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参观红色景点,感受红色精神
7月2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有幸同王书记以及一些老党员共同参观新疆阿拉尔市的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我们怀着无限的崇敬与向往奔赴这个记载了老一辈们无数艰难岁月的地方。
在王书记的精彩解说下我们对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有了十分清晰的了解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馆内的实物陈列、动态模型等艺术表现再加以王书记得到的讲解使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正是有了贺龙、王震、王树生等老一代无产阶级的无私,才有了今天新疆农业和工业的基础。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正是他们那一代军垦人的无私奉献。
在参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时以及在和这些老党员们的深切攀谈中我们看到了兵团的昨天,我们的老一辈人吃的是粗粮穿的是粗布军装住的是地窝子,他们为兵团的事业做出的贡献是我们这些00后无法想象与体会到的 。“身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短短四句话却是老一辈们当初屯垦戍边的真实写照。他们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在戈壁上开垦出了绿洲,在沙漠中建起了一座座的城市。
作为新一代的兵团人,虽然我们没有先辈们艰苦卓绝的经历,但我们仍然会尽自己的全力做好每一件事,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光与热。我们握着先辈们传递给我们的交接棒,全力以赴的奔跑在这属于我们的赛场上,尽情挥洒着我们的泪与汗,创造着属我们自己的传奇。
我们汲取着千年不朽的胡杨精髓,继承着先辈们的坚定意志和红色精神披荆斩棘一路高歌继续扎根建设在这片热土中。不忘初心,追溯红色,寻根逐梦 !我们一直在路上。
2-2 阿拉尔随机采访
(1)“平凡中的可贵”--张淑华
2021年7月2日清早,我们与胡杨社区的居民们一同前去参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胡杨社区的谢主任提议一起在纪念馆前拍张合影,我十分欣喜,因为我内心也很期盼能和胡杨社区的人们留影以作纪念,只是我害怕突然的请求会打乱了他们的行程节奏,但现在,有了谢主任的提议,我便可以欣然的实现期盼。谢主任从人群中站出来为我们排位置,我们的采访团被排在了前面,站在最前面的需要蹲下来,我就是其中一位。于是我快步走到位置迅速蹲下不想耽误大家的时间,但是底盘没有扎稳,有些左右摇晃,可是马上就要拍照了,左右摇晃的我怕影响照片质量,急得只好心里祈求此刻地心引力能够小些。突然一个温暖的手搭在我的肩上将我扶住了,肩膀上温热的感觉让我原本忐忑的心沉静了下来。拍照的人说着:“好了吗,要开始了哦。”咔嚓,照片就定格在我们所有人的笑颜上。
合影结束,我立马站起身来回头去寻找那位帮助了我的好心人,但我身后的人早已走向纪念馆,她是一位奶奶,留着花白的头发,穿着洁白的衬衣。因为我们的采访团需要成队进入纪念馆为了不扰乱纪念馆的秩序,所以我没能前去向奶奶道谢,我看着她的身影,向她说了声谢谢。
馆内我们跟随众人一起参观,很快参观结束到了我们随机采访的阶段,我立马想到了那位奶奶,于是我立马加速脚步去寻找那位奶奶,不一会我就找到了。我走上前去,询问奶奶是否可以接受我们的红色采访,奶奶依然是温柔的,她答应了。
张淑华,今年是她入党的第26年。奶奶一直是一位勤勤恳恳的当地居民,她工作一直认真踏实,她告诉我在她的生活中她经常看到许许多多的党员干活十分积极前赴后继,他被他们的精神感染。后来她的工作态度以及待人的和善受到老板的赏识,老板问她:“你想要入党吗?”奶奶想了想后来对他说:“好啊。”
