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刚刚上来,李乘风立刻殷勤的给阮晴到上了一杯。
他家时代经商,一直做漕运生意。这典当行是最近新开的。算是投资新行业。
初期经营,难免诸多问题。阮晴在门口说有当无类,引起了他的兴趣。他也是个爱财之人,若有人能帮他赚更多的钱,自然兴味十足。
阮晴喝了一口茶,微微的喘了口气,才开始说话。
“公子可知道,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自然知道,是孔夫子说的,对任何人都给以教育,不分高低贵贱。但做生意可不是这么个道理,商人逐利为本。”李乘风还是含笑看着阮晴,心里却想着看她的笑话。
商人逐利,若是有当无类。只怕要赔死。这会有些后悔,李乘风已经把阮晴看做那种满口胡言的人,打定主意一会要看她如何辩解。
阮晴在现代的时候学的是教育学,学院一群女孩子,整体叽叽喳喳各种八卦小心思。
李乘风微微挑眉的举动被她看在心里,瞬间就明白这是突然反悔不信任她了。
想到这,阮晴反而淡定了,有些人有些事,信了还不好说了,越是不信越有挑战性。
一边吃菜喝茶,阮晴一边同李乘风交谈,完全没有大家闺秀的样子,任谁也想不到这就是丞相府的小姐。
“公子说的好,既然知道有教无类,其实有当无类也差不多。”
“说这个之前,我先要问一问公子,是什么人来当铺呢?”阮晴没有直接点明,来了一个抛砖引玉。
“来当铺的自然是有典当需求的人。”李乘风又把话绕了回去。
“没错,就是典当需求,或是家业中落,或是对东西的兴致全失,也有一时落魄的。总得来说,都是好人,或者说都是追求安定的普通人家。”
“此话何解?家道中落一时落魄我都能理解,都是好人又是何解呢?”阮晴的话勾起了他的兴致,他可没听说凭典当行能认出好人坏人的。
“其实很简单,只有心底有底线的人才宁愿典当东西度过难关。而不是走上歧路。”
“比如劫道的绿林好汉,普通的好人可不会一有事就逼上梁山去做山贼,大部分都是兢兢业业或是变卖家产来度过难关吧。在好人眼里,歧路从来就不是路,是悬崖。”
李乘风也是聪明人,被阮晴一语惊醒。
阮晴喝了口茶,继续道。“有当无类正是此意啊,来典当的不管死当还是活当。首先是要平等的看待每一个人。”
“或许衣衫褴褛的客人只是暂时家道中落,改日能东山再起。又或许粗布麻衣的青年,典当自己的文房四宝是为了照顾家中病重老母?我们并不能猜透来典当的人究竟遭遇了什么,但结个善缘而不是雪上加霜才是正途吧。毕竟商人逐利,也是要有人脉关系的。”阮晴直接点破李乘风的疑惑,顺便内涵他的小厮不懂事。
李乘风脸上有些挂不住,但心里却听进去了。
“有当无类,说的不错,我们商人确实不可只逐利,毕竟难保日后他人不会飞黄腾达。可我们开铺子,总不能一直赔本吧。”李乘风开这个典当铺子,算是初次创业,他是家族中的二少爷,跟他父亲一样排行老二。
大家族规矩多,最重要的一点只有家中长子才能继承家业,其他人也就是每年吃点俸禄,或是求家族帮忙办一份小产业过日子。因为李家家大业大,族人都不缺钱,反而比较团结。
他这典当行就是家族帮忙置办的,如无意外是要跟他一辈子的产业,他也不想亏本。
阮晴明白他的担忧,古代的典当都是要收取手续费的,如果典当时过于大方,那手续费的仨瓜俩枣完全抵不上支出。亏本是必然的。
但如果把典当跟达官贵人挂钩就不一样了。只需要一点小小的思维改变就行。
“李公子,京中的达官贵人可不缺钱啊。在死当的东西中定期拍卖一批,相信这铺子是不会倒的。”阮晴想的简单,心直口快的说了出来。
“阮小姐想的不错,话虽如此,但入得了京中贵人们眼的东西大都是品质上乘的。可没这么快能收齐做拍卖的。”李乘风还想看看阮晴有什么好主意,故意出难题,吊她胃口。
“不是只有品质上乘才会被达官贵人看中,奇货可居和善心大发也可以。”
李乘风道“恳请赐教。”
阮晴自信道“奇货可居不必多说,任何东西,最独一份的最精品的都可以算奇货可居。宝贵之处就在于他们的独特。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般稀少。善心大发可就容易多了。只要有一份配得上善心的故事,再平凡的东西也会被人追捧。”
“假如一个年轻人为了救治母亲卖掉自己求学的笔墨纸砚,东西都是普通品质,按理出不了高价。可如果买了这份东西就能传扬善名呢?用公开拍卖的形式,典当行主持拍卖,拍的善款典当行留下部分手续费用。再把一部分给当事人,另一部分用于善心事业。有头有脸的人肯定愿意买单。”
“平凡的东西需要一个故事,能打动人心的故事。而善心事业也有典当行主持,支出明细都有记载。相信不会有人不满意吧。”阮晴放了大招,直接把现代社会的慈善拍卖和捐赠事业的模式拖了出来。
李乘风越听眼睛越亮,显然是明白了阮晴的想法。
“不错,平凡的东西需要打动人心的故事,这样一来既能有不错的收入还能给典当人得利,普通百姓也会赞扬此事。名利双收,真是妙计。”
阮晴又道“其中详细实施,就需要李公子你的智囊们来制定了。”
李乘风满口答应,又表示对阮晴十分感激,一顿饭吃的是自己醍醐灌顶,受益良多。问阮晴想要什么报酬。
李乘风开口了,阮晴也没拒绝,直言“三千两银子。”虽然不知道物价,阮晴直觉这不少了。
李乘风立刻派人去了银票,又额外送上一百两碎银和许多儿童衣物用品给麟儿。
突然收到这么多东西,阮晴自己倒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