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食铺在一天好日子正式开门了,大多数东西都没有变,包括张寡妇她们,只不过一人分过去帮一家人罢了。
而串串香那边除了许老五之外还请了一个人帮着擦桌子,就是花娘的娘陈氏。朱氏他们就得自己收客人的钱了,张寡妇他们还是不忙的。
半夏怀孕后和林氏不一样,半夏是吃啥吐啥,眼看着人就消受下去了,可把许老三和周氏急坏了,每天想着法儿的给半夏做吃的,可是都不管用,幸好当初院子的那颗红橘树上的红橘没有摘完,半夏每日吃一两个解吐。
直到果园里的桃花谢了,长出了小桃子半夏才慢慢好起来,胃口也变得好起来了,许老三便每日从镇上带些新鲜的吃回来。
许家两个孕妇可把外人羡慕坏了,又听说许老三在镇上买了铺子,对许家更加羡慕嫉妒了。
寒食节转眼要到了,大妞和二妞提前做好了青团,寒食节前一天让大根挑着去镇上卖,这天家家户户都不开火,青团很快就卖完了。
铺子上这天也关门休息一天,晚些时候好好的林氏居然提前发动了,许老二急忙去请产婆回来。
林氏虽然是生过一个孩子,不过隔了这么多年,再加上林氏年龄大了,所以这一胎也不是很好生。
半夏没生过孩子,听到林氏的声音有些害怕和发慌,朱氏见她苍白的脸连忙让她回房休息。许老二听到林氏难受的声音急得在门外走来走去,二妞也害怕被朱氏赶走了。
直到天亮孩子都还没有生下来,许家一家人都没有睡好,许老三拍着半睡半醒的半夏,终于在中午些时候林氏生下了孩子。
周氏喜笑颜开接过产婆手中的新孙子,没错,林氏在时隔十几年后终于生了下儿子。许老二和二妞也高兴坏了,盼了这么多年可终于盼来了。
林氏已经累得睡过去了,许老爹去竹林抓了一只鸡,让周氏打理干净了在灶上炖着鸡汤只等林氏醒了再喝。
许老二给了产婆接生的钱,并嘱咐她孩子洗三的时候早些来。产婆掂了掂手中的荷包,里面的钱不少,喜笑颜开答应一定早来。
这是二房时隔十几年的大喜事,许家人自然重视,孩子一落地许老爹就通知了许家的正亲。
洗三这天自然也是热闹,连里正媳妇都来了,孩子还小就暂时叫三根,大名也是由许老三取的,叫许章程。
许家族长开了祠堂把孩子的名字写上去,顺便也把大根的名字改为许章霖,把三个孩子的正名一起写进了族谱里。
村子里平日暗里明里嘲讽许老二的人也没有想到许老二居然还能生个儿子出来,想着现在人家儿子也生了,都觉着没有脸见他们,走在路上碰到一起都要背过身去。
二妞每日都要去铺子上摆摊,林氏和孩子就由周氏照顾,许老二只用管着那一亩地的事情,回到家给孩子洗尿布。
许章华和三妞本是家中最小的,现在有个小弟弟了可稀罕了,每日下了学都要先去看看小弟弟。
铺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还有许老三在铺子上守着。半夏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也不怕三个月后没钱还上欠老板的钱了。
“你咋带这么多书回来?”半夏见许老三抱了许多书回来,都从胸口到下巴了。
许老三把书一本一本放好:“我要继续科考。”
自从上次赋税增加一成,又招兵后要继续科考的想法就一直萌生在许老三的男子里,再怎么样也要考上个秀才,到时候一家人的田地都可以挂在名上可以免税,有个秀才的名头在镇上也好行事,以后孩子也有个秀才爹,那又不一样了。
“你决定了?”
许老三点点头,怕半夏不同意,若是这次考不中,那接着考可是费钱的事情。
半夏看见许老三眼里的担忧,当即对他笑笑:“我支持你,想考就去考,不过铺子上?”
