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1700000036

第四十三回 吴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吴决意抗曹

第四十三回 吴地分歧

一、初入吴地

鲁肃、孔明辞了刘备、刘琦,登舟往柴桑郡来,鲁肃嘱咐孔明:见孙权,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

孔明表示亮自有对答之语,肃请孔明于馆驿中暂歇,先自往见孙权。

权将曹操檄文示肃,说明现状:操昨遣使赍文至此,权先发遣来使,现今会众商议未定。

肃接檄文观看,其略:曹操近承帝命,奉词伐罪,旄麾(拼音máo huī,释义为旌麾,帅旗;泛指旗帜。)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孙权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幸勿观望,速赐回音。

鲁肃看毕,问孙权的意见,权表示未有定论。

张昭极力主张投降(因片语便言投降者,当斩),众谋士皆言:子布之言,正合天意(附和之言,可忽略)

孙权沉吟不语,张昭又劝谏:如降操,则东吴民安,江南六郡可保矣。(投降保平安,投降者任人鱼肉也)

孙权低头不语,须臾,权起更衣,鲁肃随于权后。

权知肃意,乃执肃手问肃主张,肃言:恰才众人所言,深误孙权,众人皆可降曹操,惟孙权不可降曹操。

权问肃:何以言之?

肃解释: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孙权降操,欲安所归乎?

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自私不可怕,可怕的是自私得理所当然)。

权叹,坦言:诸人议论,大失权望,子敬开说大计,正与权见相同,但操新得袁绍之众,近又得荆州之兵,恐势大难以抵敌。

肃建议:孙权向诸葛瑾之弟诸葛亮问曹军虚实,权命亮先见江东英俊,然后升堂议事。

肃领命而去,肃馆驿中见孔明,又嘱:切不可言曹操兵多。

孔明笑言:亮自见机而变,决不有误。

二、舌战群儒

肃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

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施礼已毕,坐于客位。

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酸、 汝南程德枢等出言问难,孔明皆对答如流(口舌之辩,不同角度,不同立场的阐述罢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是一个多纬度的东西,而武是一个单纬度的东西)。

张温、骆统二人,又欲问难,黄盖自外而入,厉声制止,黄盖与鲁肃引孔明入。

至中门,正遇诸葛瑾,孔明施礼。

瑾责亮不去见瑾,孔明对答:宜先公后私(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公事未毕,不敢及私,望瑾见谅。

瑾告诉亮:见过吴侯,却来叙话。说罢瑾自去。

鲁肃再次叮嘱孔明不可忘了叮嘱,孔明点头应诺。

引至堂上,孙权降阶而迎,优礼相待,施礼毕,赐孔明坐,众文武分两行而立,鲁肃立于孔明之侧,只看他讲话。

孔明致刘备之意毕,偷眼看孙权:碧眼紫髯,堂堂一表。

孔明暗思: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说(辨症施治,对症下药)。

献茶已毕,孙权向孔明问曹军虚实,孔明夸言:马步水军,约有一百余万。

权怀疑曹军有诈,孔明却言:非诈也。曹操就兖州已有青州军二十万;平了袁绍,又得五六十万;中原新招之兵三四十万;今又得荆州之军二三十万:以此计之,不下一百五十万。操以百万言之,恐惊江东之士也。

鲁肃在旁,闻言失色,以目视孔明,孔明只做不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权再三确认曹军实情,孔明皆以夸大之词吓孙权,权未及答。

孔明又言:孙权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权问孔明:刘备为什么不降曹?

孔明言:刘备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事之不济,此乃天也。不能屈处人下!

孙权听了孔明此言,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 苦而不言,喜而不语,怒而不发,才是活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三、犹豫不决

众皆哂笑而散,鲁肃责孔明:亮言藐视孙权甚矣。

孔明仰面笑言:孙权不能容物耶!亮自有破曹之计,权不问,亮故不言。

肃确定孔明果有良策后,便入后堂见孙权。

权怒气未息,肃向孙权回禀:孔明有破曹之策,不肯轻言。

权回嗔作喜,同鲁肃复出堂,再请孔明叙话(大丈夫能屈能伸!)。

权见孔明先道歉,孔明亦道歉。

权邀孔明入后堂,置酒相待,数巡之后,权向孔明请教抗曹之策。

孔明分析三方利弊,献计:孙权与刘备协力同心,破曹军。

权大悦,随即许诺: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遂令鲁肃将此意传谕文武官员,送孔明于馆驿安歇。

张昭知孙权欲兴兵,急入见权言: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孙权只低头不语。

顾雍亦附和张昭之言,孙权沉吟未决。

张昭等出,鲁肃入见言:孙权若迟疑,必为众人误矣。

权令肃且暂退,容其三思,肃乃退出。

孙权退入内宅,寝食不安,犹豫不决(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吴国太见权如此,问明缘由,提醒孙权记得吴太夫人临终之语(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孙权如醉方醒,似梦初觉,想出这句话来。

