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夏氏早就在村人的“热心”搬运“八卦”之下,晓得了南平安等被叫到大房去。
终于等得人回了,进了院子就赶紧张罗摆饭。
从上次南夏大手笔买回米面油盐之后,南家小院的伙食就好了许多。
今儿个是韭菜炒鸡蛋,清炒菘菜,笋子汤,主食是糙米地瓜饭,总算吃上干饭了。
饭后,两小只迫不及待一起分享那根“保全不易”的糖葫芦。在南夏氏的追问下,关于上集的和关于大房那边发生的七七八八也知晓得差不多。晓得说再多,也就是徒然生气,南夏氏反而想到了明儿个的事:“明儿个,你们阿爷要让小春小秋过来,你们可别透露是做枕头的,就采菊花卖菊花的说法就很好。至于卖哪里就说集市上,大房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去上集卖东西的。所以就按照夏儿之前说的,一文一斤的收菊花。等下夏儿你去隔壁左右都说声,你们明婶家就小铃和小铛姐俩应该有空。再就是你们赵姨家小柳也可以一起做,这样人手也快些。”
南夏氏又想起别的事:“孩他爹,你晚饭过后加紧再编几个竹簸箕出来吧,小号的,中号的和大号的各整两个,估计夏儿她们后面用的到。”
“好,晓得了。我明儿个回来的时候先砍点竹子回。”南平安应声后,去和儿子一起拢晾晒的柴火。
南夏氏说完,便去把南平安今儿个带回的钱去放在之前的铜钱一起,折身回来又道:“夏儿,你下次从县里回,记得再买些线回,彩线也买些。虽然是一般价格的菊花枕,但也尽量绣上那么一点两点的,对得起这份价钱就好~”
在南夏氏想东想西的各种叮嘱里,南夏有些昏昏入睡。突然惊醒,差点睡着。
南夏氏见着,又好气又心疼:“我去打水你爹先洗,等会儿锅里热了,你们几个也赶紧倒水洗漱了休息,小喜小乐今儿个洗漱,我来看着……”
南夏呵呵傻笑了下,她喜欢这些念念叨叨的家常碎碎念,满了烟火气,让人莫名安心。
春耕的备耕结束,现在是春耕真正开始了。秧苗下田,家家户户是从早忙到晚的。
田地多的人家,就和田地少的人家,或者田地也同样多些的人家换工。
比如今天明婶婶家请工,南平安两口子和赵姨两口子都过去帮忙,那么明婶婶家就欠了一家两个工。
改明儿赵姨家请工,明婶婶两口子都过去了,就是还工。但如果南平安家没那么多田,不需要请工,那就下次夏抢的时候再还工。
农家人不兴用银钱来换算,主要也是没那个余钱,有的不过是把子力气罢了。
田地少的人家除了换工,也会去远一点有地主的村里,去做佣工,这个是有银钱的。
南平安两口子就想着,早点忙活完自家的两亩薄田后,先去邻村做佣工。自家地里的豆子晚一点也还能等,再加上腾出两亩来种辣椒,时间就更宽裕了。
想法是很美好,但南平安两口子加紧忙活完自家的水田的时候,大伯娘又上门了。
“爹娘就是这样说的,我话是带到了啊。”大伯娘说完,就折身走了。
留下一脸沉闷皱眉的南平安,和一脸隐而不发的怒气的南夏氏,坐在堂屋里一时都沉默下来。
南夏赶紧兑好温水,在温水里放了冰糖,放在堂屋桌上,牵起两小只去洗漱了。
事情是,南家老爷子当初从老老爷子那里承接下来十五亩水田,后来幺儿成家之后分家,按照道理说三兄弟一人五亩是最公平的分法。
但老爷子他们老两口要留两亩伴身的田,以及当时南家小姑子如意只是定亲还没出嫁,也分一亩做嫁妆田,最后十二亩田也应该是一人四亩。
南平安最后只得了两亩农田,南富贵是长子得了六亩,南吉祥作为幺子也得了四亩,老爷子给出的说法是老幺要出去跑生意,得留些后路,要不然万一生意亏了回来饭都吃不上。而南平安反正也是留在村里种田,多下把力气,就能挣回一亩两亩的田地了。
