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一片安静详和,沙沙的写字声在纸上跳跃起舞,直到下课铃声响起打破了这种景象。
教室里变得嘈杂起来,有几个同学拿着未完成的卷子到处窜:“哎呀,谁写完了呀?快给我借鉴借鉴啊!”
“哪位仁兄快来救救孩子吧!”
…………
季时将卷子放到讲桌上便走出了教室。他将手搭在走廊的栏杆上,抬头看着蓝蓝的天空,微微出神。
现在是九月初,华市的天气时好时坏的,姗姗来迟的微风中还夹杂着一些冷冽。
季时看了看手上的腕表准备回去,他转身的脚步却被人给拦住。
“啧啧啧,真是甩不掉呢,跟路精。”说话的人正是黎承,他斜靠在墙上,眼底的嘲讽毫不掩饰。
季时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并没有过多的纠缠,便径直走进了教室。
课间很快就过去,上课铃声也随着七班同学的哀嚎声一并响起,大家都不情愿地交上了卷子。
课代表数完后发现少了一张,他转身看向后排睡得正香的人:“黎承,你的卷子呢?你不写起码要交吧。”
黎承抬起头,懒洋洋地眯着眼,他单手撑起脑袋:“卷子应该是垫桌脚了,真是不好意思啊,要不然……”黎承看向正低着头预习新课的季时,“新同学的那份算我的吧,反正他也挺‘乐于助人的’。”
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看向季时并小声议论起来:“看样子黎承和新同学认识啊,果然啊,这帅哥都和帅哥一起玩。”
莫来也凑到林书染身旁:“小染小染,你说这新同学和黎承是什么关系啊?我看黎承这架势,他们俩之间一定有瓜可吃!”
林书染看着她那无时无刻不散发出八卦气息的同桌,有些无奈道:“你看我长得像不像个瓜啊?凑热闹可就你最勤。赶紧去找李老师,他估计又把这节课给忘了。”
说完便站起来维持纪律:“好了都别说话了,快点预习新课吧。”林书染又看向数学课代表,“先去交卷子吧,就说黎承的卷子还没找到。”
同学们见状都安静下来开始学习,黎承也自觉无趣地趴头继续会周公。
而谁也没注意到,此时季时紧握在左侧的手,慢慢地松开了。
莫来有些意犹未尽地出了教室,去叫李岳荣李老师。
这位李老师教语文,可是极受学生们的喜爱的。当然,这么受欢迎的老师怎么能没有外号呢,同学们亲切地称之李老师为“李迷糊”。
这是因为这位李迷糊老师呢今年已经六十岁了,按律应当退休回家享清闲之福了。
可这位老教师放心不下他的学生们,坚持要看着他们毕业然后去往更好的地方,所以特向上级申请暂不退休。
同学们也都舍不得李老师,他平时最是温和慈祥,为人幽默风趣,总是乐呵呵地与学生们相处。
他更有自己独特的教书方式,总能让学生沉浸于他的课堂。
不过李老师有个唯一的缺点就是老是忘事,总是把八班的课记到七班去,七班的课想到八班去,还为此闹过一些小笑话,这也是“李迷糊”这个外号的由来。
莫来来到办公室门口喊了声报告,李老师正坐在位子上喝茶,看到莫来还特意压了压眼镜:“哟,来丫头,来办公室作甚啊?”
莫来有些无奈地笑了一下,走到办公桌前:“李老师,您又忘了,这节是我们七班的课。”
“哎呦,李老头,你怎么又把人家班的课给忘了,怪不得叫你李迷糊呢。”说这话的人是赵老师,五、六两个班的语文老师。
据说和李老师是多年好友,所以两人经常互相打趣。又都是语文老师,都不肯让对方逞了口舌之快去。
“赵老弟,你是怎么回事,难道你忘了你上次把教案拿错的事了吗?”李老师将课本递给莫来,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持着茶杯走出了办公室。
赵老师在办公室里气得跳脚:“李老头,你就知道提这件事!”
而让赵老师如此失态的“李老头”,正在莫来同学的前面悠闲地哼着小曲呢。
莫来在后面简直要笑出了声:这俩老头,可真有意思。
二人很快便回到班里。李老师将茶杯放下,另一只手也背到身后,看着安静自习的同学们:“各位学子,为师昨日留给你们的功课,可都完成了?”
“李老师,这众所周知,预习可就等于没作业。”
“哦?还有这说法,那张学子,你与为师细细道来。”
被唤作张学子的同学连忙低头,双手作揖:“不敢不敢,学子只是与老师作一小小玩笑,昨日之功课定是已然完成。”
李老师随即仰头大笑,同学们也都开口笑起来。
这是李老师的课堂上必会出现的风趣场景,那位“张学子”是七班的开心果张泽异,性子活泼开朗,成绩虽然不是很优秀,但在班里的人缘特别好。
李老师看大家笑得差不多了,气氛到位,便向下摆摆双手:“好了好了,现在同学们把书打开,让我们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吧。”然后拿起粉笔开始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