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黎国难以来,其实各国都不太安生,南方四国在大战中折损严重,需要休养生息。江湖中的各门各派听从朝廷调派,多数也损失严重。但是遭难最惨的还要数前黎土地上的这帮老百姓,至少从姜南风的所见所闻来看,最起码安南郡,也就是大黎的南门郡的百姓,但凡还活着的,几乎都在骂娘。
那场大战在百姓口中也见见明晰了起来。原本是南方四国的联盟和大黎合作,约莫是得了什么消息,准备一起联军捅了北戎的老窝。毕竟近年来不断壮大,诸国也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南方各郡纷纷行了方便,南方四国的军队也好,江湖人士也好,一并接纳无阻。
然而不知怎的,南方四国临阵倒戈,和北戎一起合围了大黎都城云霄京,之后才有了那惊天动地的大战。倒是有百姓传得像模像样,说是齐当阳的一位皇妃暗中操作了此事,挑唆了同盟关系,又和北戎接上了头,两边反而灭了大黎,瓜分了三十六郡之地。
这位皇妃是谁呢?正是当年的大楚公主——楚心菱!这就牵扯到一道颇为人津津乐道,至今还被说书人提起的爱情故事了,当年齐当阳还不是大黎皇帝陛下的时候曾南游楚国,途中结识了这位被奉为一国仙子的楚心菱公主。
当年的楚心菱可是楚国上一任皇帝陛下的掌上明珠,甚至坊间传言,她将有可能成为大楚五百年来第一位女帝!然而说书人的故事总是有些许雷同之处,楚心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潇洒的齐当阳,几经波折最终还是成为了大黎的皇妃。
那为什么现在连坊间都认为大黎国难之事是这位曾经的公主殿下所为呢?其实也不算是空穴来风,很简单,大黎皇族死伤殆尽,而楚心菱却早早回到了楚国,当初大黎想要和南方四国结盟,就是让他以皇妃身份去大楚与自己兄长,也就是新任楚国皇帝商量。恐怕那时,她就暗中设计好了这场假结盟的好戏!
当然,民间对于这件事的看法存在不同的版本,多少还有些出入,真相如何外人难知。至于姜南风?行走数日,他对于这些前黎子民多少凭借猜测早就的故事确实不太相信,原因很简单,因为楚心菱乃是他的母亲!
姜南风出生后不久,生母就因病去世。当时父皇多在外作战,抵御北戎的入侵,齐当阳自觉对不起母子二人,就让自己最疼爱的皇妃楚心菱照顾这个年幼的失去母亲的孩子。
所以,自打记事起,楚心菱就是姜南风的母亲,两人的母子关系十分不错,所以姜南风自认为自己了解自己的母妃,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楚心菱自打进入大黎,和齐当阳十分恩爱,育有两子,加上其他的两位兄长,姜南风仅有的四位皇兄全都在云霄京一战中陨落。
天底下没有一位母亲会忍心伤害自己的孩子,至少姜南风是不相信的。至于母亲是否知道自己还活着,以及那场大战的内幕,姜南风坚信,自己一定要找她问问清楚!只是不是现在。
停剑镇。
离开村子已经好几日,姜南风并没有急于奔往安南郡城,说起来其实是自己有点不好意思。在皇宫中,几位兄长就会调侃自己境界低微,说什么若是寻常人家的孩子自己不入得势境是绝没有可能进入神霄宗的。
姜南风估计大抵落剑山庄也会有一定的门槛,自己却有去落剑山庄的心思,这几日盘桓不定也就是由于还是多多少少有点身为皇子的自尊心,至少也要先进入内息境界再说!