南平安小时候和大哥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和小弟在一起的感情还是算深的,也没争什么就默认了。南老爷子说的也对,只要他们下点力气,田地是有的。但他没有料到的是,这仅仅是“退让”的开始,后来无数次被“洗劫”终“一空”,那梦想中的田地遥遥无期。
后来,南富贵要去酒楼忙活,家里田地没人种,就佃出去了,连同南家二老的一起。南吉祥的田地呢,在出去做生意前,就交给他岳丈家种了。
只是前阵子,南家佃出去的八亩水田中,有两亩要换人佃,不知老爷子怎么想的,就说先不佃了,秧苗还是一样准备。
大伯娘来传话的意思是,南家老爷子说那两亩田就让南平安搭把手种了,总比佃出去要多收些谷子,自家人吃比什么都强。
至于这个自家人的范围,就有得玄机可藏了。正是因为明白这点,所以南平安两口子才愤怒沉闷。
能怎么办呢,大伯娘来传话说这是老爷子两老口的伴身田,现在三个儿子只有南平安还在村里种田,不是他去种难道是老爷子自己下田吗。
南夏管不了那么多,她依旧采木耳暴晒,采菊花收菊花忙的不亦乐乎。
小铃铛姐家,春秋姐俩,再加上小柳,一文一斤的菊花收着晒着。然后翻晒菊花的下午,那几个小菇凉会做绣活,互相串个门,向南夏讨教她的叶子等缝补漏洞的法子。
小菇凉谁不爱美呀,现在穿的衣裳也是补丁,可这些补丁都成了叶子花朵星星月亮的形状,看上去就向绣活,穿出来脊背都直了好多。
南夏没想到,她打入乡村小菇凉们的阵营中去,是靠她最不擅长的所谓女红的。
南家院子就这么大,晒不下那么多菊花,所以南夏说了三文两斤干菊花,还教了她们一些注意事项,也把蒲公英能炒制成茶,告诉了她们。至于是吃还是喝,甚至是去县城卖,她都不管了。她只是把她的交好的诚意摆出去,以及赌住吞象蛇的贪心,别来问我菊花怎么卖出去的就行。
几家的爹娘知道蒲公英的作用之后,对南平安家也是感激的,于是几家人相处得更和乐了。
在第二个十天的时候,南夏黑木耳依然是十五斤,但菊花枕就翻倍成十二个了。
一大包鼓鼓的,又惹了一路羡慕嫉妒的闲话。
进账五百四十文,今天的采购清单如下:南平安父子三人的肉包子管够,并兜着走。布庄除了买布做枕头,还给全家人买了能做一身衣物的粗棉布。去绣庄买回南夏氏交代的各色线,以及南夏自作主张购买的三斤棉花,还有去杂货店购买的三个坛子。一共花费了将近两百文。
南平安虽然在大购买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免不了瞠目结舌。
南风倒接受得更快些。自从上次买纸笔回去之后,他跟着爹娘将自家水田的事儿忙完之后,就只是每天和南夏几个一起去采黑菜等,下午妹妹忙着晾晒之类,他就在堂屋练习写字。
南夏还说这次,一起去书肆,他可以在那儿阅读三百千,能记多少记多少,回去之后赶紧默下来,等多去几次,全部默下来之后就进行背诵。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是妹妹说的,他听了,记在心,深以为是。
当南风在书肆默书时,南平安去铁匠铺子修理农具之类,南夏又有了可以翻腾点私房钱的时间。
这次,她瞄上了当铺。依然是水晶或琉璃制品,只不过,这次不再是手链,而是一个白天鹅水晶摆件,和一块有些磨旧的怀表。
哎,她花了触发机会淘来的小古董般的玩意儿,也不容易啊。好在,这玩意儿在抖世界真的就是廉价的玩意儿,所以她只花费了几十个铜板就买到了。现在她通过每天时不时地刷音符,已经有两百多铜的身家啦,总算不是赤农了。
当铺掌柜瞅了瞅,还没窗口高的小菇凉:“小菇凉,有什么好物呀?”