我想那时的她或许在回想着出现在她生活中的党员们热血奋斗为大家做好事的片段吧,或许她在想这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组织,无论怎样,她看到的都是这是一个为了大家为了祖国无私奉献的好组织,所以她答应了。奶奶也想为大家做贡献,也想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采访过程中,奶奶总是说她不会说话。其实,采访的实质就是反映真实的情况,奶奶的真情流露便是我们最想要的,奶奶的话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慷慨激昂的叙述,还是一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采访结束,我十分的庆幸能够采访到这位奶奶,因为它代表了一类人,一类在党员中并没有为国家进行过血的牺牲,并没有在抗战初期做出过令人声泪俱下地伟大奉献,他们就是一类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负责做好每一件事,愿意在人们困难时刻伸出援助之手的那群人。他们像是花园里的蜜蜂,一直勤勤恳恳,一直默默无闻。国家不能没有他们,他们在平凡中伟大。
其实,当代社会下有许许多多的党员,有的是在年轻时就为祖国做过伟大的贡献,有的是在偶然的机会下成为一个党员,但无论什么的样的契机、无论谁做过什么样的贡献,大家都是一条心,都是为了祖国能够繁荣昌盛,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别林斯基的名言正是我们青少年要学习的。
注:被采访人:张淑华,现居住于阿拉尔市胡杨社区。采访人:“追溯红色,寻根逐梦”采访队。
(2)“红色传播者”---王玉宝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这个特殊时期,为了庆祝祖国建党百年,我队组织进行了三下乡红色采访活动。7月3日,塔里木大学“追溯红色,寻根逐梦”采访队与胡杨社区党总支部全体党员共同参观了新疆阿拉尔市的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同学们都怀着无限的崇敬与向往奔赴这个记载了老一辈们无数艰难岁月的地方。
胡杨社区党总支部下属富苑小区离退休干部职工党支部书记王玉宝同志带领大家参观了馆内各个区域,并详细的讲解每一件物品的历史,介绍了许多英雄人物,诉说了它们的故事。采访队队员们都无比认真的听着并感受着。
在王书记的精彩解说下他们对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有了十分清晰的了解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馆内的实物陈列、动态模型等艺术表现再加以王书记得到的讲解令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正是有了贺龙、王震、王树生等老一代无产阶级的无私,才有了今天新疆农业和工业的基础。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正是他们那一代军垦人的无私奉献。
王书记说:“以前的兵团,虽然地方远,但人们的心却很近。”一代代的兵团人们,扎根边疆,互帮互助,把人民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坚定不移的搞建设,坚持不懈的求发展,这才有了现在边疆繁盛的景象,就是他们用双手把这片原本荒芜的土地变得充满生机。
在参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时以及在和这些老党员们的深切攀谈中塔里木大学的同学们以及在场所有党员都看到了兵团的昨天,看到了老一辈人吃的是粗粮,穿的是粗布军装,住的是地窝子,这些平民英雄为兵团的事业做出的贡献是人们无法想象与体会到的。
“身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短短四句话却是老一辈们当初屯垦戍边的真实写照。他们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在戈壁上开垦出了绿洲,在沙漠中建起了一座座的城市。
参观结束后,采访队各队员对在场的老党员们进行了简单的采访,他们描述了他们记忆中的兵团和他们与共产党之间的故事,并对着镜头向当代大学生们表达了他们的期许。王书记更是怀着希望对着我们说到:“中国共产党不仅有一百岁,以后还会有两百岁三百岁等,中国和共产党的未来是属于你们新一代的,你们就是祖国的希望!”
结束采访后,采访队队员们向在场的游客们分发了有关红色精神及兵团历史的调查问卷,游客们都很乐意参与并认真的填写了问卷。
作为新一代的兵团人,虽然没有先辈们艰苦卓绝的经历,但也仍然会尽自己的全力做好每一件事,发挥自己的光与热。握着先辈们传递给我们的交接棒,全力以赴的奔跑在这属于我们的赛场上,尽情挥洒着我们的泪与汗,缔造着属于我们自己的传奇。
我们汲取着千年不朽的胡杨精髓,继承着先辈们的坚定意志和红色精神披荆斩棘一路高歌继续扎根建设在这片热土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溯红色,寻根逐梦,我们一直在路上!