来到停剑镇,镇子没有姜南风想象中的败落,虽说定不如国难之前那般繁华,但是还是让姜南风眼前一亮。
说起停剑镇的得名,其实颇为有趣。大黎一贯是看不起南方诸国的修行人的,尤其是受到剑绝齐当阳的影响,大黎有天下第一剑道宗门——神霄宗,云霄城又被誉为剑都,所以大黎的子民对于外来的剑客多半是不太看得起。
停剑镇这个名字就来自于这种狂傲的心理,意思就是,南方剑客到此止步,你等不配进入大黎。虽说也不至于完全禁绝,但是当时北上的剑客真就是非常低调,佩剑都不敢轻易显露出来。
只不过这种傲气随着在南方四国的北伐再也找不回来了。假以时日,这个现在看来甚至有些滑稽的名字多半会被回过神来的大楚安南郡的长官给换掉。
姜南风也没有多在意这些,至于镇子在大战之中为何保持了相当的完整度,这几天的所见所闻也使得他明白了此事。人们说的那场大战,指的是最后的云霄京的包围战。南方四国的北上当时毕竟是蒙骗了大黎,受到了准许,基本上南十八郡并未受到什么损失。
只不过,国灭之后,一方面是北戎想要一口气吃个饱,背信弃义有南下的企图,南方郡县受到不断骚扰,另一方面就是匪患的问题。所以停剑镇位于安南最南处,北戎势力难以对这里形成大的冲击,最多只能派人渗透,而一般的马匪多半是将目标放在了村落上,又快又很难造成自己大的损失。
城镇就不同了,再不济的镇子里多多少少都有些好手,平日里这些人或经营武馆、镖局,或给当地有钱人家做个供奉,这些人对付起来就难了。
“御戎武馆”
姜南风来到镇中一处武馆,看了看匾额的大字,心里略微还有些感动。看着这崭新的匾额,武馆多半是才换的名字,由此可见,大黎男儿多血性,这个名字自己喜欢!
武馆大门敞开,里面传来阵阵喊叫之声。姜南风来此目的有二,一是为讨教修炼一事,看看武馆内有没有高手可以指点一二,当然,这也只是无奈之举,四处看看,总比自己枯坐更容易找到解决办法。
另一件事就更为重要,自己的佩剑到底只是个容器,虽说使用起来比一般的宝剑都要舒服,但是一旦在生死关头,自己将父皇留下的最后一道剑气用掉,此剑多半会立时损坏,此时若无趁手兵器,自己也不是可以使指即可出剑气的高手,多半会成为待宰羔羊,所以现在姜南风急需一把长剑备用。
武馆大门前并没有弟子看守,姜南风思考了一下,径直走了进去。刚进大门,抬眼望去,右手边是一帮人正在操练,和一般的武馆弟子不同,他们衣着不同,甚至连武器都不尽相同,有棍、有枪、有刀。
一个身穿身穿天蓝色武服,腰间系着鲜红色束带的师傅模样的人正在院子显眼处教学,他做一步,这帮人跟着训练一步。虽说这些人手持不同兵器,但是这个师傅也只是教导最简单的劈、砍、扫等招式,倒也无妨。
姜南风看了半天,有不少人已经注意到他,但是似乎没有任何人想要来询问他来武馆何事。少年剑客就这样默默地站着,欣赏着他们简单重复的动作,其中有些人甚至这些动作学起来都有些费力,大多都是些凡夫俗子,入门境界都是少之又少。
约莫站了有半柱香的功夫,身穿武服的师傅终于让练得满头大汗的众人休息一下,自己朝着姜南风走过来。
“这位兄弟,你也是来学艺的么?怎么佩剑前来,你去后边挑个趁手的棍棒,就站在这末端的位置吧!”
