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希望,众人也不再迷茫。
用血喂养小獒犬的任务,由众人自发的承担了下来。
埋葬了首领后,人们继承了他的遗志,也将他的信念,留在了心中。
众人鼓起勇气,重新制订了捕猎方案。
不再迫于需求而急于求成,鲁莽的对强大猎物出手。
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小型的猎物。
虽然一开始很艰难,但随着母巨獒的恢复,聚集地的生存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人们与巨獒的友情升华,使得两者之间的配合出人意料的成功。
集合了双方的优势,取长补短,使得整体的生存能力再次飞跃。
聚集地的食物一天比一天多,人们在吃饱喝足后,往往还会出现富余。
与此同时,首领当初救下的六只小獒犬,也陆续的睁开了眼睛。
也许是因为第一眼看到的,是在庇护所劳作的女人。
所以它们对人类的亲近,比起母巨獒丝毫不差。
随着食物的充裕,聚集地的人口也开始慢慢上升。
几年后,聚集地接纳了一些流浪者的同时,也接纳了一些巨獒犬。
而这支人类聚集地,也终于顽强的存活了下来,变成了众多人兽共存聚集地之一。
有的聚集地在与兽类厮杀的时候,无意间剥除了,盘踞在兽类身上,自身无法触及的寄生虫。
兽类迫于寄生虫泛滥带来的生存威胁,和寄生带来的疾病与痛苦,最终与人类达成了合作共存。
有的兽类幼崽经常被偷猎。
而聚集地在狩猎时,无意间赶走了偷猎者,随后竟得到了兽类的回报。
在得知真相后,双方互帮互助友谊加深,最终也演化成了合作共存。
似乎大劫难后幸存的人类,没有了社会生活的繁杂和纷扰,一心只求生存,所以内心变得真诚、纯朴了许多。
也是在这个时候,恰好刚好赶上了兽类智力飞跃。
似乎是命中注定,共存的人和兽拥有了史无前例的平等、和谐。
但能幸运共存的聚集地,终究是少数。
绝大多数聚集地,都没能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永远的消失了。
幸存的人兽混居聚集地中,语言不通,成为了人兽之间交流的巨大障碍。
兽类的智力飞跃,使得它们之间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
一时间各种兽类语言,犹如雨后春笋一样遍布各地,甚至距离稍远的同类都拥有着不同的语言。
但与此同时,又有一些语言和肢体动作,却能在不同的种族间通用。
甚至许多人类,特别是人类比重较小的人兽混居地,人们都开始使用兽类的语言。
直到中部地区的千语传入,才将原本混杂的语言体系彻底颠覆。
起初千语和千文,只是在各个人兽混居地的人类中流传。
由于其高效、简洁、易学、含义表达准确等特性,使得人类群体的语言文字很快就被统一。
只是各个聚集地,掺杂了各自最初的一些语言习惯,和一些共存兽类的表达方式。
人类语言的互通,促使人类在各大聚集地谈判时,往往充当了使者的身份。
对于没有人类加入的兽类族群,带来了许多不便之处。
一时间,许多族群纷纷开始邀请人类加入。
毕竟许多时候,谈判比起生死相搏,要适用的多。
一些实在吸引不了人类的小族群,只能尝试着去学习人类的千语。
期望能自己培育出使者,从而在盲目的争斗中少流血少牺牲。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少数族群在数年之后,终于艰难的创造出了,适用于本族的千语。
比如体型变大失去飞行能力的鹦鹉兽。
后来它们甚至和人类合作,发明出了辅助发声的便携设备。
只是由于生理结构的限制,不得不沿用兽类的说话方式,颇有些怪异。
其他兽类族群也纷纷效仿,各式各样的发声器开始了大流行,人类垄断使者的时代也宣告结束。
但借由千语,人类在兽类族群中的分布和数量,却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就这样经过了数十年后,千语已经演变成为整个东部地区,最为通用的语言。
随着交流的便捷,紧随其后的就是人类通用的千文了。
随着千文一起流入的,还有人类的各种技术。
由于兽类智力的飞速提升,茹毛饮血的生活已经慢慢被抛弃。
那些食肉的兽类,不再随意的攻击、猎杀和吞噬其他已经觉醒的兽类。
而是学习人类去饲养那些,依旧遵循本能生存的兽类。
一些食草的兽类也是同样。
更愿意去种植食用价值高的植物,而不是永远奔波在寻找食物的路上。
这些诞生灵智的兽类,人类将他们称半兽,借此与普通的兽类区分开来。
而他们则更喜欢称呼自己为灵,将所有新生的智慧生物称为灵类。
在传入的众多人类科技中,生物科技最受欢迎。
由各种细胞材料培养的无神经组织,成为了许多不愿杀戮的食肉动物们,首选的口粮。
人与兽,兽与兽之间的关系,也慢慢的不尽是剑拔弩张,生死相搏。
他们开始通过沟通、谈判来解决领地问题和相互之间的仇系。
一时间,许多族群相互联合,共同崛起。
众势力间相互博弈,好不痛快。
就这样,新生的智慧生物开始吸收人类文明。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步跃进。