2-3 阿拉尔专访人物
(1)“巾帼英雄 ”--曹书兰
2021年7月4日中午,是与曹书兰奶奶约定好去她家中进行采访的那一天。第一次遇见曹书兰奶奶是在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中,当时我们的采访团身穿一袭红衣在馆内跟随着胡杨社区的居民一同参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在人群中我们总是被一个身影所吸引。
那是一位总是满面笑容的奶奶,她穿着一件洁白的干净衬衣,衣服上佩戴着鲜艳的党徽,虽然上了年纪但依然身板硬朗,在参观过程中,奶奶也时不时用她那清脆的声音向周围的人们描述馆内那些陈列的农具曾经也是它曾用过的工具。在我们眼中,鹤发童颜的她一定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共产党员。于是我们走上前去,礼貌询问是否可以到老人家中进行红色精神采访,她和善的对我们说:“可以啊,没关系的。”于是,这段美好的红色精神采访回忆就被拉开了帷幕。
我们与奶奶约定在了下午四点。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的活动结束后,我们从馆内离开。那时,外面的太阳已经悄悄的跑到了我们的头顶上,炙热的阳光从天而降像是倾盆大雨将我们的每寸肌肤、每根发丝、每张稿纸都用阳光“淋”了个彻底。不过,实践团成员楚金萍、水丽敏、吴量、张浩奇选择在这个像是被“烤”着的中午不回学校休息了。因为他们想在采访奶奶前为奶奶准备一些慰问礼物。
三点,采访团已经在富苑小区门口集合完毕,采访团一共六位成员,大包小包的东西在手上拎着。有的中午没休息好蹲在地上打一会吨,有的百无聊赖靠着旁边的自行车玩着手机,有的因为手中的东西太重而坚持不下找了张纸垫在地下坐了起来。头顶的太阳也开始睡起了午觉,阳光显然没有中午的炙热了,懒懒散散的铺落在地上,周围的知了在附近的树上叫个不停,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平淡与平常。然而就在这个不值一提的时间档口,却发生了一段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
我本是在那发呆,突然看见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小区门口出来,然后一个转弯走向大门的左侧。“奶奶!”身边的成员逐个抬起头朝那个方向看去,然后一个个都站起了身迅速整理了一下之后朝哪个方向跑去。我一边向那跑去一边心中想着:奶奶是去干嘛呢?于是我往她走的方向往前看了一下,“水果店!奶奶可能想去给我们买礼物!”实践团成员水丽敏楚金萍早早跑到奶奶身边,跟奶奶问好后便询问奶奶是去哪里,奶奶果然对我们说:“我去水果店为你们买一点水果,你们来我家里做客我特别的开心。”听到这句话,我们的心里都感受到了一阵温暖。成员水丽敏赶忙向奶奶解释我们已经买好水果与牛奶,不用奶奶破费。但奶奶却执意要为我们买些礼物,我们一行人在奶奶的身边手足无措热热闹闹的说着:“哎呀,不用,奶奶真的不用。”奶奶却在认认真真的挑选水果还询问我们的意见,只见奶奶拿起蟠桃放进袋子里,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袋子里的蟠桃越来越多,实践团成员水丽敏赶紧将手放在袋子上对奶奶说不用不用,两个人你劝你的我放我的场面好不热闹!
