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若影,淮河官道。一人一马,一前一后。人是少年,黑衫纶巾。马是骏马,云纹雕鞍。一阵西风带走树上最后一片枫叶,少年若有所思,他在想叶子离开了树,是风的潇洒还是树的不挽留。其实很多事情都没有答案,也不需要理由,比如爱情。爱情这玩意儿可以夺天地之造化,它可以把聪明的变成傻子,也可以把傻子变得很聪明。少年想到此处,眼角闪过几滴晶莹,在夕阳的映照下,变得五彩斑斓。少年吟了一首晏几道的《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一声长啸,显得是那样的空洞与无奈。飞身上马道:“诗剑酒痕,一点凄凉意,淮河饮马,一梦碎古城。”纵马而去,尘土过后,官道归于平静。
古城,柳岸。“折柳挥南浦”古人通常把“折柳”比喻离别,“南浦”比喻送别之地。“信阳移柳,非南城之可望。”这里的柳树指故乡?
少年用手轻抚垂柳,他有思乡之情。少年才离家数日,断不可能。他并不是思乡而是思春,哪丝丝垂柳宛如少女秀发,又如垂泄百崖的瀑布。少年轻抚垂柳,望着水中倒影,微风掠过少年发梢,也吹动了柳条。恍然间,水中垂柳像是满头秀发的少女,向少年一步一步走近。微风掠过发梢的同时,也吹动了少年的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今夜的月色也格外的迷离,为本来就很神秘的庐山又披了一层轻纱。瀑布之下,一个妙龄女子在舞剑。身形如雏燕般轻盈,剑穗随着少女手腕翻转。少女脚踏“震”位,迅速到“乾位”,剑光闪动之际,身形已至“归妹”。少女的身形与剑法已经完全与庐山晓月融为一体。
少女剑已归鞘,快步向正在一边喝酒一边赏剑的少年走来,边走边道:“十三,我为你舞剑助兴,我剑法如何?”
十三饮完一杯波斯葡萄酒,缓缓道: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古来圣贤皆寂寞,幸得无心助酒香。”
无心嘴角上扬,娇嗔道:“你借咏公孙大娘舞剑之诗句,来点评我之剑法,我怦然心动。最后一句又暴露出你的本性,浪荡公子。”说是生气,身子却早已依偎在十三的肩上。
十三轻抚无心的秀发,深情望着肩上的无心道:“其质无尘,玉壶冰心,名如其人,令人神往。”
无心一掌把十三推开,快步跑远,手抚发辫轻声道:“你就知道哄我开心,谁知道你这番话又对几个女人说过。”
十三走向无心,无心走进花丛,十三也走进花丛,拉着无心的手缓缓坐下道:“世事漫随流水,算来皆是一梦浮生,我又何必重进花丛间,增添余恨?”
无心听完脸颊泛起红晕,轻轻依偎在十三的怀里,嘴角扬起幸福的笑容。
“柳十三!”
极具穿透力的声音,打破柳十三的回忆,柳十三瞬间回到现实。
柳十三现在才发现已经再下细雨,秋风秋雨总是让人心烦意乱,尤其是心事重重的人。难怪宋玉会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柳十三此刻已经明白宋玉为什么会悲秋了。
柳十三回头望去,三丈内站着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中年汉子,一身短打,手中拿了一个楠竹筒,有点像农村“吹火筒”。
柳十三冷冷道:“何事?”
络腮胡道:“俺乃山东人,江湖鼎鼎大名赛如花就是俺。”
柳十三照样冷冷道:“何事?”。
赛如花道:“俺奉马龙马员外之托,特请柳少侠去破马夫人奸杀之案。”
柳十三道:“马夫人生性淫荡,善勾三搭四,乃淫邪至死,何来奸杀?江湖夜雨,谁人不知?”
赛如花道:“十三少,只知其一,未知其二。马夫人佟青儿,三年前与云南五鬼厮混,窥得神器嚣。三日前被人奸杀,神器也不翼而飞?”
柳十三暗暗道:“莫非查凶手是假,查神器是真?”扭头对赛如花道:“要我查案也可以,除非三日之内鱼上树、马骑人、锅盖头。否则,别打扰我在此等我意中人。”
赛如花苦笑道:“………人言柳十三重情重义,果真不假。江湖人人皆知沈无心,自与你“庐山晓月”之别,便被“地狱使者”勾魂地府,至今生死未明。你却在此古城苦苦守候三年之久,至情至性至傻!”