小菇凉夏:“掌柜伯伯,有人给我买糖葫芦了,让我帮他把这个死当了的。”
掌柜下意识往外面瞅了瞅,也没瞅出个啥来。这一行待久了,也是活久见得多的,有些败活祖产的,有些来历不好明说的,都会遮掩一番来当的,尤其是死当的。
派个路人甲小菇凉还是路人乙小乞丐,常有的事:“这水晶价高些,二两银子,这西洋表有些磨损,一两银子。”
南夏不知道对方有没有坑她,就算是坑了,她也只能认的:“好的,大哥哥说这家当铺掌柜是个厚道的,不管您怎么说,让我都给您。”
掌柜的被奉承的眉眼舒展了些:“那小菇凉拿好,拿钱给到大哥哥了,赶紧去找你家爹娘哈~”
南夏出了当铺,往人多的地方跑了跑,又往一些酒楼茶楼什么的,去转了转,最后才往书肆里去。
上次音符十万有小黄车收纳箱功能开启,后来音符百万有个小红车百宝箱功能开启,某抖点名只能放置外界的金银珠宝类。珠宝暂时木有,但银子现在总算有四两啦,开森。
“哎呀~”有个娇俏的声音响起,随后:“你这小菇凉怎么回事呀?走路都不看路的嘛~”
南夏也被撞得一个趔趄:“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习惯性地从前说抱歉的词儿~
“什么好意思不好意思的,道个歉都不会的嘛~”年月八九岁的小菇凉,穿着桃红色衣裙,正从被撞到一旁的条凳上起来,一旁还站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郎。
“啊,对不住~”南夏赶紧抓回神识,她确实是一时放松,就一边走路一边刷音符了。
“就一声对不住就行啦~”小菇凉有点不依不饶呢,如果不是看对方衣料还好,南夏都以为自己被碰瓷了。
“明珠~”少年郎低声喝斥道。
“表哥,你到底是站哪边的,你总是帮别人不帮我,那个烟儿也就算了,这个小丫头片子,你也护……”叫明珠的小菇凉说着说着,真感觉委屈极了,都快哭出来了。
额,她这是被殃及池的鱼么。南夏忍不住嘴抽抽,古代版的表哥表妹第一现场认证,还……蛮有意思的哈。
“小少爷,表小姐,你们这边怎么了?要不要帮忙?”某位酒楼伙计过来问道。
嗯?声音怎么略熟?
“这位小……嗯?小夏?怎么是你?你在这儿做什么?你爹呢?”原来真的是熟人呀,南家大伯嘛。
果真,相逢即是有缘么。
“大伯,我爹他们去铁匠铺子修锄头了,我就在这附近转一转,正要去找我爹呢。刚刚没看路,撞着这位……嗯,小姐了……”南夏如是道。
“小少爷,表小姐,这是我家侄女,真的是有眼不识泰山哈……小夏,还不给表小姐赔罪!”
赔罪?怎么个赔?都上升到罪了嘛。
“真的是对不住了~”南夏想了想,学着古人作揖,是不是要这样?因为中途想起的,动作便有些僵硬。
噗嗤。也不知是哪个围观者,这么没有功德。南夏很想翻白眼,但又拼命忍住了,于是脸部肌肉用力过度,有点抽抽。
“对不住有什么用,我今天刚换的新衣服,这一下被扯出个口子,你赔得起吗?”明珠小菇凉困在情绪里了呀。
这可怎么整?算了,女孩子嘛,不都喜欢那些亮晶晶的东西嘛。之前又多刷了好几天几个铜板的琉璃手链,要不,破财消个灾?