最后我们主动接过奶奶手中的蟠桃,与奶奶一同前往家中。一切就绪之后,我们便开始正式采访奶奶。奶奶名叫曹书兰,1955年她15岁,那年她入了团,19岁,她入了党。今年是她入党的第62年。
采访过程中奶奶将她一生许多深刻的经历告诉了我们。奶奶有她的可惜,过去,国家处于一穷二白时期,人们的许多老旧观念还仍然根深蒂固,“重男轻女”毒害了许多人,奶奶也是其中的一位。奶奶上到小学二年级时,便被辍学,因为当地的人们都认为女孩终将会被送到别人家去,那她终将是别人家的人。不过奶奶没有就此屈服仍然相信自己,积极为人民做贡献,很快奶奶开始工作,那年她才13岁。当时奶奶所在的村里有一千多人,所有女性工作者有五个人,而像奶奶那个年纪的只有3人,很大部分的女生一出生就被扔掉了。曹奶奶向我们说她的生命是奶奶留下来的,当初奶奶不听别人的劝阻,执意要留下她,还对别人说:“这是一条生命!就是当狗也要养下她!”听到这里,我不经感叹,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位女性啊。在当时的旧社会,这样的思想无疑是超前并且受多数人质疑的,但真理往往是在质疑后显得无比可贵。
长大后的曹书兰奶奶形成了坚韧并且淳朴善良的品格,她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1962年,她来到新疆,来到这里的人们基本上都是团员和党员,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很大的梦想,所以他们工作是十分的卖力且负责,他们经常认真工作忘记了吃饭,有的甚至高烧40度却丝毫没有发现直到晕倒在田地里,在为他挂完吊水之后他还是回到田里继续默默工作。当时这里的情况就是这般,人人没有私心,人人不愿偷懒,人人都是真心实意为了祖国的未来。“干活十天休息半天,两顿饭都是在地里吃,两头都见不到太阳”这是她的原话。奶奶还告诉我们,她们吃饭用的筷子是红柳根,一天会工作13个小时。
新疆的盐碱水在当时也是一个大问题,当时单位里的水有许多的碱,12个人去挑水供一个连的人,因为水质,奶奶告诉我们当时在用水洗头时,洗着洗着头发就硬了梳不动了,衣服穿着就硬邦邦的,拍一拍还会掉下碱块,之后他们就和回民一样喝冰块融化后的水。有时候大家正在田里干活,地里的玉米已经长的有30多公分,结果沙尘暴突然来袭,一阵风沙过吹过,水渠、玉米全不见了全都被埋住了。老连长会让他们三人站起抱团,因为蹲下去沙子就把你全部围住了。
单位每个月会向人们发放2两油和一些大肉,粮食并不多很多人都十分节省的去用。但曹书兰奶奶总是会将自己的二两油分给许多回族人民。“他们的孩子多,回族人也不吃大肉,这里养羊的又很少,他们也很辛苦。”奶奶对我们说,在奶奶的工作期间她帮助了许许多多的回族人民。在这里,奶奶也邂逅了爱情,1956年奶奶结婚了,奶奶开心的和我们说在她怀孕期间一个月吃了7个鸡蛋都是回族人民送给她的。奶奶一直把爱放在心中将民族团结砥砺践行,我深深的佩服她。
其实,当时回族人民的生活是十分苦的。回族为牧民,他们居无定所,夜晚走到那里便在那里夜宿。他们也没有被子,只有两个毛毡,一个铺在地上一个盖在身上,怀孕的时候也只能在树下分娩。曹书兰奶奶看见不忍怜惜,就将自己的家分给回族人民,他们住一半,奶奶住一半。多年后,回族那一家人见到奶奶后热情的与奶奶打招呼,她感激的向奶奶道谢还对奶奶说自己家的孩子也当上了兵。这段缘分是多么的让人感动,我感受到这正是老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将名族团结的力量发扬,也看到每一个名族都渴望成为一个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民。在这种精神面前,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对老党员的崇敬,对一段历史的缅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神圣使命的召唤。
此次采访活动受益颇深,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深知庆贺党的一百周年纪念日,不仅仅是祝福,更重要的是要在新时期把他的精神发扬光大。如今,我更加体会到了自己肩上的那份责任。只要我们充满执着的信念,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只要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脚步,不论前方多远我们都不能退缩,相信总有一天,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实现伟大复兴!
