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400000233

第三十七章 干瘪的尸体

冯老想了想,道:“你想找的巫师我很早就听说过,就住在大文镇的山林深处,他脾气很古怪,只见想见的人,不想见的门都别想进去,我早期在研究宗教的一些资料里发现唯独少了关于‘巫’的具体记载,最出名的,有《大禹治水篇》记载:舜帝时代有江淮流域部落领袖巫支祁,他上彻天文,下通地理,力逾九象,术妙万端。尤其是水文水利知识他非常丰富,对于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所有河流,每个湖泊的水文地质情况他都了如指掌,并有水神水怪之称。大禹治水就是采用了巫支祁的建议方案,原先治水都是用水来土挡的方法,因此一直治不了水患。后来大禹请教巫支祁,巫支祁叫大禹用“疏凿”的方法,并告诉禹各条河流的地质情况其要害地方,开凿的路线图,大禹按照巫支祁的方案做才治好了多年的水患。相传,巫师多为人祈祷、治病,黄帝时有医生巫彭,此为巫姓之始,但真正的起源还未可知。”

我点了点头,苦笑一声:“嗯,我对这一方面也了解甚少,师父也没有和我说过这些,这些还是得靠您知道的知识了。”

冯老立时得意一笑,道:“虽然不知道巫师的具体起源和发展,但我也通过收集一些古文记载了解了一些,《说文解字》曰: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也。又《汉书.效祀志》:民之精爽不贰,齐萧聪明者,神或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使制神之处位,为之牲器,能知四时牺牲,坛场上下,氏姓所出者以为宗。文字记载称女巫称巫,男巫称巫与觋,《周礼·春官·神仕》:凡以神仕者,掌三辰之法,以犹鬼神示之居。《外传》云: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使制神之地位次主之度与此文合,故知此神仕是巫……言在男曰觋,在女曰巫,男子阳,有两称,名巫、名觋。女子阴,不变,直名巫,无觋称。”

说完后,冯老又补充一句:“这次你要找的就是一名男巫,不过。。。人都已经不在了,你还找他干什么?”

我搓了搓手道:“我也说不清楚,总觉得他能给我一些我想要的线索,一些。。。关于巫妖的线索。”

“巫妖?”冯老眼睛一睁,顿时来了兴致:“敢情你小子来到川北一带是找巫妖来了?难怪你总是神神秘秘的,对了,前阵子甘肃考古队让我看了一具汉代的干尸,啧啧~~~衣服都保存得完好无损,法医经过多次检查,确定没有任何特别处理,但。。。初七你觉得这样超自然的现象是不是就会变成你说的巫妖?”

“嗯?”我皱起眉头,要说让尸体不坏的法子有很多种,古人多用一种奇特的香料保存尸体,也有用药物或是特殊的地方保存,但若是任何措施都没有还能保存上千年,自然是不可能的事,不过冯老此话也没有欺骗的意味,那就难说了,巫妖通俗点说就是尸妖,一般尸体能变成尸妖的,千年难出一个,因为不单要有特殊的地理气场环境,还得靠自身的情况,综合因素加在一起才能机缘巧合修炼成尸妖,要么就是在死之前修炼了什么法门而促成后来的转变。

一听说我要寻找巫妖,冯老那是瞬间兴致高昂,不但要给我带路,还和我一路闲扯一些他所知道的关于巫妖的传说,当然都是旁文野史。

不过冯老毕竟年纪大了,要说找到那位巫师也就是十里多地,但走山路可就费劲多了,我们足足花了三个多小时才赶到冯老所说的大文镇,大文镇,虽然也号称一个镇,里面的人却不多,而且还是散居,整个就是一散落在各处的村落。

经打听,当地有个老村长知道我们要找这里的巫师,立刻将我们带到大文镇最气派最富裕的饭店吃饭,老村长比冯老的年纪还大,头发稀松,牙齿也不全,但说话却很清晰,而且还很健谈,酒桌上那是滔滔不绝。

“没人敢去啊。。。哪个敢去收尸?你们没看见,那场景,足以吓死一头牛!”

老村长说的含糊不清,不过我们还是听懂了,他所说的收尸一定是指他们这里的巫师的尸体了,说完,老村长又喝了一大口酒。

冯老愕然问道:“为什么不敢去?据我了解,这里有个很出名的巫师,虽然人脾气古怪了点,但确实救人无数,算是造福一方,他死后就算不能风光大葬,也至少得有个人收尸吧?还有,老哥你所说的场景是什么场景?”

老村长喝过酒咧了咧,示意酒很辣,然后瞥了冯老一眼:“飞禽走兽,就在大巫师刚死三天之内,全都赶去送葬,哎哟。。。那山洞的四周全是动物的尸体,死状惨烈,我们这里的人纵然有心去,也不敢上前啊!”

“动物送葬?!”我怔怔地看着老村长。

老村长一歪头:“那还能怎么的!我劝你们也别管这些邪事,搞不好大巫师见你们诚心也把你们留下就不好喽!”