她不耐烦处理这些的呀,手一动,哎,不对,还有一个,南家大伯在。
不能冲动,冲动是魔鬼,差点被魔鬼诱惑:“那,这位,嗯,那个小姐,你想要怎么整?”南夏的语气充满了无奈。
“喂,你这是什么语气……”吧啦吧啦,南夏觉得吧,今儿个出门肯定是撞上不吉利的那天了。
“明珠,你到底闹够没有?”那个表哥的少年郎忍无可忍。
明珠小菇凉终于在表哥少年郎的不耐烦下,收了声。哎,这真的是被偏爱的有持无恐呢,明珠小菇凉有得苦啰。
可能是这一脸姨母式的悲天悯人,在一个五六岁的小菇凉家脸上,太过显目。
南家大伯送走两位小主子,准备回来训斥下侄女,发现自家侄女被一酒楼门口的中年男子叫过去说话。
冯秀才?……那旁边的,好像是……吴,吴知县?那旁边一中年男子和一十岁左右少年郎又是谁?
南家大伯正要过去,奈何酒楼掌柜的叫他,只得先上楼。
而南夏,也是一脸懵圈地,被“请”到一旁“说话”……这,酒楼门口,人来人往的,虽然是侧门口,拐卖什么的,不至于吧。
也许是南夏骨碌碌转动的眼神,表达的太明显了,那位面无表情却气场矜贵地少年郎嘴角微不可见地,抽了抽。
“小菇凉,刚刚你是不是想真的赔偿点什么,息事宁人呀?”少年郎一旁的中年人,刻意压低了声音,尽量温柔道。
噗嗤。南夏也想笑,这么一气场凛栗的壮汉温柔起来,那温柔还是别出来混了。
“是呀,确实是我没看路。”南夏如是回复道,眼睛瞄了瞄另外两人。
她可是刚听到其中一人喊另一人,冯秀才的。在大脑中拼命搜寻可用信息,当时同事们的讲述里到底有没有个性鲜明的冯秀才一流的人。
她琢磨过了,如果真的是六小世界相互交集碰撞的话,也一定是她有些印象的小世界,也就是说,一定是同事们茶水间讲述过的各类或虐或甜的小故事。
这几个人,貌似是路人。如果真的是路人甲乙的角色的话,当守路人本分,不来“搭讪”她呀。既然搭讪了,一般不会做无用功处理不是。
“那你准备用什么息事宁人呀?”中年人是看着少年郎颜色行事的,这点南夏还是能看出来的。而是,她有点怀疑,之前的围观噗嗤声,也……可能是少年郎的吧。
想了想,换了一条中性的琉璃手链,可男戴可女戴:“喏,这个。我之前帮一队外商指过路,他们给了我好几个好玩的。我想,小菇凉都爱这些花里胡哨……啊,亮晶晶的东西,所以就准备拿出来送她好了……”差点又嘴快了。
中年男子接过,眼底有惊讶,看了一眼少年郎,继续问道:“那你后来为何又没拿出来?”
南夏很想说,你们这些路人甲乙真的有点闲操心啊,但是:“哦,旁边那个,是我家大伯……我们乡下人家,嗯,大伯小叔之类,有点,一言难尽。我怕掏出这个,其他的就得全掏出去了。这么一想,有点不划算哈~”
看到一旁那个所谓冯秀才,以及另外那个八字胡男,贪婪之光一闪而过。坏了,她自报家门,如果对方,有点财势,她也一样保不住。
“那个,呵呵呵,相逢即是有缘。这个什么牛什么马的链子,我就送给几位有缘人吧。正好我有四个呢,不,五个。”
南夏赶紧掏,男士的女士的都有,自己带不了,送人也好:“大叔,您一个,这位先生,您也一个,这位大伯,您一个,这位小哥哥……嗯,就这个吧。还有一个是小菇凉戴的,不给你了。”
南夏故意说了五个,没那么刻意,她自己留的那个,是红绳编织,只有一颗黑珠子,心形的那种,没有前四个价值高。
她这次送出去的,比她之前换钱的价高多了。本来是存着以后开杂货铺用的。
“你为什么留下那个一颗珠子的?你不也是小菇凉吗,不喜欢花里胡哨……亮晶晶的东西吗?”少年忽然开口道。
“额……这个,是一颗心呀,代表一心一意呀,我喜欢。”南夏有点耐心告罄了,得了“惊喜”还不“放过”她的吗。
“那我这个,代表什么?”少年郎摸索着手中的怀表。
“这个呀,我也不知道呀,听那大胡子说,这是时,嗯,与时同在,吧……好像是这么个意思。我没读书,不知道记得对不对,呵呵呵。”她都要“傻笑”得僵掉了。
好在,另外两位“大人”得了“亮晶晶”,很是满意。应该,不会再被惦记上了吧。
收回暗戳戳的眼神,就是有点大出血的不爽感。
南夏可不知道,她的过于丰富的表情,已经被一旁的少年郎悉收眼底,不禁嘴角轻扬:“全叔,赏。”
“是。”那个之前问话的中年男子,从怀中掏出,一叠……银票?
