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吴其然问起有关皇陵的事情,李尹当然隐瞒了主要部分。虽然吴其然一再追问,但李尹只是不说,吴其然也无计可施。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期间妖娘派人告诉李尹说已经遣人去召回边镐,应该就在这几天会到。等边镐到了,就让李尹前去向边镐和潘佑拜师。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尹不是会和吴其然、潘东去郊外游玩,边界战事不断,经常会有难民涌向京城金陵,官府不许他们进城只许其在城外修养,发放些米粥。但毕竟是僧多粥少,还是时常会有些人会饿死。李尹这时被神秘人赐予了第二心“仁心”,并告知李尹说:“有仁心方可赢得民心,赢得万众归心。”
李尹虽然年少,但毕竟乃是一个王爷,何况其母又是李预宠妃,受了李预很多赏赐。晋王府本身就有一支一百多人的亲兵,需要军饷供养。每次看到那些难民,李尹都会让阿福带着那些亲兵分些粮食给他们。
这一天,李尹和吴其然他们又去郊外。地方衙门驱除了一批又一批的难民,今天李尹他们又看见一批,当然这也不知道是他们看到的第几批了。远处阿福正带着亲兵放粥,这也不知道是他们第几天放粥了。
李尹过去叮嘱了阿福几句,就不再多问。毕竟这些事情不是一个孩子所能懂太多的。就在这时,李尹转身不见了吴其然。仔细寻找之后,听见吴其然和一少年争吵的声音。
“募兵战斗力强,与府兵相比,可以一敌二,何况现在唐国国富,完全可以维持一支强大的募兵。”这是吴其然的声音。
“这可不行,唐初实行府兵为主,募兵为辅的军事制度,这并没有影响前唐帝国的强大。反而在前唐中期以后,府兵制度被破坏,募兵实力过强,中央政府不好控制造成了强盛的前唐分崩离析。”
“可你要看时机,府兵制度是以均田制度为基础的,可这项制度自前唐中期被破坏后就没有恢复过。”吴其然显然不服气。
“现在国家富饶,正是恢复的好时机。”这少年声音虽弱,但语气却不弱。
“你…”吴其然刚想在说些什么,但这声音除了吸引了李尹之外,还吸引了另外两个人。三人一起走向了争论的两人。
首先开口是一位年近半百,但极为壮健的器宇轩昂之人:“二位小友居然对国家大事如此熟悉,看来不是什么一般人家的公子。”
然后开口的是一位中年文士:“是啊,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解,其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先前还在争执的两人这时却谦虚了起来:“两位先生过誉了,随便说说而已。”
这时李尹走过去向吴其然打了个招呼。吴其然向李尹笑了笑。中年文士也看了李尹一眼,似乎认识,这让李尹很奇怪。
吴其然犹豫了一下,对二人说道:“晚辈能不能斗胆猜猜二位的来历?”
“哦?”大家听吴其然一说都来了兴致,一同说道,“你倒是说说。”
“那献丑了,先说这位,您器宇轩昂,身形健硕,骨骼宽大,身上不自然透出一股杀气,我唐国能有气势的只有两。一是水军都督林仁肇,但他驻守长江,身当要冲,责任重大,不可能回京。另一位就是您了,数月之前连挫柴荣数位名将的大将边镐。我说的可对?”
“哈哈哈,”边镐爽朗的大笑,“你居然能认出老夫,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那你猜猜他是谁?”边镐指着中年文士说道。中年文士也笑着看向他。
“呵呵,这位先生文雅之中透着一股浩然之气。在本朝文士之中能有这份气势的文士只有因为边将军求情而被贬赋闲的中书舍人潘佑一人而已。”吴其然肯定的说道。
边镐和潘佑哈哈大笑:“居然能判断出我二人的身份,不简单啊。”潘佑接着说道:“边江军进来可好?”
“好什么好,不能死在战场之上,这对一个将军来说是一种耻辱。潘大人倒是很清闲啊。”
“不用为国事操心,清闲的很呐。”潘佑也发起了牢骚,“哦,边江军,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吏部侍郎吴宪的公子吴其然,这位就是晋王李尹。”潘佑指向了李尹。
“哦,”边镐看向了李尹。虽然李尹仁弱,但眉宇中还是有一股掩盖不住的气势被边镐捕捉到,这让边镐很震惊。
这时的李尹的恍然大悟:“原来是两位师傅,李尹有礼了。”说完便要行礼,边镐连忙扶住,我二人现为白身,怎敢受王爷之礼?”
李尹谦虚道:“师即是父,怎可失了礼数?”
潘佑这时转向那被冷落的落魄少年问道:“不知道这位公子怎么称呼?”见他问起,大家也把目光转向了这位少年。
他虽然落魄,但回答起来却不卑不亢:“在下魏九江,家园被毁,流落途中与父母失散,最后一人随人群到了京城。”魏九江犹豫了一下说道:“我乃前唐名相魏征之后,不知道各位相不相信?”
“我相信。”吴其然这时已放弃了争执时的不愉快首先说道。
潘佑也说道:“公子不似那说谎之人,我相信公子。”其他人也表示说愿意相信他的身份。这让魏九江很是感动。
这时已经快到中午,李尹想让大家到自己府上一坐,边镐刚到金陵还需准备一些物事,也就推辞了。其他人也推辞了。李尹无奈只好作罢。
最后,李尹希望让吴其然和魏九江跟他一起向二人拜师,二人也喜欢两位少年,说道只要贵妃娘娘答应自然准许。这让吴其然和魏九江及其高兴。
这次偶遇之后,让潘佑及其震惊:“吴其然和魏九江久后必是人中之龙,而晋王李尹很自然的就把他们拉拢到自己身边。况且他有仁爱之心,不骄不躁,难道这就是天生的帝王之才。”自然,其他人并没有看出其中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