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4300000092

第九十二章 笼络人才 全国科举

用三年时间统一天下,张淳仔细计划了一番,想下来感觉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目前首要的问题是人手不足。别说打下江山来没人去守,就眼下的许多官员都是不大合格的。

依照汉朝时期的惯例,除了皇亲国戚之外,每个地方的官员一般都由当地比较有势力的门阀来担任。所以举国上下的权贵都是有着显赫身世的。

比如袁绍家就是汝南郡的大户。这些大户人家有钱有势,才有能力培养出能文能武的子孙,一般的普通百姓家里,没几个读书人。虽然黄巾军兴建学校,大力普及教育,但是那是长久之计,一时半会不可能培养得出什么人才。

所以张淳给张宁建议开设科举考试,让所有有志做官的人都能参加,从中寻求人才。

不但进行文试,还进行武试,全国十八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都可以参加。甚至不是坤国的人,只要愿意迁到坤国居住的,都可以参加考试。

考试分为乡试,郡试,州试和国试四道。乡试属于筛选考试,只要合格,就可以继续参加郡试,但是不保证安排官职。郡试前十名就一定能安排县令以上的官职,而且可以继续参加州试,州试又取前十名送到巨鹿进行国试,国试之后按才能进行任职,职位大到六部侍郎,小到各郡掾属。

乡试的时间定为三月初三,其他后道几次考试分别向后延迟一个月。因为考试的时间长,而且如果考得好还要远赴巨鹿,所以只要是郡试上了前十名的,就已经算是国家官员了,接下来由国家出钱统一接送赴考,而且还有俸禄可领。

榜文发遍天下,报名的人络绎不绝。全国四州加上河内郡,共有二十万人报名。不过乡试一道,就淘汰掉了十多万人,只剩下三万进入到郡试。武举稍微好一点,也有二十万左右报名,但是十多万都合格了。

文举考试的题目都是由张淳和吏部官员亲自出的,而且由军队押送。乡试的题目不过就是一些简单的常识而已,基本和现代的小学三年级考试差不了多少。只是由于这个时代读书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合格率才那么低。

接下来的郡试是真正的试金石,坤国目前有整整三十个郡,三万人里面挑三百个人,每个人都是百里挑一的精英,出任县令以上的官员,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武举的人数太多,但是又只取三百人,张淳为了安抚那些没有名次的人,给乡试合格的都颁发了称谓,文试合格叫秀才,武试合格叫武生。每年会给这些人减免一些赋税,以当做对他们的奖励。

考试一直进行到了六月四个州送了八十个人到巨鹿,文武各四十。

张淳把赵云调回巨鹿,让他领武举的四十人进行半个月的高强度训练,训练即是考试,各个科目进行打分,按训练的分数来进行最后的排名。

文试方面张淳则是出了一个题目,让四十名考生写作文。题目是“富国强民”。考试时间也是半个月,考生可以充分思考,查阅各种书籍,甚至是相互交谈辩论都行。但是不能和外人有交流,就关在官驿里。

半个月后,张淳得到文武两科的考生排名,看到上面的名字,他非常高兴。

文试的前十名分别是:程昱,陈宫,陆由,公孙典,徐方,郭复,邓先,刘志,郭问,李韬。

武试前十名则是:太史慈,纪灵,段玄,公孙当,徐乾,田庞,孙茂,庞英,张邵,许晏。

张淳之所以高兴,是因为他在这名单上发现了他熟悉的名字,一个太史慈,一个程昱,还有陈宫。虽然不知道这些人的来历,但是三国游戏里有名有姓的人,他就得都是厉害的。

而且事实证明,他们也确实都厉害。

武举的人自然就不用说了,赵云可是真枪实弹地训练了他们的,能经得住赵云的魔鬼训练,这十人绝对都是将才。张淳二话不说,就把十个人都封为了少校,分别安排给关羽,张飞,赵云,张辽和张郃,裴元绍他们做偏将。

根据贾诩的建议,张淳让十个新将领分别率领十万人马在驻地训练,剩下赵云和关羽一干人等就诏回巨鹿。

这样一来练兵的不能调兵,调兵的不能和自己的兵在一起,极大的约束了各个将领的兵权,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猜忌。反正有战事的时候再从巨鹿分派将领过去直接领兵作战就行,一点都不耽误军事。