与东部地区人兽关系逆转不同。
须弥大陆的大部分区域,人兽之间依旧针锋相对。
随着人类的生存稳定,新时代的人们开始了旧文明的遗迹的发掘。
渴望借助先祖的智慧,重现人类的辉煌。
众多聚集地中最先取得突破的,竟是本就强悍的北方人类。
其中就有这样一群北方的人类聚集地。
他们在一本旧时代的生存手册中,发现了一种新式弓箭的制作手法。
这种弓在旧时代被称为反曲弓,弓身小,威力大。
用当地的变异紫杉木制作,更是威力翻倍。
同时发现的,还有配套的箭矢的制作方法。
尖锐的金属箭尖能轻松射穿野兽的皮肤鳞甲。
箭头后侧的倒钩能卡在野兽的肌肉和骨骼之中,让箭矢难以拔出。
箭头尾部的羽毛,能让箭矢飞行的更加稳定,极大的增加射中目标的几率。
对于体型较小的猎物,还带有标记的作用。
若只是这样,野兽在中箭之后快速逃跑,以人类追赶的速度,绝大多数都会被逃之夭夭。
遇到非常凶悍,不惧怕箭矢的猛兽。
若是射箭之人逃跑不及,反倒很容易被反杀。
幸运的是,发现这些书籍的是北方的聚集地。
由于擅长驯养,人们拥有多种可供骑乘的动物。
蛮鹿体型较大,耐力足,但速度较慢,只适合拉运货物和长途跋涉。
大野驴体型适中,耐力适中,速度快,适合单人骑乘作战。
在反曲弓发现以前,北方聚集地外出狩猎,都是骑着大野驴。
他们也在生存手册中,看到了一种叫马的动物。
书上描绘的旧世界人类,也都是骑马射箭的。
但不知道是不是人为筛选的动物,对辐射的抵抗力太差。
还是长时间的饲养,导致野外生存能力不足。
大灾变之后,许多常见的家禽和家畜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原本不以为奇的马,也变成了传说中的动物。
甚至有许多北方人,用马作为一个新的形容词,用来形容速度奇快世间罕有。
比如说:“你家的大野驴真马!”
就是说:“你家的大野驴跑的也太快了吧!”
人们骑着大野驴,手握反曲弓,后背铁头羽箭。
在面对野兽时,先是远远的射出箭矢。
若是猎物袭来,就骑着大野驴返退。
若是猎物逃走,便骑着大野驴追赶。
只要动物不逃进洞里或钻入水中,大多数都会在这一进一退之间,被活活耗死。
但这也只限于落单的猛兽,若是遇到一群,人们也只有远远躲开的份。
即便如此,这样的进步对于这群聚集地来说,也是意义重大。
至少已经拥有了,与猛兽作战的能力。
就这样,人们的反击渐渐拉开了序幕。
随着越来越多的野兽被杀,慢慢的消息传到了北方一霸,巨颌虎的族落之中。
巨颌虎是猫科动物的变异种,拥有庞大的身躯,巨大的头颅占据身体的三分之一。
凶猛善斗,常单独行动,寿命较人类稍短,智慧普通。
引领一众猫科灵类,早早的就在须弥大陆北部称霸一方。
巨颌虎的领地里并没有人类,但与南部的人灵共存族群,偶尔也有联系。
由于领地范围大,食物充沛自给自足,生活比较安逸。
对自家领地南部贫瘠的地区也不感兴趣。
因此与南部其他灵类的交流并不多,对人类也没有太多好感。
此次领地被入侵,猎物被抢夺,算是触及了巨颌虎首领的逆鳞。
巨颌虎可是食物链顶端的猛兽之一,对于领地极为看重。
没过多久,他便带领大批族人和麾下的灵类,连续袭击了多个人类聚集地。
所过之处尸横遍野,人们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见到成群的猛兽杀来,人们只能快速后撤,躲得远远的。
看到受袭聚集地满地的尸体,人们知道,猛兽并不是为了捕食,而是为了报复。
至此发生在北方的拉锯战慢慢展开。
人们偷袭过巨颌虎幼崽,巨颌虎也会袭击人类的大野驴圈。
随着人类旧文明遗迹不断被发现,这群北方人类的战斗力越来越强。
这群聚集地在与巨颌虎的对耗中,顽强的支撑了下来。
最终彻底的消灭了巨颌虎一族,建立了伏虎国。
与此同时,在北方的其他聚集地群中,也发生着类似的事情。
位于中西部地区的聚集地,虽然传承了高度发达的生物学技术。但在战斗力上并没有显著的提升。
遇到野兽时依旧是躲的躲,逃的逃。
但是他们也不是完全束手待毙。
食物充足的状态下,人们偶然击杀的猛兽,成了一众生物学家解剖实验的上好材料。
人们从中发现了许多针对猛兽的弱点。
有的来自生理结构,有的来自性情嗜好,有的则来自本能。
依托于这些发现,人们在野外的生存能力大幅度提高。
在靠近东部人灵共存区的一些聚集地中,更是和共存区的人类有了联系。
虽然过程曲折,但最终还是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部地区生产的人工培养组织在共存区非常受欢迎。
作为回报,共存区的人类和灵类为生产人工培养组织的聚集地提供了保护。
这也使得这些聚集地的人们,拥有了更高效的生产力和更多的空余时间,能够大力发展其他科技。
随着北部聚集地的势力不断膨胀,灭绝猛兽的同时,也逐渐渗入了中西部地区。
得益于千语千文的大范围普及,双方的交流没有太大的障碍。
发现更多同类的喜悦之余,中西部的猛兽弱点和有力的武器装备相辅相成。
使得北方聚集地的战斗力再次提升。
猛兽的肃清再次加速。
在大野驴的铁骑之下,顺者活,逆者亡。
人类的弱势在这一刻开始逆转,似乎复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