“不,不。”姜南风摆了摆手,正欲说明来意,但是却被师傅抢白道:
“哦,你是来吃饭的?那你去后院吧,不过我估计还需要等一会,你去后院看看,也帮他们点忙,小伙子出点力气!”说罢转身走回了刚才示范的地方,自顾自地又演练起一套更为高深的棍法。。
姜南风一时没说上话,不过倒也不急,也就听从安排,从侧面来到了后院。一进后院,这里也忙的不可开交,三五个身穿统一服装的人正在忙活,院内架起一口大锅,有人添柴,有人添水,似乎实在熬粥。
看到这里,姜南风明白了,原来这个“御戎武馆”也做些赈济灾民的好事,不过说来滑稽,这几个显然是武馆正儿百经的弟子,现在却在做些打杂帮厨的活,前院那些人衣着不一的却长在练武。
到底不是所有人都像前院教人武艺的师傅那般粗心,后院正在忙活的几人看见忽得来了一位气宇不凡的年轻人,腰间还有佩剑,再观他神情架势,多半不像个闲游扮潇洒的公子哥,估计多少有点本事在身。
“这位公子不是来此吃饭的吧?”一位看起来年纪大些的武馆弟子询问,说完约莫是觉得自己这话说得有些问题,假如人家真遇到什么难处也说不准呢,自己说这话倒像是怕着他来要这一碗粥了,赶忙补充到:
“我是武馆弟子,孙飞。公子来此何事?”
“我叫姜南风,来此······”姜南风说到这顿了顿,总不好一见面就说自己是来求人帮忙的,不仅要讨教修行问题,还要寻摸一把趁手的兵器,实在是没脸说这话。
“是有事相求?前院师傅正在教艺,那你要稍微等会了。”孙姓弟子似乎看出了姜南风的不好意思。
“武馆现在还做些赈济灾民的事?”姜南风总不能还像之前在前院一样被晾在一旁,找个由头问话。
“是啊,大黎没了。咱这些武馆弟子虽说都恨透了北戎和背信弃义的······”话没说完,他自己反应过来,毕竟停剑镇已经是大楚的管辖范围了,“嗯,咱们还好,但是外边的百姓可就惨了,安南突然多了这么多北方流民和马匪,唉!”
这时,旁边另一位弟子也说话了:“咱们师傅到底还是心肠好,武馆是日日施粥,前院那师傅还带着这些周边的青壮百姓练武呢!”
“教百姓练武是为何?”姜南风奇怪。
“还不是郡内匪患猖獗,听说郡卫队应付过来。这附近这些存了遭了劫,好像旁边有镇子有些人组织了个什么剿匪的队伍,这些百姓也是这个想法,撺掇着师傅教些武艺,到时候几个镇子行动起来,把这些贼匪都杀光!”
“我说小哥,你来肯定有事,等会你和师傅说。但是你不能老是站着看我们干活啊,来,快来帮忙!”
平日里,姜南风光光凭借自己的贵公子气质,就算是出了皇宫,想必也不会有人会让他帮忙干点粗活,但是逢此大难,自己已然只是前朝皇子,说到底就是平民身份。
这几位武馆弟子忙得也不在乎什么待客之道,自己也乐得帮***,免得站在一旁好生尴尬。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有趣的场景,大黎皇帝最宠爱的皇子殿下,坐在一个大木桩之上,两腿张开,袖子卷子,先拿过一根圆木,立在地上,然后举起大斧从上往下地劈开。
虽说已经是入了门的习武之人,但是饶是姜南风,一会忙下来还是汗流浃背。但是,就是这勤恳的样子拉进了他和武馆弟子的距离,几个人边干边聊,很快就不拿姜南风当外人了,自己的底细要么是主动交代了,要么就是在调侃中被别人抖落出来。
都是些普通人家的孩子,之前或多或少都抱着进入两败宗、铁拳帮这样的大宗门的心思,但是多半折在了宗门设置的门槛或是考验之上,又因为出身平凡,没有人提点,最终只能退而求其次来到武馆,和师傅学点武艺。虽说没了成为一代武学宗师、万人敌的希望,倒也能凭借和师傅走南闯北,做些看家护院、押运货物的活计补贴家里。
至于武馆的师傅,名叫“朱御戎”,没错,和武馆的名字一样,也是才改的。几位师兄弟也说不清师傅的境界,只说曾经遇到马匪,师傅一个人与十几人缠斗不落下风,此话若不虚假。姜南风估计朱师傅至少是初入得势境界,这样的实力在这停剑镇这样的地方已是相当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