从中抽出一张,南夏下意识接过,尴尬了,不认识:“小哥哥,这是多少钱?”
一旁的冯秀才和吴知县:……连银票都不认识,看来是真的一运气好的乡野小菇凉罢了。
南夏不知,自己这一“不识”才是真正让她逃脱“被惦记”的厄运。
她,是真的不认识古代的银票啊。
“一千两。”少年郎的声音里,似乎有些,幸灾乐祸……幸灾乐祸,她没理解错吧。
“大伯,我刚刚算了一下,一两银子可买一千个包子,但一千两我算不清楚买多少个包子了。要不,你给一个我算得清的呗?”南夏故意傻笑道,有钱没命花,她可不想成杯具。
最后,她“喜滋滋”拿到了十两银票,这个就当她去当铺当了四个行货啦,这平衡,很可以。
“小夏,你在那里干嘛呢?”是不远处笔墨铺子外的南风,看到酒楼旁的妹妹,赶紧急急而来。
“哥哥,我马上过去~”真的是天使哥哥呀,南夏扬了扬手中的,银票,瞅了一眼,赶紧收好,实际是放百宝箱了。
“再会啦,各位伯伯哥哥~”赶紧作个不伦不类的揖,向哥哥跑去。
目送她跑过去的少年:真是一只狡猾的小狐狸~
南夏没打算把这些“意外之财”拿出来给南家用,不好说来处是其一,她更想的是,靠实力种田。金手指更多的时候,还是做王牌先藏着吧,能一生都不用到是最好的。
因为,她发现,她已经找到了致富之路。那就是,捡辣椒的,漏。
也就是说,辣椒在这个时空才兴起,种植还只是局部。至于辣椒相关的大菜,火锅水煮鱼之类,她不会碰。当然,她也碰不上,除非靠阿抖刷视频。
但这些个太显眼不说,一个不留神就可能和其他金手指们撞车,那多尴尬。
她的目标只是,小富即安嘛,所以辣椒那么大的蛋糕,她只去盯酱菜系列,就足够了。这些,她拿手呀。
三言两语糊弄过南风之后,南夏又买了一叠瑕疵纸,才一起去铁匠铺子,和南平安汇合。
南夏心想,下次卖木耳和枕头后,给家里把那些破旧农具换新,这样南平安南夏氏会很开心吧。
回到家后,大家又吃了一顿美味的包子,和鲜笋汤。
饭后,南夏氏收拾那些买回来的东西:“夏儿,你买坛子回来做什么?”
“娘,我之前在外婆家,听杨阿婆她们说泡菜什么的,好像是她们村有人用辣椒琢磨出泡白菜的新鲜吃法了。我就寻思着,能不能泡萝卜呀。我更喜欢吃脆脆的。我用黄瓜和萝卜试试呗,要是做的好,我们可以去县里卖给杂货铺子呀。”南夏早就想好怎么说了。
南夏氏听了,琢磨着:“难怪你上次买了半斤剁椒酱回的。这个,就试试也好。这棉花呢,这总不会也是吃的吧?”
难得南夏氏还开起了玩笑,可能生活终于见了点希望吧:“这个呀,娘,我上次从布庄整回来的碎布片,那个,除了拼接做枕套之外,那些小的,也不能浪费了呀。我寻思着,可以混一些棉花,然后塞进鱼形的枕头里去,试试。”
南夏氏听了,还是觉得奇怪:“那鱼形枕头你折腾出来不是装菊花给小娃娃的吗,这装棉花布碎的,又没有菊花枕的功效……”
“对呀,就是没有菊花枕头的效果才好呢。娘,这县里是得病的人多还是没得病的人多?”
