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牺牲了十几个兄弟,不少人都对江临有些怨气了。
因为江临就为了救一个黄毛丫头,让弟兄们冒险,导致牺牲了这么多兄弟。
别的兄弟自然都对江临没话说,他们命都是江临救的,哪怕江临现在让他们死都没问题。对江临不满的则是队伍中随行的妇女、儿童。
本来按照莫良的意思是,像他们这种每天过着刀尖上舔血的日子,绝对不可能带着家眷。而这一小部分家眷则是在遇到的一个村子,那个村子被一小队东洋鬼子给霍霍了,正巧江临等人路过,顺手将之救了下来。年轻的汉子自然是当即表示要加入他们的队伍,还有一些妇女儿童,他们的家园已经被毁,不能居住。放任不管江临又怕他们再遇到东洋鬼子的部队,这才将之带上了。
牺牲的人多半都是他们村里出来的汉子,缺乏作战经验,有的更是第一次摸枪。自家的男人死了,便如同家庭的脊梁柱倒了一般,心理承受不了这一打击,便将这一切归罪于江临的鲁莽,要不是因为他,自家男人就不会死了。
百来号人驻扎在龙台山脚,暂做歇息。
那些妇女已经在背后不断谩骂着江临,早已经忘记了如果当初江临没有救他们,怕不是全都已经死在东洋鬼子的杀戮下了。
却说江临那天被炸伤出来后,很快便得到队伍里卫生员救治,就这么短短两天时间,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
有莫良指挥着重火力断后,马车虽然走得慢,但也是有了足够多的撤离时间。
临时搭建了一座大帐篷,用做商量大事情。
江陵、莫良、梦初等人都在听着侦查员的情报。
“大致情况就是这样,如果这王新宁没有及时把粮食支援给前线的秋师长,那么秋师长手下数十万大军不攻自破。届时这道防线崩溃,东洋鬼子的部队就可以大举攻入大晋内陆地区。”一个身材瘦弱的兄弟总结道。
“另外,老大,这次虽然把新宁城官兵打怕了,但咱们的弹药消耗非常大,特别是炮弹已经全打光了。还有就是粮食,这次没有在新宁城采购到粮食,按照目前的消耗量来说,剩下的粮食最多还能撑一天。”
“好了,我知道了,去警戒吧。”江临招呼道。
那兄弟点点头退了出去,帐篷里就剩下了江临几个人。
江临转头看着秋唐:“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情况,放心吧,你哥哥应该不会有事。”
这两天的接触,让两人对彼此都熟悉了不少。秋唐也看到了这个比自己大了几岁的男人对自己的态度,他表面冷冰冰的,其实人很好。
“江临哥哥,谢谢你救我。”秋唐由衷说道。
江临摆摆手。
经过一番调查,江临也算是知道了事情的大概,秋唐的父亲秋师长是原大晋驻东海城总督军,管理整个东海城的边防。东洋人来犯,也是因为有着秋师长的部队在东海城筑起的防线在,那些东洋鬼子才没有打进内陆。可以说镇守了整个大晋的国门,这位秋师长那是功不可没。
可国内时局动荡,到处都是兴起的革命军阀,大晋皇室都自身难保,也无暇顾及秋师长的部队了。
几个月前,秋唐父亲驻守的东海城被一股东洋鬼子突然发起进攻,公然撕毁了与大晋签订的“和平协议”。
事发突然,虽然驻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好在秋师长的部队装备精良,军事素质极高,也是守住了城池。
只不过,在前线作战对于补给的是相当巨大的,因为朝廷不调拨粮食,只好靠自己去四处征集粮食。国内的爱国人士听闻如此爱国将领的事迹自然是积极响应,各种募捐。可是东洋鬼子却是早就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迟迟不发动总攻,长此以往之下,粮食的消耗便成了大问题。
东洋鬼子靠着数十年前强占的租界土地休养生息如此之久,底蕴早已不是秋师长能比的,为了筹集军粮,秋师长则是跑遍了自己的各种人脉,起初其他地区的国民还愿意支持他,但是仗一直在打,粮食一直在消耗,可就是不见获胜。顿时,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是个“无底洞”,不愿意再承受这种负担了。没办法,仗还得打,秋唐和他哥哥秋铭便被派出来这新宁城征集粮食。
可没想到这王新宁已经和东洋鬼子勾结上了。
秋唐叹气道:“我就怕哥哥会遇到不测,江临哥哥,你知道吗,那些东洋人好坏的,他们杀起百姓和杀牲畜一样,我、我......”
江临道:“如果这姓王的真的和东洋鬼子勾结,那么他应该做的是拿你哥哥去威胁秋师长,这样一来,你哥哥反倒是暂时安全了。”
“好了,顺路我会送你回你父亲那。”江临说完便起身。莫良、梦初也跟了上去。
秋唐本想求江临帮忙再去新宁城,看看能不能救出哥哥秋铭。想到江临和自己萍水相逢便出手救了自己,这已经是救命之恩了,哪还好意思再让他冒险,何况这回他们的伤亡挺严重的。
“老大,前边探子回报,有个小店。”
江临诧异:“小店?”这龙台山地处偏僻,山势险峻,传闻还闹土匪。在这地方还能有小店?
“梦初,让弟兄们晚上注意戒备,我跟莫良去看看。”江临吩咐完,便和莫良上马摸着夜色离开了驻地。
江临上马,转头问向莫良:“地方远吗?”
莫良答道:“就二里路。”
“那就赶紧过去吧。”江临看着天色一点点暗了下来。
两人骑着快马,一路急行。
营帐外,秋唐刚走出来便看见江临离去,远远望着越来越小的人影,又有了些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