就这么订婚了。订婚前一晚,菊花交代着曾祖母:小妹,我要离开家了,以后家里的活都是你干了要照顾好爹娘还有小弟。
那时候曾祖母一边淘气的问:姐姐你就是嫁到村里,你不是每天可以回来吗??怎么就成了我照顾了啊?
菊花:因为我嫁给陈时哥,以后就要给陈时哥家干活了。不能每天回来。我就是他的人了。你以后嫁人了就知道了早点睡吧。
就这样第二天媒婆来了,陈时哥带了五斤黄豆,一斤白糖。一个手绢就是聘礼了,一块银元。曾祖母说以前订婚结婚真简单就这样可以嫁了。父母满怀希望的,满眼泪水的送菊花那小脚慢吞吞一步三回头走。茶花望着姐姐的背影:爹,这就是订婚了吗?姐姐这么大的活人,一块银元几斤黄豆就卖了吗?
曾祖母娘:小孩子不要说话。她娘望着她姐告诉菊花:儿啊,不要回头好好的跟陈时过日子。订婚新娘是不能回头的不吉利(按双桂嫁娶风俗)菊花娘忧心忡忡一股心里有点担心。
曾祖母心里想:姐姐你要幸福啊。
就在这春天季节,曾祖母姐姐就订婚出嫁了(双桂风俗就是订婚视同结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