“当然是不得病的人……你是说,那些不生病的小娃娃也会买这枕头呀?”南夏氏也不是特蠢笨的人,“只是,药馆的白掌柜哪有那么多时间来整你这……”
“娘,这些可不会放药馆的哦,这个放布庄,还是绣庄,娘您说呢?”
“放布庄比较好,绣庄的话,要枕套上绣些什么才好卖的,目前娘也腾不出时间来绣……”南夏氏的意见还是挺周全的。
南夏觉得,就这么定了。
“小夏,小夏,阿奶让你过去一趟~”是小秋跑过来,隔着篱笆门喊话。
南夏了然,肯定是大伯酒楼这事儿。她和南夏氏说了,南夏氏想了想,用小篮子,把南平安带回来的馒头,放了六个进去。这次他们是带了十个馒头回的。
南夏拎着装馒头的小篮子进大伯家院子,到堂屋:“阿奶,您找我?我娘正好要我给阿爷阿奶送几个馒头过来,是我爹从县里带回来的。”
老太太哼了一声,总算没有开口就责骂之类。一旁的大伯,南富贵道:“小夏,你今儿个鲁莽了,要不是我正好在,说了好多好话,才没事。”
“谢谢大伯,下次我再不去酒楼那边跑,给大伯添麻烦了。”南夏也懒得去扯那些有的没的,南富贵想捞好名声就让他捞呗。
“你知道就好。对了,小夏,那时候在门口和你说了阵子话的几个人,是谁?他们和你说些什么了呀?”南富贵问道。
“大伯不认识吗?我不认识呀。他们就问我,为什么撞人了不怎么怕之类。”南夏早就料道大伯会问上一问的,那里面肯定有大伯认识的人,但关于收了一小菇凉“贵重”的赠礼这回事儿,没人想自己曝出来的,毕竟有骗小菇凉嫌疑,有失风度。
“那你没说什么得罪他们的话吧?那里面一个是冯秀才,一个是吴知县,都是得罪不起的。”南富贵得意自己竟然想起了新上任不久的县令大人。
“没有乱说话,他们就是随便问问吧估计。”南夏一面回着,一面脑海中加大搜索力度。
她总觉得这冯秀才给她的感觉不大好,总觉得他是推动某些情节的一个人。可能,她遇见了第三个世界的一些人物,只是应该不是主角,要不然她不会搜索这么困难的。
看问不出什么来,南富贵也没再继续。正要走的时候,南阿奶跟着说了句:“跟你爹娘说一声,后儿去你小姑家帮忙插秧哈。”
南夏:……难不成这最后一句才是重点,她一个晚辈,除了带话还能怎么整。
回来后,和南平安南夏氏一说,这次反而没有上次情绪大了。
“娘,你们怎么好像已经知道的样子?”南夏实在好奇,问道。
“每年都去的,都是你爷奶让他们小的来知会一声。今年只是没料到你爷奶会把田收回两亩,让我和你爹去帮着种。你们小姑秧插得晚一些,这样,往年我们都趁着这段时间去做五六天的佣工了再去帮她的,今年就佣工没做成,刚忙活完你阿爷阿奶的两亩田,这是歇都不让歇了,比往年还提前几天过去帮……”南夏氏说着,心是忍不住地下沉。
南夏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来了句:“等送哥哥进学堂了,我们就再挣钱买田,多买几亩,到时候就只给自己忙活了……”
南夏氏本来难过的心,听了女儿的话也忍不住开颜:“你这丫头,年纪小小口气倒不小~”
第二天,南平安和南夏氏难得休整。南平安给院子里的菜在追肥,南夏氏便把有些菜给摘出来,整理一下放地窖。
豆角和黄瓜都腌制成酸豆角和腌黄瓜,为农忙时候的早餐佐菜。剩下部分白菜和黄瓜豆角,明儿个去南如意家带过去。
菜地里的韭菜,小葱,蒜子,芹菜和空心菜都没有动,这几天都是随长随吃。只有萝卜和豌豆全都收了一茬,又再撒了萝卜籽下去,长得快。
