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青翠,桃林芳菲。一场大雪之后,寒风慢慢的停下来了,路上没有行人,大秦国函谷关外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显得格外的寒冷,但令人惊奇和不解的是,在距离函谷关约百里之外的燕山,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寒意,山上草木茂盛,桃花红艳,到处是一片春意盎然,显得生机勃勃,宁静祥和,隐隐约约透出一丝丝仙气。
青青燕山,巍巍屹立,空旷的山脚下,在山间崎岖小路上,三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此时正在急匆匆的赶路,三个大汉每人身带长刀,每柄长刀长约一米,长刀锋利无比,刀鞘周围闪着微弱的寒光,三人装束威武,衣服颜色艳目,打扮不俗,由于长时间的赶路,三人满头大汗,头上正冒着热气。
三个大汉确实有些来历,一看就是身手不凡之人,此三人身负绝密使命,在三人之中,走在最前面领头的正是大秦国的秦闲将军,秦闲将军是奉了秦王之命,悄悄来到燕山,寻访“燕山尊者” ,向燕山尊者询问大秦帝国的国运和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事。
秦闲将军身后左边的蓝衣大汉,名叫只蓝,只蓝问道:“秦闲将军,到了燕山,我们怎么感觉一点也不冷呢?”
秦闲将军说道:“燕山尊者已经得道成仙了,是一位老神仙,他不是世俗之人,他是一个智者,是圣贤之人,是世外高人,他住的地方,是圣洁之地,人杰地灵,有神灵的保佑,当然不会冷了。”
秦闲将军身后右边的橙衣大汉,名叫只橙,只橙问道:“秦闲将军,我感觉天气实在太热了,热得有点受不了啦,我能脱一件衣服吗?”
“只橙,不能脱衣服。”秦闲将军明显的表示不同意,“我们要诚心诚意的向燕山尊者老神仙请教,必须要恭恭敬敬,不能有丝毫的怠慢和不敬。”
“是,将军,我们明白了。”只蓝和只橙两人同声说道。
秦闲三人又继续赶路前行,忽然前面传来了一阵儿歌声,三人远远的看见前面的山路上,走来一个白衣孩童,只见白衣孩童一边走着,一边欢快的唱着儿歌:
十里燕山,寒天碧松。
年岁芬芳,照映桃红。
秦乐悠悠,微风飘走。
主人弹琴,处事少忧。
天下之大,燕山无秋。
下雨夕阳,岂能无酒。
秦闲将军把手一挥,示意两人停下,三人立即停下了脚步,就象是小学生听先生讲课一样,秦闲三人非常认真的听着,歌声很动听很美妙,秦闲将军若有所思的说道:“妙,妙,太妙了,唱得太好了,歌中所唱的真是人间仙境啊,好让人羡慕,特别是最后一句,“下雨夕阳,岂能无酒” ,只蓝只橙,你们想一想,在宁静的晚上,畅饮着美酒,啊,这是多么快乐的事,这是多么的令人向往啊。”
只蓝说道:“愿我大秦帝国,早日一统天下,结束战乱,天下的老百姓,也能够安居乐业了。”
只橙说道:“我们大秦国,现在是兵壮马强,山东六国,不堪一击,统一天下,非秦莫属,听说十天前,我们秦国又打了一个大胜仗,赵国又被我们消灭了几千人。”
“燕山是圣洁之地。”只蓝以责怪的口气说道:“只橙,你别再说这些打打杀杀之类的话了。”
秦闲将军看见白衣孩童渐渐走得近了,便兴奋的说道:“对,对,对,别乱说话,燕山是圣洁之地,唱歌的肯定是位仙童,我们准是遇见仙童了,只蓝只橙,快,快把刀解下来,放在地上,准备拜见仙童。”
白衣孩童慢慢的走更得近了,由远而近,秦闲三人看清楚了,只见孩童约十岁左右,模样俊俏,灵气不凡,满脸笑容,透出一丝丝仙气。
说不定,三人还真是遇见仙童了吧。
秦闲三人急忙解下长刀,把长刀放在地上,恭恭敬敬走上前去,三人跪拜在地,双手伏在地上,向白衣孩童磕头行礼。
秦闲三人同时恭恭敬敬的说道:“拜见仙童。”
白衣孩童笑着说道:“我不是仙童,你们不要行此大礼,我叫亭和,请问这位将军,你就是秦闲将军吗?”
“仙童,在您面前,我怎敢称将军。”秦闲吃惊的说道:“请问仙童,我俩从不认识,今天第一次见面,您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
白衣孩童亭和说道:“你的名字,是家师告诉我的,师父叫我下山,专程前来迎接将军的。”
“请问仙童的师父,是燕山尊者老神仙吗?”
“家师正是燕山尊者。”
“老神仙怎么知道我要来燕山呢?”
亭和笑着说道:“天下事,家师没有不知道的。”
秦闲三人既惊讶又高兴的说道:“哦,原来是这样啊,果然是老神仙啊,我们对老神仙佩服得是五体投地啊。”
亭和看了看跪在地上的三人,说道:“秦闲将军,你们快快起身吧,请跟我上山。”
秦闲说道:“谢谢仙童,烦请仙童前面带路。”
亭和指了指放在地上的长刀说道:“家师不喜欢刀枪棍棒之类的东西,秦闲将军,三把长刀就不要带上山了,就放在这里吧。”
秦闲问道:“仙童,长刀放在这里,会丢失吗。”
“不会丢失的。” 亭和说完,吹了一声口哨,很快路旁杂草丛中“滋滋“作响,很快就钻出一条长约三米的大蟒蛇,大蟒蛇全身为棕色,棕色大蟒也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两眼发光,张着大口,上下左右不停的摆动,样子煞是吓人。
亭和说道:“棕色大蟒在此守护,不会丢失,我们走吧。”
棕色大蟒不停的摆动,样子实在是太可怕了,秦闲三人从没见过这等场面,惊骇不已,心中难免有一些害怕,三人急急忙忙跟在亭和身后,来到了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