若是决定继续科考,那许老三势必要花时间在看书上,这样一来铺子上就缺人了,半夏又怀着孕。
“铺子上我想让大根去。”许老三说。
半夏点点头,大根人老实肯干,让他去看着铺子也是放心的。
许章程听说让自己去顶许老三的位子,相当于是坐掌柜的,每个月二两银子的工钱。那自己就不用再去挑着担子满街走,上交一半,自己每个月还剩下一两银子。
朱氏和许老大也希望大根能答应,这可是个好机会呢。
“我去,三叔。”许章程点头答应。
许老三第二天就带着许章程去了镇上铺子先熟悉几天再放手。许章程也学得很认真,没两天许章程就可以自己一个人顶着了,许老三也就在家开始专心读书了。
现在离乡试时间还有几个月时间,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许章程每日要去铺子上,就不能每日去杨家村收菜,但是铺子上每日都需要菜,许章程在铺子关门后抽空去了一趟杨家村找杨里正。
自己就把收菜的活交给了杨里正,每天杨里正送菜去铺子里。铺子后面有个很小的院子,里面有个古井,很是方便。
每天的菜就在后面院子里洗干净然后串起来,还是由大妞和杏娘去串,回来就跟着坐牛车就行了,也方便。
有了收菜的活,杨里正每天也不闲下来,一个月下来还能多收入一两银子左右,这可是把杨里正一家高兴坏了。
不过为了未来女婿的前程,杨里正每次收菜都把了又把关,一点差错也不能没有。
许老三几天就会去一次铺子上查看,看着每日的菜都是水灵灵的,也就放心把收菜的事情给了杨里正。
底料的事情不能假手于人,只能半夏自己来,每日下午炒好然后第二天让大根他们带去,每日都用新鲜的底料,从来不隔夜,也就保证了安全。
重新布置了铺子上的事情后许老三和半夏也没有那么累了,铺子也渐渐正式走上了轨道,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一个月下来,铺子上的生意比之前在码头摆摊时更红火了一些。
朱氏仔细数了数这一个月收到的铜板,出去成本钱,还有四千多个铜板。朱氏眨了眨眼把许老大叫来,一起数,又是数了两次还是四千多个铜板。
“当家的,四千三百个铜板是多少?”
“四,四两三百文。”许老大摸了摸床上的铜板。
朱氏拍开许老大的手,连忙用绳子把铜板串起来,一千个栓成一串,串了四串。
大根也上交了一两银子,大妞每个月两百文钱上交一半也就是一百文。朱氏拿到钱分开放起来,这是以后大根娶媳妇的聘礼和大妞出嫁的嫁妆。然后数了钱给许老大让他给周氏送过去还有铺子的一两租金给半夏。
另一间屋子里,二妞也把铜板交给林氏,母女两个也是数了几次,一共是三两四百文,林氏也用绳子串起来。
林氏有了儿子也不能忘了女儿,当即数了一百文给二妞,顺便也让二妞把周氏的钱给她送去再有铺子的租金也给半夏送过去。
收入最多的还是半夏她们,光是铺子上除去工钱和菜的本钱共有十二两多银子,还有饭馆那头的分红加起来就是三十四银子,许老三先是还了铺子其余的钱,把剩下的七两给了半夏。
许老三虽然在读书但是也没有死读书,用了半夏教的方法感觉记得快多了,等杨恒下学了之后就去他哪儿看书,杨恒父亲以前留了书还有些在。
果园里的梨树也有些在结果子了,杏花和李子花已经在开始凋谢了,今年果树也是个大丰收呢。
“大根,你拿的这是啥?”
这天他们从镇上回来,半夏见大根手里拿着几根藤,有些像西瓜苗和葡萄苗。
“这是今日吃饭的客人送的,说是西瓜苗和葡萄苗。”
说着大根把苗递过去,半夏小心接过,叫来许老三让他种到果园去。西瓜苗种下去今年就可以吃了,不过葡萄得等明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