南夏早就和南夏氏说好,萝卜交给她做酱萝卜。所以南夏把两小只赶得去和南风念三百千了,也在忙活萝卜切条。南夏氏也忙着将萝卜叶做成咸菜,装坛。
酱萝卜的做法有了剁椒酱其实特别简单:白萝卜清洗,切成条状,撒盐,腌制两三小时,沥干水分再撒白糖,没有白砂糖就把冰糖磨碎,继续腌制一小时,出水叶去辛辣。凉水清洗,放入坛子。再放酱油,白醋,白糖和蒜片,以及剁椒酱和凉开水到碗,均匀搅拌成酱汁,将酱汁倒入坛子,或者所有酱料都倒去坛子都可。封盖冷藏,两天后即可吃。
南夏为了不让人很快得到配方,所以用的酱汁泡制。南夏氏在一旁全程观看,并亲自上手酱制第二坛,像个孩子一样,对剁椒酱制菜充满了好奇。
她也是常做腌菜的,那也只是放盐而已。哪有又是冰糖又是酱油白醋,还有剁椒酱这么多调料伺候的,怪不得外面的酒楼咸菜小碟也卖得很贵呢。
南夏一旁觉得好笑,也动手做酱黄瓜,和酱萝卜大同小异,这次她也放了豆角进去。要是有荞头就更好了,酱菜三鲜哪,她的最爱。
酱菜好在制作简单,做开胃菜是很好,但缺陷也明显,一般就在一两个星期内吃完,要不然味道会走,所以一次性无法存储太多。
两天后,南平安和南夏氏正好从南如意家回,全家人一起尝过酱三鲜,萝卜,黄瓜和豆角。除了两小只,其他人吃得停不下来,这是对南夏酱菜最高肯定。
正好月底,粗粮要买了。这次,南平安带着全家人去县里,且不再用谷子换陈米。
南平安挑着蔬菜和酱菜,蔬菜是为了盖住酱菜做的幌子。南夏氏也挑着一坛酱,另外木耳和家里的攒的一些鸡蛋鸭蛋。南风和南夏则背着枕头包袱,然后一人牵着一个娃娃,两小只是也。
走在路上,又遇到爱打听有着八卦之魂的乡人们。都以好阵子没卖菜了,把家里的菜挑去换些米面,两个小娃娃在家不放心,索性就带着一起去了。
两小只很开心,和爹娘,和哥哥姐姐一起去县城。
“姐姐,县里是不是有很多很多好吃哒?”吃货小团子喜一路上都问了好几遍了。
“小阿喜最想吃什么呀,是肉包子还是糖葫芦呀?”南夏也逗着她。
“我……我两个都想吃呀。”小团子蹦跳了一会,又认真说道:“不对,我不要吃糖葫芦和肉包子了。我要吃和糖葫芦肉包子一样好吃哒~”
一句话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嗯,是个有追求的吃货小团子。
“那小阿乐呢,你有没有特别想要吃的玩儿的呀?”南夏甩了甩小豆丁的手手。
今儿个小豆丁赶在小团子前面,抢着牵了姐姐的手,这时候正幸福地冒泡泡呢。
“我……我想看看书肆是啥样子的……”果然是有志气的未来小书生呀。
“姐姐,我今儿个好高兴呀~”小团子忽然松开哥哥的手,跑到南夏的另一边,也牵起姐姐的手,完全看不见哥哥幽怨受伤的眼神儿。
“为什么呀?因为今儿个可以吃到好吃的吗?”南夏忍俊不禁,顺着话问道。
“不是呀,因为我们今儿个,都穿新衣服啦~”小团子咯咯咯地笑着,一副你们没有想到吧的小机灵样。
南夏也笑了,这第一套春衣终于紧赶慢赶,在昨儿个晚上完工,所以今早,南夏看见时候,硬是要求所有人都统一穿上新衣。
从吃不饱到现在能吃饱,是第一步的话。那从穿补丁衣服终于跨进穿新衣服的行列,算不算成功第二步。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