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你太冲动了,宰相大人怎么说也是三朝元老,你怎么能如此?”说话的是太子骆子明。虽然骆子晋的这一举动让在场的皇族还有和南宫家有旧怨的人都觉得大快人心,但是毕竟皇后和太后还是南宫家的人,况且,南宫家的部族在朝中依旧是占多数,若此时一句话不说,怕是说不过去。
“太子殿下,莫非你也怕得罪南宫家?”二皇子骆子晋不依不饶。
“放肆,你们的父皇才刚刚殡天,你们就在这里闹,你们是不是觉得天家的脸面就不是脸面,丢了也没有关系?还是觉得没有人敢笑话你们啊?”一个洪钟有力的声音响起来,说话的是太后娘娘,也是南宫正的亲姐姐。想想也是听说了自己的哥哥竟然被斩杀于大殿,心里气不过来的吧。所有人都等着看这个曾经叱咤一时的女子如何为自己的哥哥复仇,但是,让所有人都失望了。“闹够了没?闹够了就都安分下来,听听哀家这个不中用的老东西说话吧?”
“皇祖母,孙儿岂敢闹?二弟他是看父皇刚刚过世,心里面难过才会冲动的,请皇祖母莫要降罪于他。”说话的是太子,这个太子真的是好脾气,到这个时候还在为这个狂徒求情。让别人看了去时兄弟情深,但是兄有情,弟却似乎不领情。
“皇祖母,孙儿没有闹,也并非冲动,只是宰相他想要违抗皇族历代祖制,不选妃,孙儿才替父皇惩处了他。”二皇子也不甘示弱,道出自己的道理。
“你们个个说是为了父皇,那么,你们父皇的话你们听了吗?你们父皇的旨意是传位于谁?”姜还是老的辣,这一切还不是为了皇位?所有人不再说话了。“都沉默了,说话呀,你们父皇将皇位传于谁?”大家依旧不说话。“皇后,你说。”老人把话递给了皇后,也是自己的侄女南宫心。
“回母后,皇上的意思将皇位传于三皇子子轩。”南宫心恭敬地说着。
“那就照着办啊?马上筹备给子轩选妃,准备七日后,皇儿下葬之日大婚。”太后的话让所有人大为震惊,因为,首先,她没有责怪二皇子杀了自己的兄长,其次,她竟然对皇帝封三皇子为下一任皇帝没有任何意见,还让大家着手选妃之事。当然她的话激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母后。”
“皇祖母。”是皇后和二皇子一同开口。
“皇祖母,三弟是风流之人,怎可承担起国家大事?”二皇子赶紧说。想要提醒太后三皇子的放荡不羁,流连于烟花之地的行径。切不可成为一国之君。
“自古帝王多风流,哀家并不认为有什么问题。”太后淡淡的说。
“可是母后,儿臣认为皇上的遗诏有很多疑点。”这是皇后说。
“放肆!”太后大声的说,皇后被吓得赶紧跪在了太后身前。“皇帝的遗诏怎容你质疑?印鉴,字迹,还有诸多大臣的见证,怎可有假?”太后说的掷地有声,不仅仅是说给皇后听的,也是说给所有质疑皇帝遗诏的人说的。
“母后?儿臣不敢质疑。”皇后赶紧承认错误,这个时候却是人心惶惶了,父亲刚刚被杀,皇上留下一纸诏书,什么也没说就殁了,这个时候,除了皇后最有发言权的就是太后了,她只能听太后的。
“起来吧。”太后过去扶皇后,并附在她耳边小声说。“你要清楚你自己的身份,不可对自己的丈夫有任何质疑,还有你爹的下场你看到了,谨慎行事,从长计议。”然后又大声说;“皇后,准备一下选妃事宜吧。其他人,还有异议?”太后问道。
“皇祖母,我有。”说话的是二皇子。
“孙儿,有什么异议?”太后泰然的问。
“皇祖母,你是如何证明父皇的遗诏就是将皇位传于三皇弟?”二皇子心里确实不服气,他不愿皇位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落于这个父皇生前最不喜欢的儿子手中。
“好,既然你们疑问这么深。我就给你们说清楚。皇帝在世时曾经和哀家说过,如果他意外离世,而哀家依旧在世的话,就让哀家替他主持大局。他当时告诉哀家,遗诏会你两份,都是当着你们三位皇叔的面立下的。只是你们这三位皇叔是闲云野鹤,都在外游玩,不能亲口证实,你们父皇说,若任何人对他选的继位之人有疑问,便可以到理政的忠正殿皇帝的座椅之下的暗格中取出另一份遗诏看个究竟。哀家刚刚看你们闹得激烈,已经差人去取,应该快到了。”太后坐在了太监们刚刚搬来的长椅上慢慢的说道。
“禀太后,七王爷和媛贵妃到。”小太监传话。媛贵妃是二皇子的母妃,七王爷在朝内的威望很高,太后着这二人去取回遗诏,必定是要堵众人之口。
“还请七王爷和媛贵妃宣读皇帝圣旨。”说话的人是太后。
“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近来偶感不适,为防止朕病情加重不可另立新帝,遂与三皇弟嗜玉,五皇帝嗜风,六皇弟嗜黎共同拟下遗诏,如若他日朕殡天,将皇位传于三皇子子轩,还望各位爱卿如辅佐朕一样辅佐皇儿,共同治理好昭珏江山。钦此。”七王爷读完遗诏。合上遗诏说道:“皇兄的遗诏在此,尔等还有疑义?如无异议,请三皇子骆子轩接旨。
此时太后起身说:“哀家乏了,要去看望辰太妃,痛失儿子,她必定心情郁闷,你们就着着你们父皇的遗诏办吧,如果还有人有异议,就来辰太妃处找我来说,若谁还敢放肆,别怪哀家不留情面,或许,咱们皇家也该清理一下门户了。”说完就步履蹒跚的走了。留下了这一行人等着三皇子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