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废弃已久的生产队,泥土墙七歪八倒,不过还好,在牛棚左侧,还有一间能暂住的土房,虽然屋顶有两个洞,有胜过无,不能避雨还能遮风。
屋子里有点乱,到处是灰尘和蜘蛛网。
“姐还有几天,柴宁河的水库就快修完了,到时候李叔他们三兄弟回来,我们要怎么办。”
一想到李家的那几个叔叔,苏余冰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李家的长子李正洪,就是个酒鬼,还爱赌钱,每次输了钱心气不顺,遭罪的必然是这姐俩,他的大儿子二闺女可宝贵着呢,他可舍不打骂。
尤其是二闺女,李文雅那可是上大学的主,老李家上数三代,那可是一个有墨水的人都没有,在这个年代,大学生可了不得金贵得很,而且还是本科,可以说祖坟被刨了都不为过,整个小柴村这么多年,也就这么一个。
李家的人去修建水库,也是给李文雅挣学费......好吧也就是李家的一群傻x,相信李文雅的鬼话。
可以明确的说,1983年上大学,是没有学费的。
而且,一般大学生每月14-18块钱生活费,29斤粮票。师范类、体育类、警察学校等的在校生,每月粮票可以达到31斤或34斤。
那时,上大学基本相当于全公费,就是饭量大的学生需要家里每月在贴补一点。
其实李文雅过什么样的生活,都和她没关系,但是这个李文雅,这么多年欺负她俩,处处打压。
想到这里,苏余雪不禁想到了什么:4 5年前李文雅,带着姐妹俩人去柴宁河,当时好像是有一个成年人,把余雪余冰丢进水里,李文雅不但没有救人,反而在冷笑。
这段记忆余雪余冰都有些模糊,记不太清,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救了她们,反正醒来的时候,俩人是在岸边。
看到俩人平安回到李家,李文雅显然有些惊讶,也有些害怕,不过俩人都没提过这件事,开玩笑和谁提?
“回来就回来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俩都快是成年人了,以后不用再依附任何人。”
显然现在的苏余雪无所畏惧。
俩人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屋子。
“我出去弄点吃的,检点柴火,你和我一起还是在这里等我。”
苏余冰闻言,马上站了起来:“姐我和你一起。”
看着她胆小的样子有些可爱:“你别怕,既然你认我这个姐姐,那姐就永远也不会丢下你。”
是啊!她不仅是她妹妹,更是她两辈子唯一的亲人。
苏余雪想出去看看这个村子,能在哪里弄到钱,俩人户口落在李家,当初分地的时候也有两个人的,但显然李家,根本不会把地还给她们。
小柴村真的挺穷的,不过在这个时代,好像也没有什么富裕的村子。
要想弄到钱,也挺简单的。
银城是个小城市,有一条河,名为柴宁河。
奉河干流在50年代发生过两次特大水灾,后来视察工作时曾指示:“要变水害为水利,待条件允许时,修建一个水库。”
后来在74年修建完工,名为柴宁水库,而李家几个男丁也是去的柴宁水库,进行保坝及土坝补强施工。
柴宁水库距离这里不近,要去的话步行要半天,但是这里有柴宁河呀!
这也是为什么苏余雪走的时候,非要拿着那一堆破网。
柴宁河里的鱼都是天生的,不是个人养殖,村里人馋了抓两条回家吃,却也没人捞上来,然后去城里卖钱,这个时代的人都很老实,认为这是集体财富!
苏余雪对于自己的想法毫无负担,自己都快而死了,道德?不好意思只有活着,我才觉得道德有用。
当然她也没想过这辈子指望卖鱼活着。
她记忆里,李建仁好像特别喜欢上山下野鸡套,好的时候一天就能套一个,嘿嘿!
如果没记错的话,李建仁下套的地方就是李家山段,和陈家山段两个区域,因为两家山段是连着的,李建仁经常偷偷去陈家的山段下套子。
这两家的山她还是比较熟悉的,毕竟她经常上山给李家干活。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