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钟的太阳缓缓从地平线上升起,带着暖意,驱散空气中的寒冷气流。犹如新生的十八岁的我们。
“考上了!我考上了!”一句清脆的声音响彻在一个小房间,语气中显得无比激动。
“多少分多少分?”旁边传来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
在这个小房间里,一共有三个人。嗓音清脆的是十八岁的少年,名叫王冬。略显苍老声音的主人是王冬的奶奶季云。另外一人是王冬的爷爷,王仁。爷爷和奶奶一般年纪,但是此刻爷爷并未说话。因为这是一个令人极度紧张的时刻,高考过后,所有人都期待着这一刻的到来。经历了久久的等待,经历了三年的刻苦学习。就连王冬自己,都极为紧张,慢慢移开手掌。
“4...4...”显而易见,十位和个位都是4,那么最关键的就是百位了。这也将决定王冬会有一个怎样的未来以及如何存在于别人眼中。
最后一个数字了,一定要...一定要大于4!王冬心里这样想着。唰——王冬移开整个手掌,映入眼帘的是一串无比整齐的数字——444。四百四十四,这样的一个成绩在班级或许不错,可高考毕竟是全国竞争。
成绩映入众人眼中,很明显的感觉的到,屋内的气温骤降。王冬虽然低着头,却似乎可以看到奶奶的表情。
寒冷,失落。
王冬的家庭是单亲家庭,从七岁那年,母亲离开家,爸爸开始酗酒度日。抚养王冬长大的责任就落在了爷爷和奶奶身上。所以爷爷和奶奶对王冬有很大希冀。直到这一天,他们二老还想让王冬成为一名老师,工作稳定,每月有稳定的收入。可是当他们看见成绩的这一刻,王冬觉得他们心中一定很失落。
家里成员只有四人,爸爸小时候贪玩辍学,学位最高的是爷爷,初中水平。现在家里出了个半高材生,即将迈入大学的校园,大家又喜又悲。
虽然这样说不太好,但事实确实如此。在乡镇,成绩是扭转一个家庭的关键。王冬家里条件不好,房屋简陋,门外不远有一小片土地,那是菜园。以前爷爷身体健壮的时候,可以打铁制造一些农具,爷爷打铁的手艺在村里可谓一绝,已经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因此在民间,一提起打铁的小老王,甚至比起说名字更让人有印象。王冬小时候跟着爷爷上街里卖农具赚钱,其中最出名的有锄头、镰刀、镐等等。
说的有些远了,我们言归正传。正是因为这些,家里对于成绩极为看重。爷爷在老一辈中靠打铁的手艺打出了一片江山,爸爸酗酒,,在民间也是喝出了一些名气,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学术不到位,家中没有人能够辅导王冬。所以王冬从小到大,学习只能依靠自己。王冬朋友不多,唯有学校里的十几个同学。男生天性贪玩,有时确实也不愿学习,一个人经常发呆,有时玩弄一些玩具,有时在纸上画一些人物。
王冬考出如今的成绩,至少在高中,可以说是尽心尽力了。入学时的第三十四到后来的第一,再到后来甚至可以和重点班的同学比肩。
可是现在还不知道分数线,而这个成绩又并不高,所以一家人都比较担心。
说来可笑,在王冬出生不久后,有一个邻居姓温,他的老婆在那时断言,“这孩子以后不会有出息。”
这句话,一直回荡在王冬的脑海中,甚至造成了他抑郁、自闭、自卑的性格。这句“恶语”压的王冬十余年来在别人面前直不起身杆。
“哎...如果你能再努力点,成绩再高一点。”成绩出来过后,奶奶经常这样说。
又过了几天,分数线出来了。不知道是造物弄人还是老天垂怜,让王冬在这样一个分数下报了一个二本。一二之差,在爷爷奶奶这类还拥有封建思想的人眼中,天差地别。
所幸王冬心中还有所憧憬,并未向人生妥协。
偶然了解了一个可以考律师、法官的专业,王冬心想,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律师或法官,多年后,穿着制服归来,届时那些恶语,那些具有攻击性的目光,都不再可以对王冬造成任何伤害。
当你的实力、地位得到提升,那么对于蝼蚁的挑衅,就不会过多在意。反而在眼中,那些恶语相向的人才是一群跳梁小丑。
王冬心中这样想到。
九月秋风飒爽,吹散了人群,吹去了过往;吹来了离别,吹来了忧伤。一个漫长的暑假令王冬感觉无比的无聊,打游戏,打到国服。这之后又有什么意思。同学们开学都早,有些甚至已经军训完了。
只希望不要再延迟开学了。
王冬又无聊的度过了几天,临近开学,收拾好行囊以及重要证件,准备启程。
青春之帆,就在九月扬起。踏上这青春的小舟,便无法回头,无论选择是对是错,都要秉持信念,谱写青春的华章。
乡愁是一条小河,将学校与家分隔两边,学校在河的这边,家在河对面。
王冬无比憧憬在大学的生活,不止是因为可以让自己的人生重来一次。还有大学开放的政策。不再有老师、家长的约束,遇见一个另自己心动的女生,经过朝夕相处,谈一场甜甜的恋爱。
因为曾经的经历,昨日的伤痛。王冬对于爱情的渴望和对成为一名法官的渴望不相上下。
在迈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王冬暗暗许下愿望,这四年一定要努力学习努力生活,然后遇见一个喜欢的人,满目温柔都交给她。和她一起学习,共创一个美好的未来。
落日沉溺于橘色的海,
秋天到来,又是适合写信的季节。
可日子太过寻常,语焉不详。
我只能捡些细碎的段落,
存进糖罐子里,
向见面那天借一声心跳,
流进枫叶的脉络,
穿过山水万里,
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