注:被采访人:曹书兰,现居住于阿拉尔市富苑小区。采访人:“追溯红色,寻根逐梦”采访队
(2)“边疆战士”---唐祖明
每当我读到红色故事,感到敬佩的同时又常常带了点距离,就如同在看水中的映月,美丽却又无法触及。感觉那种艰苦的岁月离我太过遥远,我已无法感同身受。只能浅显的感觉到先辈们是很伟大的,而他们伟大背后所隐匿的巨大精神世界我却无法窥探到其中一角。而直到和唐爷爷的相遇我才有幸窥得其中一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百周年,作为中国人一股自豪之情从我的内心迸发而出,感觉到豪情壮志的同时又跃跃欲试想着大显身手。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我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活动,荣幸的进入了命名为“追溯红色,寻根逐梦”的队伍,同队友们开启一场令人难忘的寻梦之旅。
7月3日,我早早起床,看看被阳光挤满的楼道,一股雀跃之情涌上心头,今天一定是个好日子我愉快的想着。简单收拾一番后,我便开始踏上了我们寻梦之旅的第一程—新疆阿拉尔市的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这个记载了先辈们无数艰难岁月的地方。
到达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时,望着眼前瑰丽雄伟的建筑,一股庄严肃穆之感迎面扑来。我不禁挺直腰背,眼神逐渐肃穆起来。此时任何一点嬉戏之情都是对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的亵渎都是对先辈们的不敬。
我怀着无限的崇敬之情在王书记的带领下同一批老党员有序地进入馆内,管内格局布列十分严谨,建筑模型栩栩如生。整个馆内的实物陈列、动态模型等艺术表现生动形象的向我们展示了新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进程。而我也第一次清楚地感知到“艰苦岁月”这四个字背后所蕴含的艰苦。
当我跟随王书记的脚步参观馆内时,我突然注意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爷爷,他身材不高,双手背在身后,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微微佝偻着后背,独自站在人群的身后,一个人安静的看着馆内的各种模型,眼神似怀念似悲悯,最后又归于平静。这位爷爷给我一种满经沧桑后的平静。我忍不住走上前与他交谈,试图了解他背后的沧桑。
爷爷脾气很好,没有对我这个不知名的冒昧上前打扰的晚辈表现出任何反感,反而和颜悦色的和我交谈起来,为此我受宠若惊。鼓足勇气的问出了一些我想问的,但可能有些幼稚的问题,不过爷爷并没有因为我的疑问太过浅显而敷衍我,反而真为我答疑解惑。在通过和爷爷的交谈中,我了解到爷爷名叫唐祖明,曾就职于13团,是一名职工。且1982年入党,是一位真正的老党员。在了解到唐爷爷的事迹时,最令我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的是每一件事他都清楚地记得准确的时间和日期。例如,1978年12月30号,由于对越南进行自卫还击,唐爷爷被委派任务,开车前往前线送军需物资,并向连长保证坚决完成任务。我竟忍不住的思考,该是一种怎样的信仰,在支撑着唐爷爷,使他能够在过去几十年后的今天,对这些日期仍然可以不加思索的直接脱口而出。
在唐爷爷身上,我看到那种独属于共产党员的风骨,那种始终把党的任务放在第一位,始终奉献自己的精神。这种风骨与精神,是我单凭看书所不能真正感悟出来的。在和唐爷爷的交谈中,我还发现我和唐爷爷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便是打羽毛球。于是在交谈的最后,我和唐爷爷一拍即合的约好晚上一起去体育馆打羽毛球。
可能是心里有了盼头,夜晚很快便如约而至,我兴奋地背着我的羽毛球拍,踩着黄昏去赴约了。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和唐爷爷也没打几个回合,我便败下阵来,气喘吁吁反看唐爷爷,他似乎才刚热完身。瞬间我就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想当初我还自信满满的想着要不要让着唐爷爷一点,毕竟他是“老人家”。可现在我觉得他应该让我一下。毕竟我是“小孩子家家”。唐爷打球着实厉害,拿着球拍的唐爷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陈暮之气一扫而空,浑身上下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令人热血沸腾。他逐渐腐朽的躯壳下是一颗永葆活力的心。
夜色如水,我和唐爷爷挥手告别,看着他并不高大的背影,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不会忘记唐爷爷对我的教导,努力去做一个正直,不计回报且勇敢付出的人,努力散发着自己的光与热,亦不会忘记他站在如茵的场地上,望着异常绚烂的晚霞告诉我:人这一辈子都要做一个内心干净的人,只有心干净了,路才不会走错。
我很庆幸我在这个容易迷茫的年纪里遇到了这样一个可以给我指路的人,他身上那独属于中国共产党党员的风骨和精神告诉我,我今后该如何抉择。他让我真切的体会到是真的有那么一群人,一直都是把中国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并用自己的一生去完成。向唐爷爷致敬!向先辈们致敬!向中国共产党致敬!中国人民万岁!
注:被采访人:唐祖明,现居住于阿拉尔市金色家园小区。采访人:“追溯红色,寻根逐梦”采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