我呵呵一笑,道:“放心吧,大巫师真的有灵,不会那么做的,而且,那些动物送葬一事,也未必就是大巫师干的。”

听完我这话,老村长一阵翻白眼,和冯老低声絮叨,大意就是“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这样早晚要吃亏。。。”芸芸。

吃过饭,见我们一再坚持,老村长只得告诉我们确切地址,我们谢过老村长,便一路径直向山林深处寻觅,被老村长那么一说,我现在也对这个巫师越加感兴趣了。

一个平坦的山坡下,是个山洞的入口,入口处则有一个黑漆漆的木门板挡着,如果我们没有走错,那眼前就是老村长所说的大巫师所住的地儿,当然没错!因为我同时也看到了老村长所说的所谓动物送葬,眼前的一幕让我全身毛孔瞬间一紧,头发发麻,这。。。这的确是动物送葬啊!

足有上百只(也可以称之为上百头,总之飞禽走兽都有)飞禽走兽横七竖八的躺在石洞的外面四周,其死状想是瞬死,所谓瞬死,也就是没有任何挣扎的迹象,这些飞禽,翅膀都没伸开,走兽,四蹄都是倦伏的,倒像是自愿送死,这些,这些完全颠覆了我对动物的认知啊!

鸟兽飞禽,可真是应有尽有,竟连一只重样的都没有,而且。。。我弯身检查了一只猴子的尸体,居然是干瘪的,而其他的。。。老虎、野狼等等,尸体都同样是干瘪的,仿佛被什么抽干了血液一样,太奇怪了!

冯老适时提醒道:“它们的眼睛全变成了黑色,这不符合正常死亡的现象,初七,这里会不会也有什么雷池一样的阵法?”

我四下打量一眼,并摇了摇头:“没有,恐怕还得进去山洞看看才行,对了冯老,为了安全起见,你在外面稍等一下,我先进去踅摸踅摸,没有什么问题你再进去!”

说着,我缓步走上前,慢慢推开山洞入口的黑色门板。。。

“吱呀——”

同类推荐
  • 我有一座惊悚屋

    我有一座惊悚屋

    我在一家惊悚屋工作,却无意中卷入了一场灵异事件,七年之约的诅咒,七个离奇的死亡,传说中的冤魂索命,而我,却似乎成为了这场事件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
  • 地球游戏:开局地狱难度

    地球游戏:开局地狱难度

    一场突变,令世界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改变。所有的人类,变成了恐怖游戏的玩家,不是生,就是死!但在这场游戏中,却有一个异类。他是所有NPC眼中的剧情终结者——
  • 黑洞石记

    黑洞石记

    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卷入了无法想象的意外,在如被洪水般席卷的命运中如何重生和生存。
  • 我们村的阴阳两界

    我们村的阴阳两界

    在一个小山村里,最神秘、最诡异、最可怕、最乡土的灵异事件频发,在深入探寻这些事件的过程中,一连串的惊人的诡秘接连爆出……传说中的神秘领域,不为人知的神秘传说,午夜,请谨慎。
  • 佛骨帝尊

    佛骨帝尊

    古劫万千,瀚天宙宇,一段传奇,救度六界,以最无上,法藏之功,显威海之阔,古帝魔君,修万类法,尽掌六界,幽冥之暗,生灵万类,难逃厄难!六界之灵,万苦百年,一段传奇,降临无始,以万劫轮,中法自成,显示无尽,神通之相,救度六道,开辟新章……
热门推荐
  • 吞天行者

    吞天行者

    第一次写书,可能不在好,还请大家帮忙投票,不要爆粗口奥!
  • 武境武者

    武境武者

    少年,天生废物,为变强,独自离家寻找能让其变强的方法,独闯世间......人生难能来一遭,难能如此活的懦弱......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当一代名将步入晚年,仍怀拳拳爱国之心;当一代文臣将要仙逝,心中仍思对敌之策。当廉颇开启了武将系统,当蔺相如安装了文臣程序,我赵国一统,指日可待!!!
  • 玄幻:这个炉鼎太逆天

    玄幻:这个炉鼎太逆天

    【无敌 共修 天才】穿越仙侠世界,宁川觉醒了仙道共修系统……与千古女帝共修,觉醒无上混沌体。天地为炉,阴阳为炭。这是一个逆天伐仙,成就永恒不朽的故事!
  • 暖你一声

    暖你一声

    看书很多年,希望自己也可以写本被人喜欢的小说。
  •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宇宙海盗集团和黑暗帝国两个主要的黑暗势力集团的战争即将打响!海盗四魔将,黑暗五魔将,汪氏家族,陈氏家族,汪氏家族,李氏家族,杨氏家族等家族即将在各大星球展开激烈的激战,争夺宇宙霸权。
  • 万界:最后一支小队

    万界:最后一支小队

    踏破虚空而来的人,是时空管理局最后一支小队,看他们如何在这万界之中搅动风云。
  • 轩辕商均传

    轩辕商均传

    一部幻想风的儿童文学 。
  • 华年如星

    华年如星

    我叫黎希,我很不幸是一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我八岁的时候还出了一场车祸,虽然我靠着顽强的意志在医生叔叔梦的手中活了下来,但还是烙下了体弱多病的毛病,并且还丧失了大部分的记忆,因此我身边的家人和朋友都对我很小心翼翼,除了一个没心没肺的苏玥!但我很羡慕她健康的身体,还有她大大咧咧的性格,他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他们相处的很好完全不芥蒂自己的身世,我始终记得那个炎热的夏日,他站在那个树荫下,微风轻轻的拂过他乌黑亮丽的碎发,蝉声渲染着燥热的气氛,在那一刻,我忐忑不安的心脏有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叶琛,我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