至于文试的十人,张淳仔细看了程昱和陈宫两人的作文,虽然引经据典的东西他看得不太懂,但是上面提出的兴国之策的确是有些见解的。

程昱的主要观点是加强吏治,只有管好所有官员,天下才会强盛,这和太平道的经要如出一辙。

而陈宫提出的是法制观念,认为只依靠教条不足以治理好天下,还应该制定各种详细的法律法规,不但约束平民百姓,也约束政府官员甚至是帝王本身都该在法制之内。

这两个观点都非常符合张淳的想法,他也向张宁极力推荐这两人。

选了其中六人分别安排为六部侍郎,剩下四人份到四个州做了副州长。下面的郡县一下子也多了几百个新任官员,坤国的人才缺口一下补得满满当当,非常完美。

科举结束之后,内阁也做了非常大的改革,经过剔除和增补,现在的十位议员分别是:彭济,张淳,关羽,张郃,贾诩,田丰,程昱,陈宫,郭伦,孔牧。

新内阁进行的第一次会议,商讨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维修长城,一个是平原水患。

“自秦朝以来,长城一直是抵御北方游牧进犯的国之重器,汉室衰微,已经有三十余年没有维护长城了,甚至如今鲜卑人早就越过了长城进入并州生活多年。虽然我们与鲜卑如今相处和睦,但是步度根一直重伤未愈,时局难料,我们应该抓紧时机,加固幽州长城!”这是彭济提出来的议题。

“不错,我坤国南靠黄河,北依长城,这是我们的两道天然屏障,为后世作想,也应该好好修葺长城!”郭伦也同意休整长城。

“长城的确应该修,但是其中花费也是巨大,所耗民力更是无穷无尽。秦国二世而亡,其中缘由,修筑长城不能不算其一。如今坤国虽然繁盛,但是人丁并不兴旺,我认为还要再等几年才是修长城的好时机。”田丰表示还不到修的时候。

“修筑长城花费巨大,而且要从全国调集民力,的确是劳民伤财之举。相比之下,不如建筑边塞各个郡县的城墙更为简单有效!”孔牧说道。

“如今的鲜卑与之前的匈奴都以骑兵为主,他们劫掠的目标并不是各大城池,而是城池周围的散居乡民。加固城池对于防御鲜卑并无大用,还是长城上的各个关口才能阻挡敌人南下!”陈宫也加入了讨论。

“我等都是文臣,至于抵御外敌之事,我看还是听听王爷和两位将军的吧!”贾诩倒是会踢球。

“大贤良师起事至今,幽州北部寸土未失,说来长城的确功不可没。单从抵御外敌来说,长城肯定是应该维护的。不过修筑长城并不是根除外患的方法,真要想北方安宁,还是要陈以重兵,让敌人有所忌惮,自然不敢南下了!”关羽的观点也非常中肯。

“其实我认为长城不需要修了!”张淳开口说道。“只要国力强盛,哪怕是一马平川敌人也不敢越我雷池一步。如果国力衰弱,即便万里高墙,也抵挡不了外敌入侵。我们还不如用修长城的钱财来发展民生。只要国富民强,绝对无人敢犯我天威!”

“现在是因为我们军力不足而已,有一天如果我们造出铁路火车,别说区区蒙古草原,就连整个西伯利亚都要尽收坤国版图!”

“铁路火车?蒙古草原?西伯利亚是哪里?”张淳说得豪言壮志,但是大殿上的其他人却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我觉得王爷说的极是!只要我们励精图治,让坤国强盛起来,那长城也没有必要修了。甚至国土超出了长城之界,到时候长城岂不是形同虚设了吗?”贾诩看张淳说得振振有词,自然也赶紧上来拍一下马屁。

“不过也不要全都不修。”贾诩拍完马屁,又把话接了过来。“可以在北疆一代选取战略要地,修筑边塞城关,一来可以屯兵驻守,二来可以守护周边百姓,千里一城,胜过一城千里啊!”

“哈哈!贾大人言之有理!这的确是个上上之策!”彭济也同意贾诩的提议。

“嗯,不错,这样一来又不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又可以巩固边防,的确是好办法,不过千里一城是有点夸张了,百里一城还挺实际!”张淳展开地图,在并州和幽州的北部点选了几个城镇,相隔大概都在百里左右,作为加固城墙的边塞关口。

从并州开始,选取平定,骆县,阴馆,平城。接着到幽州的高柳,广宁,居庸,犷平,俊靡,肥如,临渝这十一个城池作为边关要地,进行城墙加固。

同类推荐
  • 三国志之汉道昌

    三国志之汉道昌

    国恒以弱灭,唯汉以强亡。普通历史爱好者小王被先贤选中,穿越成为刘备的二儿子刘永,看他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学习、成长,帮助蜀汉军团重塑大汉的辉煌。
  • 日暮重明:晚明穷途

    日暮重明:晚明穷途

    硝烟漫天,山河破碎,乱世浮大义,患难见真谛,疾风知劲草,大浪现英雄。历史线因穿越者们的到来而动荡,时间线上本没有的事件连锁产生,鞑靼、莫卧儿、罗刹、东瀛、等等外夷的入侵使得政局更加混乱,明末腐乱黑暗的社会精彩呈现在眼前,一同见证双穿主角的成长,乾坤未定,胜者之倾又能与谁人知?“主人,你怎在这?”“主人?”“是啊,咱祖上是润怀王朱文圭,烈祖夫虽没落,但吾辈奋五世之余烈如今也是一方山头,有名有脸,您到底是失忆了,可让老夫苦苦寻求多年。”
  • 大明双面太子爷