预知说着甚的,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四回 吴决意抗曹

一、决策初定

吴太夫人遗言云:‘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权大喜,即遣使往鄱阳请周瑜议事,使者未发,周瑜已先到。

鲁肃与瑜最厚,先来接着,将前项事细述一番(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周瑜命肃速请孔明来相见。

周瑜方才歇息,张昭、顾雍、张纮、步骘四人,程普、黄盖、韩当等一班战将,诸葛瑾、吕范等一班儿文官,吕蒙、甘宁等一班儿纷纷来向周瑜进言,周瑜冷笑不止。

至晚,人报鲁子敬引孔明来拜,瑜出中门迎入,叙礼毕,分宾主而坐。

肃先问瑜的主张,瑜假意表示:见孙权,便当遣使纳降。

鲁肃愕然,责备周瑜,二人互相争辩,孔明只袖手冷笑。

瑜问:孔明何故哂笑?

孔明谎称:笑子敬不识时务耳,孙权决计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贵,国祚迁移,付之天命,何足惜哉!

鲁肃大怒,斥责孔明:孔明教孙权屈膝受辱于国贼!

孔明再假献一计:操得大、小二乔,必班师矣。

瑜问孔明:操欲得二乔,有何证验?

孔明言:曹操幼子曹植,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曹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

孔明即时诵《铜雀台赋》以取信周瑜,周瑜听罢,勃然大怒,大骂曹操。

孔明急起止之,以“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为由,劝解周瑜。

瑜言明: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瑜之妻也。

孔明佯作惶恐之状(明知故问,装模作样),言:实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

瑜发誓与曹操不两立!(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

孔明佯劝:事须三思,免致后悔。

瑜实言:自离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

孔明立即表示:若蒙不弃,愿效犬马之劳,早晚拱听驱策。

瑜当即许诺:来日入见孙权,便议起兵。

孙权升堂,左边文官张昭、顾雍等三十余人;右边武官程普、黄盖等三十余人:衣冠济济,剑佩锵锵,分班侍立。

周瑜入见,礼毕,孙权问慰罢,瑜问孙权对曹军主张,权即取檄文与周瑜看。

瑜看毕,又听张昭之主张,瑜言:张昭之言乃迂儒之论也!

权问瑜的主张,瑜分析曹操之弊后乃请得精兵数万人,进屯夏口,为孙权破之!

权矍然起言:瑜言当伐,甚合权意。

瑜只恐孙权狐疑不定,权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言: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心定天下定, 心乱万事烦。 心神不定,则诸事难成)

言罢,便将此剑赐周瑜,即封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如文武官将有不听号令者,即以此剑诛之。

瑜受了剑,对众言:奉孙权之命,率众破曹,诸将官吏来日俱于江畔行营听令,如迟误者,依七禁令五十四斩施行(有言在先,赏罚分明,继而天下大同)。

言罢,辞了孙权,起身出府,众文武各无言而散。

二、高谋引祸

周瑜回到下处,便请孔明议事。

孔明至,瑜言:东吴公议已定,愿求破曹良策。

孔明提醒:孙权心尚未稳,不可以决策也。

瑜问:何谓心不稳?

孔明言:心怯曹兵之多,怀寡不敌众之意,周瑜以军数开解,使权了然无疑,然后大事可成。

瑜深表赞同,乃复入见孙权。

瑜直问:来日调拨军马,孙权心有疑否?权言:忧曹操兵多,寡不敌众耳,他无所疑。

瑜以实较曹军虚实:曹操将中国之兵,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袁氏之众,亦止七八万耳,尚多怀疑未服,夫以久疲之卒,御狐疑之众,其数虽多,不足畏也。

权抚瑜背许诺:权当续发人马,多载资粮,为瑜后应。瑜前军倘不如意,便还就权,权当亲与操贼决战,更无他疑。

周瑜谢出,暗忖:孔明早已料着孙权之心,亮计画又高瑜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令人连夜请鲁肃入帐,言欲杀孔明之事。

肃不同意杀孔明,建议:令诸葛瑾招亮同事东吴(人才之争,不能为自己用的人才,养着也别放出去!)。瑜善肃言。

瑜升中军帐高坐,聚集文官武将听令。

程普年长于瑜,今瑜爵居其上,心中不乐:是日乃托病不出,令长子程咨自代。

瑜令众将各守其职,调拨已毕,诸将各自收拾船只军器起行。

程咨回见父程普,说周瑜调兵,动止有法。

普大惊,遂亲诣行营谢罪,瑜亦逊谢。

瑜请诸葛瑾说服孔明同事孙权,诸葛瑾即时上马,径投驿亭来见孔明。

孔明接入,哭拜,各诉阔情。

瑾以伯夷、叔齐为鉴,劝孔明同事孙权。

孔明以同理劝瑾同事刘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瑾思:瑾来说亮,反被亮说了瑾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遂无言回答,起身辞去。

瑾回见周瑜,细述孔明之言。

瑜问瑾意如何?瑾言:瑾受孙将军厚恩,不肯相背!

