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匠讶然看了陈胜一眼,好一会才说道:“少爷果然厉害!我家的铸剑,之所以与众不同,一来锤炼的法子和他人不同,二来便是这水的缘故。这水是我从深山的泉眼里打回来的,用我家传法子来淬炼金属,锤炼出来的刀剑,韧性、强度都是一流的。可谓是百折不挠。”
闻言,陈胜眼睛一亮。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很多宝剑的名字流传下来。这些宝剑有些有幸流传到后世,其中不少依旧锋利无比,吹毫断发。这还不止,最神奇的是,这些宝剑,还有着神器的记忆功能,即使被巨石压弯,但压力消失之后,金属不会恢复最初记忆金属般神奇的效果。这种技术,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才开始被人们窥探出锻造的法子,但在数千年前的古人,已经利用它制造宝剑了!
陈胜相信,老铁匠所言的韧性,便是类似于这种记忆金属的特质。最关键的本分,可能是来自石槽里的泉水,泉水坑有着某种金属离子,在淬炼金属的过程之中,这些金属离子依附到了锤炼的剑体上,如此反复多次之后,便形成了合金的形式,增强了金属的强度和韧度。变成了传说之中的削铁如泥的宝剑。
陈胜对老铁匠的锻造法子大感兴趣。想仔细询问,但想到这种神奇的锻造法子,老铁匠如何肯轻易说出来,只好暂时忍住了自己的想法。但陈胜也不客气,当即拜托老铁匠给他打造一批古怪的武器。让锻造经验无比丰富的老铁匠,也感觉到无比困难。好在陈胜这些武器都有详细的图纸可以参考,不然还真难处理。
和老铁匠聊了一阵之后,陈胜便让樊跖继续在这里找乐子,自己则是回到房里,给皇帝陛下写奏章去了。
他在来番禺的路上,便已经打定主意,要多给皇帝写奏章,争取混得脸熟些。想到便要做到。
陈胜的奏章不短。而且所涉及的方面极多。一开始便从岭南的战事说起。和岭南的将领们不一样。岭南各路大军,给皇帝上奏章的时候,基本都是伸手要钱、要粮和要兵,或者是请战功,要赏赐。皇帝每每看到,想到巨大的开支都会大觉头疼。
但陈胜和其他人不一样。他的奏章里将岭南的局势简单扼要说一遍之后,便提出要求:撤军!
当然不是全盘撤军。陈胜认为,岭南如今内乱已生,秦军可以坐享其成,无需再陈兵数十万,只需留下十到二十万精兵,逐步蚕食便可。六路秦军,只需留下三路,从南越聚拢,灭南越后,再从容推进,一举消灭西瓯。这样一来,秦军便可以减少近三十万大军的军粮开支,节余的巨额钱财,可以用开发岭南已经征服地区的资源,为帝国获得巨额的收入。
第二,陈胜提到了皇帝即将出巡的事情。陈胜在奏章里说道,东巡封禅,都是一件大事。但不宜铺张浪费。为了彰显皇家豪富,不应向当地黔首百姓征收税赋徭役,还应当有所减免,以彰显皇恩浩荡,等等,等等。
本来陈胜还有不少提议,但他也觉得,一下子把这么多想法措施提上去,皇帝看了不知心中会有何种感想。于是只得暂时忍着。隔两天再给皇帝上书。
陈胜却是不知道,自己这一份上书,皇帝是深以为然,但却让朝廷文武百官大为恼火。原因无他,在他们看来,陈胜捞过界了。
进军撤军,这些都是朝廷军方才有资格议论的问题。即使是前军主帅任嚣,在提出这样的建议的时候,也得先和军方的大佬们打过招呼,私底下商量妥当之后,再以奏折的方式上报。此能朝廷的潜规则,但陈胜这奏书,却绕过了军方,直接到了皇帝的手中,让他们很被动。如何让军方不恼火。
但军方的不满与朝廷文官的反应比较起来,军方长官的反应,简直不值一提。
不少官员都想趁着皇帝东巡,狠狠地捞上一笔,别的不说,陪伴皇帝出巡,各地必须要广征劳役税赋,这些临时征收的钱财,当地的官长不会全部用到皇帝的出巡开支上去,必然会截留部分,还会给他们送上厚礼。但是倘若皇帝采纳了陈胜的建议,让少府掏了腰包,来个自费游,那么文官们哪来借口向下面要钱?!断人财路,不啻于杀人父母,陈胜此举,实在是大大触怒了不少官员,包括各地想发财的郡守县令们。
最让人郁闷的是,陈胜对于自己已经激怒了满朝官员,却浑然不知。直到回到了军营之后,收到了老师的来信,才知道朝廷大员对他的不满。也才知道,近期朝廷里对他的弹劾大为增加,有骂他沽名钓誉的,有骂他官商勾结,中饱私囊,更有人骂他在闽中勾结当地的的越民土族,图谋不轨……一时间,朝廷的后起新秀,转眼便变成了一个大恶棍。实在是变化太快。
不过骂声也持续不到几天的样子。皇帝看了陈胜的奏章之后,召来了太尉王贲商议了几天,便给南方前线的任嚣下令,来年春天,撤攻打西瓯两路大军,暂停对西瓯的进攻。让任嚣全力应付南越的战事。
但领人意外的是,两路大军,只有一路撤回了秦国腹地,另外一路,则被任嚣派去参与灵渠的修筑。有了近十万大军的加入,灵渠的进度,可以更快速地完成了。
朝廷的诏书一出不少文官见风转舵,停止了对陈胜的攻击。御史大夫冯劫,更是上书皇帝,对陈胜的奏章表示赞同:皇帝应该自己掏钱去巡游。而且冯劫提出了一个更让百官们觉得是噩耗的消息建议:既然皇帝自己都掏腰包了,那么陪同皇帝出巡的百官们,是否也应该拿点钱出来呢?
这个建议实在过分了些。皇帝都觉得有些不妥,但是却让少府拿出了二十万金,当作此次出巡的资费。二十万金看似很多,但绝不够用。好在新任少府章邯有些脑筋,建议皇帝普天同庆,拿出几个名额卖出去,让那些大商巨贾们竞价购买,以获得陪伴皇帝出巡的资格。
此举虽然受到了丞相和咸阳学宫的博士们一致的反对。但皇帝却认为是个不错的法子,大笔一挥,空出了五个名额,以一万金为底价,不封顶的竞拍方式,筹集资金,替代民间的税赋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