    大明双面太子爷

    约上朋友吃个见手青,我招惹谁了?醒来就变成了陌生小屁孩?这也就算了,还是那个悲催的末代太子朱慈烺。怎么办?是坐等16年后被弄死?还是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可是小身板不给力啊,只能按部就班等死?NONONO,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您想不到的,赚钱,勾结江南士绅?建立自己的班底?那是必须的。光靠这个就行?当然,不是了,还要有……打住打住,你可是堂堂正正的帝国太子爷啊?你可不能造反啊?肤浅了不是,幼稚了不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道理咱还不懂?来看看我是怎么利用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识开启了一系列让人意想不到的自救行为吧。
  • 假如有如果有

    假如有如果有

    生活有太多的遗憾,假如有假如的话,我希望我可以改变既成的现实,靠自己符合实际的努力改变一下自己看来遗憾的故事,我写的主要故事是围绕秦末韩信的历史史实,加以改编创造一个早三国时代几百年的三足鼎立时代,融入历史背景,辅以人性特点,谱写一篇作者心中的历史时代,通过主人公,梦入历史,与历史上一些主要人物的串联,谱出一篇新的历史篇章,改写史书上记录的故事,逆史改命,让人们不留心中的遗憾。
  • 大唐之超品小地主

    大唐之超品小地主

    纪风是一位高级特工,在一次执行任务中,穿越到大唐贞观末年。在这个生产力低弱的年代,为了自己也为了百姓,他开始制盐、酿酒。偶尔吟诗作词装个逼。进入朝堂之后,得到了唐太宗和高宗两位皇帝的重用,从此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最后隐居回到起点,当了个小地主。
热门推荐
  • 钟之梦

    钟之梦

    一场荒诞的穿越之梦
  • 村秋战国

    村秋战国

    充钱穿越异世界。领导异世界人民起义。推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贵族、皇室、教会。什么系统说要回到以前平衡世界?那你得你问问异世界的人民答不答应!
  • 总裁,来二两婚姻

    总裁,来二两婚姻

    *****本书已签!保证完本!放心收藏!*****她,一面是单纯可爱的女孩,乖乖在公司做个小职员,天天祈祷着天上有钱钱砸下来……她另一面是冷酷神秘的猫女、毒娃,身为“域远”组织的制药师,因为这个身份,她差点失去了他……他,英俊风流的时尚达人,霸道地介入她的生命,他的专情只属于她……两人从被迫相亲开始认识,在感情的海洋里漂浮挣扎……什么?!他的大牌爱人竟然要他求两次婚,可是他甘愿栽在她手里,唉……有情人终成眷属啦!可是新婚第一天她闹着去上班,虾米?!他竟然是总裁?!双面女和神秘总裁的爱情精彩碰撞到底会如何进行呢……
  • 追寻剑泪

    追寻剑泪

    一夜刀光剑影,使他和伊人相遇在那一段风雨飘摇。天涯路远,故人音断,初入江湖,武功低微的他们该如何度过这一番番风浪与仇杀,凭借一腔热血,他能否实现心中长愿?归来欢聚之后,家园又将迎接何等艰险……
  • 不语仙魔

    不语仙魔

    天地苍茫,大道浩渺。那一缕幽雾之中,是谁在悄然拨弄着命运的丝线?又是谁主导了这一场宿命的轮回?若此生注定陨落,我也要踏破九天,剑斩那诸天神魔!
  • 我爱你无问西东

    我爱你无问西东

    仅已此文章记录我的青春
  • 等我修成天帝

    等我修成天帝

    “等我长大就去替你报仇!”“等我修成正果就来娶你!”“等我三花聚顶再来杀你!”“等我战成天帝再来救你!”洪荒时代,神血族每隔几代会诞生一名血液可促进修为、能治百病的人,也因此惨遭灭族。一婴儿被救流落荒野成了凡人,一次意外孩子体内诞生了元婴,又阴差阳错做了兽族高人徒弟。一段与众不同的修行之路就此展开......
  • 网游之绝隐江湖

    网游之绝隐江湖

    记得,天空泪,终有一天,会回到网文小说的作者列表。记得,有个真的很爱小说的人,准备去一个最难出头的地方。让绝隐重生。
  • 五域圣皇

    五域圣皇

    一个被暗杀的少年,一位曾经是绝世高手而今是灵魂体的老骗子,一场热血激昂的成长经历,一段永垂不朽的传说!苏蓝说:在我的BGM里,没有人能打败我!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