瑜言:瑾既忠心事主,不必多言,瑜自有伏孔明之计( 棋逢对手,先礼后兵)。

预知周瑜定何计伏孔明,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网游之极品地精
  • 穿越千尘不负你

    穿越千尘不负你

    穿越到一千多年以后的钟璃月,本想忘掉一切在现代努力生存下去,却遇到曾经自己亲手毒杀的大王。命运不停把她带到他身边,内心隔着一道墙,想爱又对前尘无法释怀,想逃却逃不掉。一次次的交集,两人开始用新的身份信任彼此,重新燃起爱意。但世事无常,分离之际才发现他们都在对彼此隐藏着自己。一张照片,一枚玉佩,揭开缠绵生生世世的缘分纠葛。原来他已经寻找了一千多年,如何才能破除相爱却不能相守的魔咒,我们一起穿越千尘寻找答案。
  • 穿越之绝世名门

    穿越之绝世名门

    穿越到新世界,家族等着我建设,国家等着我拯救,恶魔等着我斩灭,看我一步一步斩妖除魔……
  • 乌鸦小姐与蜥蜴先生后续

    乌鸦小姐与蜥蜴先生后续

    三年后,顾川在晴子与其他机械心脏的研究所的努力下重获了新生,并与对自己不离不弃的人姜小宁修成正果。这三年里,一直是许诚然和工作室里的所有伙伴们打理着川工作室,姜小宁呢,不仅顺利完成了本科学业,现在在工作之余修读研究生。而妍妍也顺利产下了一个男孩,今后的生活一片光明,也为前面的跌跌撞撞,磕磕碰碰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 秦红罗重生之武则天

    秦红罗重生之武则天

    时年正值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庚子年初,新冠疫情全球爆发,民女秦红罗,年芳二八,不幸身染新冠病毒,生命垂危。大唐神密之风水大师袁天罡,奉天之命泄露天机,密而告知秦红罗,前世之身贵为天之骄女武则天,口称:“护驾来迟,请陛下恕罪。"是之,秦红罗幽幽三魂归窍,七魄归真,隧死而复生,梦回大唐。不幸巧遇李淳风,护宝大唐天子李世民,夜观天象,窥伺天际紫微星灼灼生辉,示帝曰:”有女篡唐,为天子不幸,惟杀之而维稳”。秉承天意之袁天罡,奉命护法,与师弟斗智斗勇,末,故梦与唐王太祖李世民:“汝唐,尔在百年之后,一场夺权浩劫亦难免之,唯此女奉天承运,智慧过人,辅佐太子,不辱使命,不辱圣意,延唐四百余年,尔自斟酌,权衡利弊,惟顺天承运,方保基业。”唐王世民梦中惊醒,暗自思量,满朝文武皆是精兵悍将,谁知谁是谁心腹,小儿太子李治,秉性谦和大度,朝权尔虞讹诈,以何自处,以何自保,以何捍卫呕心沥血百年基业,又奈何天意终难违。
  • 心的泡沫

    心的泡沫

    8年的爱情长跑,初恋修成正果,却在婚后16年迎来了感情的背叛。比影视剧更狗血的剧情,无法想象的奇特感受,最真实的心路历程。
  • 顾如相思

    顾如相思

    “听说了吗?这天下人惧的魔头顾世予竟被一哑巴捅死了。”“那可不,我还听说这哑巴跟这魔头有关系呢。”“什么关系?”“我那知道,反正就是有,也没想到这顾老魔有一天还被自己人背后捅一刀真就解气。”那一日后,仙门百家摆宴三日,自古以来魔道便注定输给正道的命运应验在顾世予身上。
  • 恐惧社死的我只好全点nb了

    恐惧社死的我只好全点nb了

    以一己之力,让世界感受社恐!社恐之力,恐怖如斯!我就是那个,让尴尬都尴尬的男人!
  • 重生后我成了大佬的心尖宠

    重生后我成了大佬的心尖宠

    她死后化为一缕孤魂跟在阴郁的冷面战神身边,看他带着满身雨水赶到那个她噩梦开始的,抱着自己订婚时送给他的玉佩,哭得像个傻子。他在她的坟前和她说了一整夜的话,才二十多岁的人一夜白头。他披上盔甲杀进皇宫,九尺陌刀斩了欺负过她的所有人。他轻柔地抱起她早已冰冷的尸体,喃喃道:“嫣嫣,我帮你报仇了……”他抱着她的尸体,一步一步登上最高的宫门,血从他的盔甲中间渗出来,染红了整个天空。他眼神温柔,忘情地亲吻她的额头,然后纵身一跃,从此,世间再无守了天下的战神。重生归来,她誓要守护她的家人,用前世积攒的朝廷机密换他留名青史,此生,她定不负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