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软的乌叔
第一次见乌叔时,被乌叔认真工作的态度所折服!那是在小郝刚去的时候,人还特别多而且秩序还并不是很稳定!
当时一楼大门主要由乌叔等几个大叔共同管理,还记得当时是这样的,好像每隔几分钟放一次人,每一次大该是二十个左右!
当天下午人们都在正常上班,可能是在烈日洋洋下,大家都被晒了太久,再加上年轻人心火旺盛所以借机表达出了心中的不满!
当时是数到20人啦(二十个人算一波,十分钟放一波。)然后乌叔将隔离带便拉起来啦,其实这很正常,这是乌叔的职责,结果就因为这样后边的小伙子就一瞬间对乌叔发出了心中的不满:“你凭什么关门?我跟她是一起的。”
乌叔说道:“下一波你第一个!现在进去也挤得没办法填单子!”小伙还是没听进去就一直在疯狂地喊!乌叔说:“你别跟我喊!有事你找领导!我就是打工的!”
这一刻我才真真正正感受到了乌叔的无奈,后来乌叔跟我说:“其实就是有的是你没办法去帮忙,其实咱也想让他们一起进去,可领导在,领导有时候还骂你,你说你该怎么办?”
那个小伙子去找了领导,领导说:“马上就进去啦!你别着急。结果后来小伙子还差点没进去,原因是他自己闹挺出队伍去找领导,再回来后面人肯定也不让!
有时候人啊就别太较真!真没必要!不过保护自己权益是好的。唉这东西谁也说不清楚,一千个人一千种想法。
最后要不是乌叔说,快让他进去吧,不然啊,他自己还得重新排队!有的时候有些事儿是真没必要!
(二)你去排队吧!
这件事才刚过去不一会儿,有一位阿姨过来问问题,具体小郝也没听明白,可能是当时乌叔回答问题的声音比较大?主要是当时现场人太多,乌叔可能也怕他们听不到,所以声音有些大,阿姨就说:“你怎么能吼我呢?你凭什么?”
然后后边有人说:“现场排队吧!你也别说啦!”阿姨更着急啦!
在那里一直在重复这两句话!结果还没等我们做出回应呢!
阿姨的儿子冲了上来说:“咋的?问个问题都不行?”
此时此刻场景小郝立马上前去站在了阿姨与乌叔的对立面,说道:“阿姨您有问题问我吧,现场比较吵他可能听不到,我知道你们想问问题,都问我,我帮你们解决问题!我姓郝。你们都别着急!”
随后阿姨与阿姨儿子心情慢慢平复了下来!小郝一五一十的解答了问题。阿姨说道:“你小郝不错,恩你好!他们不知道咋回事!”
小郝说道:“他们也都不错。”当时现场特别忙小郝也没有多余去做解释,后边还有许许多多问小郝问题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充斥着小郝的耳朵、大脑。
小郝只得暂时将他们安抚好就走啦。其实在这件事上并没有谁对谁错,只不过都不是很冷静,小郝没有权利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评论什么,如果他的母亲被陌生人顶撞那么他也会冲上去,先做一个孝子!可能有许多人与他持不同意见,这些都能理解,也能明白。但保护母亲这件事上是许许多多动物的本能。更何况是人类这样有独立思维的高级动物呢?可能我的看法也并不是很对,而这就需要更多年轻的优秀学者,或是比我年长些的老师来还以最正确的答案啦。当然这件事儿上乌叔也没有错,他们其实就是一场误会,误会解决了就完了,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该怎么快乐就怎么快乐。
(三)“后背砰砰响”乌叔
在当时乌叔一开口说话便可以听出来,他的口音特别像小郝的亲人。最主要的是他办事儿风格特别像他姥爷。这令小郝当时在人生地不受的地方一瞬间就找到了依靠!当时的内心中一瞬间就踏实啦,这就是家的感觉,就是虽然平时可能平常不怎么说话,但在关键时刻身边有这么一位老者,是令你很有安全感的!平时乌叔的后背老是疼痛难忍,小郝还说:“你这是不六十来岁啦?”
谁知就是他的一句玩笑话,乌叔直接站起来特别诧异的看着说道:“没有那么老吧?”
哈哈哈现场人笑成一片小郝急忙圆场。乌叔说是以前年轻时候留下来的毛病,后来据乌叔说道:“年轻时候的我是边防连的战士,守国门的英雄!”
虽然他们每天工作苦不堪言,但小郝看到他说起那段曾经的一瞬间,他仿佛不再是个老人,而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听他讲故事时,他的眼神、坐姿、表情无一不表现着他对年轻时那段时光的自豪与想念!还问他如果现在需要你回去你?还没等小郝说完呢!
“必须上,我第一个冲上去!”乌叔看着小郝说。当时乌叔的眼神无比坚定。
因为后来天天在一起,关系越来越好可能也把小郝当成自己的孩子,乌叔经常让小郝给他捶背,到了后来那就是天天捶。他说越用力越好,越用力他越舒服!小郝与乌叔还有一点渊源呢还挺值得记录的,就是小郝的大舅跟他同名同姓!这个就比较有意思!
乌叔说话或是做事都是比较可靠的,深得领导的重视,有时候在一些问题上也是说了算的,平常开玩笑或许你可以与他开怀大笑,但在处理问题上,在表明立场的方面,老同志是绝对不含糊的,他心中始终有些一条界线,他曾说过:“你们这帮小玩意儿不懂!那是一条无法逾越的红线!”
人海茫茫的,也算是一种缘分吧。很多老兵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他们年轻时的故事,而是他们的精神,信念以及信仰。人虽然复员啦。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影响着我,鼓励小郝成为祖国的新一代青年力量。他无比期待无比荣幸的时刻准备着!