柳十三黯然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赛如花道:“听闻古城之酿,闻名遐迩,我陪十三少举杯消愁。”
柳十三望着秋雨,一招“梯云纵”直奔城头酒肆,赛如花“八步赶蟾”紧跟其后。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里虽不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也没有南朝四百八十寺,更没有烟雨中水榭楼台。只有一间酒肆,一面招摇的酒旗。
柳十三道:“《汉书?食货志》说,酒者,天之美禄。而《游侠传》里杨雄作《酒箴》已谏成帝。不过都比不过太白的那句“唯有饮者留其名。”世人皆说南方酒好,浦口的金酒,苏州的坛酒,扬州的蜜酒,江阴的细酒,徽州的白酒不等。 我却道北方的酒好,大内有满殿香,京师有黄米酒,沧州的沧酒,益州的益酒,大厅的雕酒和胶酒。”
酒肆掌柜是一位老者,见柳十三和赛如花道:“听闻公子一番酒论,果真是杯中豪杰,不过小老儿这里只有杜康醉刘伶。”
赛如花抢先道:“杜康好,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只是这醉刘伶是何种酒?”
柳十三回答道:“醉刘伶就是杜康,相传杜康是天界酒神,司掌天下美酒。刘伶本是天界之母瑶池身旁的一个小仙童,因为偷喝仙酒而被贬下凡,遭受轮回之苦。但不曾想,仙童投胎,长大成人之后依然嗜酒成性,每日每夜宿醉不已。王母为了点化刘伶再度成仙,便派酒神杜康来到人间。
杜康在距离刘伶不远的地界开了一家小酒馆,专卖美酒。并且还在酒馆门上挂了一副对子,横批写道“不醉三年不要钱”。刘伶见此,觉得酒馆的人夸下海口,便带着怒气地进入酒馆,向杜康讨酒喝。杜康见了他,便依刘伶之意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酒,给刘伶喝。
刘伶不听杜康劝阻,一次性便喝了三杯酒,三杯酒下肚,便觉得天旋地转,头晕脑胀,摇摇晃晃地从酒馆里出来回家去了,嘴巴还嘟嘟囔囔地说着胡话。刘伶一回家就醉死了,他的妻子听从他的遗言,将他的身体装进酒坛里埋入了地下。
三年过去了,杜康来到刘伶的家中寻找刘伶,并向他的妻子讨要酒钱。刘伶之妻得知杜康便是害她相公醉死的人,十分生气。对杜康说刘伶并没有死的说法半信半疑,两人一起去到了刘伶被埋葬的地方。
他们将刘伶从地底下挖了出来,打开酒坛子的盖,发现刘伶果然面色红润,就像他生前一样。刘伶在杜康的叫唤下,从酒中清醒过来,嘴里直夸“好酒,好酒”。自此“杜康美酒,一醉三年”的故事就传开了,而杜康醉刘伶也被后人所传诵。”
赛如花恍然大悟对着老掌柜道:“来10斤杜康,5斤羊肉,三年以后来收酒钱。”
人不管到什么年龄,都离不开童心,特别是男人。柳十三听到赛如花一句“三年以后来收酒钱”,也笑了,笑得很纯粹。老掌柜也笑了,因为他看见客人笑了,笑迎天下客,客人就是上帝。这“上帝”可不是现在的词语,很早就有了,指的是主宰天地万物的神。
旁边桌上的一个戴着斗笠看不到年岁,桌上横着一把长剑,这柄剑比平常的剑长一尺,给人一种阴阴冷冷的感觉。
看着掌柜拧着两坛杜康向柳十三他们走去,便自言自语道:“平居无事,汙罇斗酒,发狂荡之思,助江山之兴,亦未足以知麴蘗之力、稻米之功。至于流离放逐,秋声暮雨,朝登糟丘,暮游麴封,御魑魅于烟岚,转炎荒为净土,酒之功,其近于道耶!”
柳十三虎躯一震接道:“酣放自肆,托于麴蘖以逃世网,未必真得酒中趣尔。酒之境界,岂餔歠者所能与知哉!酒可以在平居无事的时候,“发狂荡之思,助江山之兴”,可以在流离放逐的时候,“御魑魅于烟岚,转炎荒为净土”,但是这种汙罇斗酒也并非是懂得“麴蘗之力、稻米之功”,更非是在“朝登糟丘,暮游麴封”的世界里让酒接近于道,真正懂酒的人是“死生惊惧交于前而不知,其视穷泰违顺,特戏事尔”。
旁边另外一个中年人:“晋人孔群、刘伶、嵇康等这些竹林七贤,自然在山水之间极尽饮酒之乐,“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的是境界还是颓然?人生苦短,想那么作甚,应该对酒当歌。”
说罢,用筷击击碗唱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铁马金戈。”
斗笠拿起桌上长剑道:“别再歌了,你搅了我姬野的雅兴,小心我也要割一割,那时候你就知道剑过喉咙哪种苍凉。”
中年人一听姬野的名字,连忙道歉拉着友人放下酒钱一溜烟的跑了。
柳十三不解,低声问赛如花道:“这名字如此魔力?”
赛如花低声道:“江湖第一狗杂种就是他姬野,三姓家奴,现在是幽冥地府第一舔狗,不知道一向神龙不见首尾的地府使者怎么公然亮了招牌?”
正当二人诧异之时,姬野肩横长剑已出酒肆。两人突然异口同声道:“沈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